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搓衣板情结

 红花绿叶园 2015-08-24
搓衣板情结

稿件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本书作者赵富山(高级编辑)和刘臻(纺织企业退休),是一对文坛伉俪,他们常常将生活中的平淡和苦难,用灵活多变的文字记录在博客里。
 

  搓衣板,一种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洗衣用具,估计每一个我们这样年纪的人家里都会有。

  别小看一块小小的搓衣板,一到夏天,几乎每天都要用它。用它洗小件的内衣、毛巾、抹布,会洗得非常干净。因为受母亲的影响,只要能用搓衣板洗的,我绝不用洗衣机,不仅因为方便,还因为这里有我心中一个永远抹不去的隐痛。

  那是1979年春天的一个下午,我下早班回到母亲家。因为当时母亲已经病了好长时间,没有确诊,我每天下班都要先到父母这里看一看。推开房门,母亲没有像平常那样坐在桌旁等我,而是坐在小板凳上用力地洗着一大盆衣裳。我一看就急了:“妈,您这是干嘛?等我歇班再洗不行吗?”母亲头也没抬,嗓音沙哑地说:“等你歇班?不连轴转就不错了。”“妈,起来,我洗。”我放下手里的东西就去拉母亲站起来,可是母亲没动,还是吃力地搓着衣服。

  母亲爱干净是出了名的,满堂儿女视为榜样,街坊四邻无不夸赞。母亲不仅自己穿得干干净净、利利索索,每天还要把家里收拾的一尘不染才行。我和哥哥、姐姐都知道她有个习惯。母亲只要闲下来,不是拿抹布擦桌子,就是拿笤帚扫地,而且手里的抹布总是那么白。

  那天,我执意拉起母亲让她坐在床上,自己坐在小板凳上,闷着头一下一下用力地搓洗。直到我洗完第一遍到厨房去换水,才让一直在眼里打转的泪水流了下来。母亲一生的辛苦,一下子都涌上了我心头,母亲要强的性格,让我自愧不如,母亲令人担忧的病症,更让我担忧不已。

  时间不长,母亲确诊为不治之症,短短半年后,就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呼天唤地也听不到母亲一声回答,母亲那不屈的顽强让我刻骨铭心。

  时间已经过去30多年了,每当我用搓衣板洗衣的时候,就会想起病重的母亲用力搓洗衣服的身影,心里满是对母亲的愧疚。每当我用洗衣机洗衣的时候,也会想起母亲,想的是母亲辛苦一辈子没有享过一天福。在她最后的日子里,我们托尽关系为她买了一台显像管电视机,可母亲病得很重了,也没看过几眼电视,更甭说后来才有的洗衣机、热水器等电器给生活带来的方便,母亲一点也没有享受过。一想到这些,能不心痛吗?

  现在自己也老了,到了母亲那时的年龄。以前女儿也说我:“您也太节约了吧?洗衣服干嘛不用洗衣机,身体又不好,用搓衣板不累呀!”

  听了这话,我莞尔一笑:“闺女,你是不知道这小小的搓衣板有多少好处,用它洗小件衣服比洗衣机洗得干净,比如衬衣的衣领和袖口,用洗衣机洗完跟没洗过似的,慢慢的,衣领就洗不出来了。比如毛巾,用手洗还不如用搓衣板搓省力,又快又干净。再说了,用搓衣板还能捎带锻炼身体啊。”

  女儿听后,笑了笑没说什么,过了不久却对我说:“妈,您如果看见卖搓衣板的,也给我买个小的吧,放在洗手池里洗点小件衣物挺不错。”

  “呵呵,你也知道用搓衣板洗衣的好处了吧?”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嘛。您不也是跟我姥姥学的!”

  事实证明,随着社会的进步,会有很多东西被淘汰。但是我想,无论怎么进步,有一些方便的生活用品,是永远不会被淘汰的,比如我钟爱的小小搓衣板。

  刘臻/文

  选自《博客伉俪舞夕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