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端溪书院创始人李材

 丰城往事 2015-08-25
李材(1519-1595),明代理学家。字“孟诚”,号“见罗”,江西丰城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考取第二甲第12名进士,授刑部主事。“素从邹守益讲学。自以学未成,乞假归。访唐枢、王畿、钱德洪,与问难。”(《明史·李材传》)  

  隆庆五年(1571年),李材由兵部郎中迁广东按察司佥事。

  李材一生喜办书院,酷爱讲学。他所到之处,皆以讲学为务,即使是身在军中,依然乐此不疲。

  万历元年(1573年),李材在肇庆府学宫西侧的鼓铸局旧址(今端州城中路167号的广东肇庆中学西北角),即分巡岭西道署的左侧,创办“端溪书院”。

  端溪,原本是溪名,处在端州东郊的烂柯山中。唐代,端溪一带所产的端砚极负盛名,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故李材以“端溪”命名书院。

  次年,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两广提督殷正茂强行将端溪书院落榜,改为“监军道”。李材因此事而负气,辞职离开端州。

  民国年间(1912-1949年)邑人马呈图纂修(宣统)《高要县志》云:李材“好讲学,所至辄聚生徒,辟书院。而端溪书院在郡中,总督殷正茂落其榜,遂拂衣去,学者称见罗先生。”

  此外,李材还在多处地方创办书院与讲学。

  隆庆年间,李材在故里创建“莲槎书堂”,另建“吴皋清墅”作为讲学之所。

  万历二年(1574年),李材倡建“鼍峰书院”。它为阳江历史上最早的书院,位于阳江学宫后面的鼍山西麓。

  万历十一年(1583年),李材在永昌府保山县(今云南保山)“集郡邑吏士讲于黉学,相从者众。谋筑宫而师事焉,知府陈严之、副总兵邓子龙捐俸买民居建。”(《保山县志稿》)

  万历十四年(1586年),郧阳(今湖北十堰)知府沈鈇增建“郧山书院”,但地址不够理想。其时,李材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抚治郧阳。他笃行讲学于书院,以为抚事之重。“遣部卒供生徒役,卒多怨。又徇诸生请,改参将公署为学宫。参将米万春讽门卒梅林等,大噪驰入城,纵囚毁诸生庐,直趋军门,挟赏银四千,汹汹不解。”(《明史·李材传》)事闻于朝廷,令李材还籍候勘。

  《明史·李材传》云:李材“系狱时,就问者不绝。至戍所,学徒益众。”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李材在福建莆田县梅峰寺的旁侧建“梅峰学馆”,且在“明宗书院”讲学多年。

  史载:李材曾讲学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今存有《参政李材示洞生说》,以及“东林后六君子”(周起元、黄尊素、缪昌期、周顺昌、周宗建、李应升)之一的李应升撰于天启二年(1622年)的《白鹿洞书院志》,均有记载。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督学使徐即登为迎接其师李材在武夷山长期寓居、讲学与著述,在九曲溪建造“武夷山房”。

  明代史学家郭子章著《武夷山房记》云:“万历中,丰城李孟诚先生被谗谤,居镇海,往来兹山,益修明朱子之学;四方朋来,屦满户外。”

  清代学者董天工著《武夷山志》载:武夷山房“在后溪山坡上,万历二十四年督学徐即登建,迎其师中丞李见罗材讲学于此,亦名星村精舍。” 

  李材去世后,弟子们在江西南昌的百花洲建“李见罗祠”奉祀,改武夷山房为“见罗书院”。

  民国年间(1912-1949年)郡人黎汉杰纂修《星岩今志》载:唐、宋代,游人仅限于游览石室一岩。明万历元年(1573年),李材开发玉屏岩、阆风岩等景点,修道筑台,广辟洞阁。

  至今,七星岩风景名胜区摩崖石刻还保存着两幅“李材题字”石刻。

  阆风岩,旧名为“石角岩”,乃七星岩的最东峰。西麓有揽胜牌坊、栖云亭、蓬壶径,径下有“流霞岛”,又名为“钏鼓洞”。洞内的钟乳下垂若帐幔,中有一石,相传是歌仙刘三姐的化身;水满时,洞内滴水叮当作响,如听仙乐。

  第一幅“李材题字”石刻位于阆风岩的栖云亭右侧石壁,镌刻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石刻高0.35米、宽1.14米,楷书。

  原文:

  阆风岩。

  明万历元年,豫章李材鼎辞并书。壬戌从士(印)。

  第二幅“李材题字”石刻位于阆风岩的含珠洞右侧,镌刻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石刻高0.40米、宽1.14米,楷书。

  原文:

  流霞岛。

  明万历元年,豫章李材鼎辞并书。壬戌从士(印)。

  李材一生勤于研究,著述甚丰。《明史·艺文志》载,著有《孝经疏义》、《论语大义》、《教学录》、《南中问辨录》、《将将记》、《兵政纪略》、《经武渊源》等,涉及于孝经、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儒家、兵家四大类,达124卷,逾百万余字。哲学著述主要有《大学约言》、《道性善编》、《论学书》、《知本同参》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