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年,谁的擂台(作者:杨烁)

 敬亭山168 2015-08-24

第六回 梦幻之役

1996年,是李昌镐登上世界棋坛霸主宝座的一年。这一年的东洋证券杯、富士通杯、LG杯、亚洲杯、世界最强者战冠军均被李昌镐夺走。中日高手聂卫平、马晓春、赵治勋、小林光一等在李昌镐面前失去了往日炫目的光环,纷纷败退。但即便如此,也没有人能够在事前预料到,这一年年末进行的第五届真露杯竟然以最惊人的一种方式结束。不仅棋坛霸主李昌镐没有出场,甚至与他并肩站在韩国棋界最前线的曹薰铉与刘昌赫都没有等到轮到自己亲自上阵的那一天。

平心而论,这一届三国擂台赛中日两队的实力都有所下降。中国围棋的精神领袖聂卫平退出三国擂台赛,年轻的常昊初次登场。曹大元虽然是中国棋手在本项赛事中成绩最优者,但毕竟已经快到被小龙辈逼退一线的日子了,陈临新则是因为上届的三连胜而入选。日本队更是首次没有六超中的任何一人压阵,依田纪基坐镇中军,率领王立诚、彦坂直人、山田规三生、淡路修三出战。这其中固然多人都已获得了七大头衔,但以当时的眼光来看,也只是一支中坚队伍而已。

揭幕战在中韩棋手间进行,俞斌虽然已经不是中国队中的最年少者,但仍然担当了先锋的角色。对于已经年近三旬的俞斌而言,在这一场地里的经验足够丰富了。他的对手金荣桓首次参加三国擂台赛,虽然金荣桓转年就在第八届东洋证券杯中连胜周俊勋、刘小光、柳时熏打入四强,但此局中激战的套路被俞斌稳稳掌控,三目半被俞斌打下擂台。

日本队遣出最年长的淡路修三作为先锋,淡路与俞斌是擂台赛的老对手了。早在1991年的第六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上,二人就有过一场遭遇战。那盘棋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留在围棋史册,俞斌本已走出昏招万劫不复,但淡路在大长考后投桃报李,反被逆转。本局执黑的俞斌发挥上佳,从一个定式起揪住白棋孤棋穷追猛打,最终九目半完胜淡路修三。

如上的序幕,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新意,中国队取得了一个颇为完美的开局。根据韩国队的实力排序,时隔一年再次出现在擂台赛上的徐奉洙出场并不出人意料。自从夺得第二届应氏杯后,已经年过四十的徐奉洙失去了与曹薰铉齐名的地位,四大天王的位置也几乎被年轻的崔明勋掠走。但这场梦幻的故事就要从这里开始了,第三次猜到黑棋的俞斌没有延续状态,贪吃下边残子被徐奉洙强手吃掉大龙。此后顽强拼搏近百手,仍然无法挽回败局。

动人心弦的故事总要借助很多机缘巧合,运气这味调料也不可缺少,刚刚作为擂主的徐奉洙就如有神助地赢下了一盘根本不可能获胜的棋。日本派出一时强人彦坂直人攻擂,执黑的彦坂强攻转换,已经将盘面六目的优势保持到终局。但就在这盘棋进行到最后两手时,鬼魅一般的故事发生了。黑棋只需在240位走掉先手一目的官子,再走239位的后手一目,就可半目获胜。鬼使神差一般,彦坂直人竟然收错了这个业余低段都不会走错的次序,留下了毕生的遗憾。

好运来临,无可阻挡。这种职业棋战中极为罕见的翻盘,为徐奉洙本届的梦幻战役奏响了主题曲。年轻的常昊是中国围棋捅破恐徐窗户纸的英雄人物,但首次出战这种短时限擂台赛,取势的常昊虽然将徐奉洙棋形打成大饼,优势历然。可是在最后关头的连续劫争里,又被徐奉洙上演了半目逆转的戏码。接下来,日本青年才俊山田规三生在中盘转换中失手,三目半告负,本届真露杯第一阶段遂在俞斌与徐奉洙的两人连胜下告结。

四连胜,这一幕对于擂台赛、对于徐奉洙本人来说都不是初次见证,或许也并未引起时人的重视。第二阶段开赛之前,徐奉洙在第八届东洋证券杯就负于日本老将加藤正夫。但当19971月真露杯战火再燃时,徐奉洙在擂台赛上的好运瞬间便附体了。中方按部就班由陈临新出场攻擂,在关键的中盘大劫争中,陈临新竟然找了瞎劫,一块三十目的大棋如天降馅饼般被徐奉洙吞没。经此一役,即使顽强善战如王立诚,在徐奉洙看似无理的猛烈强袭下也只余招架之功,中盘出局。

六连胜,这一成绩已经刷新了三国擂台赛的连胜纪录。即使是中日擂台赛,也只有依田纪基在第四届里先锋对主将的神勇发挥堪可媲美。好运总该停止了吧,在这样的感慨声中,中国队副帅曹大元担起了阻击重任。事实上,无论是对徐奉洙的历史战绩,还是在这一场地的历史成绩,曹大元都应是可以信赖的扳头人物。但可惜的是,或许是重担在肩,或许是太过依赖此前对徐奉洙的胜法,一味走厚的曹大元在此局中被徐奉洙掠尽四角,对中腹大龙又没有好的攻击策略,实地遂告不足。

七连胜!徐奉洙每向前前进一步,历史就要在他的奇迹之下重新书写一次。形势已经万分紧迫了,中日两方都只剩下主帅一人。本届真露杯第十局是第二阶段的最后一盘棋,面对日本队此前四人一战不胜的困难境地,自己的连胜纪录又被坐在面前的对手打破时,首次担任日本队主将的依田纪基会有怎样的发挥呢?这盘棋几乎就成为依田挽澜于极危的好局,但当徐奉洙下出拼命抢空的自杀手段时,依田纪基却浑然不觉地脱先他投,反被徐奉洙掠走了原本怎么都无法得到的利益。总在优势意识作祟下步步退让的依田纪基再一次品尝到好局痛失的苦果,终局一刻,执黑的徐奉洙盘面六目,日本队遂以围棋盘上的最小微差留下了最惨痛的耻辱。曾经意气风发半目逆转聂卫平送中国队一战不胜的依田纪基,此时也要承受命运带给他的无情捉弄。

2月,真露杯再次来到北京。这一回的情景与往日截然不同,此后的十数年间也都没有重现。中国队主帅马晓春要以一人之力独对韩国曹李刘徐四大天王——这对于没有聂卫平的主帅气质,1996年全年在李昌镐面前六连败的马晓春来说,要想力挽狂澜,实在是太过艰难了。可惜的是,马晓春既没有将本届擂台赛结束的日子拖延下去,也未能中止徐奉洙创造历史的脚步。面对徐奉洙下疯了的五路连压,马晓春早早失去了斗志,以一盘拙局将徐奉洙的成功送上顶峰。这一次的胜利,对于韩国围棋,对于徐奉洙来说,都是太过梦幻的一场战役。

