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索选集太空篇1-100

 王东镇 2015-08-24

探索选集太空篇1-100

作者:王东镇

  

1.看宇宙                                        2006.12.1

2.我看太阳上的物质循环                           2008.11.15

3.太阳的质量是在减少,还是增加?                 2008.11.19

4.星系有旋臂 恒星无尾巴                          2008.11.19

5.引力是否负能力?                               2008.12.24

6.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                             2008.12.25

7.螺旋桨在太空中的应用                           2008.12.26

8.宇宙射线能否发电?                             2008.12.27

9.利用太空磁场发电的可能性                       2008.12.28

10.坐地日行八万里 手握线圈能发电                 2008.12.29

11.关于电离层的思考                              2008.12.29

12.球形磁铁的极性                                2009.1.4

13.关于球形磁铁的进一步思考                      2009.1.4

14.关于磁铁极性的其他疑问                        2009.1.5

15.磁极与轴长、地球与太阳磁场倾角有无关系        2009.1.6

16.纬度 离心力 重力加速度                        2009.1.6

17.错误的理解与错误的选择                        2009.1.7

18.离心力导致了纬度不同地区的重力差?            2009.1.7

19.太阳的两极决定了地球的两极?                  2009.1.7

20.重力加速度计算公式中r(半径)的取值          2009.1.7

21.吸引力与离心力                                2009.1.8

22.星球在太空中的相对质量                        2009.1.8

23.影响重力和重力加速度的主要变量                2009.1.8

24.银河系核心区的质量                            2009.1.9

25.星球在太空中相对位置之谜                      2009.1.9

26.神秘的第一次推动                              2009.1.9

27.我们是否高估了恒星上的热核反应?              2009.1.10

28.庞然大物不自由                                2009.1.11

29.吸引力与排斥力                                2009.1.11

30.复杂的星际磁场关系                            2009.1.11

31.磁性从何而来?                                2009.1.11

32.利用现有知识 认识星际关系                     2009.1.12

33.哈雷彗星属于哪个系统?                        2009.1.12

34.难以服众的定论                                2009.1.13

35.关于星球旋转方向和磁场来源的猜测              2009.1.13

36.带着走与绕着走                                2009.1.14

37.用大局观统领太空科学                          2009.1.15

38.双星如太极,还是熔融与爆炸?                  2009.1.15

39.重力和重力加速度与两极连线的关系              2009.1.15

40.吸引力与距离有无关系?                        2009.1.16

41.均衡系数                                      2009.1.16

42.1为宇宙空间普遍的均衡系数                    2009.1.17

43.难以想象的银心质量                            2009.1.17

44.与磁场有关的第四种力                          2009.1.18

45.场磁力                                        2009.1.18

46.开门红                                        2009.1.19

47.基本粒子托起庞然大物                          2009.1.19

48.光速恒定吗?                                  2009.1.20

49.本能与势能                                    2009.1.20

50.黑洞是否不发光?                              2009.1.21

51.星系核心动力说                                2009.1.21

52.星球旋转的宇宙风助推说                        2009.1.21

53.失重平等态                                    2009.1.21

54.想出来的答案                                  2009.1.22

55.旋转产生稳定                                  2009.1.23

56.关于重力的思考                                2009.1.23

57.流行的恒星理论值得商榷                        2009.1.23

58.与太阳一起失重                                2009.1.24

59.恒星群的屏蔽作用与外星体的侧面进入            2009.1.24

60.场磁与电磁                                    2009.1.25

61.掀起太空热                                    2009.1.26

62.需要完善的公式                                2009.1.28

63.离心力不可小觑                                2009.1.27

64.椭圆形轨道与排斥力                            2009.1.28

65.第五种自然力可能就是离心力                    2009.1.28

66.力是物质存在和运动的表现形式                  2009.1.28

67.轨道是相邻物体场磁效应的均衡点                2009.1.29

68.离心力与吸引力、排斥力                        2009.1.29

69.轨道的弹性                                    2009.1.29

70.磁极的自然选择与人为控制                      2009.1.30

71.热核反应能否提供直接或间接的旋转力?          2009.1.30

72.OFU外形分析                                   2009.1.31

73.关于光的思考                                  2009.1.31

74.人类实现太空移民的唯一可能                    2009.1.31

75.重力与反重力                                  2009.2.1

76.利用太空元素创造生存条件                      2009.2.1

77.物质的场磁效应与重力、反重力                  2009.2.2

78.把指南针调过来                                2009.2.3

79.关于万有引力计算公式的修改意见                2009.2.3

80.烧结与“顺磁”                                2009.2.3

81.星际轨道的弹性区间                            2009.2.4

82.星际间只有吸引力吗?                          2009.2.4

83.星球的能量发散                                2009.2.4

84.物质运动的有序与无序                          2009.2.4

85.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物质运动的有序与无序          2009.2.5

86.社会学者攻关自然科学                          2009.2.5

87.我认为的重力与反重力计算公式                  2009.2.7

88.宇宙中的有序和无序                            2009.10.19

89.光、电、磁与物质的统一性                      2009.10.26

90.恒星内部和表面是否有两种不同的聚合反应?      2009.10.26

91.星系形成的偶然性与磁极形成的必然性            2009.10.26

92.太空中的超导环境和光速的取得                  2009.10.27

93.星系的一般形态                                2009.10.28

94.真空中的光速也许不同                          2009.10.29

95.质量的相对性                                  2009.11.1

96.太空的相对真空和物质分布                      2009.11.1

97.白炽光可能是电子束与地球大气谐振后的一种反应  2009.11.3

98.光与电的复杂性                                2009.11.14

99.从分裂与合成元素开始揭开宇宙的秘密            2009.11.17

100.以同一性剖析特殊性                           2009.11.20

注:正文中的序号按原文发表时在《探索全集》中的序号排列,与本目录中的序号不同,特此说明。

 

1130.看宇宙

2006.12.1

站在地球上看宇宙,地球似乎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是最亮的行星;

站在太阳系看宇宙,地球不过是一颗环绕太阳运行的行星;

站在恒星世界看宇宙,地球没有了踪影;

站在狭义的宇宙看宇宙,宇宙起源于一次爆炸,仍在迅速的膨胀;

站在广义的宇宙看宇宙,宇宙中同时存在着收缩与膨胀、爆炸与稳定、新生与毁灭的各种现象;在时间与空间上,都没有边界。

1728.星系有旋臂 恒星无尾巴

2008.11.19

    许多星系有旋臂,说明太空中也存在阻力。不仅许多星系有旋臂,恒星以外的行星通常还有一条尾巴,不过有的我们能够看到,如彗星,有的看不到,如地球和其他行星的气体尾巴、运行痕迹。

恒星通常是一个小星系的核心,至少也应该有一条燃烧的气体尾巴,可是我们却看不到,说明它们没有这条尾巴,或者是透明的、不可燃的。

恒星通常都是燃烧的火球,却没有燃烧的尾巴,只能从热核反应的速度、净度得到解释:它的大气层“燃烧”的太快了,来不及形成尾巴就烧没了。而它又能持续不断的从太空中得到能源补充,所以能够持续表面的热核反应。

不知我的分析对不对?

从社会科学想到自然科学,又从自然科学想到社会科学,二者本是相通的。人也是物,物理规律和化学规律都会发生作用。人又不同于一般的物,有社会存在和七情六欲影响人们的主观意识、社会行为,所以在自然科学中派生出社会科学,研究社会存在的影响。社会科学不能忘记人的物理性质,自然科学不能忽视人的社会属性,否则都是有缺欠的科学。

1772.螺旋桨在太空中的应用

2008.12.26

现在太空船和卫星在太空中变轨、调整姿态多用火箭推动,一旦燃料用尽就将报废。可否把螺旋桨技术应用到太空,这样应用太阳能和小电机驱动螺旋桨就可以相对长期的提供动力。

也许有人会说太空近乎真空,螺旋桨何以提供动力?那么火箭发动机又何以提供反动力?光线又何以传到地球?

在相对真空的环境中螺旋桨的转速也会提高,相对压缩比也会提高,而微小的动力就可能达到目的,不知我的设想是否可行?

1793.纬度 离心力 重力加速度

2009.1.6

读《千万个未解之谜》第十册重力加速度之谜时,纬度越小,重力加速度越小;纬度越大,重力加速度越大的结论引起了我的怀疑。

我们知道,只有在赤道附近才能“坐地日行八万里”,而在极地附近不过是原地转圈。“坐地日行八万里”产生的离心力和重力加速度居然不如原地转圈,怎能让我信服!

原因似乎由于万有引力定律:F=G,其中G是引力常数,M代表地球(或其他星球)的质量,m代表物体的质量,r为这两者之间的距离。重力加速度g=GM随星球不同而异,r随纬度或海拔高度而变,于是形成了重力加速度的千变万化。

是公式出现了问题,还是人们的理解和常识出现了问题?r如果从地心算起,赤道和两极差别不会太大,看哪个处于长轴,长轴的引力大于短轴,而离心力也大于短轴。但是考虑到转速情况就不同了,赤道地区是“坐地日行八万里”,而在极地附近不过是原地转圈,两地产生的离心力和重力加速度应与书中的说法相反。

您看呢?

1795.错误的理解与错误的选择

2009.1.7

    写完《1793.纬度 离心力 重力加速度》(2009.1.6)之后,我并没有停止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因为它关系到太空火箭发射场的选址,正是考虑到重力加速度的不同,迄今为止的太空火箭发射场大多选在高纬度地区。那么,除去离心力不同的好处之外,在低纬度地区设立太空火箭发射场真的不如高纬度地区吗?我又想到《重力加速度之谜》(载于《千万个未解之谜》第十册第2507页)开头的一段话:“不知你有没有做过这样的试验:假如你在北京用磅秤称体重为60公斤,那么你带着磅秤到广州再称一次体重,你会发现轻了80克重。这是因为你的质量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广州和北京的重力加速度不同,广州是9.788/,北京是9.80/,你在两地受到的重力也就不一样大了。”发现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存在误解:重力加速度大,重力也大,并非有利于火箭的发射。举例来说:60公斤的体重广州和北京就差了80克,那么60000公斤的重量岂不差出80000克吗?这对于火箭发射何等重要啊!加上两地运动速度不同产生的离心力不同,在低纬度和高原地区设立太空火箭发射场明显好于在高纬度和低水平地区设立太空火箭发射场。

不同的理解产生不同的选择,正确的理解何等重要啊!

1796.离心力导致了纬度不同地区的重力差?

2009.1.7

    发完《1795.错误的理解与错误的选择》(2009.1.7)之后,我总感觉有点什么不对,躺到床上我醒悟了问题出在重复计算上,因为广州和北京之间的重力差可能就是由于离心力引起的,如果在两极,地势越高重力越大,因为没有了离心力,可见重力加速度的公式也是有条件的。

1798.重力加速度计算公式中r(半径)的取值

2009.1.7

重力加速度计算公式g=Gr取何值引起了我的关注。取地球半径体现不了不同纬度离心力的不同,只适用于赤道。沿两极取一直线,取该直线至地表不同纬度90度角的垂直距离似乎较为合理,但还不包括两极,因为两极没有地球自转带来的离心力,对否?

1799.吸引力与离心力

2009.1.8

    发完《1798.重力加速度计算公式中r(半径)的取值》(2009.1.7),我并没有轻松的感觉,总有一种偷改定律的负罪感,因为我并没有认真的去研究定律的由来及每个函数的意义,只是发现了离心力与所处位置的角速度有关,及这个角速度计算半径的取值方法。

我中学只有初中二年的数学底子,后来为了高考虽然补习了三角几何、大学期间又学习了高等数学,成绩也还可以,但数十年不用早就就饭吃了,剩下的大概只有四则运算了。读数理经济学方面的书也多是一带而过,了解一下宏旨而已,那么多的变量,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关注自然科学,底子更是薄的可以,唯一可取之处就是敢想、敢问、敢说,决不墨守成规,并能结合已有的知识和当前的需要综合思考,有了疑问也不放过,慢慢的寻找答案,发现了问题和有了自己的见解当然也不藏私,更不怕人笑话。只有这样,我与社会才能一起进步。

关于物体在地球所处不同纬度和高度重力不同的问题,我想主要由于吸引力和离心力的原因,其中吸引力的决定因素是二者的质量之和,而离心力的决定因素是物体自身重量和所处位置地球自转的角速度。至于如何将它们统一在一个计算公式之内应该是职业科学家的事,我的责任是引起人们的注意,激发更多的人热爱科学。当然,如果能有突破性的发现更好,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所长与所短。

由物体在地球上所处位置不同产生的重力不同,想到星球在宇宙空间的相对位置,不也是吸引力和离心力的关系吗?区别在于影响的因素更多了,不像地面那么简单,但太阳系内的决定因素是太阳和物体自身,地球系统内的决定因素是地球和物体自身,抓住主要矛盾再结合环境因素,许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重力加速度是吸引力与离心力的综合体现,不应是一个常数,细微的差别可以忽略,数十吨、上百吨的火箭就要精确计算了。所以,发射场的选址尤为重要,这也是我关心此问题的原因。其次是星球所处相对位置的“场效应”,吸引力与离心力是重要原因,所以本文探讨了这个问题,欢迎指教。

1802.影响重力和重力加速度的主要变量

2009.1.8

影响重力和重力加速度的主要因素是吸引力和离心力。由于不同天体的吸引力和离心力不同,处于其影响之下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也不相同。一般说来吸引力决定于两物体质量之和,而离心力决定于物体的运动速度。

在地球表面,吸引力相对来说是固定的,而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随物体距两极连线(磁力轴)最近距离的变化而变化,表现为重力和重力加速度的改变。所以,在地球表面影响重力和重力加速度的主要变量是地球两极连线(磁力轴)至某物体(磁力轴)的最近距离。

1808.庞然大物不自由

2009.1.11

小学的时候我有一个同学住在延安里(沈阳军区党委大院),去他家做客时无意中听到过一次他的父母与他人关于自由的感慨,才知道大人物上一次街都很难(要通知保卫部门做好保卫,如此劳师动众索性不去了)。

无独有偶,思考天体的相对位置时我不但发现了吸引力与离心力是打开太空秘密的钥匙,还发现了小天体的自由度远远高于大天体。

试想一下,地球需要多大的离心力才能摆脱太阳引力的束缚?而小小的飞船却可以轻易的做到,真是大有大的难处。

当我们羡慕皇帝的尊贵时,想到过皇帝的辛苦吗?

