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都街巷系列(27)——金河街的昔日风情(三)

 五成 2015-08-24

成都街巷系列(27)——金河街的昔日风情(三)


        成都街巷系列(27)——金河街的昔日风情(三)
                                                   清末时期清王朝已经沦为洋人的奴隶
            成都街巷系列(27)——金河街的昔日风情(三)

 

          成都街巷系列(27)——金河街的昔日风情(三)

      民国鼎元后,金河街结束了晚清时代满、汉隔离的历史。成都街巷系列(27)——金河街的昔日风情(三)

     二十世纪初页,西郊青羊宫一年一度的花会越办越热闹。城里人到青羊官去赶花会,金河街便成了必经之路。每逢农历二月间赶花会的时节,金河街人流如潮,车水马龙。街边边上卖风车车、车甘蔗、卖打药、打花鼓、打金钱板的一个接着一个。
      正如金钱板艺人所唱的那样:“一不打秦皇和两汉,二不打鲍超打台湾,三不打孙二娘开黑店,四不打武松上粱山,而今我要打一个,金河桥上过神仙。”
成都街巷系列(27)——金河街的昔日风情(三)     相传李老君农历二月十五过生,各路神仙都要到青羊宫去拜寿,元始天尊带领太乙真人等十二洞金仙,都是御风而行,所以二月间成都要起漩头风。这伙神仙倒安逸,玩的是胖格,坐的是“仙航”,苦就苦了铁拐李、吕洞宾,他们中间有残疾人飞不起来,只好操步兵,走路就只有走金河街。因此,金河街在二月间会出现无数的铁拐李。这里所说的铁拐李当然不会真有其事,所指的是成都天下第一帮的丐帮。
     赶花会万商云集,居士婆婆争先恐后,是伸手大将军伸手乞讨的大好机成都街巷系列(27)——金河街的昔日风情(三)
会。丐帮们不是傻瓜蛋,哪肯轻易放过,因此成都成百上千的讨口子都要来凑热闹,金河街也就形成了乞丐的盛会。
     有人说成都的讨口子,吃的是万家饭,穿的是千家衣,住的是桥公馆(指桥洞),喝的是西北风,盖的是肚囊皮,垫的是背脊骨。他们穷是穷到了极点,但他们也有“叫化子摆围鼓——苦中求乐”的一面。
    成都有个丐帮头叫金头,他姓不姓金弄不清楚,但他为什么自称金头却有段来历。据说是受之于京戏《豆汁计》。《豆汁计》其实就是冯梦龙“三言”中的《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一段:成都街巷系列(27)——金河街的昔日风情(三)
     丐头金老汉有女金玉奴,有天看见路边饿得半死的穷书生莫稽,萌发了她的恻隐之心,把莫稽扶回自己住的破窑之内,乞讨豆汁使莫稽死而复生,以后成婚。又乞讨供莫读书,考试中举,当了知县。哪知莫稽忘恩负义,把金玉奴推至河中,想把玉奴淹死。适逢莫稽的顶头上司某知府将玉奴救起收为义女,再嫁莫稽。在莫稽进洞房时,玉奴一声娇喝,拿起棍棒把莫稽打得钻狗洞。
    金头认为这出戏为天下丐帮出了口恶气,便给自己取名金头。
    下篇再说金头这个丐帮头的江湖生活。

                                                                 成都街巷系列(27)——金河街的昔日风情(三)

                   成都街巷系列(27)——金河街的昔日风情(三)

                      贴几张当年成都花会场面和乞丐的旧照,补充文字内容

       成都街巷系列(27)——金河街的昔日风情(三)
                               青羊宫历来是成都花会的主要会场

       成都街巷系列(27)——金河街的昔日风情(三)

                                     金河街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

          成都街巷系列(27)——金河街的昔日风情(三)   成都街巷系列(27)——金河街的昔日风情(三)
                                           当年的市井旧貌

             成都街巷系列(27)——金河街的昔日风情(三)
                                   街面上等客的黄包车随处可见
            
成都街巷系列(27)——金河街的昔日风情(三)
                                       沿途乡民兜售农副产品

                 成都街巷系列(27)——金河街的昔日风情(三)

                                     会场内商贩叫卖时令小玩意儿

      成都街巷系列(27)——金河街的昔日风情(三)  成都街巷系列(27)——金河街的昔日风情(三)

                                         民间艺术高跷表演

               成都街巷系列(27)——金河街的昔日风情(三)

                                     满族旗人的竹马竞技表演
     
成都街巷系列(27)——金河街的昔日风情(三)  成都街巷系列(27)——金河街的昔日风情(三)  
                                        劈石开碑  武功绝技
   
成都街巷系列(27)——金河街的昔日风情(三)  成都街巷系列(27)——金河街的昔日风情(三)
                                        跌打损伤  狗皮膏药
                 
成都街巷系列(27)——金河街的昔日风情(三)

                               民间器乐 吹拉弹唱 说唱艺术 愉人悦己

            成都街巷系列(27)——金河街的昔日风情(三)
                               趁热闹 地方政府组织活动 宣传时政


              
成都街巷系列(27)——金河街的昔日风情(三)
      成都街巷系列(27)——金河街的昔日风情(三)
                                    流浪儿的天与地 苦与乐

                     成都街巷系列(27)——金河街的昔日风情(三)

                                       街边乞讨——“告地状”

          成都街巷系列(27)——金河街的昔日风情(三)

                                         大的讨来小的吃

       成都街巷系列(27)——金河街的昔日风情(三)  成都街巷系列(27)——金河街的昔日风情(三)     
                      吃的千家饭                                  穿的百家衣
         
成都街巷系列(27)——金河街的昔日风情(三)  成都街巷系列(27)——金河街的昔日风情(三)
                        瞎眼老乞婆                             世间超脱人

         成都街巷系列(27)——金河街的昔日风情(三)
                                       同在屋檐下 冰火两重天

               成都街巷系列(27)——金河街的昔日风情(三)
                                       警察对这些人最有办法
               成都街巷系列(27)——金河街的昔日风情(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