这不仅是梦幻,更是奇迹。这是徐奉洙最后一次参加三国擂台赛,不可思议的九连胜似乎燃尽了他最后的光亮,成为世界棋坛瞩目的焦点后,徐奉洙再次陷入长久的蛰伏。更为神奇的是,无论是曹大元,还是依田纪基,此前都是徐奉洙绝对的苦手。在至今悬殊的胜负比例中,徐奉洙对他二人赢的唯一一盘棋都是在本届真露杯。而王立诚、山田规三生、常昊均与徐奉洙互有胜负,徐奉洙的胜利好运基本在此一场地用尽。那么,这个故事就太过传奇也太过炫目了。徐奉洙遂成为围棋史上一个最独特的存在,他的成绩与状态,他的风格与争议,没有任何一名棋手可以复制,连他自己也不能。

第七回 铁幕旧人

虽然后人提起长达近三年的三国擂台赛空档期,总会说是徐奉洙的神勇发挥使比赛没有了进行下去的必要。但事实上,这种将比赛的兴衰归咎于个人的说法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受创严重的韩国经济无力支撑众多围棋比赛的投入。停办的除了真露杯,还有东洋证券杯、宝海杯、世界最强者战……

衰退总会平复,危机总会过去。世界棋坛不能缺少擂台赛制的比赛——中日围棋擂台赛早在1996年末便已停办,韩国棋界也不愿意这项象征着韩国围棋最荣耀的辉煌的赛事成为历史的回响。199912月,接替真露公司的是另一家韩国食品公司,以生产农心辛拉面著称的农心公司将新时期里三国擂台赛的冠名揽入怀中。

但三年的时间实在是太久了,棋界发生的变化已经难以一语尽述。虽然擂台赛的用时与赛制都没有变化,但以徐奉洙为代表的擂台赛老英雄们中,已经有很多人退出了三国擂台赛舞台。本届中日韩三支队伍十五人里,有七人都是首次参加三国擂台赛。更为重要的是,贴目制度的变革已经汹涌而来。从首届农心杯起,黑贴六目半的新制度就得到了全面执行。一目看似微小,但对于锱铢必较的职业棋手来说足够大过天了。

在中国上海新燃起的三国擂台赛战火,首场比赛就烧起了不寻常的光焰。代表日韩进行首场争夺的,均是在两国棋界崭露头角的新人。有趣的是,五五天元少年山下敬吾与怪童丸睦镇硕在年轻时代都愿意尝试磅礴恣意的高位作战。但在举世瞩目的农心杯揭幕战里,二人还都循常规方法布局。本局中山下敬吾的强力不发挥,中盘脆败。

作为中国队先锋出战的,是更年轻也更有个性的邱峻。在开幕式上,他就留下了我要吃九箱的豪言(主持人问他,如果赢一盘给你一箱农心辛拉面,你要吃几箱)。本局局势几度反复,但年轻的邱峻终因官子的小失误导致了胜负天平的倾斜,最终执黑的睦镇硕盘面九目,邱峻未待数目便投子认输。睦镇硕在韩国还有一个李昌镐二世的绰号,取得了二连胜的他也让中日棋界惊叹韩国后备人才的实力。

关键时刻,还要由老前辈来给年轻人以教训。日本队中最年长,已近60岁的工藤纪夫出马,抓住睦镇硕开局时急躁的几步坏棋,迅速掌控了局面,并在读秒声中下出活征的好手,一举奠定胜势。这盘棋当然是日本夕阳围棋的名作,也创造了三国擂台赛史上最年长赢棋的纪录。

但这种连日作战的准快棋,终究要考验棋手的体力。果然,当中国队副先锋罗洗河采用了拉长战线的战术时,老将在微妙的中盘战中难免精力不济,恶手连发。时光易逝,已经成熟了许多的罗洗河没有再如上次出征三国擂台赛时的后半盘松懈,稳健地将盘面十目的优势保持到了终局。

第二阶段来到日本东京,出人意料的是,罗洗河在韩国中坚金荣三坚实的棋风面前竟然以大败出局。或许这也并不意外,天才型的棋手总随状态的起伏而大起大落,毕竟两段赛事之间已经相隔了一个月。随后,日本名将依田纪基在主场提前出战,没有悬念地执黑十一目半大胜金荣三。中国队攻擂的小龙辈王磊面对依田厚实的棋路,仅弈117手便中盘速败。

历史总是太过相似,就在依田纪基又将掀起连胜狂潮时,曹薰铉再次提前出场。熟谙日本厚味致胜套路的曹薰铉施展出贴身作战的本领,使对手的厚势无从发挥。依田在攻击曹薰铉薄棋时又获利甚微,执黑的他最终贴不出目而中盘告负。

从胜负结果上看,本届农心杯第二阶段是日韩两方双赢的结局。但对于新时代的赛事主办方来说,比赛的结果反倒是次要的,能否取得最好的宣传效果才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因为对日本之行赛地、投入与媒体热情等等方面不满,此后的农心杯竟然再也没有履日本国土一步。

20003月,首届农心杯第三阶段六局棋回到韩国。这项横跨了世纪的擂台赛,终究要决出冠军归属。已成为事实上中国第一人的常昊出场攻擂,时光流转,往年多次败于快棋赛制的中国围棋这一回终于由年轻人占到了读秒的便宜,快枪强攻无果下,年长常昊二十三岁的曹薰铉在读秒声中未能抓住最后的胜机,以三目半之差跌下擂台。

接下来的赛事,就成为了中日围棋擂台赛最后的英雄常昊的个人表演时间。在一目半小胜日本副帅山田规三生,报了六年前中日擂台赛先锋战的年轻之痛后,刘昌赫布下的巨大模样也因自己攻击时的无理手未能威慑全盘,认输时全盘仅弈134手。随着常昊将农心杯连胜纪录刷新到三连胜时,中国队也由赛前的哀兵转变为拥有了马常两大高手联手迎战日韩主帅的优势位置。日本队主帅首次由韩裔担当,赵善津虽然在1999年终结了赵治勋的本因坊十连霸,但其实力至今也未得到棋界的一致认可。何况常昊三连胜气势正盛,观战者自信爆棚的当年!