入狱前,我最苦恼的不是没有吃的,而是面对装满食品的冰箱不知吃什么好。而在看守所里,我却经常的幻想得到一枚红辣椒。

除了学习、实践之外,思考是进步的基础。

如果人云亦云,我会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吗?不去思考这个问题,我会通读马列吗?不去通读马列,我能够掌握人类最重要的思想武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吗?没有这个武器,我能够取得今天的研究成果吗?

如果满足于书本上的说教,我不会思考那么多的太空问题,也不会诞生那些相关的文章,其中不乏宝贵的突破。

什么都从为什么开始:为什么检察官要徇私舞弊?为什么法官要玩法弄权?为什么出现大面积的腐败?为什么良好的愿望却经常得到相反的结果?于是产生了我对改革的认识、对反腐的认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产生了《探索集》的系列文章。

当我为小人物的无奈苦恼时,也感受到了小人物的自由:起码发言没有那么多的顾虑。而电视中看到的大人物,哪一个不是在马不停蹄的奔波,不是在前呼后拥中没有自由?

小人物容易毁灭,就像月球表面密布的陨石坑,都是小人物的坟墓,也是自由的代价。而庞然大物的行星、恒星,都依万有引力和自身的离心力有序的运行,直到它们世界的末日。

1809.吸引力与排斥力

2009.1.11

细心的网友会发现我关于太空科学的思考总是同磁铁磁极的思考联系在一起,其实我是在思考磁铁的吸引力与排斥力。

宇宙空间何尝不是一个大磁场,充满了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的关系。所谓飞碟,在我看来不过是能够迅速变换磁极和磁极强度的飞行器,通过影响和调整与环境的磁场关系达到迅速移动的目的。

太空中的星系多成圆盘状,既是由于主恒星的赤道连线吸引力和离心力最强,也由于只有圆盘状排列才能保持行星与恒星两极引力的均衡。

我们可以把太空中的每个行星都看作拥有自己磁场的磁铁,只有与恒星的极性相反才能相互吸引,否则就会被“开除”。同时它们还要拥有自己的动能产生与恒星引力抗衡的离心力,否则就会与恒星合二而一。而与恒星赤道连线的位置既是吸引力最大与最均衡的位置,也是恒星自转产生的离心力最大的位置,只有这个位置行星才能以最小的动能保持与恒星吸引力抗衡的离心力。至于这种和谐的相互关系是由于磁场感应自动获得的,还是自然淘汰的结果,抑或自动调整,或者自动组合,就需要科学家们深入研究了。

宇宙中的吸引力与离心力比较容易观察,排斥力则隐藏在既成事实中不容易发现。恒星系之间的错位排列是否有排斥力在发挥作用?

磁铁的吸引力与排斥力是相等的,星系之间是否同样?星球之间呢?与恒星的相互吸引关系是否决定了行星之间(极性相同)的排斥关系呢?我不是天文学家,也没有观察的条件和计算的知识,上述问题就由他们回答吧!

1810.复杂的星际磁场关系

2009.1.11

从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磁场关系来说,宇宙间存在着复杂的磁场关系。

以银河系为例:银河系核心磁场应与银河系所有其他二级恒星磁场的极性相反,而与这些恒星系统中的行星磁场极性相同。这些恒星的磁场极性又与环绕其运行的行星的磁场极性相反,而与这些行星卫星的磁场极性相同。这样,银河系核心磁场与所有银河系的恒星之间存在着相互吸引的关系,这些恒星之间,以及这些恒星的行星之间,这些行星的卫星之间却存在着相互排斥的关系,从而避免了它们的相撞。

作为一个整体,银河系以全部质量在宇宙中发挥影响,银河系中的各恒星系统也以该系统的全部质量在银河系中发挥作用,但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却存在着既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的关系,所谓椭圆形轨道就是这种复杂关系的体现。

以太阳系为例:八大行星与太阳的极性相反,所以能够环绕着太阳运行。但是正因为八大行星都与太阳的极性相反,它们之间的极性反而相同,因此存在着相互之间的排斥。而它们的卫星又与太阳的极性相同,增加了行星与太阳之间的离心力,也影响了行星的运行轨道。

由于两极之间的引力最大,银河系核心磁场的磁极倾角必然影响银河系所有恒星的磁场倾角,进而影响银河系所有星球的磁场倾角。是否这样,需要验证。

鉴于地球磁场曾经发生过倒转,可能与银河系核心磁场的倒转有关,是否如此,也需要探讨。

鉴于日食和月食的发生,说明不仅八大行星,而且它们的卫星也在一个近似的平面上运行,扁平形状可能是各星系的普遍形状。原因也是相同的,就是磁场引力的相对均衡。

至于宇宙中是否存在中心磁场,我的看法是否定的,因为宇宙没有界限,而且物极必反,一个核心磁场过于强大了就会演变为超新星。

关于恒星的质量是在增加还是减少,我的看法是增加,因为核聚变虽然发散物质,也产生新的物质,发散的是从宇宙空间吸收物质的一部分,新产生的物质应该能够抵消失去的物质并有结余,否则行星会离它们越来越远,白矮星和黑洞、超新星的产生也无从解释了。当然,这种增加的量也不会很大,所以能够维持系统的相对稳定。

我是以积累的普通知识推理星际磁场关系,欢迎批评指正。

1811.磁性从何而来?

2009.1.11

    有网友问我磁性从何而来,我认为磁性是物质的基本属性。

首先,任何物质都带有电子,电子的运动产生磁性。原子排列整齐,较小的物体也会显示出磁性,排列的不整齐,磁性会相互抵消,但物质聚集有序为星球,就会产生一定的磁场和磁性,起码我们现在看到的太空世界表现为具有磁场效应的有序运动。

其次,只要太空中存在磁场,运动中的物体就可能感应出一定的磁性。

我的物理底子很薄,除了已知的磁场效应之外我还找不到对太空世界相对有序运动的合理解释,而现有的各种解释都嫌不足,于是试着寻找其中的关系,而最近半年来的自然科学知识大补课给了我许多有益的启示,这样步步深入,终于达到现在的成果。

上篇文章发表后,我觉得对星球椭圆形轨道的解释还有不足,应区分不同的椭圆形轨道,寻找相应的原因。

世界是复杂的,科学的任务是使复杂的世界简单化,从而提供认识、利用和改造的可能。俗话说实践出真知,我还缺乏相关的实践和观察,我的看法充其量只能算作猜想,如能提供给人们一些启迪,对太空科学的进步发挥一些作用,我也就满足了。

1812.利用现有知识 认识星际关系

2009.1.12

当社会科学的研究告一段落的时候,我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薄弱环节——自然科学,利用免费办理图书证,在辽宁省图书馆借阅了大量的自然科学书籍,发现最不能让人满意的领域竟然是人类最早关注的领域——太空科学,于是在这方面倾注了较多的注意力,终于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最近的文章记载了这一过程。

我的研究不可能超越人类现实的认识水平,只能整合自己掌握的知识,寻找认识的突破口,终于从吸引力和离心力的相互制约发现了星际关系的主要联系,并从吸引力与排斥力的对立统一入手建立了人类关于星际关系的第一个科学意义上的模型。

模型还很幼稚,缺乏数据和实测观察的支持,仅仅建立在相对原始的磁场理论的基础之上,是否还有更高级的场效应,尚不得而知。

我不赞成关于宇宙起源的各种假说,认为宇宙无边无际、无始无终,不能拿局部的观察以偏概全。从人类现已掌握的太空情况来看,新生与常态、老年与爆发并存,而我们的观察充其量也不过是刚从屋子走到院子,仅限于宇宙的一隅。即便这一隅,现有的解释也不能让人满意。

从星际关系的模型到增温层的探索,从“气球”的怀疑到恒星热核反应理论的修正,我关于太空理论的重建和整合工作才刚刚开始,而我所能做的不过是抛砖引玉。砖头是抛出去了,能否引来玉,有待天文科学家的探索。

从社会科学转到天文科学、从虚拟经济转到星际关系,圈子确实有些大,有的网友和论坛已经发出了怨言,因为我发帖的传统论坛和栏目多属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疏远的太久了,而自然科学也非我的长项。

没办法,想到哪说到哪是我的一贯风格,不过反映了我眼前学习和关注的重点,存在决定意识吗!

打住!

1813.哈雷彗星属于哪个系统?

2009.1.12

运用磁场效应建立起星系模型之后,哈雷彗星现象引起了我的关注:哈雷彗星不属于孤魂野鬼,因为它有周期性的运行轨道,必定属于某个系统。它又不隶属于地球,因为它不是环绕地球运行,而是周期性的与地球擦肩而过。是隶属于太阳系的其它行星,还是太阳系以外的其它恒星?哈雷彗星现象说明星系或星际磁场间存在相切。

根据哈雷彗星的质量和运行速度、运行轨道,应该不难算出它属于哪个系统,问题是我还不具备这个能力,希望专业人士能够弥补这个缺憾。

1814.难以服众的定论

2009.1.13

现有天文书籍中的有些定论难以服众,最让我不解的是主星成分和气球说。

看化学周期表有一百多种元素,至少它们应该是宇宙中星球的主要成分,包括成为银河系核心磁场和太阳系核心磁场的主星,否则何以单独成为地球的化学元素?“大爆炸”以后又何以产生拥有这些元素的星球?“崩爆米花”(大爆炸)过程中形成的吗?可爆米花的化学成分并没有改变。

宇宙中的许多星球被说成气球,包括拥有固体卫星、体积巨大的恒星和行星。可现实生活中我们见过没有固体材料包裹的气球吗?它们何以成球?何以拥有巨大的体积而不扩散?何以形成核心磁场,甚至拥有固体卫星?地球上最多的化学元素是氧,可地球并不是气球,是科学家的定论有问题,还是我们的常识有问题?

我们承认恒星上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热核反应,可热核反应进行到氚就结束了吗?还是一直反应到化学周期表上的最后一个元素?

中子星上只有中子吗?太阳和地球的核心有没有该种物质?此说是否与气球说同样荒谬?

科学不否认假说,但没有证实之前不能成为定论,即便似乎很有道理。

还有,力有强力、弱力之分,磁场是否也有强场、弱场之别?强场不强,弱场不弱?哈雷彗星76年的周期是否可以确定它是太阳系中的一分子,并且拥有相当大的质量(环绕行星运行除外),否则难以靠近或环绕太阳运行。

1815.关于星球旋转方向和磁场来源的猜测

2009.1.13

同极同向,逆极逆向,也就是齿轮关系应是星球旋转方向的普遍规律,因为只有这样磁阻力才最小。但是这种旋转方向又与主星的吸引力和离心力发生矛盾,形成倒转正走的奇怪现象,增加了次星环绕主星运行的时间,不知我的猜测与实际观测是否一致?

关于星球的磁场来源,我不赞成铁心说,而是主张星球内部物质的密度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旋转速度与核心高密度物质的相对有序排列是形成星球磁场的主要原因。固体星球则与其金属含量和分子排列方式有关,有的可能天然带有磁性,有的可能在太空磁场中感应出磁性,有的可能没有磁性。

这些猜测通过实验和观测不难验证,问题是我没有条件进行,所以拿出来听听专家的意见。

1816.带着走与绕着走

2009.1.14

在太空中,是主星带着次星走,还是次星绕着主星走,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体现了被动与主动。

以月球为例,如果我的猜测不错的话,月球的自转方向应与地球相反,因为月球的磁极与地球相反,所以能够相吸,根据逆极逆向(见我的上篇文章)的“传动”规律,月球的自转方向必然与地球相反。

相反的旋转方向按理说应该原地逆转,或者缓慢的倒转,但是地球的吸引力和离心力迫使月球随着地球旋转,只不过地球旋转360度,月球只跟了12度(近似值),差距是月球自转回去的角度,因此才有地球自转一周耗时一天,月球绕地一周耗时一月。继续推测,就是月球的自转速度可能是地球的数十倍(近似于二者的周长差,或某种差率)。

银河系核心区与银河系恒星之间的旋转关系、恒星与系统内行星的旋转关系、行星与其卫星的旋转关系,大率如此。这样,银河系主要星球的自转竟然与轴心的旋转扯上了关系,谁推动了谁,或是谁带动了谁,还是互动,各占多大比重,可能是算不清的帐。

据说太阳系中有一颗行星(好像是排在地球后面的那颗)的自转方向与太阳系内的其他行星不同,是科学家搞错了,还是一种特例,尚需甄别。

不管怎么说,磁场关系的理论和模型可以解释太空中星球相对位置和绕行、自转关系之谜、主体星球难以碰撞之谜等一系列奥秘,而地球确实存在磁场,星际间也确实存在某种场效应关系,验证星际间的磁场效应理论并非难事,不是吗?

1817.用大局观统领太空科学

2009.1.15

当我把目光从社会科学转向自然科学的时候,首先引起我关注的就是太空科学这一古老而又陌生的领域。

从有人类开始,就有了太空科学,从玄学过度到科学,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然而用现代科学的眼光审视,我们关于太空的认识还是那么幼稚,许多还停留在推理和假设上,即便是公认的许多观点,也有那么多的矛盾,那么多的不确定性,甚至与一些常识相悖,连我都可以大胆的假设,推出自己的一套套观点和看法。

研究太空,应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入手,既要有观察,也要有推理,立足于我们的全部知识,也不要局限于我们已有的认识,首先要有大局观,用无边无涯、无始无终、千变万化来考虑宇宙,然后从我们身边的微观世界开始,一步步的把目光转向天涯。

我发现,直到今天还有许多人在寻找宇宙的起始和范围,可他们找到了什么?除了假说,还是假说,因为宇宙根本就无边无涯、无始无终,每天都有诞生、每刻都有死亡。

谈到太空,我们首先就要想到太阳,想到核聚变,想到氢变氘、氘变氚,可我找遍了化学元素周期表也没有找到氘和氚这两个元素,难道只有太空才有它们吗?它们是我们杜撰的吗?

