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叙事心理治疗的理论定位

 大漠胡杨968 2015-08-24

叙事心理治疗可以看作是后现代建构主义心理治疗中的一种,从家庭治疗中发展而来。和它并列的还有合作语言系统(collaborative language systems)、可能性治疗(possibilitytherapy)、解决方案中心疗法(Solution-Focused Therapy)等等。它们都是后现代思潮在心理治疗领域中的反映。在塞克斯顿看来,后现代是人类认识过程的一个阶段,所以他(1997)在对认识过程的本质进行历史分析的时候将人类历史划分为三个截然不同的时代: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每个时代都分别强调一个不同的本体论视角,这种视角的不同决定了人们处理事件、问题和问题解决的方式的不同。前现代(从公元前6世纪到中世纪)强调二元论、理想主义和理性主义。在人类认识过程中信仰和宗教居于核心地位,“牧师、信仰、思维或理性说了算”(Sexton, 1997, p. 5)。和前现代不同,现代(大约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末,尽管现代思想目前仍然控制着很多话语权)强调经验主义、逻辑实证主义、科学方法、揭示客观真理和效度。现代认识方式的一个结果是:

把科学的知识和专业的知识升格为理解世界的唯一的合法依据。通过科学的逻辑过程我们可以发现真实……科学的知识被看作是客观现实的镜像。(Sexton, 1997, p. 7)

塞克斯顿(1997)把第三个时代(也就是目前的时代)称为后现代或建构主义时代,认为这个时代重视个人和社会现实的形成过程而不是它们被发现的过程。后现代或建构主义时代强调知识的生存能力而不是知识自称的效度。它也非常重视认识论的问题。研究人员和理论家不仅重视人们知道什么而且同样重视他们是如何知道的。现代主义强调为了揭示客观真理,科学家要克服主观偏见,后现代主义则认为这种偏见本身就是“客观真理的一部分”。所以与现代主义相比,后现代主义或建构主义突出人类在知识建构中的参与性:

观察者的视角和观察的对象是不可分割的;意义的本质是相对的;现象是以背景作为基础的;认识的过程和知识形成的过程是社会性的、受诱导的、诠释学的和定性的。(Sexton, 1997, p. 8)

因为建构主义强调特定的人和特定社会创造(而不是发现)现实构造的过程,所以支持建构主义的人往往在某种程度上会怀疑人们对外部世界是否可能直接地、准确地进行认识。换句话说,建构主义者认为现实是:

本体的(noumenal)——也就是说,即便对于最具雄心壮志的理论家,无论是某个个人还是专业的科学家,真实都是不可企及的。我们人类仅仅试图通过追索外在于我们自身的“客观环境”来证明我们的信念、信仰和意识形态的做法是行不通的。(Neimeyer, 1995, p. 3)

因此所有的建构主义心理学家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通过目前人类所拥有的所有的认识方法所见的世界,都不是“上帝眼中的世界”(绝对客观的世界)。所有的意义都是建构的,都反映了某一种视角下的理解。尽管建构主义心理学家在这一点上的立场是一致的,但是对于这种立场的隐含意义的理解,他们却人言人殊,特别是对于现实的本质是什么、被建构出来的意义之本源何在以及究竟应该如何做心理学研究等问题,建构主义心理学家之间尚未达成共识。

后现代建构主义立场对心理治疗的究竟有什么启示?可以说叙事心理治疗的理论恰恰代表了对这个问题的一种理解和实践。正是因为这种理解尚未达成共识,叙事心理治疗的理论也就仍然处于酝酿之中。这个阶段对于一种心理治疗理论而言,可谓是黄金季节。理论家和治疗家们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因此叙事治疗的理论发展可谓一日千里。在这个阶段如果进行总结可能为时过早。所以我们更倾向于用主题分析的形式呈现叙事心理治疗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用。

-------------------------------------------------

叙事心理研究:叙事心理学核心技术学习分享,叙事心理学本土化最新进展,国际学术交流,欢迎加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