但世事就是这么不遂人愿,就在中国棋迷期待着常马困李一幕出现的前夜,连续作战的常昊在早早出现的激战中没有把握住速胜机会,关键时刻又难以言喻地胜负感变钝,被棋风扎实的赵善津爆出了一个小冷门。

韩国队主帅李昌镐在首届农心杯第十三局中出场了。经历过李昌镐王朝的人们,都会明白李昌镐这个名字对于重大赛事,特别是擂台赛的意义。轻松击败日本队主帅赵善津,这简直是再正常不过的结果了。于是,本届三国擂台赛的最终决战,就在已经诞生了盘上无数情仇故事的李昌镐与马晓春之间展开。

1999年末,马晓春在第二届春兰杯中终结了自己对李昌镐的六连败,或许这给了中国棋迷以期望。但李昌镐对于三国擂台赛来说,对于马晓春个人来说,都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铁幕。棋局的进程与多年来的马李大战一样,双方各据地盘,在边角处展开至为精密的争夺。但流程与结果也没有什么变化——执白的李昌镐96点留下余味,黑棋如鲠在喉,关键时刻在右上角自补成为均衡局势下的败着。单论每盘棋的剧情,马李之战似乎总是在重复往日的过程而已。但对于马晓春来说,这一次次的失利终究有着太过不同的滋味。

前后十年,马晓春参加了七届三国围棋擂台赛。结果凄然,一胜七败。命运的无情不仅仅在于这冰冷的数据,此前六届SBS杯与真露杯,马晓春出场猜先一律猜到白棋,后手应战,无一幸免。到了面貌一新的农心杯里,终于有了执黑的运气,却又无法挽回这十年流失的岁月。首届农心杯在李昌镐铁幕下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两位旧人的交手中落下帷幕,这道铁幕不曾离开,但马晓春却永远告别了擂台赛舞台。

第八回 鏖战烽烟

当第二届农心杯在2000年年底如期举办,擂台赛又回归为三国棋界的一项传统。连续两届没有六超压阵,而全部垫底的日本队,本届请出加藤正夫、武宫正树坐镇,辅以小林觉、王铭琬两位知名中坚力量,加上年轻的山下敬吾,年龄结构相当合理。但进入二十一世纪,六超一代已经开始渐渐退出最前线。此时再出场的加藤与武宫,身上已经没有了国内的头衔。

中国队的马晓春亦与此地永久作别,在首届三国擂台赛(SBS杯)作为中国队先锋的俞斌,十年过去,已然坐到了主将的位置。韩国队终于不需要为第五人短板困扰了——除了擂台赛一定少不了的曹李师徒,天王刘昌赫的位置被准天王崔明勋替代。上届发挥出色的李昌镐二世睦镇硕此时在论资排辈上已是副先锋,而年仅15岁的李昌镐四世崔哲瀚首次登场,刷新了此地参赛的最年少纪录。

二十一世纪对于围棋界而言,是一个迅速年轻化的世纪。三国擂台赛亦不能身在其外,当崔哲瀚走进对局室,人们疑惑着一个孩子能下什么棋的时候,他一出手便惊爆了中日棋界的眼球。首战中国先锋余平,对于双方而言都是初次遭遇这种级别的赛事,崔哲瀚反映在棋盘上的心态更加轻松,从布局起便一路领先,屠龙大胜;次局日方出人意料地遣出本因坊(队中头衔最高者)王铭琬作为先锋,高中国流招招高位的王铭琬似乎并未将15岁的崔哲瀚放在眼里,但开局大优的他从中盘起浓厚的优势意识最终葬送了好局;第三局中国队副先锋刘菁漂亮地先捞后洗,中盘战罢几乎就已经赢定,却又步步退让,一目半憾负。当年年轻的刘菁力克韩国天王刘昌赫,一战成名,如今的他却无奈地成全了崔哲瀚荣升为三国擂台赛新的明星。

在北京进行的第一阶段最后一局,崔哲瀚终于遭到了强大的抵抗。日本名将小林觉带着我下了37年的围棋,能输给一个15岁的小孩子吗的豪言,将扎实厚重的日本流发挥地淋漓尽致,仅用143手便终结了崔哲瀚的惊人连胜。

11月末,本届农心杯第二阶段来到韩国釜山,此前两战尽墨,形势危急的中国队派出龙头老大邵炜刚。邵炜刚此局不负众望,在小林觉对己方大龙攻击无果后,邵炜刚便将实地上的微弱优势保持到终局,最终一目半小胜。而小林觉则因为一个月后的春兰杯醉打柳时熏事件遭到禁赛一年的处罚,此后他再也没有重返农心杯赛场。

韩国队年轻的优势依旧很大,已经作为外援参加中国围甲联赛,与中国棋手关系甚笃的睦镇硕再次出场,与邵炜刚演出了一盘极为惨烈的大龙搏杀。此局睦镇硕发挥更加出色,火中取栗,为韩国队再取一分。

接下来,一代宗师宇宙流武宫正树出场了。当时的睦镇硕在对外势的偏好上,与理想主义的武宫颇有相似之处。两大高手的相遇,势必碰撞出宇宙级别的火花。所以,本届农心杯,甚至可以认为是全部三国擂台赛最具视觉效果的一盘棋诞生了。执黑的睦镇硕率先布下三连星向武宫正树致敬,武宫毫无悬念地还以三连星,并施展出得意的26位尖五五。接下来,不甘示弱的睦镇硕与武宫正树在中腹棋子相贴,互围大空,分割棋盘,形成了观赏性极强的河山半壁之局。最终睦镇硕虽然将武宫打入己阵之子全部吃光,却不敢踏入白棋大空一步,遂以十目半大败。宇宙流再次扬威于擂台赛场,给了怀旧和理想性的棋迷太多的激情与思绪。

但第二阶段的最后一局,不容再失的中国队副帅常昊稳健地固守边角。武宫正树虽然再次成功地将中腹围成茫茫白地,但全局的胜利已然远去了。进入二十一世纪,当低龄化、竞技化棋坛大踏步到来时,那个极具理想精神的花型棋士时代就不复存在了。这是武宫正树在三国擂台赛里留下的最后一盘棋。

转年3月,第二届农心杯最终阶段的六盘棋在上海燃起了战火。首战常昊尽展其绵密厚实棋风,两目半小胜同辈棋手韩国崔明勋,终于将三支队伍存活的人数拉平。但就在中国棋迷期待常昊继续如上届农心杯,乃至于中日围棋擂台赛的盖世表现时,常昊却在日本队中最年轻的山下敬吾面前失去了平常心。开局惨遭强力猛打,瞬间败势,遗憾出局,中国队在本届赛事中的前景又变得黯淡起来。但另一项有些尴尬的纪录是,这竟然是山下敬吾在农心杯中至今为止赢的唯一一局棋。

韩日的副帅大战,乱局中老将曹薰铉的腕力更强,四目半淘汰山下敬吾。连日作战的曹薰铉未显疲态,反而再用其著名的柔风快枪之术将中国队打入深渊。主将俞斌只抵抗了一百五十八手,便告不敌。