既然化学元素周期表上有那么多元素,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有没有因果关系?就像氢变氘、氘变氚一样?或者交叉改变?难道聚变反应到氘变氚就中止了吗?太阳的成分就那么简单吗?我们地球和地球上的那么多元素又从哪里来的?还有所谓气体星、金星(黄金构成的星球)、冰星、石星、中子星,何以它们那么纯?从哪来的?终点又如何变为起点,中子变成万物?还有太空中星球的相对位置是如何形成的?有没有规律可循?为什么太阳系八大行星七个都朝一个方向转,却有一个例外?何以光顾地球的都是小行星,庞然大物却老死不相往来(某些星系之间和星系初始可能未必如此)?增温层何以增温?我对太空科学的关注就是伴随着数不清的疑问开始的,这些疑问有些通过常识就可以得到部分答案,却在书中寻找不到,而一些假设和猜想却当作定论教授,于是我也尝试着运用常识来破解千古之谜。

我的思考是从宏观开始的,却局限于银河系这个太空世界的局部,因为银河系可能构成了太空世界一个相对独立的最大单位。即便不是,有了银河系、太阳系和地球(包括月球)这三层子系统,也可以使我们将宏观和微观结合起来思考,找到星球在太空中相对位置之谜的某些答案,而突破就是从万有引力和重力加速度的原因及太空火箭的发射场究竟应该选在低纬度,还是高纬度开始的。

首先,吸引力相同,离心力越大越有利于火箭的发射,而许多科学家却仅凭一个公式就把火箭发射场的最佳位置确定在高纬度地区,可见科学家也未必不出错。从纬度不同重力不同,想到重力加速度不应该是一个常数,进而想到吸引力和离心力是决定星球在太空中相对位置的一个因素。从吸引力想到磁铁,想到同极相斥、异极相吸,想到磁极和磁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至此星球在太空中相对位置的模型也就基本建立了。即便磁场关系未必就是星球在太空中相对位置的决定性因素,也是目前我们可以找到的唯一场效应关系,唯一有点科学性的假设,且大体上可以解释一些宇宙现象,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起码我们可以做一些定量性的计算,依据万有引力和重力加速度的定律确定银河系主要星球的质量、运行轨道和运行速度、磁极和旋转方向,建立一个银河系的太空模型、基因图谱。当然,太阳系应是考虑的重点和突破口,这样逐步完善太空科学,是不是有了一些条理?

宇宙之大,无所不包,所以太空科学要有大局观,至少要大到太阳系、银河系,不要在宇宙的界限和起源上浪费时间,因为任何可以找到界限和起源的事物都是局部。即便是太阳系、银河系,也要放到太空大环境中思考,做到小中有大、大中有小。还要分清主次矛盾:银河系里核心区是主要矛盾,太阳系里太阳是主要矛盾,地球与月球地球是主要矛盾,庞然大物与太空垃圾庞然大物是主要矛盾。吸引力、离心力和排斥力要综合考虑,系统内外的影响都要计算。

大局要大到无限和最小、囊括各种因素、分清主次矛盾,所以只对寻找宇宙边缘和起始时间者才有意义。抛弃无意义的争论,太空科学才有希望。

1818.双星如太极,还是熔融与爆炸?

2009.1.15

宇宙之大,无奇不有。一般来说两个同极的子系统是很难相遇的,因为排斥力等于吸引力。可是当两个同极的子系统以高速接近的时候会发生相切,形成如太极似的双星环抱。虽然这种现象只能是短暂的一瞬,可与人生比起来就要持续千万年!

如果是两个异极的子系统相遇,地球与地球会发生爆炸、地球与太阳会发生熔融、太阳与太阳会演变成超新星、黑洞与黑洞会再造一个局部的宇宙毁灭和诞生。而如果它们的离心力足够大的话,也可能成为系统中的一员,或擦边而过,或形成新的平衡,但总会造成局部的紊乱和难得一见的宇宙奇观。

不过人的一生实在是太短了,眼看着它们接近,几十辈子也等不到它们相遇。好在各种宇宙奇观每时每刻都可能发生,只要我们的视野足够的宽广,总会发现蛛丝马迹。可置身于相对稳定的银河系中,我们又能看出多远?

1819.重力和重力加速度与两极连线的关系

2009.1.15

尽管地球是椭圆形的,在地面的任何一点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都是一样的,因为地球是个整体。但是地球自转引起的离心力在地面的各点却不相同,距离两极连线越远,离心力越大,包括物体处于太空也是如此,只要它还处于地球磁场的引力之下。于是物体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出现了不同:距离两极连线越远,重力和下坠的重力加速度越小;距离两极连线越近,重力和下坠的重力加速度越大。处于其它星球的磁场引力范围也是一样。而离开时则不然:伴随重力减少的,应是重力加速度的增加,因为除了离心力越来越大之外影响重力加速度的还有阻力因素,阻力的减少会增加重力加速度。

我的分析对吗?

1821.吸引力与距离有无关系?

2009.1.16

重力等于吸引力减去离心力在理论上是没有问题的,它说明了物体距离旋转体中心(两极连线)远近不同重量不同的原因。问题是吸引力是否会随着物体距离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在太空中的失重现象是由于吸引力的降低,还是由于离心力的增强,抑或二者的共同作用引起的?吸引力和离心力的计算公式如何表达?与万有引力、重力加速度计算公式的关系如何?

谁能告诉我?

1822.均衡系数

2009.1.16

银河系之大,据说有数亿颗恒星,半径达数百光年。这么庞大的家族何以维持一种均衡的关系,其中必定存在一种奥秘,目前我只能用磁场关系解释这种现象。有网友说是重力场,重力场是一种什么场?何以发生相互联系?只有重力场等同于磁场,才能发生星球之间的这种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的关系。

在宇宙空间磁场确与重力存在因果关系,即重力越大,磁场越强,而重力又与物体的平均密度和体积、运动速度有关。为了方便计算,我们权且以地球上水的密度每立方米一吨为标准计量单位,距离也以地球上的千米一公里为标准计量单位,然后扩大到百万公里和百万吨为太阳系的标准计量单位,千万公里和千万吨为银河系的标准计量单位。如不方便,还可扩大。

我们知道吸引力是相互的,即二者磁场相互作用的结果。磁场不方便计算和理解,我们索性以标准重量代表磁场强度,太阳系与银河系核心区的磁场强度即为二者的标准重量之和。而太阳系所以能够处于银河系现在的位置,又与太阳系和银河系核心区的吸引力和离心力的相对平衡有关,其它银河系恒星系统的相对位置也无不如此。

设银河系核心区的重量和旋转速度均为常数,其对银河系各恒星系统的吸引力也为常数,其与每个恒星系统之间产生的吸引力必定与二者的总重量和两个磁场的中心距离有关,可以通过万有引力定律求得,而离心力与每个恒星系统的总重量、两个磁场的中心距离和运动速度有关,必定与吸引力大体相当。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每个恒星系统的总重量乘以运动速度,除以与银河系核心磁场的中心距离,求得一个系数,这个系数我称其为均衡系数,如果银河系各恒星系统与银河系核心区的均衡系数相同,此系数在银河系范围内就有了某种普遍意义。

我所以看重这个均衡系数,是因为银河系各恒星系统的总重量不同、运动速度不同、与银河系核心磁场中轴线的距离不同,只有均衡系数相同才能使它们处于相对稳定的位置。换句话说就是重量、速度和距离之间有一种互补关系,距离近的必须转得快,距离远的必须质量大,否则不是合二而一,就是一分为二。

据说我们地球绕日一周的时间过去曾经是399天,自转的速度是21小时,可现在是绕日一周365天,自转一周24小时(反转慢才能正转快),说明我们地球在以速度抗衡与太阳之间吸引力的增大,很可能是二者的重量发生了变化,不是在减少,而是在增加。

冥王星据说比月球还小,却能够在遥远的地方绕日运行,除了重量大、磁场强、或者速度慢之外很难解释。在地球之外据说还有一个小行星带,能够绕日运行就说明有磁场联系,体积小、重量轻就得速度慢才能维系与太阳的相对位置,而它们与太阳之间的引力和离心力的均衡系数可能与地球一样。

磁场能够维系数百光年的范围似乎不可思议,可除了磁场关系我们又何以解释星际间的相对稳定关系呢?至今我们也没有找到吸引力的媒介,而磁场不但产生吸引力,也产生排斥力、离心力,是目前唯一可以解释宇宙间星际关系的理论,不运用现有的理论解释看得见的事物,挖空心思的去寻找虚无缥缈的东西,是否有些舍近求远?

迄今为止除了验证之外,我还没有发现磁场理论与星际关系相悖的方面,而距离远可以通过质量大、磁场强建立联系,质量小、磁场弱在银河系核心磁场范围内也可以保持相对自由。

银河系据说已有130亿年的历史,而地球只有46亿年,可见银河系也不是恒定不变的,距离核心磁场近的可能被不断的吞噬,而曾经不着边际的可能不断的被吸附,只不过在我们的生命周期内难以见到。说不定哪一天一个与银河系核心磁场磁极相反的星系与我们汇合,银河系的末日也就到了,不过那只能是遥远的未来,用不着杞人忧天。

1824.1为宇宙空间普遍的均衡系数

2009.1.17

由于银河系各恒星系统的重量、运行速度、与银河系核心磁场中心区的距离不同,它们之间的吸引力和离心力也可能各不相同,但只有二力之比无限接近于1时,才能维持它们在银河系的相对位置。而离心力小于吸引力者或者建立新的平衡,或者将被吞噬,大于吸引力者将调整到适当的位置和速度才能建立相对稳定的关系,否则只有离去或成为游荡于太空中的孤魂野鬼。

1825.难以想象的银心质量

2009.1.17

从太阳的质量远高于太阳系所有行星的质量,我们可以大体推测出银河系核心区,即银心的质量远高于银河系所有恒星系统的质量。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质量,几乎就可以确定是一个黑洞。通过地球与月球的质量、运行速度、与太阳磁轴的距离和万有引力定律或其它数学方法我们不难推算出太阳和太阳系的质量,运用相同的方法我们也不难推算出银心和银河系其它恒星系统的质量,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银河系何以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了。

1826.与磁场有关的第四种力

2009.1.18

它与传统的磁力有些相似,也可以使物体产生磁性和磁极,却又与传统的磁力有些不同:只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对庞然大物发生作用,却不能使线圈和铁器产生磁性,因此有人称其为重力场。

力有强力、弱力之分,划分的标准和产生的原因我已记不清了,但磁力却只有电磁现象一种,而电磁现象又解释不了星际间的磁场关系和遇强愈强、遇弱愈弱的基本特性,所以我自然而然的想到了第四种力——只与重量即原子(或其它什么子)多寡发生关系的弱磁力。至于它产生的原因、发挥作用的媒介,恕我无可奉告,因为我的物理知识实在有限。

我的长处是想象和分析,把有限的知识尽可能的发挥到无限,所以常有出人意料的想法,本文即由此而来。

1827.场磁力

2009.1.18

    发完《1826.与磁场有关的第四种力》(2009.1.18之后,我觉得弱磁力的提法有些不妥,似乎场磁力更好一些,因为它是由基本粒子聚集在一起产生的磁场和磁力。

它不同于电磁现象,可能与电子的运动无关(也可能有关),也与分子的排列无关,仅与基本粒子的多寡有关,并通过基本粒子的相互联系发生作用,或者就由于基本粒子的某些特性产生,因此即便处于高温熔融状态(电磁力会在这种状态下消失)也可以产生磁场和磁力。只有这样,才能解释处于熔融或部分熔融状态中的星球的强大磁场和引力。

1829.开门红

2009.1.19

2008年我奉献了虚拟经济的理论,2009年正月刚刚过半我又奉献了关于太空科学的新思维,可谓开门红。

12日至今我共在互联网上发表文章47篇,关于太空科学的文章达34篇,记录了我关于太空科学逐步完善思考的过程,至《1827.场磁力》(2009.1.18)可谓告一段落,已经形成了相对系统的看法,继续深入已非我的能力范围。

迄今为止我的一生主要探讨了六个方面的问题:关于改革的理论;关于收费管理的理论;关于防腐的理论;关于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理论;关于虚拟经济的理论;关于太空科学的理论。每个方面都有一定的突破和建树,至今还未见相似系统观点而今后可能影响最大的是后两个理论,而成形最快却又关注最久的是太空科学,从童年的疑惑到去年7月开始转向自然科学的集中补课,太空科学就迅速的吸引了我,虽然也看了许多其他方面的书,疑问最多的始终是太空科学,当虚拟经济的研究告一段落以后,注意力就主要集中到太空科学的思考上了,终于让我抓住了“牛鼻子”,搞出了一点名堂。当然,由于这方面的底子最薄,也就显得最为幼稚,不过一个门外汉能够取得这样的成果我已经心满意足了。

所以,我为开门红自豪!

1830.基本粒子托起庞然大物

2009.1.19

基本粒子是我们已知物质的最小单位,而星球则是我们已知物质的最大单位。然而任何星球都是由基本粒子构成的,包括浩瀚无垠的宇宙和虚无缥缈的太空。最不可思议的是高悬空中的一个个星球竟然也是由微不足道的基本粒子托起的,否则它们怎能规规矩矩的呆在自己的位置上?

想想看,这人离不开地面是因为地球有吸引力,这星球飘在空中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左右没有遮拦、前后没有屏障,怎么就呆的那么老实?还拖家带口、循序前进?

我们说地球有吸引力,是因为地球就在我们脚下,可这星球一个个少说也隔着几十万公里,有的还要用光年计算,这吸引力是靠什么传递的?

