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画赏析●笔谈叶毓中的唐风人物画

 陶瓷馆 2015-08-24



笔谈叶毓中的唐风人物画


与时下写意、工笔人物画流风所及迥然有异的是,叶毓中在他的古典人物绘画创作中显现出他独有的匠意和超然风格。

首先,叶毓中的作品在潜意识中充满着对诗意的追求和自觉驾驭。出于对文学词赋的爱好,他注重阐发诗画一律的创作理念,文学与绘画的形、意交融在其作品中人与物的神韵、情态关联中,达到了互为映衬,提升的合璧作用。创作中的叶毓中似乎沉浸在诗文的吟诵和娱戏的心理状态之中,而专注于想象世界里描绘能力的渲泄与释放,以及技术语言的自然流露和抒情达意。叶毓中既信手拈来,又放笔写去,使他笔下作品中的物象超过了一切现实生活中的自然型与状,而进入似与非似,意到兴至的任由情境,浪漫、放逸而不失精妙。


其次,通观叶毓中作品,无论其手法工、写、渲淡水墨,抑或是重彩设色,兼工带写交替运用,画面都弥散着浓郁的古典气息的欣然、明快,放达的审美情趣和通透澄明之气。其作品中的各式人等,名人贵胄、童叟仕女,宴饮歌舞,或铺陈、或简概,均以矫健身形、勃发英姿,各异情性而跃然毫端绢素,这似乎应合了具有从军资历、文士情怀的叶氏心仪神往的昔时盛唐气象和出将入相、建功立业、醇酒美女、享受人生的少年意气和报负托寄,以至于身在不可控的现实世界中,却力图通过可以自适的艺术创作,在图像和虚拟世界中重建诗意的理想国度。因此,彼岸世界与现实生活反差越大,作者想象的快意便越能在作品中得到充分的满足。


第三,比前些热衷于写实描摹、偏好世俗色彩的艺术图式来说,叶毓中的奇幻想法充分体现在绘画的风格形式上,即以平面、洗炼的人物造型、颇具设计意味的画面形式构成,有张有弛地夸张放大了人物与器物的造型轮廓、憨态可掬的卡通式面部表情、构成别致的形式趣味,使绘画构图的视觉样式更具某种音乐的韵律感。同时,他又充分吸收了舞台表演艺术、尤其是歌舞艺术的装饰图案的组合排列、以及排比式手法的应用,以达到简繁、疏密有致的视觉效应,突出的符号化、京剧戏曲程序化人物类型、形象特征、面部表情,经由多样变化的肢体造型体现了作品的主题与核心人物。而在平面敷色着彩中又汲取了中亚、古代波斯的装饰色彩和中国民间木板水印纯色平染的设色方法,形成了叶毓中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的唐风人物画风格特色。


冯远(著名画家,美术理论家,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作品赏析












叶毓中,男,1941年生于四川德阳。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画家,诗人,美术教育家,美术理论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北京大学客座教授。

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领导成员、中国美协第一届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术》杂志社主编兼社长、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