以曹李师徒在擂台赛上的铁门英姿,本届赛事的冠军归属恐怕已无悬念了吧。但首次担当农心杯日本队主将的加藤正夫并不肯轻易签下城下之盟,身为本届十五名参赛者中年龄最长者,官子加藤威风重现,在复杂的格局中巧妙收束,执白三目半获胜,赢得了最终日韩主帅对决的机会。

天煞星终究不复当年了,虽然在19941999年的富士通杯中加藤正夫都曾有过力擒李昌镐之举,但人过五旬,年龄的差距终究反映在快棋赛上。实空不足的加藤奋起屠刀,强行作战,却又在关键时刻弈出不可挽回的昏招,再一次倒在曹李铁门之内。韩国队遂在三国鏖战不休的时代里,成功卫冕农心杯冠军,也是第八次成为三国擂台赛的优胜队。

第九回 铁门难撼

久攻不下,这个词用来形容三国擂台赛里的中日两队,真是再适合不过了。一项国际赛事冠军全部被韩国包揽,这在当时的世界棋坛,只有三国擂台赛这一项。第三届农心杯中日两队再次调兵遣将,上届沦至第三名的中国队保留了俞斌、邵炜刚、常昊的坚实阵容,换上周鹤洋、罗洗河,几乎成为一支龙之队,实力较之上届有明显提升。日本队则反之,上届发挥出色的加藤正夫、山下敬吾留任,另一超一流小林光一换下武宫正树,两名中坚棋士的位置却由淡路修三与中野宽也顶替。淡路已然过气多年,中野宽也更是籍籍无名的棋手。当时的日本棋迷对于这样一支不重视外战的队伍多有挞伐,但当时的他们显然无法预计十年之后的境况。

从本届起,农心杯的赛程成为一种固定的制度。10月在北京完成第一阶段的四局;11月末至12月初,釜山的六局热战静待三国高手;转年12月,最后阶段的四局在上海的冬日里决出最终的冠军归属。

开幕式上的抽签更为卫冕冠军带来好运,已成盟友的中日两队要先行对决。中日两方的先锋人选都颇为出人意料,各自遣出队中年龄第二长的邵炜刚与淡路修三。但平均年龄高于中国队太多的日本队,终究吃了拳怕少壮之亏。淡路本局发挥尚可,但在快棋赛中,老将还是因为对胜负的钝感而错过了最后的胜机,官子又一再受损,最终八目半告负。

与上届极其相似地,在击败了日本老将之后,邵炜刚又迎来了韩国小将的强力挑战。崔哲瀚在上届一战闻名,本届更是摩拳擦掌,不到百手便屠掉邵炜刚二十子大龙,但邵炜刚亦围出滔天外势,强杀对手治孤之子。可是同样是惨烈的搏杀,宿命地如同上届遭遇睦镇硕一般,最终倒下的还是中国队中的龙头老大

日方的排阵的确出人意表,首次参加三国擂台赛,也是时隔十五年重返擂台赛赛场(自首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以来)的小林光一提前出战,似要重演上届小林阻崔的一幕。超一流的功力的确令人敬佩,执白的小林光一漂亮地控制了局面,丝毫不畏崔哲瀚挑起的场场乱战。但就如上届崔哲瀚在首阶段第三盘逆转刘菁那样,冷静待机的崔哲瀚在小官子阶段等到了精力不济的小林步步错着,最终死里逃生,半目逆转。

关键时刻,阻挡崔哲瀚旋风历史重演的重任,历史性地落在了天才罗罗洗河身上。第二次出征三国擂台赛的他一如既往地撒豆成兵,各种灵活转换,不经意间抓住机会屠戮对手大龙,中盘告捷。历史性的意义还在于,崔哲瀚要为罗洗河天才的智商做陪衬的,远远不止这一盘棋。

当农心杯移师韩国,擂台赛便成为了罗洗河时间。前来攻擂的山下敬吾大空破成网,配合着罗洗河弈出一盘先捞后洗的好局。接下来出场的,是在国内预选赛淘汰了强力新锐李世石,时隔六年再次出战擂台赛的崔圭丙。世事巧合,六年前崔圭丙第一次出场,对手便是罗洗河。那盘棋崔圭丙在必败之势下抓住了罗洗河落子如飞的疏漏,侥幸逆转。但时光飞逝,此时的罗洗河已非吴下阿蒙。崔圭丙如同上盘告负的山下一样撑起中腹大空,但也一样被罗洗河掏空,仅弈133手便速败出局。

三连胜!有着过人才华的罗洗河果然不负国人众望,但遗憾的故事就在热切的呼声中诞生了。活动开了的罗洗河面对此届农心杯最弱的对手——也是最弱的日本队中最弱的中野宽也时,状态起伏的波动竟然如此之快,竟到了中盘完败的地步。即便如此,罗洗河的快节奏依然如故,179手投子认输时他用掉的时间还不到半个小时。

但中野宽也终究不是多么强悍的人物,当韩国主力部队刘昌赫先行出马时,中野宽也便毫无悬念地以十一目半大败出局。本届日本队的成绩也足够尴尬了,五人出场,仅有中野宽也赢了一局棋。

上届担当主将,未立功劳的俞斌此刻主动请战。一年前LG杯决赛俞斌力克刘昌赫夺冠的一幕,还是黑暗期的中国围棋为数不多的亮色。事实证明俞斌对付老对手颇有心得,当刘昌赫依照他的习惯围起外势时,俞斌的捞洗之策相当奏效。形势步入漫长的官子大战,相对而言,这更是有洗衣机之称的俞斌所长。最终俞斌半目获胜,为中国队赢得了擂台赛上的先机。

第二阶段的最后一局,俞斌再接再厉,五目半击败日本队主将,彼时已奔波于日本棋院改革的筹划大计中的加藤正夫。即将在中国上海进行的本届农心杯第三阶段,成为了中方三人围打韩方两人的大决战。

虽然曹李师徒无敌天下已近十年,但终有一天这道铁门会被打破吧?这样的一个好机会,天道酬勤的俞斌,李昌镐克星周鹤洋,中国围棋领头龙常昊,这样一个新老结合的阵容,兼之人数上的优势,总该突破了吧!那个时候的中国棋迷,怀抱这一想法的,一定不在少数。

可是现实再一次让大家失望了,如上届一样,老枪曹薰铉锋锐不减,再次中盘速胜俞斌。即便常昊发挥稳健,六目半淘汰曹薰铉,李昌镐还是那般的高在云端。平心地检讨棋谱得失,无论是状态尚可的常昊,还是此前对李昌镐有着战绩和心理上双重优势的周鹤洋,发挥都属上佳。但全盛期的李昌镐在平淡无奇的格局中抓住旁人难以发现的机会的本领,的确令天下棋人震撼。例如决胜局对周鹤洋,执白的李昌镐一反往日稳健风格,130手强行开劫,事实证明这确实是打破难局的绝佳途径。在此劫中凌空拔花的周鹤洋最后意欲围起中腹大空,但李昌镐三突两破,最终黑棋的腹空竟然只有三目棋。

曹李铁门这道中日棋手皓首穷经仍不能破的梦魇,究竟要屹立到几时啊!

