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读』平生云水心,但识书中趣

 birilian 2015-08-24

夜读平生云水心,但识书中趣

作者:王文娟(笔名:芬芳茉莉)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在寂静中 纯音乐 - 轻音乐特选系列-悠悠四季 在寂静中 纯音乐 - 轻音乐特选系列-悠悠四季

夜,寂静而深沉。夜雨敲窗的滴答声是大自然给每一个无眠的人最好的馈赠。每天深夜,沉醉在这夜的深沉里。时间就会在阅读中寂静地流淌着。常常在忘情的读书中与书中的主人公同悲同喜,与作者及故事中的人物进行心灵上的对白。与他们对话,心灵深处会有一种宁静致远的恬淡,一种淡泊明志的超然。

在书中,你的心会在这样的恬淡中,静静地顿悟到陶晋公躬耕南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一份欣然,“采菊东篱,南山饮酒”远离朝政的那份怡然。“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使我们明白了龚自珍的片片落红化作春泥的奉献之情。从《芙蓉楼送辛渐》一诗中,扑面而来的,除了万物萧瑟的阵阵秋意,伤感离别的黯淡气氛时时充盈在天地间。那阵阵寒意不仅在满江风雨中回旋,也在离人的心头。晏殊的独自徘徊落寞了曲径通幽,温庭筠的脉脉斜晖笼罩了悠悠的碧水。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告诉我们人生有限,自然永恒,其中又包含着诗人多少经历世事的沧桑之感?足以带给人们心灵上一点点触动。“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在这天地幽幽,物序流转中,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如此渺小而转瞬即逝,光阴匆匆流逝,不由得令人不禁扼腕叹息!

在书中,我们可以与两千多年的孔子进行神游交流,“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圣人所描绘的几个重要阶段的人生坐标,今天仍对我们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让我们在诗中邂逅了一个与以“诗酒自适、寄情山水”的李白。在书中,我结识了易安,这个身世悲凉、满腹才情的奇女子。在她的笔下,天涯孤旅的女词人是如此的悲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等等,试问,有几人能不为这位寂寞千古的婉约词人的哀婉凄凉而伤怀呢?

山泉能去凡心,绿荫能染雅致,登高使人心旷,读书使人意远。与书为伴,天长地久,你便会渐渐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烦恼,澄然神游在书的世界里。读到动情处,常常会物我偕忘,一颗浮躁不安的心会渐渐地沉静下来,变得柔软而多情,生命的充盈与丰厚、鲜活与滋润会慢慢晕散及整个身与心。

林语堂先生说过:读书的意义是使人较虚心,较通达,不固陋,不偏执。读书不仅能够让我们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从其中看到解决各种各样的人生问题的方向。人终其一生,无非就是在不断探知自己的人生到底应当有什么样的意义而已。是的,与热爱阅读的人来说,它是一种悠闲自适,修身养性的方式,更是一份生命中难以代替的享受。若摆脱一天的凡事俗物,去除时时萦绕在心头的一些虚名浮利羁绊,就这样在一个万籁俱寂的夜色中,在细雨敲窗的嘀嘀嗒嗒声中,手指在书中轻轻地翻阅着,任思绪在这浓浓的夜色中飞扬。袅袅娜娜的茶香,夹杂书中飘散的淡淡油墨清香气包围着你,氤氲着你,生命便沉浸在这夜的深沉里,这种感觉是美,是醉……

文传君:本文为咱文化传统平台读者的投稿作品,我们欢迎大家共建平台、共享平台,回复“投稿”了解详情。转载敬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