我们说地球有离心力,可我们能感受到的只有吸引力,可这星球除了流星之外一个个的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老死不相往来,它们的离心力咋就那么大?

还有这排斥力,与吸引力是孪生姐妹,有着与吸引力一样的奥秘,通过什么对其他星球有推有拉?

还有,这吸引力与排斥力是物质本性、与生俱有,转圈也是物质本性吗?如果不转圈这离心力从何而来?岂不万物合而为一了吗?这星球飘在空中又没有什么支点,调各个不就由相互吸引变成相互排斥了吗?是什么力量驱使它们转圈?又是什么力量使它们不能将吸引力转变为排斥力?

微观说不清的从宏观上说,这物质的极性和吸引力、排斥力的问题就好解释了。宏观上讲不明的问题从微观上讲,有些问题也可能会柳暗花明。太空不空,应是星球能够飘在空中、相互联系的唯一解释。

火不续柴要灭,柴从哪来?物质不灭,恒星发散的物质都跑到哪里去了?如何实现的物质循环?都只能通过基本粒子的研究寻找答案。

基本粒子要有足够的间隙才能让太空充满自由,又要有足够的密度才能传递光线、脉冲、电波、宇宙射线和吸引力、离心力、排斥力,托起星球庞大的躯体。粒子间亲密无间,对庞然大物网开一面?还是太空中也有归属和势力范围,基本粒子也不例外?看来后者的可能性大一些。那么基本粒子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星球身边密度也会不同吗?有这种可能,但总不会超过气体分子的密度,否则太空中也充满气体了。可气体都奈何不了固体,何况基本粒子为主体的太空又怎能托住庞然大物的星球?可事实终归是事实,基本粒子托起了庞然大物,还帮助他们把自己的力量散布四方!

它们如何做到这一点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事实。

1831.光速恒定吗?

2009.1.20

据说光是一种波,是波就有波长和频率,与不同的介质发生谐振,在不同的介质中有不同的传递速度。

在太空介质中光的传递速度可能最快,从太阳到达地球表面尚需要8分钟,在空气和水中光的传递速度可能要慢一些,在透明的固体物质中会更慢,在不透明的固体物质中寸步难行。

宇宙射线的传递速度是否比光更快、谐振的范围更广?因为它能穿透一定厚度的许多固态物质,而光不能。

磁力是一种什么现象?如何发挥作用的?传递的速度与光线相比快还是慢?是否基本粒子的物理现象,可以通过基本粒子传递?

基本粒子也有不同的层次,光线的传递适应那些层次?宇宙射线的传递适应哪些层次?磁力的传递适应哪些层次?人类是否已经掌握?

1832.本能与势能

2009.1.20

在我看来吸引力与排斥力是物质的本能,不过电磁与分子有序排列产生的吸引力与排斥力表现为强能,依靠体积庞大产生的吸引力与排斥力(场磁效应)表现为弱能。强能有限,而弱能无限,因为星球的体积和重量各不相同,组成的体系也各不相同,宇宙更是无边无涯。

与本能相对立的是势能,离心力就是由运动产生的势能。虽然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终究有相对运动和相对静止之别,本能与势能还是有所区别的。

问题是星球的旋转是出于本能,还是能量的一种转换形式?如果旋转是星球的本能,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也是星球的本能,否则就不是。

星球为什么旋转,旋转的动能来自何方?

1833.黑洞是否不发光?

2009.1.21

    抛开传统的黑洞理论,我们看不到黑洞的原因也许非常简单,那就是黑洞也许不发光。

并非所有的天体都发光,也并非所有的“银心”都是黑洞,所谓双星就是我们能够看到的一种发光的“银心”,我们能够否定所有不发光天体的存在吗?

继续推理下去就是:体积引发恒星上的热核反应也许不成立,太空中也许存在许多不发光的恒星和恒星系统,我们不能因为“看不见”就否认它们的存在,或把它们归入黑洞和“暗物质”的行列。

1834.星系核心动力说

2009.1.21

以银河系为例分析了各星球的质量关系,我觉得推动银河系各星球旋转的主要动力还是来自核心磁场的旋转,那么银河系核心磁场的旋转动力又来自哪里呢?我从地球上的自然旋转现象想起,从热带风暴到海洋环流都与热运动有关,却非太空环境可比,但是大爆炸后的填补真空可以引起太空环境的空前漩涡和太空秩序的局部重组。

我不相信一生二、二生万物的道家理论(那只适合生物的繁衍),也不相信宇宙的形成来自一次爆炸,但从一个局部探寻星系的再生和旋转爆炸理论还是可资利用的。

从我们目前的观测来看,宇宙中的爆炸现象是客观存在的,爆炸后也必然发生真空的回补与太空局部秩序的重建。当周围的物质和星球纷纷回补爆炸产生的“真空”时难免形成漩涡,既提供了核心磁场形成的机会,也提供了旋转的动力和一个新的星系的重组。至于各星球的位置和子系统的形成,完全是自然淘汰和选择的结果。剩下的问题是没有源源不断的动力补充旋转能够持续多久?而除了恒星上的热核反应和各星球的惯性运动之外,我们还没有发现太空世界的更多动能,也许太阳风就足以补充它们的动能损耗了吗?另外,整个宇宙大星球的旋转又如何解释呢?世界上真的有永动机吗?第一次推动从何而来?

或许我们所看到的宇宙不过是原子世界的一角,原子世界电子不是不停的环绕原子核运转吗?我们则是基本粒子的基本粒子了!

1835. 星球旋转的宇宙风助推说

2009.1.21

找不到星球旋转的动力来源我是不会罢休的。

从星系爆炸后的再生(见我的上篇文章)找到星系旋转的最初推动力之后,我一直思索维持星球持续旋转的动力来源,终于从恒星的热核反应上发现了突破的可能:恒星上的热核反应是不会只消耗自身能源的,只有大量太空物质的摄取才能维持恒星热核反应的持续进行。而大量太空物质的摄取必然吸引大量太空物质的补充,在恒星周围形成旋转的宇宙风,为恒星上的热核反应提供源源不断能源的同时也提供了持续不断的旋转动力。至于行星旋转的动力来源,依靠恒星的吸引力和离心力即可(齿轮效应)。

1836.失重平等态

2009.1.21

当一缕阳光从窗外射入屋内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空气中无数的尘埃在飞舞,太空中的星球就像这些尘埃。

与太空环境不同的是地球的吸引力使质量稍大一点的物体都产生了重力,自然停留在地球的表面,而对质量稍小的物体则显得无能为力,任由它们飘浮。

与银河系核心区的巨大质量相比,地球在太空中属于微不足道的尘埃,但是与太阳的引力场联系在一起,就成为银河系子系统中的一员。可是即便银河系在太空的失重状态下也与我们地面上的尘埃差不多,只能在太空飘浮。搞清了这一点,繁星点点散布空中也就不难理解了,原来失重状态下它们的质量也可以等于零。

与一般尘埃不同的是:在将它们联系在一起的引力场范围内,它们是有相对质量的,所以形成一个整体在太空中有序的运行。由于引力与质量和距离的关系,过小的物体即便在它们手拉手的范围内也可能处于失重状态。正所谓重力有范围,失重平等态。

1837.想出来的答案

2009.1.22

失重状态下鹅毛与太阳同重是我想出来的答案,虽然不近人情,却是庞大星系飘浮空中的合理解释。至此,经过半年来的集中学习和思考,一个多月的呕心创作,不管正确与否,藏在心中数十年有关太空科学的许多疑团我都给出了一个我目前能够想出的答案,未必尽如人意,也非信口雌黄,欢迎批评、指正。

1838.旋转产生稳定

2009.1.23

在我的印象中好像有一种说法:运动产生重力,有网友告诉我运动产生质量。

运动确与重力和质量有关,不过旋转星球上不同纬度重力不同的事实告诉我们重力来自吸引力,旋转产生离心力,而运动不过是质量的外在形式之一,其它至少还应该包括形态、构造、成分、比重、重量等等,体现质和量两个方面。当然,我是形而上学的理解,其实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之一,旋转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运动形态。

旋转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运动形态的想法主要来自陀螺的启示,陀螺失去了旋转也就失去了稳定。另外,庞大星球之间没有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很难维持它们之间相对稳定的关系,旋转增加了稳定的弹性。还有,悟出了宇宙中的失重现象之后我就在想庞大物体与微小物体失重状态下的差别,旋转显然是其中之一。旋转可能由偶然产生,但自然淘汰的结果使旋转物体的存在成为必然,所以我们见到的庞大星体和星系都在旋转。而引力场会使旋转相互传递,产生齿轮效应,所以我推测了系统内部星球之间的旋转模式。

物竞天择,淘汰不仅是生物的进化模式,也是太空世界成为现在这个样子的唯一原因。想通了这一点,也就想通了普遍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本来我以为关于太空科学的讨论可以打住了,没想到又冒出了新的想法,看来打住也是相对的:学习没有打住、写作没有打住、做事没有打住、追求和探索也没有打住,减少而已。

1839.关于重力的思考

2009.1.23

悟出太空环境下基本粒子托住庞然大物的原因之后,我开始思考重力是什么。

从人在太空失重和在不同星球、不同纬度、运动和静止状态下的重力不同,我悟出了重力的三种情况:基本重力等于吸引力;静重力等于吸引力减去离心力;动重力等于吸引力加重力加速度产生的动力。

    重量是静重力的数量表示。

 

1840.流行的恒星理论值得商榷

2009.1.23

太空科学中最值得商榷的是流行的恒星理论。

除了中子星等老年恒星和黑洞之外,我们现行的恒星理论通常都把恒星描绘成连续进行热核反应的炙热的氢气球,可气球是难以保持稳定态的,更不用说内部温度高达数千度、数万度、数百万度的氢气球。因为一个连续进行热核反应的氢气球不管多大,其寿命也不会超过零点一秒。

以太阳为例,据说太阳的表面温度是6000度,核心和日冕温度高达数百万度,这么高的温度氢气能不发生膨胀和一瞬间烧光吗?何以我们的太阳已经存在了46亿年(以地球年龄推算)?就算太阳的成分不完全由氢气组成,那么高的温度什么物质能够摆脱气化的命运?

以我们地球为例,据说大气最外层的增温层温度高达上千度,两极上空的温度更高,并没有影响我们地面的温度,两极还是白雪皑皑。恒星的内部温度就不能低于表面吗?起码也应有一个固态或液态的核心。或许有些基本粒子在高温下也能保持固态,或许恒星的内部温度根本就没有那么高,二者似乎应取其一。

恒星表层存在热核反应不等于整个恒星都在进行热核反应,那样岂不成了一颗氢弹了?而阻止恒星成为氢弹的唯一原因就是恒星表面的热核反应难以深入内部,而难以深入内部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恒星表面与其内部的成分不同。这种既能够提供热核反应的条件,又能够使热核反应有限度进行的环境正是我们开发新能源所需要了解和掌握的。

我的物理知识有限,不过我相信我的疑问也是许多网友的疑问,故提出来商榷。

1841.与太阳一起失重

2009.1.24

发现失重现象是我思考太空科学以来最开心的一件事。

想想看,从孩提时代就困扰我的莫过于天上的星星为什么都那么老实,原来它们都像灰尘一样没有重量!

说灰尘没有重量不太科学,在地球上灰尘也有重量,只不过太空中的灰尘可能没有重量,所以我大胆的总结了重力的三种情况(见《1839.关于重力的思考2009.1.23》)。能够给一个严肃的科学问题下定义在我来说还是第一次,然而科学问题绝非下定义那么简单,绝对的无重力现象可能是不存在的,只不过相对于太阳和银河系这些庞然大物太空中的重力似乎消失了而已,而事实上它们只消失在相互之间的引力范围之外。

在太空中,太阳系与银河系都以相对独立的整体出现,却又存在一定的统属关系,靠的就是吸引力和离心力。太空中的各个银河系统、银河系中的各个恒星系统、恒星系统中的各个行星、各个行星的所有卫星所以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关系,除了吸引力和离心力之外还靠的排斥力,而所有的力都与质量和重力发生关系:吸引力与排斥力等于双方质量之和除以距离一类东西,离心力则与从属方的质量、运行速度、两个主磁场中轴线的距离有关,而从属方的质量又是整个子系统的质量。在系统内部他们都有重力,超出了系统又都处于相对的失重状态,庞然大物与宇宙尘埃的境遇并无两样。幸运的是我们与太阳为伍,且距离不远不近,地球又不大不小,所以才有地球上的万物繁衍。

说到太阳我又要多说几句:太阳与地球同时诞生,教科书上给出的成分何以不同?至少八大行星和其它小行星是“炉渣”,太阳也该是重金属才对,怎么就成了气球?据说彗星是冰球尚且有彗尾,太阳是气球为什么没有大尾巴?我们是仅仅因为太阳上进行着热核反应才把它划入气球行列,还是太阳的单位质量真就那么轻?不管怎么说,气球领导固体球都不让人信服,您看呢?

我想出了计算太阳质量的好办法:通过人造卫星的重量、运行轨道和速度计算出地球和月球的重量,再根据地球系统的重量、运行轨道和速度推算出太阳的重量,除以它的体积,就知道它到底是什么球了。有此实力的人不妨一试。

1842.恒星群的屏蔽作用与外星体的侧面进入

2009.1.24

星体的引力主要体现在两极之间,所以星系多呈扁平状。但异极相吸,其它星体和星系还是有可能加入和发生碰撞的。可由于太空的广阔和太空中所有的星体和星系都处于失重状态,除非高速接近,碰撞引发的冲击波会很快的将两个系统推开,而每个星系庞大的恒星群对主星形成了屏蔽,外星很难冲破重重引力场的屏蔽接近一个星系的主星。但从两极的侧面接近就难说了,很可能发生合二而一,不知是否观测到了这种现象?