第十回 新人辈出

2002年,对于世界棋坛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在这一年里,李世石成为了第二位不满二十岁即夺取世界冠军的棋手。以此为标志,年轻棋手们奋勇争先,打破旧秩序,创立新时代。在那段时间里,新人辈出成为了世界赛场上的一个显著的标志。中日韩三国,特别是韩国掀起了一阵强力新锐群体冲锋的潮流。而这个特征,在当年的农心杯中展现地尤为淋漓尽致。

第四届农心杯三国围棋擂台赛三方阵容均作了大换血。中国队开始走青春路线虎一代中成绩最为出色的三人组胡耀宇、孔杰、古力首次一齐出现在农心杯赛场上。兼之上届三连胜的罗洗河与第一人常昊,冲劲十足。日本队则遣出豪华阵容——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日本队有史以来在擂台赛上派出的最强阵容:棋圣王立诚、名人依田纪基、本因坊加藤正夫,碁圣小林光一,以及年轻一代中最强者张栩,星光熠熠。韩国队因为国内无差别选拔赛的缘故,阵容略显逊色。除了十年不变的曹李师徒,金承俊、尹炫皙是第一次登场的中坚,而朴永训,更是17岁的青涩少年。

可是这是一个属于年轻人的新时代了,林海峰50岁逆转李昌镐,徐奉洙45岁九连胜的故事终究成为了过去时。年龄越小,成绩越好,这条竞技项目颠扑不破的真理终于在围棋界发扬光大。在北京进行的第一阶段赛事,最年轻的朴永训即掀起了青春巨浪。中日两方良将尽出,却战前折旗,徒叹奈何,无力阻挡。

首战由中韩交锋,虽然半个月前的三国新锐对抗赛上古力赢过朴永训一盘,但来到众目睽睽之下的大胜负场所,韩国棋手血脉里的胜负意识要强烈得多。双方在完成了大雪崩简明式后互围大空,但古力在战况最微妙的时机犹豫了一分,被朴永训强行闯入己方大空,演出了一盘治孤好局,胜负遂分。

就在人们憧憬着日方也将派出最年轻的张栩出场,与朴永训两位治孤达人较量绝技时,第二天出现在对局室的居然是日方头衔最尊的王立诚。王立诚是首位出战三国擂台赛的日本在位棋圣,从后来日本棋圣出场的位次来看,这次的委身先锋并不意外。因为根据日本棋界的赛程安排,棋圣卫冕战与农心杯第三阶段恰好冲突。因此如果在位棋圣出战农心杯,就必然作为先锋出场。不过2002年是王立诚的噩梦之年,年初捡了柳时熏的超级大勺勉强卫冕棋圣的他一年来状态低迷。这盘棋也弈得毫无棋圣之威,强攻失败后败局早铸。

阻挡年轻先锋三连胜的重任,落在了中国队中年纪最长的常昊身上。或许是受到日本队不按身份资历出战的影响,中方选择常昊出场,也有奇兵的意味。可惜彼时的朴永训已经下到手热,神勇难当。常昊几处不经意间的缓手成为了漫长局势下的败着,两目半惜败,目送对手成为擂台赛上的又一位连胜英雄。等到张栩终于出场时,却已经难以阻挡朴永训携连胜而来的运气了。张栩稍优的形势最终在小官子阶段惨遭逆转,半目告负,跌下擂台。

中日两方各折一名大将、一名新锐,韩国队五员一人未失终结第一阶段,这是农心杯史上第一次出现这种成败极不成比例的格局。谁来阻挡朴永训?难道他将使中日两队重演被徐奉洙横扫的惨剧?釜山第二阶段第一场,中方孔杰哀兵出战。不过过了一个月,再亢奋的状态都会降温。朴永训的胜负意识已经没有四连胜时那么强了,中盘一招不慎,被孔杰断下大龙,瞬间落败。

可是摧锋于正锐的兴奋还没过去一天,孔杰便迎来了日本老将小林光一的挑战。小林称霸棋坛数十年,进入二十一世纪虽然成绩不如往昔,但气势依旧十足。上届好局痛失,今朝卷土重来,在农心杯这种准快棋中计算精准,控制局势巧妙收束,竟然赢了把自己当做偶像的后辈四目半。接下来,小林光一又以出色的大局判断力中盘击败韩国尹炫皙,王者风范再现擂台。

危急时刻,胡耀宇扮演了农心杯中中华英雄的角色。率先发挥了年轻人的体力优势,在小林光一中盘战斗精力不济时把握胜机,一举三目半获胜成为擂主。继而以大开大阖的华丽手法速胜金承俊,韩国队中腰软肋的弊病再次出现。在第二阶段的最后一局中,胡耀宇面对的是年长自己三十五岁的日本本因坊加藤正夫。这盘棋本因坊剑正险些再次复活,109手起强杀白龙,几乎得手。但就在黑棋即将屠龙大胜的时候,多线作战的加藤连续弈出了不可挽回的败着。最终大龙对杀形成缓气劫,黑棋虽然由163165打穿白空,但白棋竟将黑十六子一把提起,胡耀宇瞬间逆转成功。

因为胡耀宇的出色发挥,中国队将第三阶段上海之行的中韩人数扳回。不过对手营中还有曹李师徒鞭笞天下,依田纪基虎威震谷,中方依然难有一分一毫的优势。不过时代变了,随着年轻人的纷纷出头,那道震慑棋坛十年的曹李铁门也到了快要被敲开的时候了。年将五十的曹薰铉固然使尽浑身解数,但在厚重而不失大局的胡耀宇面前,曹燕子羽毛沾湿,快枪无踪,一目半告负,这是三国擂台赛里曹李铁门成型后第一次一方一战不胜便告失手。

面对曾经连续扬威擂台赛场的日本队主帅依田纪基,早早陷入劣势的胡耀宇沉稳待机,在依田纪基惯性的缓手不断之时,半目逆转赢下了自己在本届赛事中的第五盘胜局。农心杯中的第一个五连胜,就实现在这位21岁的年轻人手上,也实现在那位17岁的年轻人四连胜之后不久。新人辈出,真的不是一句虚言。

