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镖局悬疑解密

 鸽子飞吧 2015-08-24

镖局悬疑解密——镖师由来(四)

赊店广盛镖局

 

  既然镖师不是以用镖见长,那么,镖师为什么被人们称之为镖师呢?这得从它的镖行起源说起。它是起源于平原地带。这个武器以什么武器为主呢?两排短矛,矛头冲上排着两排。这个短矛的头你从外头看,好像搁着两排镖似的。他为什么使用短矛呢?这个短矛可以进行白刃格斗,格斗的过程中可以飞出去,飞出去以后还便于找回来。所以,这个短矛是既实用而且又价廉,简而易行,所以车上就搁两排短矛,人家看见这两排短矛,矛头冲上,就跟搁两排镖似的。因为在车上,久而久之就把这个车叫做镖车。这才是镖师、镖局、镖行的镖字的真正由来。

  如今的北京城再也看不见挎刀走马的镖师了,当初老北京的镖局兴起于何时?规模有多大?兴盛时期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当年老北京有名的镖局又有哪些呢?

  在镖行最兴盛的时期,北京有著名的八大镖行,八大镖行这个排行榜,各种版本不太一样,但是公认的,会友镖局,位居八大镖局之首。为什么只有会友镖局是公认的第一呢,这事还要慢慢说来。

  首先镖师是干什么的,当时是走镖的,为商家保护货物。土匪们自然把眼光都盯在了镖师身上。那个时候,在北京闹得比较凶的是宋锡朋这个人,宋锡朋他本身到东三省当了马达子了,就是当了马匪了。借着签订《辛丑条约》的混乱,他又回到冀州,召集了一帮人就呼啸山林了,当时正是民不聊生的时候,义和团运动失败以后,很多义和团的人也走投无路,也就投了这个宋锡朋的麾下了。这些人都是拿着大刀长矛,再有的就是白洋淀上打野鸭子的那种抬铳子的人。

  宋锡朋做大以后,他做了好几个大案,做了大案以后,他向八大镖局发出照会,我要受香火,受香火就是施供奉,你们就给我送钱来吧。镖行这儿的规矩是什么呢?他可以交朋友,但是不能进香火。要开了这个口子那就是后患无穷了。所以,宋锡朋的这个要求,被镖行的人严词拒绝了。为了教训一下北京的八大镖行,宋锡朋决定做一起大案。

  当时河北的盐法道有一批收的税银,要运到天津的直隶总督衙门,就把这个差事委托给会友镖局了。运税银这事为什么要交给镖局来做呢?那个时候世道乱,一般人都吃不饱饭,下级的小官兵们自然也很难保肚子,于是,有些兵就仗着自己年富力强,拿着武器当土匪。特别是社会动荡的时候,一些被派出去押饷的官军,经常发生哗变,官军哗变了以后,抢了自己押的饷银去当山大王。官兵哗变了以后,这就麻烦了。押解的这个军官,这失职了,任用他的这个机关,你叫滥用匪人,你用人不当也是罪。在发生过几次押饷的官军哗变以后,清政府对他自己的军队信不过,他就把这个饷银交给镖局,他也不敢包给一个镖局,他知道你要真正全被劫走了以后,你赔不起,他分批、分批的包给很多镖局,让你押解到北京来。押饷的委员空身到北京,等着验收就算行了。

  这招的确是好,镖局也很愿意接纳,一般都是逢百抽五,5%的佣金可不低呢。而且,由于是给官方运税银,俗称皇杠,哪个衙门委托你的,他也肯定会给出示一些属于是特别通行证什么的。沿途的官方也得加以保护。按说这条路,应该是畅通无阻。可是,没想到,会友镖局这趟镖走的可不轻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