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程凯支招|经络祛斑

 静幻堂 2015-08-24

中医说的“肝斑”就是黄褐斑的别名,在很多地方也被称作蝴蝶斑,是面部黑变病的一种。患有慢性胃肠疾病、肝病、结核、癌瘤、恶性淋巴瘤、及妊娠期的妇女多见;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苯妥英钠、冬眠灵、避孕药也可发生黄褐斑。此外,高强度的日晒、化妆品也是诱发黄褐斑的因素。黄褐斑的具体成因目前尚不清晰,但医学上常认为与内分泌功能改变有关,所以要想从根本上去除黄褐斑,必须从调整内分泌入手。


中医认为导致内分泌失调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情绪、情怀不畅,肝气不得正常疏泄,气滞血淤等容易引起内分泌失调;而失眠、饮食不规律、 压抑、痛苦、超负荷运转,缺少必要的排解和有效的疏导,是导致内分泌失调和紊乱而引起黄褐斑、色素沉着的根源。


经络祛斑:

睡前端坐,用拇指或中指分别按压太冲,阳陵泉,期门,外关,肝俞,胆俞等穴,每穴按压1分钟,双手同时按压双侧穴位,用力要均匀,由小到大,以局部出现酸胀感为度,可疏肝健脾,活血化湿,养颜消斑。

【太冲】在足背面,从第一二脚趾中间向后轻轻按压,能摸到明显的骨间隙所造成的凹陷,就是太冲穴。准确说,它是在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中医学中,这是肝经输穴、原穴;中医讲也称黄褐斑为“肝斑”,此穴可以平肝熄风,清肝明目,常按此穴,在消斑的同时对头晕、腹胀、高血压、月经不调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阳陵泉】下肢微屈,左手顺着左膝前方一直向下推下去,所触及的左小腿上的骨头叫胫骨,在胫骨外侧,也就是我们小腿的外侧,还有一根骨头叫腓骨,阳陵泉这个穴位就位于腓骨小头前下凹陷中,常按可以疏肝理气,舒筋止痛。阳陵泉是胆经的穴位,传统医学认为,胆附于肝,内藏清汁,肝与胆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故肝胆多同病,治疗时也多同时治疗。

【期门】这个穴位在胸部,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标准身材的女性,乳头正对的大约是第4肋间,所以自己向下摸两根肋骨后点到的就是期门穴了。期门是肝经的最上一穴,也是肝经的募穴,古代医家认为“水湿之气由此输入肝经”,常按可以疏肝健脾,和胃降逆。

【外关】在手背腕横纹上2寸,尺桡骨之间,与内关穴相对应,常常点按有解表清热,聪耳明目,舒筋活络的作用。

【肝俞】【胆俞】:这两个穴位在背部,第9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因为穴位再背部,所以自己按可能有点费力,可以让家里人或者自己的密友帮忙按摩,常常点按,能疏肝利胆,安神明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