不过平心而论,以当时中国队胡耀宇与罗洗河的组合,要想迈过光辉仍旧笼罩棋坛的李昌镐这最后一关,还是有些强人所难。年轻的胡耀宇固然未到强弩之末,但开局即被李昌镐难得一见的强力狙击,陷入败势。后来胡耀宇虽然极尽顽强之能事,可惜还是错过了最后一个逆转机会,大败五目半。稳重如山的胡耀宇败退后,灵动迅疾的罗洗河也在李昌镐读秒声中天才的妙手面前无功而返。即使在新人辈出的新时代,李昌镐棋界的顶梁柱,农心杯的守护神的身份,仍旧没有改变。

第十一回 白发青山

一届老弱残兵,一届豪华阵容,结果却都是垫底出局,也都只有一个人能够赢棋。日本队在第三、四届农心杯中的遭遇,当真是惨淡无比。第五届农心杯日本队再整旗鼓,最终提交出的名单却是一个平均年龄接近45岁的高龄阵容。加藤正夫、小林光一、张栩继续留任,韩裔柳时熏无冠多年,却首次出阵。而队中年龄最长的林海峰已经61岁(实际上场时将近62岁),是农心杯乃至三国擂台赛史上最年长的参赛棋手。

不过看看中韩两方的阵容,日本棋迷难免会对己方队伍产生羊入虎口的感叹。中国队再次新老结合,俞斌领衔龙辈王磊、周鹤洋,虎辈胡耀宇、古力;韩国队选拔赛冷门迭爆,曹薰铉首次无缘三国擂台赛,五人名单平均年龄居然刚过20岁。年轻棋手许映皓、洪旼杓、元晟溱这三个往日籍籍无名的名字虽然是初登赛场,但韩国年轻棋手的实力在农心杯上已经为人领教。最为惊人的是,刚刚超过了芮乃伟成为女子第一人的朴志恩通过层层选拔,成为三国擂台赛史上唯一一位出战的女棋手。当人们感慨着韩国队竟敢如此托大的时候,未免也会浮起一旦输棋……就是被羞辱的隐忧。

   

首场比赛韩方又抽得好签,中日两队先行厮杀。有趣的是,中日两队分别派出了队中最年长和最年少的棋手,俞斌与张栩。时光容易将人抛,十二年前三国擂台赛首次开张的时候,俞斌还是中国队中最年轻的棋手,也在此地连胜刘昌赫与武宫正树崭露头角。可惜三国擂台赛这种准快棋的赛制似乎始终不是俞斌的强项,如同那时出勺子不敌徐能旭一样,本局中俞斌也早早大差落后,不懈追赶又遗憾地错过了最后的逆转机会,以输掉先锋战的方式告别了这一舞台。两年后,这一对对手又在第九届LG杯决赛中相遇,不过最后获胜的还是年轻人。

接下来,张栩再接再厉,在读秒声中顶住了对手的几重反扑,一目半小胜许映皓,为日本队赢得了罕有的良好开局。那时的许映皓默默无闻,名字一度还被翻译成许英镐等多种形式。数年后逆流而上,成为世界冠军的有力争夺者,也算低龄化棋坛的违反潮流者。不过许映皓的这盘输棋,是农心杯上韩国先锋首次未开胜绩。

既怀共同抗韩之心,盟军掠美在前,中方自然也不能甘居于后。王磊八段携一身强力出战,又藉先行之优,强攻猛打早铸胜局,三目半击败已现疲态的张栩,继而中盘大胜韩国小将洪旼杓。中日携手终结第一阶段,让韩国队如此落寞得离开北京,实在是太多年没有见到了。

根据赛前的判断,日本队中当红明星只有张栩一人,余者大多年过半百,在竞技胜负中不足虑也。韩国队除了李昌镐,都是初登大舞台的白丁。因此,当张栩已经出局,李昌镐远在帐后的第二阶段开始时,人们大多预测中国队将形成横扫釜山之势。可是,低估老将的大错再次铸成了。上届两连胜的小林光一再次披挂上阵,成功化解了王磊的腕力,在一盘比拼内力的战局中官子发威,一目半小胜成为擂主。旋即再次发挥功力,安全运转,七目半大胜朴志恩。在迎接中国强手周鹤洋挑战时,连战三天的小林光一步调丝毫不乱,在细微的官子大战中等到了年轻自己二十四岁的对手的败着。弈至官子将尽,周鹤洋眼见无法贴目,遂提前投子认输。

小林光一的三连胜无疑是农心杯史上的一个奇迹,51岁的他也是三国擂台赛史上获得三连胜的最年长棋手,况且三局所依赖的都是小林光一全盛期赖以为傲的收束胜法,这无疑令人震惊。第四局小林光一宗师风范依旧十足,面对韩国新锐元晟溱中盘大优。可是没有休息的四日激战下来,运气再也不眷顾老将了。元晟溱凭借豁出命去的胜负手惊险逆转,以三目半的优势为韩国队在副帅这一关上首开纪录,避免了李昌镐第二阶段即要出场的尴尬。

每届农心杯都有一名韩国新人能够扬威,这一届的机会被元晟溱一把握紧。飞赴釜山驰援的中国队副帅胡耀宇在中盘战中过于持重,四目半告负跌落擂台,中国队的形势顿时凶险无比。最后一个登场的柳时熏在韩国后辈面前序盘即遭大损,仅弈120手便被屠龙。元晟溱凭借赛事后半程至为宝贵的三连胜,为韩国队一举逆转了局势。

平心而论,因为上届农心杯的五连胜,胡耀宇此番被寄望地过高了。如果以今天的视角来看,胡耀宇的五连胜中三盘逆转了日本大前辈,一盘击溃韩国中坚,剩下的一盘还是小胜老将曹薰铉,并没有与韩国同辈强手进行直接的交锋。寄望过高所带来的压力总会令绝大多数棋手心理失衡,甚至技术变形。虽然上届倒在曹李铁门之内的胡耀宇后来两度踏破这一关隘,虽然后来胡耀宇也无限接近世界冠军的奖杯,但在农心杯上,他在五连胜的那一届之后,确实没有再赢过棋。

第三阶段回到中国上海,主场作战的中国队已经退无可退。主帅古力背水一战,执黑两目半惊险击败元晟溱。读秒声中的惊心动魄,不知道八年之后两人再次在上海展开三星杯决赛时是否依然历历在目?元晟溱虽然此局不敌古力,陷入长久的低迷。不过苦尽甘来的他,在2011年末终于在番棋中击败古力。从农心杯走出,到世界冠军的顶峰,韩国三名生于1985年,并称为牛犊帮的崔哲瀚、朴永训、元晟溱竟然走出了近乎一致的人生轨迹。

