分享

民族团结的云南启示

 最终编辑 2015-08-24
民族团结的云南启示

□ 王延中
今年端午节前夕,云南省26个民族的青年男女身着节日盛装,齐聚普洱太阳河国家公园,共包“民族团结粽”。资料图片

  2011年以来,云南按照中央指示精神,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对促进我国民族地区实现社会稳定和繁荣发展带来诸多启示。

  十大示范任务特色鲜明

  云南自实施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战略以来,确定了十大示范任务,在民族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保障、民族文化繁荣、民族教育振兴、生态文明建设、民族干部培养、民族法制建设、民族理论研究、民族工作创新和民族关系和谐等10个方面全面推进,开展了一系列颇具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鲜明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秉承云南民族工作的优良传统,云南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民族工作置于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充分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创新民族工作理念,拓展民族工作思路,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特殊政策和措施。例如,将全省民族地区划分为六类,因地制宜、因族施策,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地区团结的各种矛盾纠纷;实行民族团结目标管理责任制,健全民族团结教育宣传机制,实现全省民族团结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作为边疆民族省份,云南虽然不是民族自治区,但在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该省从实际出发,先后出台了37件自治条例、134件单行条例、6件变通规定和7件地方性法规,形成了较为齐全的云南民族法律法规体系。

  云南作为一个民族文化资源异常丰富、民族文化特色十分浓郁的边疆省份,在推进文化现代化过程中,一方面大力保护和继承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大力推进现代文化体系建设。云南民族文化以其浓郁的民族性、乡土性和人文性,不仅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而且成为云南大力推进“民族文化强省战略”的支撑和依托。

  云南经验具有借鉴推广价值

  和谐的民族关系源自各民族利益上的一致性与发展上的平等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市场竞争与发展中的弱势日益凸现,各个民族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如何平衡发展,国家如何引导资源配置公正和长期有效成为一个难题。云南始终正视各地区、各民族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承诺“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决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通过因地制宜、因族施策的方式,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发展。

  面对差异巨大、特色鲜明的多元民族文化并存现状,云南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民族干部,在“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的思想基础上,妥善地处理了中华民族认同与本民族认同的关系。各民族发展差异、文化差异,没有成为民族隔阂的因素,反而成为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正能量。云南始终坚持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夯实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形成了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互相帮助、相互包容的价值观,使民族团结有了共同的理论认同和思想认同。

  云南在处理民族问题时,对于各民族群众的合理诉求和特殊需求,对于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在经济、社会、文化和宗教等方面产生的矛盾、纠纷,形成了“团结、教育、疏导、化解”的工作方针,坚持派工作队进行调处,不伤害民族感情、不把群众推向对立面,团结信任大多数和孤立打击极少数,防止矛盾性质由非对抗性转变为对抗性。同时,防患于未然,定期进行矛盾纠纷隐患排查,把矛盾处理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机构和队伍的建设,以民族事务委员会为主要职能部门,构建起全省开展民族工作的大格局。云南省委先后成立边疆工作委员会、民族工作部、省委民族工作领导小组;各级政府建立民族事务委员会,少数民族聚居乡镇还设立专职或兼职的民族工作助理员、民族工作信息员,保持有效和畅通的渠道,倾听、了解、关心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的呼声和需求,不断增进党和政府与少数民族群众的联系和感情,夯实民族团结的群众基础。

  云南省委、省政府对民族问题的长期性、特殊性和复杂性有清醒的认识,始终坚持从多民族共存聚合的基本省情出发,高度重视民族工作,不断强化民族工作意识,把民族关系构建作为全局性和战略性工作,把平等互信作为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树立“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的工作理念。云南不回避民族问题,主动调研、解决民族问题,预先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策措施,把民族问题和矛盾化解在基层,掌握了构建民族关系的主动权,出现了“强化”民族工作“淡化”民族问题的“云南现象”。因此,云南经验不仅是现实可行的,而且是长期有效的。在一定程度上讲,云南经验在全国,尤其是在民族地区具有借鉴、推广价值,在世界范围内也值得关注和重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