1843.场磁与电磁

2009.1.25

从星球存在极性和星系呈现扁平状来看,所谓场磁可能仍属电磁,或具有电磁属性的弱磁性。其与电磁现象唯一不同的可能是发挥作用的基本粒子的层次,前者是电子,后者既可能是电子,也可能是其它基本粒子。

从磁场发挥作用的距离来看,场磁似乎超过了电磁。从高温下场磁性不减来看,似乎与电磁现象有所区别。所以,我觉得它可能是第四种力。确实与否,需要专家深入研究才能得出结论。

我上篇文章中提到的恒星的屏蔽作用不是讲电磁场或引力场的屏蔽,而是星系引力场的层层阻碍,是从太空虽广恒星亦多、银河系的扁平磁场中聚集了众多恒星来看。

吸引力、排斥力、离心力和失重现象是打开太空秘密的钥匙,神秘的第四种力也许存在,也许就是普通的电磁现象,只不过我们对电磁现象的认识还有不足而已。

1844.掀起太空热

2009.1.26

伴随着上网费用的节节攀升,我刷新了单月上网费用、发帖量和内容集中度三个指标,也在我经常发帖的网站和栏目掀起了一股太空热。

以访友最多、怨气最重的《法制论坛》为例,开始我听到的是冷嘲热讽,现在看到的是点击率的急剧攀升,压缩文件《失重状态下基本粒子与庞然大物同重》的点击率已经远远突破了1000。在许多网站,相关内容的帖子也渐渐多了起来,许多人开始关注那神秘和充满未知的世界。

太空科学是人类最古老的科学、宗教和哲学的摇篮,可由于距离遥远和观测手段、专业知识的限制,至今还是未解之谜最多的领域。一些多年形成的观念禁锢了人们的头脑,以至于没几个人会想到对它们发出疑问,偏偏我是个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从最基本的生活常识开始挑战太空科学,并且一发而不可收拾,连发了数十篇个人看法,也激起许多网友的好奇。

远有远的好处,大家的起点差不多。未解之谜众多也不是什么坏事,允许人们遐想。已经有了那么多的假想和推论堂而皇之的登在教科书与科普读物上,就不能由我们再增加一些?起码可以激发人们关注科学的热情和想问题的兴趣。当人人开动脑筋关注自然科学时,我们离诺贝尔奖也就不远了,也许中国大陆的第一个诺贝尔奖得主就出自你我之间,或许就是你!

1846.需要完善的公式

2009.1.28

发现了离心力和重力的三种形式之后,我就对现在的万有引力定律和重力加速度定律产生了疑问:它们都没有考虑离心力的作用,半径R的取值为一固定数值,只适宜基本引力和基本重力加速度的计算,似有不足。而准确的计算公式除了应计算基本重力(引力)之外,还应计算离心力,以基本吸引力减去离心力之后的静重力表达实际吸引力,以动重力体现重力加速度。

至于给出公式,就由专家们去做吧!

1847.离心力不可小觑

2009.1.27

    我的上篇文章《1846.需要完善的公式》发表后,有网友说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中已经考虑了离心力的作用,有的网友说离心力可以忽略不计,我则认为离心力不可小觑。

首先,吸引力与离心力的计算方法并不相同:吸引力主要考虑吸引双方的质量和距离,离心力除了考虑双方的质量和距离之外,还要考虑运动速度。另外,吸引力以双方的中心点计算距离,离心力则以双方的两极轴线间距计算距离,二者距离较远差别不大,在地球表面则完全不同。例如两极地区离心力接近为零,静重力基本等于吸引力,而赤道地区离心力则会很大,静重力会小于吸引力,也就是说两极地区一吨的重量在赤道地区可能会减少一成,这对火箭发射场的选择非常重要!还有,距离越远离心力越大,降低运动速度才能保持吸引力与离心力的均衡。而离开物体距离拉开越大,重力越小、离心力越大、速度越快;下坠物体离地面越近,重力越大、离心力越小、速度越快。我们长期把火箭发射场选在高纬度地区,与我们忽视了离心力是分不开的,对太阳和其它星球质量的计算也会由于忽视了离心力而出现错误,可见离心力不可小觑!

1848.椭圆形轨道与排斥力

2009.1.28

星球之间不但有吸引力,还有排斥力,椭圆形轨道的成因可能主要不是出于错综复杂的吸引力,而是错综复杂的排斥力的想法是由于星球有极性的认识引起的。

首先地球有极性,分为南北两极;其次星系多呈扁平状,因为两极之间引力平衡;还有就是椭圆形轨道可能主要由于星际间的排斥力产生。

这种排斥力与吸引力同在,却不体现在同一个对象上。例如银河系核心区吸引系内恒星和它们行星的卫星,却排斥它们恒星的行星;太阳吸引地球和系内行星,却排斥它们的卫星。这样,恒星的行星运行到银河系核心区方向时就会受到吸引和排斥两个力的作用而靠近恒星,相反则会受到离心力与排斥力的双重作用而远离恒星。行星的卫星也是一样,运行到恒星与行星之间时会受到吸引和排斥两个力的作用而靠近行星,相反则会受到离心力与排斥力的双重作用而远离行星。

星际间的吸引力也源于磁场的认识可能与现有太空理论不同,因为现有太空理论尚未承认星际间存在排斥力,这也是我们把吸引力与磁力分开的原因,而吸引力等于排斥力正是源于我对星际间存在磁场和场效应的认识。否则,太空中星系和星际间的有序运行与椭圆形轨道和星系扁平状的普遍性就难以解释。

据说静电力要比引力强,这是星际磁场与电磁场不同的地方,还有电磁场在高温下会消失,而星际磁场不会。所以,我把星际磁场归于类电磁场,一种源于体积和重量,即物质多寡的磁场,并称其产生的吸引力和排斥力为弱磁力。其产生的原因或与电磁场相同,或源于不同层次的基本粒子的某些特性。

由于星体的体积和重量巨大,所以弱磁不弱,并很可能与太空中星际间的基本粒子相通,所以影响范围超乎寻常,静电力及其磁场也望尘莫及。

还有一种现象可以支持我的分析,就是引力同步与异步的产生。链球可以形象的比喻引力同步,可星际间的引力通常是异步,即伴星不如主星转的快。地球自转一圈24小时,月球绕地一周却要一小月,我分析是齿轮效应引起的,月球一边被地球引力带着旋转,一边被迫向回倒转,结果地球走了360度,月球只走了12度,其它星际间也会出现这种现象。

扯的似乎远了些,却是在分析引力的源头。从地球的两极想到所有星体的两极,想到磁场的分布与干涉,想到了吸引力、离心力与排斥力,也就回到了椭圆形轨道的形成上。我是以常理推测,科学家可以通过观察认证。相同成立,不同分析,是我错了,还是另有原因,科学就是在质证中前进的。

1849.第五种自然力可能就是离心力

2009.1.28

《千万个科学故事》第九册开始进入物理,第五种自然力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发现所谓第五种力可能就是离心力。

所谓第五种力源于鸡毛和铁块在真空管中的下落速度不同,并且鸡毛捷足先登,而牛顿的万有引力也与实验有一系统的偏差,这个偏差能够表示为引力常数随距离变化,我认为这一切完全可以通过离心力得到解释,并通过精确的计算得到印证。

所谓离心力现在我们把它称为虚力,却处处在利用它,可见虚力不虚。

离心力可能是一种产生于机械运动的势能,也可能是排斥力在某种条件下的释放,所以人们挖空心思研究却收效甚微,而吸有力与排斥力不过是电磁现象和场磁现象的两种表现形式。

不管离心力是自然力还是机械力,都会对吸引力产生负效应,所以我说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不完备,需要加进离心力的修正,重力加速度的计算亦应如此。

1851.力是物质存在和运动的表现形式

2009.1.28

深入思考五种自然力,我发现它们可以统一为运动中的场磁力。

所谓吸引力总是伴随着排斥力,体现了物质的一种场磁效应,不过我们只注意了吸引力而忽视了排斥力和伴随着两种力的磁场极性。

电磁力就不用说了,是区别于弱场磁力的一种强场磁力。它们具有共同的极性、共同的表现形式、共同的计算公式,只不过是不同层次的基本粒子汇聚成一定的整体时产生了似乎不同的表现和物质交换形式。

所谓弱力和强力在我看来是微观世界的场磁力,四种力不过反映了物质世界不同层次的相互关系。

离心力源于物质的运动,而物质没有绝对静止的,所以离心力是物质运动产生的势能,也是由于物质运动的必然性产生的自然力。

至此,我们可以把物质存在和运动产生的五种力归纳为静力和动力。所谓静力是肉眼难以觉察的源于物质微观世界运动产生的宏观力和微观力,所谓动力是物质运动的各种宏观形式,包括离心力的产生。如果引进化学,我们还会发现自然力的更多形式,不过相对的静力和动力也可以概括了。当然,也不排除其他的分法,但万变不离其宗,力不过是物质存在和运动的表现形式。

1852.轨道是相邻物体场磁效应的均衡点

2009.1.29

从哲学角度审视五种力,我似乎发现了它们的个性和共同性(见上篇文章)。进一步分析伴随吸引力的排斥力(场磁效应的两个方面),我发现轨道是相邻物体吸引力和排斥力的均衡点。

您看:相邻的两个星球离的近时运动速度就会增加,离的远时运动速度就会减慢,似乎在有意避免相撞,其实是相邻物体的吸引力和排斥力(离心力可视为排斥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寻求均衡的一种形式,轨道就是均衡点的连线。

从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出发,我们可以找到银河系各星球间的相互关系。从它们的相互关系出发,我们可以发现它们的不同质量和个性。体积庞大到可以产生两极和场磁效应是其共性,质量和历史条件形成各自不同的吸引力和排斥力、组合及运行轨道是其个性。

从异极相吸我们知道它们不会轻易分开,从同极相斥我们知道它们也难以相撞。问题是混杂在它们中间、不受它们磁场约束的众多小星体,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隶属关系和轨道是它们的共同特点,坠落成为陨石是它们的可能命运。还有就是宇宙中能够与银河系相互吸引的其它星系的意外接近可能扰乱银河系的相对平静,目前我们还看不到这种危险。

话又说回来了,为什么我们感受到的只是地球对我们的吸引,却体会不到地球对我们的排斥呢?我们与地球是一个整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庐山中”可能是最好的解释。还有就是同极相斥,找到与地球磁场相同的星球才能发现星球间的排斥力,太阳系中的其它七大行星可能是很好的参照物。再有就是临界点才有两力的均衡,否则必有一强,这样离心力好像也有落脚点了。究竟是那种情况,或哪个原因起主要作用,需要专家深入研究。

1853.离心力与吸引力、排斥力

2009.1.29

离心力在磁力轴和两极点为零,在同步静止轨道上等于吸引力和排斥力,在同步静止轨道和磁力轴之间时可能为吸引力与排斥力的倒数(需要通过计算证明),如此可见离心力与排斥力并非一回事。

1854.轨道的弹性

2009.1.29

空间物体的运动显示了一定的弹性,这种弹性就是运动中的物体在复杂力的关系中自动寻求平衡的能力,表现为轨道的变形和速度的自我调整。并非运动中的物体具有灵性或上帝之手实现了这种调整,而是惯性和力的制约帮助运动中的物体实现了这种调整。失去了惯性力和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将失去这种调整的能力和轨道的弹性。

1856.磁极的自然选择与人为控制

2009.1.30

从指南针总是指向南方,我们可以想到星球的磁极也总是与自己的主星相反,因为太空中的阻力未必比针尖更大,于是我想到了磁极的利用,想到了OFU

所谓OFU在我看来不过是能够自动调整控制磁极的飞行器,只要掌握了磁极的自动调整控制技术,造一个OFU又有何难?

与火箭相比OFU拥有巨大的优势:成本低、控制性好、运转灵活、理论最高速度可以达到光速,不但可以淘汰火箭,甚至可以淘汰飞机。当然,也要有火箭和飞机技术补充它才更为完美。

攻克磁极的自动调整控制技术是21世纪人类的最大挑战。

1857.热核反应能否提供直接或间接的旋转力?

2009.1.30

环顾宇宙,能够为万物运动提供动力的只有恒星上的热核反应,而除了生物之外,世界上存在自己推动自己的力吗?

读《千万个未解之谜》第九册,奥斯特发现的电磁效应被称为一种新的自然力——旋转力,可前面关于自然力的文章中却没有列入这种自然力,没有人为的参与这种力可能也不会被创造出来,问题是自然界确实存在着旋转力,例如星球的旋转,于是我们就遇到了热核反应能否提供直接或间接的旋转力的问题。

从星球都有磁性来看存在着电磁效应的可能,问题是电从何来,又如何作用于星球磁场?

从场效应磁场与电磁场的区别来看,也许存在着不同于电磁效应的磁效应,可以被热核反应提供的能源和动力所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例如恒星上的热核反应推动了行星磁场的运动,行星磁场又反过来推动了恒星磁场的运动?

这只是一种猜测,却非空穴来风,因为万物的运动和自然的循环总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寻找这种因果关系加以利用正是科学的目的。否则,我们只有用上帝和必然欺骗自己。

1858.OFU外形分析

2009.1.31

让我立刻想到OFU可能是利用星际间吸引力与排斥力飞行的是它的外形:两头凸出的圆盘状不符合任何空气动力学原理,却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星际间的吸引力与排斥力移动,还有利于磁极的变换和船体的稳定。

我们可以设想地球的大气层是一片浩瀚的海洋,OFU是一条小船,其外形是否最为稳定?

从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磁性原理,我们不难分析出银河系所有的恒星在银河系内是同极的、所有恒星的行星在其所属恒星系统内是同极的、所有行星的卫星在其行星系统内也是同极的,而他们之间的磁极却是相反的,这就产生了利用星际间磁场快速移动的可能。

您想:与行星磁场同极同性必然与行星隶属的恒星磁场及行星的卫星磁场异极异性,其结果必然是一方排斥、它方吸引,只要产生和控制足够的自身磁场和磁极变换,岂不可以利用星际间错综复杂的磁场关系以最小的消耗产生最大的速度和机动性吗?还有什么外形可以比传说中的OFU外形更适合星际间磁场关系的利用呢?所以我们不能排除外星智慧生命存在的可能。

从磁速等于光速来看邻近恒星系统的智慧生命有可能利用磁速飞船抵达地球,而星际间的吸引力与排斥力并非很强,单方吸引力与排斥力只有电磁的分之一,有可能有控制的加以利用,问题是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实现技术上的突破。

想到只是研究和利用的起点,谁能最先取得技术上的突破,谁就拥有了宇宙研究和开发的“制空权”!