会一会李昌镐,这是古力赛前为自己确定的最低目标。在中国棋界基本认为本届农心杯争冠无望的情况下,这目标似乎也是切实的。但是,它又要为轻视老将吞下惨痛的苦果。已经就任日本棋院副理事长,带领棋院走出赤字危局,并开展各项宏伟改革计划的加藤正夫出场攻擂,前半盘与古力厮杀半程,计算力丝毫不落下风。下边的大对杀中,已经失去了平常心的古力弈出败着,老加藤白150锐利一断,黑大龙竟悉数战死!此时的加藤年已57岁,没有人能料到他在这样级别的赛事中面对这样年轻而强大的对手,仍能爆发出这样令人敬佩的实力。当然,也没有人能够料到,就在这一年的年末,加藤正夫积劳成疾,煞星遽逝。

提前出局的中国队只有看着日本两员白发上将围攻李昌镐的戏码了。不过李昌镐终究是李昌镐,加藤正夫的重锤一击不中后便难再奏凯。林海峰时隔十年再次攻擂,对手仍然面如止水,自己却已白发满头。检讨局面,62岁的林海峰虽然没有走出什么严重的坏棋,但在无敌于天下的李昌镐面前,单单是年龄的差距一项,总是无力抗衡了。本届农心杯的结局与往年固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日本队的三位高龄老将却在自己的暮年演出了一幕壮心未已的壮丽凯歌。一时的成败固然很重要,但在自己数十年来全力建起的巍峨青山边上,皓然的白发仍然能战敢战,这本身就是另一座令人仰止的高山。

 

第十二回 一夫当关

五载农心杯,一位铁主将。中日两队无论排出怎样的组合,从第一届的赵善津、马晓春,第三届的常昊、周鹤洋,到第四届的胡耀宇、罗洗河,再到第五届的加藤正夫、林海峰,加上第二届倒在曹李铁门之内的加藤正夫,五届农心杯李昌镐实现了身为主将九连胜,五次为韩国队守住大门的伟业。无论韩国队的先锋锐利或孱弱,中腰坚实或单薄,李昌镐总是农心杯中最厉害的门将,没有之一。也无怪在第六届农心杯开幕式上,不服老的加藤正夫再任日本队主将的时候感慨:我们实际上是输给了李昌镐一个人。

第六届农心杯三支队伍再次走马换将,与上届相比,日韩各自只有主将留任。无论德高望重的前辈林海峰,还是三连胜立下大功的小林光一,都永远告别了三国擂台赛赛场。换上的阵容依然星光熠熠,赵治勋这位七番胜负之魔史上唯一一次出战擂台赛,华裔王铭琬,藤泽秀行高徒高尾绅路,与上一年亚洲杯爆冷力克李昌镐的三村智保组成日本队。韩国队中刘昌赫、崔哲瀚是老面孔,韩钟振、安达勋首次参赛。中国队的阵容也再次年轻化,在周鹤洋、罗洗河、王磊三位龙辈之下,是王檄、彭荃两位新人。

当韩国牛犊帮都在农心杯中亮过相后,韩国队新的一拨先锋官就没有那么强势了。韩钟振与安达勋虽然要比牛犊帮们大上五六岁,但在初次出场的状态上却要差上许多。面对日本中坚棋手三村智保,韩钟振招法凌乱,惨败出局。中方先锋出人意料地由周鹤洋担任,有趣的是,在2003年亚洲杯三村智保击败李昌镐之后,便在决赛里因看错征子这样的低级失误负于周鹤洋憾失冠军。而这盘棋里三村再次判断失误,将一盘漫长的棋局瞬间倾覆。韩国队副先锋安达勋则再现了韩钟振失利的节奏,中盘速败,韩国队再次开局黯淡。

不过在迎战日本新人高尾绅路挑战时,周鹤洋或许有些轻敌。虽说高尾在日本棋坛是不折不扣的新锐,但他实际上与周鹤洋同龄。此时的高尾冲劲十足,与数年后在同一场地出场的他判若两人。中盘战里无论是拼抢先机,还是对杀计算,都展示出了出色的实力,使中日两队的人数在第一阶段结束之际打成平手。

在往年的三国擂台赛里,即便韩国队先锋失蹄中腰也会顽强顶上,挽回差距。但这一回不同以往了,时隔三年再次出战农心杯的刘昌赫在2004年年初惨遭丧妻之痛,状态迅速下滑。出场挑战高尾绅路,浑无昔日天下第一攻击手气魄,局面完全被高尾掌控,以四目半败北。可是这或许也使高尾绅路热身不足,在面对中国小将彭荃,高尾同样控制了全局的时候,读秒声中彭荃连续释放胜负手,高尾应对有误连出昏招,使彭荃以一目半的优势死里逃生。

从先锋到副帅,单单从农心杯的出场顺序,就能看出崔哲瀚在三年里的成长之迅速。不过出场顺序转换,赢棋的确没那么容易了。如果不是中盘战时占据主动的彭荃过于持重,韩国队可能已经遭遇前四人出场一战不胜的境地。而赵治勋的出场更是引来镁光闪耀,急于求成的崔哲瀚一击未中,赵治勋就以他连续脱先而又治孤有术的经典战法中盘告捷。

刚刚下到第八盘,韩国队就已经只剩下最后一道关隘了!这就是说,无论赵治勋与即将出场的罗洗河的胜负结果如何,韩国队主帅都要在第二阶段提前出场了!在韩国队的农心杯史上还是第一次遭遇这种尴尬,如想再次卫冕,需要李昌镐连赢五盘!而此种危局,能够成功扳回的只有1986年第二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上的聂卫平。李昌镐能够重演奇迹吗?

第九局中,赵治勋一着不慎满盘玉碎,中盘速败于招招狠辣的罗洗河。但李昌镐一出手便震慑住了全场,在挑战罗洗河的一局中,李昌镐并未挑起任何战斗,只是平衡己方势地,简单而巧妙地围空收官,便未给对手任何机会,轻松大胜。

20041230,加藤正夫九段因脑梗塞去世,享年57岁。棋界哀痛之余,会想起加藤正夫还有至少一盘国际赛——农心杯第三阶段的比赛没有下。早在釜山站的时候,加藤正夫曾有意王铭琬第三个出场,尽量让师弟赵治勋与自己一起在最终阶段共御李昌镐。不过赵治勋想在家乡父老面前出战之情迫切,此意也就作罢。团体赛不同于个人赛,一方队员因不可抗力退出,可以择人替补。日本方面特别遣出年轻而实力强劲,在农心杯中成绩也算上佳的本因坊张栩顶替加藤正夫,并在上海站的第一场率先出场,叩问李昌镐铁门。

