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一瞥报》8月23日文章,原题:“瑞士人也并非旅游模范”中国游客近日再次成为负面新闻主角。这次是在卢塞恩市郊区埃比肯镇。“嘈杂而粗鲁”,这是该镇镇长对中国游客的评价。中国问题专家则为中国游客辩护,“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 马克西姆亚洲餐厅每天重复着奇特场景:载着中国游客的旅游大巴不断来了又去,因为这里餐饮价格更便宜。而当地居民则投诉难以忍受这种状况:噪音、垃圾和持续交通堵塞。中国人成群结队,嘈杂,还随地吐痰。这是典型的中国人吗?还是瑞士人太过敏感了? 丹尼尔·切乌迪是经济顾问,在华工作过几年,对中国文化有深刻认识。“瑞士人不习惯大声吵闹”,他说,但在中国这种行为很正常。中国是个集体社会,人与人有着牢固关系,并以此为豪。 可以想象一下这种场景:瑞士人正在高级餐厅用餐,另一张桌边的中国人与同桌大声讲话。瑞士人会立即感到不安。但中国人会觉得“轻声说话”是有点奇怪的事。但若我们要求他们安静一些,也许他们会照做。 “瑞士人应试着去了解其他文化,多一点宽容,来处理彼此间的关系”,丹尼尔说,“此外,我们瑞士人自己也并非旅游模范。” 实际上,中国政府已出台指南,指导公民在海外旅游时的举止行为。跟很多国家一样,中国非常热衷在国外打造积极形象。目前,中国游客还处于学习过程中。许多(瑞士)酒店经营者表示,他们的行为与5年前相比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中国游客正走在正确的轨道上。(作者汤姆·鲍曼,青木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