1860.关于光与磁的思考

2009.1.31

光分七色,是否代表太阳上的七种主要化学元素?

七种光谱的传播速度是否相同?如若不同,光速是否应该重新定义?

除了光线之外,太阳还向外发射多种宇宙射线,是否代表其他的化学元素?其波长和速度必与可见光不同,那个更快?

磁力也是一种波,却与光线不同,表现为闭路和两极间的物质或能量交换,何以与光速相同?磁力可以建立不同磁场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否也发生物质或能量的交换?其与光线的传播是否发生干涉和影响?使光线发生直射和斜射?

前面三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应该是肯定的,光与磁的关系要经过试验才能知道。

我的物理知识很浅,就读过的科普书籍来看我觉得人类关于光与磁的认识还应该深入一步。

1861.人类实现太空移民的唯一可能

2009.1.31

利用现有航空航天技术只有少数富翁可以实现短期的太空遨游梦想,因为人类现有航空航天技术所能达到的移动速度实在太慢、成本实在太高,而星际间的吸引力等于排斥力,只要人类掌握了利用星际间吸引力与排斥力的技术,人类在太空间遨游又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且理论速度可以接近光速!成本也将非常低廉。只要太空中存在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人类就可以在生命周期允许的范围内前往。

利用星际间吸引力与排斥力的技术主要包括周围磁场环境的感知技术、计算技术,相同极性磁场和相反极性磁场的自动形成、控制、转换、平衡技术,OFU(暂且就使用这个人类已经耳熟能详的名称吧!)的材料、结构、空间生存、能源获得等相关技术,按我们现在已经达到的科学发展水平应该不算太难。所以,我们在有生之年遨游太空也许不是梦!

利用星际间吸引力与排斥力对比现有航空航天技术可以节省大量有效负荷,将庞大的空间站轻而易举的送往太空、快速机动、前往人类所能达到的任何空间,带来人类航空航天技术的一场革命,且对我们的生活发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怎么样?一个点子可以带来一场革命吧!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荣华富贵、打工、经商,与我这个点子的贡献相比算得了什么?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贡献可以是相对无限的!

这是我本月的第79篇文章,上网费又超支了!

1862.重力与反重力

2009.2.1

根据太空中庞然大物与基本粒子同重,我们可知重力等于吸引力减去离心力。根据吸引力等于排斥力,我们可定义等同于基本吸引力的排斥力为反重力,可知反重力等于基本吸引力加离心力。当然,也可以简称重力等于反重力。

了解了重力与反重力的关系,我们就可以变重力为反重力,以相对容易的方式实现重物的移动,如发明通过磁场和磁极变换实现位移的飞行器,这样我们就可以巧妙的利用自然力摆脱传统的动力模式和自然力带来的束缚,创造全新的运输手段。

这个发现不是我的发明,而是受到OFU和磁石的启示,通过探索太空的奥秘想到的,其过程可以在我最近的文章中找到。

许多奥秘在没有破解之前是奥秘,破解之后就是常识,难在逐步认识的过程。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善于发现和不放过每一个问题,通过知识的积累一步步的破解难题,终有取得突破的一天!例如:重力和反重力。

有重力,当然有反重力!

1863.利用太空元素创造生存条件

2009.2.1

解决了运载工具人类还是难以长期太空旅行的,必须解决的还有能源、食品、氧气、水等基本的生存条件,这些都必须着眼于太空元素、太空物质链的生产和利用。

太空中的基本物质是基本粒子和氢元素等处于零件级别的基础物质,这就为我们利用物理和化学创造世界提供了基本条件。我相信化学元素周期表上的所有物质都是由这些基本元素形成的,而形成这些物质的过程也会提供需要的能源,如热核反应的光和热。当然,掌握其中的奥秘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可以从携带某些物品开始慢慢来,但征服太空的思路必须立足于就地取材。

1866.物质的场磁效应与重力、反重力

2009.2.2

当物质聚集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场磁效应:吸引力、排斥力与两极性。这种场磁效应与电磁效应的区别在于磁力较弱,仅为静电磁力的分之一,并且不受温度高低和分子排列的影响。

物质的场磁效应可能源于物质具有磁性、吸引力、排斥力的基本属性,所谓电磁力、强力、弱力、旋转力可能都与此基本属性有关,离心力则源于物质可能与场磁效应有关的运动,它们都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物质的场磁效应使太空中质量较大的星球聚集成一个个系统,相对有序的运行,并在它们的引力范围内产生了重力和重力加速度。重力和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应考虑整个系统和离心力的影响。

在场磁效应中与吸引力相对立的是排斥力,吸引力产生重力,排斥力产生反重力,反重力是与重力相等而对象不同的力,具有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磁场效应。因此,星际间既有吸引力,也有排斥力,形成了星系内主星与副星的磁极相异、与副星的卫星磁极相同、与副星的卫星的卫星磁极相异的普遍规律和扁平状的基本形态、许多星球椭圆形的运行轨道。

1868.把指南针调过来

2009.2.3

我一直想做一个实验,就是把指南针调过来,看看是什么结果,可是没有这个条件。凭借想象,它会立刻转回去,仍然指向南方。如果强制它指向北方,从理论上讲会产生反重力,问题是如何稳定这种指向和测定计算反重力值。

把指南针做成圆形会减少扭矩,可磁极还是否存在?理论上讲应该没有问题,但要通过试验证明。

其实磁悬浮和火箭、飞机都是人类的反重力试验,只不过没有利用地球磁场的排斥力和其它星球的吸引力,而这种排斥力和吸引力的利用和控制正是我们今天面对的挑战。

OFU是外星人或某些地球人掌握和利用星际间吸引力与排斥力的成功实践,破解其奥秘、实现我们人类运输方式的革命是我关注太空科学的目的之一,而验证场磁和反重力理论是突破的开始,问题是我没有这个能力,只得通过“宇宙牌香烟”的方式吸引社会的注意,通过国家和全人类的力量从事这方面的科学研究。至于专利和发明权,从来不是我关注的重点。写到这里,某些网友应该明白《1865.我可能问鼎诺贝尔奖的三个方面2009.2.2》并非与我的一贯风格不一致了,而王婆卖瓜我已不是第一次,别人可以,我为什么不行?

1869.关于万有引力计算公式的修改意见

2009.2.3

第一,万有引力只考虑了星际间的吸引力,没有考虑星际间的排斥力,应该改为万有引力与排斥力计算公式;

第二,万有引力计算公式没有考虑离心力的影响,应该去掉前面的引力常数(不知那个引力常数是个什么东西、起什么作用,如果是离心力的补充就该去掉,否则可以考虑保留),加入计算减去引力双方离心力的计算公式;

第三,某些星际间吸引力与排斥力的计算应该考虑系统的影响,例如计算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吸引力应该把月球的质量加入地球的质量之中,并考虑月球与太阳之间的排斥力(也许可以忽略不计);计算银河系核心区与太阳(系)之间的吸引力应该把整个太阳系的质量作为计算的一方,并考虑太阳系八大行星与银河系核心区的排斥力(也许可以忽略不计);计算太阳系八大行星之间的排斥力应该把它们各自卫星的质量全部计算在内,并考虑它们卫星对他方主星的引力影响(也许可以忽略不计)。

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似乎也应该做相应的调整,如果万有引力计算公式的调整有必要,重力加速度计算公式的调整是顺理成章的事。

1870.烧结与“顺磁”

2009.2.3

从场磁效应、电磁关系,想到砖瓦、陶瓷的烧结、强力和弱力,似乎可以找到它们之间的一些联系。例如砖瓦、陶瓷的烧结可以看作新的磁场关系的确定,而它们的打碎可以看作这种关系的局部破坏和终结,其中就涉及了基本粒子间的强力或弱力的结合。从这联想到熔岩,凝固的火成岩应该可以记载地球磁场的变化,也说明它们的微观世界中存在着场磁关系。烧结可以看作基本粒子间强力或弱力的重组,可用“顺磁”表示,这是否包含着四种自然力的统一关系?

1871.星际轨道的弹性区间

2009.2.4

星球在太空中运行凡形成固定轨道的,必是吸引力等于离心力的均衡点连线,均衡系数为1(掌握均衡系数对于计算星际关系的各种参数非常重要)。吸引力大于离心力,会发生合二而一;小于离心力,会发生分离。遇有外力影响时,只有通过轨道的变形化解,而轨道的变形必伴随速度的改变,速度的改变应有一个极限,形成弹性区间,反映在轨道上应是形变比,也即椭圆度。椭圆度应有规律可循,具有科学价值,有心人不妨一探。

1872.星际间只有吸引力吗?

2009.2.4

    我的《1868.把指南针调过来2009.2.3》发表后有网友答复如下:“指南针指向南北是由于地球磁场的作用力,与之相对的作用力是指南针与其支撑点之间的摩擦力,但是地球磁场的作用力非常之弱,因此指南针通常做得非常轻,并且与支撑点之间的接触面积也非常小(通常是放在针尖上或浮在液体表面),目的就是减少与地球磁场相对的反作用力。地球磁场的成因是地球内部有许多磁性物质,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在处于液态时互相作用并基本统一了磁场方向,形成了一个南北走向的磁场。而地球重力的成因则是万有引力,两件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与两物体的质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因此质量太小的物体(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的物体)之间的引力小到可以忽略不计,距离相隔太远的物体(距离以万光年为计量单位的星体)之间的引力也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但是星体对其附近的物体因万有引力而产生的作用力则非常明显,比如围绕恒星公转的行星,比如行星表面的重力。因此,指南针指向南北这一现象与地球的重力完全没有任何联系,强制指南针指向反方向也根本不可能产生反重力。利用地球磁场的排斥力或利用其他星球的引力作为可利用的动力,即使是从理论上来说也是无法实现的。

先说说利用地球磁场的排斥力,假设这样一个设备真的存在,要产生克服重力的实用动力,就必须对地球磁场作出强烈反应使磁场作用力超过重力影响,因此它必须由磁性极强的物质组成,且不说目前尚未发现宇宙中存在这样强磁性的物质,假如有这样的强磁性的物质存在,那么它将对方圆几千甚至上万公里内的铁、钴、镍和磁性物质产生强大的吸附或排斥的作用力,这显然不实际。另一个方法是使它所受的重力降低到小于地球磁场作用力,要知道指南针所受的地球磁场作用力比空气浮力还略低,因此这样的物质密度只能比空气密度略高一点,作为可用作实用设备材料存在的可能性很低,与其考虑利用这样的材料,还不如热气球或氢气球等利用空气浮力的设备比较具有实际意义。然后是利用其他星球的引力,我们知道海洋的潮汐运动是由于月球和太阳引力的作用,其中受月球引力的影响更大些,因此月球是对地球表面物体作用力最强的星体,要利用其他星球引力必然优先考虑利用月球引力,而在一些地区已经开发出的潮汐发电,可以说是间接的利用了月球引力。但是直接利用月球引力并不具有实际意义,潮汐不可能使海水离开海底,万有引力与两物体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月球的质量约是地球的六分之一,在一个物体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只有当它与月、地之间的距离比达到约为12.449(即6的平方根)时,地球和月球的引力才可以相互抵消,也就是说,只有在该物体相对于地球更接近于月球的情况下,月球引力才能够达到反重力的效果。”

 

我非常感谢该网友的指教,但仍有一些看法不敢苟同:

一是地球磁场的成因是由于磁性物质的存在,那么熔融状态下的恒星磁场是如何形成的呢(据说高温之下无磁性)?

二是地球磁场的作用力非常之弱,而地球上的任何重力其实都是地球磁场作用的结果,小到基本粒子,只要有重力,就应该有反重力(排斥力)的可能。当然,吸引力与排斥力可能并存,也可能分开。吸引力大于排斥力,表现为重力;吸引力小于排斥力,表现为离心力,例如磁悬浮和飞行器的空中运行。另外,同一重力既可以显示为吸引力,也可以显示为排斥力,所谓同极相斥、异极相吸是也。

三是否定星际磁场的可利用性,我认为值得商榷。反重力并非需要非常强大的磁力,只要形成和保持住与地球磁场相同极性的磁场即可,双方的排斥力即为原来的重力,而来自太阳的吸引力一定大于来自月球的吸引力,否则地球也不会绕日运行了。地面上的潮汐运动所以表现为月球的吸引力并非月球对地球表面物质的吸引力大于太阳,而是由于太阳的吸引力是个常数,不会引起海平面的潮汐变化,月球则不同而已。

针对我的《1869.关于万有引力计算公式的修改意见2009.2.3》,该网友答复如下:

    “第一,基本粒子之间有排斥力,条件是基本粒子之间的距离小于一定数量级,当基本粒子之间的距离过大时,则相互之间的作用力只体现为引力,因此星体之间不存在排斥力。第二,所谓离心力,是指物体在作类圆周运动时,由物体运动的惯性所产生的远离圆心的趋势,即向心力的反作用力,是为了便于计算而假想出的一个作用力。在实际的物体运动过程中,并无任何外力对其施加“向心力”这一具体的作用力。而星体的圆周运动或类圆周运动中,向心力就是万有引力,而离心力等于向心力,即是说,离心力=万有引力。如果将离心力减去,那么作圆周或类圆周运动的星体所受其圆心的万有引力等于0。另外万有引力常数是万有引力公式的基本系数,是在不断实验中测算得出的,并不是依据任何人所提出的理论。第三,地月星系和地球本身是两个概念,太阳系和太阳本身也不能一概而论,在天文学中计算地球运动轨道时,把太阳引力和月球引力的影响已经都计算了进去,因此地球的轨道并非平滑的圆行轨道,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是会受月球公转的影响而改变的,甚至还受到太阳系其他行星位置的影响,但这一距离上的变动和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绝对值相比几乎可以忽略,因此只有在非常严谨的天文学研讨工作中才会被提及,一般不予讨论。