平心而论,张栩应该算是本届农心杯围打李昌镐五人组中当时实力最强的一位了。不过张栩的风格对抗李昌镐仍然力有不逮,何况李昌镐站在农心杯的赛场上,本身就有着强大的气场。本局中比拼算路、转换判断、控制局面,李昌镐的实力都明显高出一筹。

接下来,李昌镐以暴制暴,在王磊空中强行出棋,一举挽回对手的强攻猛打之下的不利形势,胜负早早而定。日本队主帅王铭琬行棋擅长高位,腕力颇怪,居然也是少有的在战绩上领先李昌镐的棋手。在此之前的19892001年,王铭琬分别在富士通杯中两胜李昌镐。可是在农心杯这个专属于李昌镐的赛场上,即便李昌镐弈出难得一见的问题手,王铭琬也未能抓住这个创造历史的机会,憾负出局。

到了最后一盘,这个纯由华裔棋手组成的中日五人抗李联盟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将五人中最年轻的王檄排在最后,恐怕也是强者先上,赢不了也拖垮他的策略所致。不过在这样的大胜负舞台上,真的没有人能与李昌镐比肩。开局李昌镐便弈出由他发扬,在当时流行一时的所谓胜棋布局星单官角。更有甚者,在低龄化趋势开始出现的棋坛里,只有李昌镐这一位前辈棋手最先嗅到了未来棋界流行的方向,开始主动改变棋风,向战斗型靠拢。在战胜王檄的这盘棋里,执黑的李昌镐在右边的布局套路里已经获利,左边当白58松出一气,李昌镐第59手决然冲断,以下乱战计算无误,一举奠定胜局。因为是本届擂台赛的最后一盘棋了,王檄顽强坚持到了最后,直到257手时才黯然投子。冲进对局室,摁下快门的声音响彻世界棋坛。六届擂台赛十四连胜,李昌镐再次将伟大这个定义刷新到了一个无人可以超越的边界。

古书有云: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能够冲到李昌镐阵前者,又何止万里挑一的佼佼者?而李昌镐面沉似水,手拨千斤,将以强力、柔软、妖魅、厚重、扎实、冲劲等种种绝技著称的当时高手一一击退,以一人之力独守农心杯韩国队铁门不失。这是围棋史中的一个永恒纪录,它代表了一个时代,一个值得我们顶礼致敬而又永难再来的时代。

 

从奇迹到奇迹 回评 3.23

本部分共进行了七届赛事,横跨十年,期间经历了真露杯停办,农心杯重兴的历程,共有八十一盘对局。本部分从徐奉洙在第五届真露杯中的奇迹九连胜开始,至李昌镐在前六届农心杯中的梦幻十四连胜告终。名之“从奇迹到奇迹”,应无浮夸之处。七届赛事中国队共获五次亚军两次季军,日本队获两次亚军五次季军,中日两方实力的颠倒已经有所展现。在韩国围棋前后两代“擂台英雄”的恐怖威慑之下,两支队伍依然一冠难求。

在总胜数上,韩国队共获得45胜,李昌镐(14胜)与徐奉洙(9胜)携手创造了超过全队一多半的胜局。中国队共获29胜,日本队共获21胜。不过只看单届胜数,第三届农心杯和第五届农心杯中国队(7胜)和日本队(6胜)的胜数都超过了冠军韩国队,韩国队在第五届中甚至只由元晟溱和李昌镐取得5胜便夺取了冠军。

与第一部的出场人数相比,本部分各队调兵遣将,变化甚大。韩国队共有十八人出场,不过擂台总是几位棋手的“御用”,金荣桓、崔明勋、尹炫皙、金承俊、许映皓、洪旼杓、朴志恩、韩钟振、安达勋九人都是一次出征,入场即负;中国队共有十七人出场,从老一代的曹大元、马晓春、俞斌,到龙一代的邵炜刚、周鹤洋、常昊、罗洗河、王磊、刘菁,再到虎一代的胡耀宇、孔杰、古力、邱峻、王檄、彭荃……可谓群贤毕至。日本队则走马换将,共有二十人先后亮相。不过工藤纪夫、赵善津、小林觉、武宫正树、中野宽也、三村智保、赵治勋都是只出场一届,11负后便不再登台。

多胜榜上李昌镐依然是唯一一位胜局超过两位数的棋手,并且14胜无败绩,可谓千古一人。同样胜率100%还有徐奉洙,不过他只有一届的出场机会,三国擂台赛改为农心冠名后徐奉洙再也没能从国内选拔赛中出线,但这也使徐奉洙的威名永久铭刻,不会被自己改写。崔哲瀚三次出战均有胜绩,累计63负排在第三。常昊五次出征,是本部分中国队中参赛次数最多的棋手,成绩为65负。排在第五位的是“中华英雄”胡耀宇,两次出战52负。小林光一是日本队中胜局最多的棋手,三次出场53负。不过在小林光一之下,就再也没有日本棋手能够超过2胜了。所以日本队出场人数虽多,但箭头人物始终没有出现。排在第七位的是54负的罗洗河。并列4胜的有朴永训、曹薰铉、俞斌三人。整体来看,与上一部分相比,中国棋手在这一榜单上的排名有所前移。

本部分中三国队伍都已尽遣良将,不存在任何“雪藏实力”与规则限制的问题,三国擂台赛的赛场基本可以算作是三国最强者的较量。唯一的遗憾是韩国队不重视种子选手的预选赛使冷门频发,以至于到了本部末尾,已经隐隐有着取代李昌镐在世界棋坛地位的李世石一直无缘登场。在前六届农心杯中,李世石在国内预选赛里分别负于曹薰铉、李贤旭、崔圭丙、金东烨、崔哲瀚(第五届因不满外卡在预选赛前授予李昌镐而主动弃权)。即便如此,韩国队仍有上至曹徐,下至“牛犊帮”的四代棋手彰显厚度;即便队中有一半的棋手在恶战中沦为“送分队员”,但仅凭李昌镐的一人之神力,就使人潮熙熙攘攘,奖杯岿然不动。

在本部分中出场,此后不再出现在三国擂台赛上的棋手有:韩国徐奉洙、金荣三、刘昌赫、崔明勋、尹炫皙、金承俊、朴志恩、韩钟振、安达勋;中国俞斌、邵炜刚、周鹤洋、陈临新、曹大元、余平、刘菁、马晓春;日本小林光一、张栩、加藤正夫、工藤纪夫、赵善津、小林觉、武宫正树、中野宽也、赵治勋、彦坂直人、柳时熏、林海峰、淡路修三、王立诚、王铭琬。时代的迅速更迭使得许多骄傲的名字都逐渐退出一线,三国擂台赛也不能这样一直被韩国队把持下去了。李昌镐总有老去的一天,而更多的年轻棋手都盼望能够有那么一日,在擂台赛扬名立万,威震四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