对此我也有不同看法:

一是星际间只有吸引力,没有排斥力的说法不妥。如果星际间只有吸引力没有排斥力,扁平状就不会成为星系的普遍形态,而扁平状星系形态的形成必是两极作用力均衡的结果,只要星体存在两极,就存在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自然现象,并且主副星极性相反,副星之间存在着排斥关系。

二是离心力并非假想力,而是自然力的一种、物体旋转运动的必然结果,例如离心机、甩干机就是利用的离心力。地球上不同纬度的重力不同,也是由于地球的绕轴运动在不同纬度产生不同的离心力造成的,星球相对固定的运行轨道也是吸引力与离心力达到相对均衡时的结果。

三是吸引力与离心力的均衡点为1,不可能为0。吸引力与距离成反比,离心力与距离成正比,二力均衡时才能形成环绕运动,否则必是合二而一或者离去。

能够在互联网上听到不同意见是我的荣幸,我的知识有很多是从网友的意见中得来的,而能够同专家讨论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的意见都会获益匪浅。

需要说明的是我的观点未必都自以为正确,并且多少有些离经叛道,否则也不拿到互联网上讨论了。我的物理底子很薄,正规课程只读到小孔成像,其余的都是通过自学和科普读物了解的。《探索集》所以叫做《探索集》,就是本人探索世界的过程和体会,自然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例如万有引力计算公式中半径的取值我开始就提出了错误的意见,后来才发现吸引力的半径取值应从圆心算起,离心力的取值应从轴线算起,进而发现了牛顿万有引力计算公式的不足,提出了修正意见。从《探索集》的文章中网友可以看到我的关注点和整体思路的发展过程,其中有些看法思考了很久尚无结果,有些是突发奇想,有些是思考了很久终于有了突破,拿出来与大家交流为的是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所以欢迎批评指正。

1873.星球的能量发散

2009.2.4

本文既然选择了星球的能量发散,就不是专指恒星,并且探讨的主要对象也不是恒星,而是行星,因为恒星散发能量已是常识。

对于行星发散能量人们也能够理解,但对发散途径和方式的认识可能会有区别,本文准备提出的就是以往人们可能没有认识到的途径:星球的两极不仅向往发出磁力线,而且发散能量!

问题的提出源于地球大气上层增温层的存在,好像地球不但不停的接受阳光,外面还有一层棉被保护,何以不见地球表面的持续增温?远古有能量的物质转化和有机矿物的堆积可以解释,如今不但没有了这种堆积,连以往的堆积都在不断的开发利用,转化为新的能量散发到空中,可地球表面的温度并无太大的变化,一定有更为常态、更为强烈的发散方式和途径。

从地球表面的温差想到温差形成的原因,我怀疑单纯的阳光直射和斜射似乎不应该有两极与赤道地区的巨大温差,地球通过两极发出的磁力线可能带走了地球接受的大部分能量,并导致了地球两极的常年冰封,从能量守恒定律来讲似乎也存在这种可能。

不知我的想法有无道理?

1874.物质运动的有序与无序

2009.2.4

在我看来宇宙是局部有序、宏观无序的纷繁世界,有序产生规律,无序产生多样性。例如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引力所及的范围内,并且与离心力和排斥力并存,而广阔的宇宙空间普遍存在的是相对无引力、无重力状态。

20世纪爱因斯坦与玻尔之争实际上反映的是物质运动的这种两重性,偏执任何一方都会走进死胡同,把二者统一起来就相对完整了,如光的物质性和波动性反映了某些基本粒子的基本特征一样。

1875.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物质运动的有序与无序

2009.2.5

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物质运动的有序与无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我们没有认识之前,有序也可能表现为无序;在我们认识之后,无序也可能表现为某种程度的有序。而世界是如此之广阔,在我们的认识能力和范围极其有限的情况下,与其把复杂的世界简单化,不如把简单的事物看得复杂一些可以少犯错误。

当然,总的原则是实事求是,世界上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事物,有序与无序运动本就是客观存在和可以相互转化的,广阔的视野总比偏执有益于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从理论上说,我们既要有人定胜天的豪情,也要有承认不足的勇气,通过不断的努力把相对无限的未知世界不断的转化为我们已经了解的范围,即便是无序的世界也会成为我们有序知识的组成部分。从事实上讲,客观世界的物质运动确实存在有序与无序两种状态,我们可以从无序的运动中寻求有序的规律,不能改变所有相对无序运动的客观存在,承认比固执要好一些。

1876.社会学者攻关自然科学

2009.2.5

严格来说我是一名社会学者,数十年来主要关注社会科学。然而我对自然科学也有浓厚的兴趣,不放过自然科学知识的点点滴滴,有关自然科学方面的探索占了《探索集》的三分之一。

去年7月,我拥有的藏书全部读完,首先想到的就是补充自然科学知识,于是以大学自然科学方面的教材为主,科普读物为辅,进行了为期五个月的自然科学知识大补课,“猫冬”以后又从手头的自然科学书籍开始重读,半年来累计通读了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80多本,到今天基本结束。其成果是关于自然科学方面的一系列文章,尤为显著的是太空科学方面的突破。

最先吸引我注意力的是一本日本作者的科普读物,其中关于增温层的介绍是我过去闻所未闻。接着是《千万个未解之谜》和《千万个科学故事》中关于太空科学的一系列知识引起了我的关注,特别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解释不了地球不同纬度的不同重力现象激起了我研究太空科学的兴趣,以此为突破口开始了太空科学的探索,成果就是《探索集——太空篇》及最近的几篇文章。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集中探索一门自然科学在我的一生中前所未有,在一个月里发表80篇文章,内容还主要集中在太空科学方面也是前所未有,其数量和集中度足以构成小点网站某些栏目的全覆盖或半覆盖。最主要的成果是纠正了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忽视了离心力的不足,其次将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与离心力、排斥力和星球的场磁效应、电磁力、强力、弱力联系在一起,从基本粒子的基本属性出发指出了它们之间一致性,进而依据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客观规律构建了星际关系的太空模型,提出了星际间的重力和反重力关系及人类利用这种关系实现运输方式革命的可能性。如果经过专家验证属实,其意义无法估量。即便全不成立,对于推进太空科学知识的普及也有作用,这种作用将伴随着《探索集》的存在而存在。

以社会学者的眼光审视太空科学有其哲学优势,不会拘泥于细微末节,也不会偏执某种观点,而是与自己掌握的全部知识对比,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索其中的关系,提出自己的见解。作为一名太空科学的业余爱好者,不必像专家那么严谨,也达不到那种程度,而是想到哪说到哪。今天错了,可以明天就改,后天发现还有不足,可以继续改下去。所以,更容易出成果。

今天我记住了银盘的直径为7万光年,银晕的直径为10万光年,银冕的半径为30万光年,核球的直径约1万光年,银核的直径约30光年,银河系拥有3000亿颗恒星,其核心磁场的强度真是难以想象。既然光都具有物质性,磁与光相似也应具有物质性,可见星际间的联系也有物质和能量上的交流。推向微观世界,基本粒子间就没有这种交流吗?粘土何以变成陶瓷?堆积物何以成为岩石?温度和压力只是外因,基本粒子的基本属性才是内因。

太空科学的探索告一段落之后我的学习又将改变方向,社会科学还是我关注的重点,将来还会有什么突破和奉献我也不知道。跟着学习走、跟着感觉走、跟着时代走、跟着生活走,总会有新的发现和问题,新的探索在前面。

我现在最关心的是迟来的春天何时来?另一半在哪里?因为我还是一个俗人,要解决吃饭和生活问题。但愿不要等的太久,因为已经太久。

1880.我认为的重力与反重力计算公式

2009.2.7

设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

基本重力=基本吸引力=(半径rm1m2中心点之间的距离)

静重力=基本重力-离心力(离心力计算公式中半径rm1m2轴线之间的距离)-外界吸引力

动重力=静重力+重力加速度-空气阻力

排斥力=基本重力

反重力=排斥力

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不同的是引入了基本重力、静重力、动重力、排斥力和反重力的概念,去掉了引力常数,因为离心力对重力的影响是随轴线距离和角速度变化的变量,外界吸引力对地球的影响有太阳和月球两个因素,不应该为常数。

本计算公式的立脚点为:宏观世界中存在着吸引力、排斥力、旋转力、离心力四种基本自然力,吸引力与排斥力源于物质世界的场磁效应(含电磁效应),离心力主要源于旋转力,重力源于吸引力,反重力源于排斥力,排斥力等于基本吸引力的认识。旋转力产生的原因我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源于物质世界的场磁效应,可能还有其他原因,但有旋转力就必有离心力,并且旋转力在星际关系中主要体现为离心力。离心力除了由旋转产生外,还可以由其他原因产生,故而单列。

需要注意的是:通过基本重力公式和地球轨道反推太阳质量的时候m2为地月合并质量;通过基本重力公式、太阳质量和其他行星轨道计算其他行星质量的时候m2代表其他行星与其卫星的总质量。

2091.宇宙中的有序和无序

2009.10.19

我认为宇宙是无边无涯、无始无终的。当然,其中又有许多相对稳定的系统,如地球和月球、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等等。至于我们所说的宇宙大爆炸,也不过是宇宙一隅平衡的暂时打破,类似超新星的爆发。我们视线所及的宇宙空间虽然已经很大,充其量也不过是无边无涯中的局部,宏观宇宙中的小宇宙而已。它们的存在可能有边有涯、有始有终,但不代表整体。

所以,局部的有序不代表整体的无序。

即便是局部,也不是完全有序的,否则就不会有流星和流星雨了,不会有太阳辉斑的爆发、日冕的出现。

我始终认为恒星的燃烧消耗的不仅是自身的物质,还有太空中的补充,包括基本粒子和小行星的吞噬。即便恒星和大行星的运行可能是相对有序的,基本粒子和许多小行星的运行可能是相对无序的。否则,我们无法解释流星和流星雨的出现,无法解释恒星上的热核反应为什么不在一瞬间结束?

还有,我们一直不承认永动机的存在,可所有的恒星和行星都在不停的运动着,虽然未必永恒。它们是如何做到能量守恒的呢?可见局部真理也是有条件的相对真理。或者,我们还没有掌握它们守恒的秘密。

2098.光、电、磁与物质的统一性

2009.10.26

光是什么?为什么光线只能在透明和部分透明的物质中传播?

电是什么?为什么一般情况下电力只能在导体中传播?

磁性是什么?为什么物体会有磁性?磁与电是一种什么关系?

分析元素周期表,原子量最小的元素是氢,最大的元素都是放射性元素,而放射性元素都是不稳定态元素,有不断向下蜕变的趋势。各种元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是否由氢元素组成?有没有原子量比氢元素还低的元素?原子量23的元素是什么?是不是氘和氚?为什么元素周期表上没有它们的大名?如果所有的元素都可分解为氢元素,元素周期表上的许多缺位如何解释?是否由化合物填补?化合物为什么没有列入元素周期表?用粒子(超电荷氦原子)轰击氮元素,会聚变为氟,氟还可以分裂为氢和氧,我们可否说它们也是化合物呢?

氢元素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电子是不稳定元素,也可以说是小型永动机。电子的运动产生磁性和磁场,磁性和磁场都有磁力线发生,磁力线是什么?是否电子的运行轨迹?如果是,物质岂不是有电子的体内循环和体外循环两种形态?地球磁场、太阳系磁场、囊括太阳系的小宇宙磁场,是否也是一个电磁场?如果小宇宙的核心物质是原子核,太阳是电子,地球和月球就是电子的电子,传统意义上的电子是否也有电子的电子?而电荷是什么?是否电子的运动级数和量数?正负电荷的区别是什么?能量落差,还是电子的运动方向不同?

电磁波是不同频率的电子波,放射线是频率极高的不同元素的超电荷粒子,光线是频率较低的可见光范围内的放射线。电荷越高,能量越高,频率越高,磁性和穿透力越强,光谱越短;电荷越低,能量越低,频率越低,磁性和穿透力越低,光谱越长。

磁场有极性,同极排斥,不同极吸引,吸引力等于排斥力,形成运行轨道,也就是运动的有序性。磁场的多重性导致轨道的复杂性和椭圆形。质量越大和分子的排列越整齐,磁性和磁场越强;质量越小和分子的排列越混乱,磁性和磁场越弱。独立和能量较低气体分子的磁性最弱,也最容易飘散到太空中去。能量较强和排列整齐的气体分子却可以形成射线,高速直行。所谓光速,不同能级的气体分子和通过不同的介质时也应有所不同。手电筒的光速不应与镭射和太阳的光速相同,太阳光中不同能级气体分子的速度也不会完全一样。伽马射线从放射性物质的自然衰变中射出,与太阳表面的核聚变中射出能量不可能完全相同,传播距离也不会完全一样(38毫米与超过太阳、地球之间距离的区别)。

所谓力场的统一性,实际是物质体系的统一性、物质特性的同一性,不过表现形式和程度不同而已。太阳对地球有吸引力,也有排斥力,否则地球在近日点时就不会自动增速,在运日点时自动减速(所谓相同时间扫过相同的面积,却不相撞,仅用离心力好像解释不通)。而所谓地球近日点和远日点的产生,可能是把太阳系和其他星系联系在一起的小宇宙中心的极性与地球的极性相同引起的(同极相斥)。只有相互吸引中有相互排斥,小宇宙中星体的运行才会相对有序。而大宇宙中情况则是无序中的有序:无数气体微粒、小行星、小宇宙的无序运动及他们自身的相对有序运动组合成一幅壮观的图画。

电子和星球的永动之谜我还没有想通,也许它们是物质的基本特征。否则,万物何以循环有序,又显得无序?

思索是人的本性。将杂乱无章的知识组合起来就会梳理出一些条理,沿着条理去探索就会有一些发现,由我们,或者由他人。

一个人的生命和实践是有限的,知识也是有限的。我的特点之一是敢想、敢说、不怕错,所以写了这篇文章,展示了我现在的认识程度,欢迎批评指正。

2099.恒星内部和表面是否有两种不同的聚合反应?

2009.10.26

只要热核反应开始,相互联系的热核材料不管有多少都会在一瞬间反应完毕。所以,我认为恒星内部和表面有两种不同的聚合反应。

内部,是高温、高压和强磁场控制下的缓慢聚合反应,同时伴有核蜕变,类似地球内部的聚变反应。表面,则是连续进行的热核反应。所以,地球是内热外凉;恒星是外热内凉。“黑洞”里的聚合反应不释放可见光线,但释放高能射线、电子、电磁波和磁场,否则何以维持小宇宙中的能量和物质平衡,而不迅速走向“宇宙”大爆炸?

如果恒星不是外热内凉,所有的恒星都会成为气球,向外发散的力量强于内聚的力量而不复存在。

地球和恒星的内核如果是固体的,会是熔点极高的什么物质呢?如果是熔融状态的,何以维持强大的磁场和相对稳定的形态呢(一般认为熔融状态下的物质难于产生强大的磁场和相对稳定的形态)?

2100.星系形成的偶然性与磁极形成的必然性

2009.10.26

我认为:所有星系的形成都是偶然的,而星球磁极的形成是必然的,即星球间电磁感应的结果。

太阳系所处小宇宙核心的磁极决定了太阳和小宇宙内其它恒星的磁极,太阳和小宇宙内其它恒星的磁极决定了环绕其运行的行星的磁极,这些行星的磁极决定了它们卫星的磁极,以此类推。所以,永远不必担心系统内同级星球的相撞,因为其排斥力总是大于吸引力。

小星球的极性由距离它最近的非同级主星的极性决定,也许是一种普遍规律。情况是否如此,科学家应该不难确定。

在太阳系内,太阳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其对系内行星的影响、制约程度超过了小宇宙核心的影响、制约程度。在地球和月球的系统内,地球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地球对月球的影响和制约程度超过了太阳,所以月球伴随地球环绕太阳运行,月球的极性由地球的极性决定,而不是太阳。而小宇宙中心的极性决定了其系统内所有较大星球的极性,直接的和间接的。

过于微小的物体处于自由状态,磁性较差,也没有磁极,成为流星。只有较大的可以产生和感应出磁极的星球组成为星系,相对有序的运行。

2101.太空中的超导环境和光速的取得

2009.10.27

据说太空中的温度为3K,低于许多超导物质的临界温度。即便太空物质在此温度下不能超导,其对电、磁、光(带电粒子流)的阻力也接近为零,这可以部分解释小宇宙的范围何以如此之大,及光速之快。

粒子再小也有磁性,在其合成为光子(我们权且把可发出不同波长光线的带电粒子流统称为光子)的瞬间必有一部分与周围磁场的极性相同而产生排斥(高温下不知道是否可能?),与遥远的某些弱磁场极性相反而产生吸引,于是高速向其飞去(客观环境决定了光、电、磁的非匀向性)。加上热核反应的抛射力、太空环境的超导特性,形成了光、电、磁在太空中的高速和超距影响力。

太空中物质的稀薄和近乎超导,使带电粒子的能量损耗几乎为零,而地球大气、水和许多介质并不具备这些条件,所以光在其中的传播必然受到阻碍,甚至发生折射,并发生能量的交换和化学反应,使其成为地球环境中的常态物质。其速度,也不可能与太空环境相同。否则,就与能量守恒定律不符,这可以通过实验验证。光在太空环境中的损耗近乎为零,也反过来维持了太空的现有环境、寒冷和黑暗(太空环境影响了可见光的激发)。所以,我认为太空中虽然有许多恒星发出的射线(可见光是其中的一种),但不会有地球白昼的光明,也不会有地球深夜的黑暗(我不知道阳光在地球大气中的散射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地球上的深夜),只有宇航员知道我的判断是否准确。

2104.星系的一般形态

2009.10.28

星系是通过磁场形成的,磁场通过两极相联系,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形成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但磁力线从两极出发决定了星系的基本形态:双星核心的星系如太极,单星核心的星系似铁饼。

星际间的磁力线并非均匀的向四处发散,同极星之间的磁力线成互顶状,异极星之间的磁力线成贯通状,好似皮筋相联系。太阳与小宇宙核心的磁场、系内八大行星的磁场相互贯通,却与系统内其他恒星、星系内行星的卫星磁场相互顶牛。所以,通过地球的质量和运行轨道反推太阳的质量、其他恒星、行星、卫星和小宇宙中心的质量要考虑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否则很容易计算出气球的存在来(我认为宇宙中气球的存在是不可能的)。

一般来说系统内星体的磁极应该是平行,这是力学平衡的基本原理决定的,但错综复杂的星际磁场可能使其稍有偏离。

在太空中,无论多么庞大的星系离开了相互之间的磁场关系都是没有重量的,所以能够自由飘浮。只有在它们的磁场关系中,才有相对的质量关系可言——这是我想了很久才得出的结论。

离小宇宙中心和各恒星的一定距离内可能不会有生命存在,主要原因是超强宇宙射线的存在。没有远离和屏蔽超强宇宙射线能力的星球是不可能有生命存在的。

超强宇宙射线运行一定距离以后有可能衰减为一般可见光,但太空的超低温、超导态使这段距离显得太长了。考虑到太空中宇宙射线的普遍存在,太阳能电池板的选材应考虑宇宙射线的利用。

2106.真空中的光速也许不同

2009.10.29

狭义相对论认为:在所有的惯性系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率具有相同值。

我认为:如果光是一种电磁波,光子(高能带电粒子)就可能带有磁性和磁极,在同极相向的磁场中或者无法传播,或者停止于排斥界面,或者在排斥界面返回(月球上看不到太阳,除非阳光经过地球等行星和太空物质折射使部分光子的磁极倒转)。在异极相向的磁场中,或者等于现在的光速,或者获得更高的速度(在地球上看到太阳可能早于相同距离的其他太空地点)。此试验不难进行。如果光子没有磁性和磁极,在太空中的传播速度也许相同。

2107.质量的相对性

2009.11.1

经典物理学认为:质量是源于两个质点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其大小与两质点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质点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力的方向沿着两质点的连线。但是其计算公式中却增加了一个引力常量G,忽略了与引力密切相关的离心力的精确计算,而离心力不是一个常量,是伴随着角速度和两质点引力轴线距离的大小发生变化的变量。在球面体上,两质点之间的距离与两质点引力轴线之间的距离只有在90度角时相同,所以惯性力在球面体的不同地点并不相同。惯性力的计算公式应为:吸引力减去离心力。由于吸引力和惯性力的大小都与两质点之间的距离有关,惯性力的大小又与离心力有关,质量就不是一个常数。两质点之间的距离无限大与某一质点的质量无限小时,它们之间的吸引力趋于零;离心力等于吸引力时,惯性力趋于零。所以,与吸引力和惯性力密切相关的质量只有相对的意义。

从化学角度来说,任何元素都可能是其他元素的化合物,是物质微粒的有机组合。它们之间的差别是绝对的,也是相对的。

所以,质量具有相对性。

2108.太空的相对真空和物质分布

2009.11.1

太空的超低压和超低温,使元素周期表上的物质难以气态存在,所以太空具有相对较高的真空度。

但是太空的相对真空也使电磁波(可能是某种电子波)、宇宙射线和可见光等高能粒子畅通无阻,所以太空并非真空。

太空也可以分为两部分:小宇宙和小宇宙之间的真空地带。小宇宙是以引力场相联系的系统区域,小宇宙之间的真空带其真空度要高于前者。

小宇宙内部由于引力场的关系(也许是一种磁力场),可能导引电磁波和宇宙射线的散布相对集中,能量的扩散也降为最低,这也许是太空环境中温度低、光速快、电磁波传输距离远的主要原因。

2110.白炽光可能是电子束与地球大气谐振后的一种反应

2009.11.3

光是什么?是电磁波,也是粒子流。什么粒子?我认为主要是某些频率的电子和带有超常电荷的某些基本粒子和化学元素。因为电力只能转化为电子束,带有灯丝达到发光频率的电子束,最多参杂一些灯丝元素,而现代科学已经证明某些射线是高能粒子,alpha粒子就是带有两个原子电荷的氦粒子。

光分七色,主要指的白炽光,可能是混杂频率的电子束与大气成分谐振后的产物,通过滤光镜整理频率后可以转化为单色光。

我们通过大气层看到的阳光很可能与太空中看到的阳光不同,因为太空中的阳光含有许多不可见光,只有通过大气层才能转化为可见光。阳光中携带的粒子流也未必就有七种化学元素,阳光透过棱镜产生的七色彩虹很可能是地球大气不同成分的不同振动频率影响了太阳粒子流振动频率的反应(如同七种单色透镜)。我曾经得过初期青光眼,看白炽灯也有七色彩虹,看水银灯则是青色光环,难道白炽灯也能发射七种化学物质吗?

太空中的可见光也许与我们的夜晚差不多,如果阳光灿烂的话我们还能够看到其他星球吗(因为光可以衍射)?

我的分析通过太空旅行和科学实验不难证明,可我没有条件,所以只能当作看法提出,供朋友们参考。

2129.光与电的复杂性

2009.11.14

过去以为电是电子运动的一种形态,通过《大学物理学——电磁学》的学习,我发现自己错了:电子不过是电荷的一种载体,同为电荷载体的还有质子、等离子等。联想到可见光分七色,不可见光有X射线、伽马射线、贝塔射线、阿尔法射线等等,而阿尔法粒子是带有两个原子电荷的氦粒子,可见电流和光线都很复杂。

既然电荷不等于电子,那么电子是什么?只是一般物质的基本成分吗?又为什么叫电子?并且与磁场和磁力有着密切联系?而电荷又是什么?难道是与电子、电磁波和磁场有着密切联系的更微小物质的存在形态吗?电子是否由其聚集而成,或由其沟通与原子核的联系?从光速、电流和电磁波的速度大体相当来看,形成电荷的物质是否也是形成它们的主要物质?而所谓强力、弱力、吸引力、电磁力都不过是这个小东西在起作用?

还有,电子在磁场中做环绕运动的原理是什么?可否把天体的环绕运动等同于电子在磁场中的环绕运动?其推动力来自哪里?如何做到能量守恒的?是未解之谜,还是已经有了答案?

我会继续思考这些问题,也希望得到高人指点。

2133.从分裂与合成元素开始揭开宇宙的秘密

2009.11.17

当我发表《2083.原子量配平,可否点石成金?》(2009.10.4)时,还有很多人耐心的为我介绍一些基本的化学知识。当我发表《2102.元素周期表上何以没有二氧化碳?》(2009.10.27)时,人们就开始嘲笑我的无知,建议我去读一读中学课本。我再次办了借书证,可偌大的省级图书馆竟然没有中学课本(想看请到楼下买,楼下竟然有书市!),我只好从大学课程补起。可囫囵吞枣的读了几本书之后,我的疑问还是没有解决,并且产生了更多的疑问。例如:聚苯乙烯的成分都是聚苯乙烯,虽然可以进一步分解成其他元素,其它元素就不能进一步分解吗?镭就可以分解为氦和氡,氡还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其它稳定元素,虽然我们称其为衰变,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铀238在快中子反应堆中可以转变为钚239244,不是与其它元素的合成吗?还有,所谓中子是电中性的质子,氢元素的质子与铀元素的质子能一样吗?用氢元素直接轰击铀238,可否合成钚239

既然不同元素的分子量不同,构成其原子核的质子就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相同,是分解到它们的共同物质构成;不同,是分解到其它元素或其它元素质子的倍数。显然,核物理应该从两个方向研究:氢元素的核物理与其它元素的核物理,即打破它们的稳定性,将其不断的分解、组合,找出其中的规律性和相互联系。

宇宙浩瀚无际,可构成宇宙的物质会最终归于统一、同一。所谓四种力、五种力,也应该有它们共同的物质基础,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而随着科学的进步,它们都会揭开神秘的面纱。

2139.以同一性剖析特殊性

2009.11.20

物质世界的同一性和特殊性是唯物辩证法的基础。所以,我总是寻找自然现象的物质基础和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我相信因果关系,因为我相信唯物论。我经常以微观推导宏观,以宏观推导微观,因为我坚信物质世界的同一性必使它们存在某种联系和相似之处。所以,我敢于以有限的知识挑战权威和定论,特别是大家的距离都不太远的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您可以假想,我也可以推论)。

我对太空科学的探索始于对室内尘埃和磁铁极性的思考:它们与太空中的天体有哪些相似之处呢?从中得出了宇宙无边无涯、大爆炸只是局部现象、星系的相对性、星系的一般形态和形成原因、星系内星体相互吸引和排斥的关系模型、公转和自转的模型、椭圆形轨道形成的原因、失重环境中基本粒子与星系庞然大物均无质量(同重)的看法,其中不乏与权威定论相左的地方(请参阅《探索集——太空99篇》)。

我对微观世界的思考源于宏观世界自然现象的观察:所谓强力、弱力必与吸引力、排斥力,进而与电磁现象存在大一统的关系。光和电的物质性,决定电磁波的物质性,决定力的物质性。不仅星系宏观世界的星球之间存在物质交换,同处核内的基本粒子之间也存在物质交换,并且正是这种物质交换将它们联系在一起。

元素周期表中所有元素的原子量都是氕的倍数和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说明它们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很可能就是由氕或其他基本粒子组成的,为什么忽视了原子量与核结构的作用单以原子外围电子构型定位元素?既然元素周期表中所有元素都可能是其他元素的化合物,二氧化碳等化合物与合金也具有分子的统一性,为什么不能将它们视为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有一席之地?目前核聚变、核裂变材料的局限性出自什么原因?为什么其它元素和化合物的化合、分解释放不出类似的能量?以同样的原理试试其它元素的聚变、裂变如何?于是写出了最近的文章。

我的看法可能是幼稚的,但有一定的科学性,也许就是真理。 

不信,就等着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