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书法 | 张謇书法鉴赏

 韭花小筑 2015-08-25

?? 提示点击上方'中国书画报'免费订阅本刊


民国名人的书法鉴赏

□章用秀

  清淳稳健——张謇

   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别署啬翁,江苏南通人。他少即颖悟,16岁中秀才,42岁殿试一举成状元,被授予六品翰林院修撰。他以中国积弱、百废待振,乃积极吸取西方文化,强调博采域外知识,以推进中华科学文化之发展;又以“建教合一”“父教育而母实业”为口号,大兴实业、大振教化,以为强国富民之计。他首创师范学校及建筑、土木、水利、气象、医务、商业等专科学校,又建博物苑、图书馆、养老院、育婴堂等公共事业。辛亥革命后任实业部长、农商部总长、全国水利局总长等职。他是我国近代史上“教育救国”的倡导者和推行者。他体察民生、平易近人,为振兴民族工业和办学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受到后世敬仰。有《张謇日记》《政闻录》《张季子九录》等著作传世。


   在封建社会,凡通过科举考试、进士及第、高中状元者,莫不精通书法。《宋恕集》尝有记曰:“殿试一甲,世以为至荣;编撰、编检之职,世以为贵,然问其所以得之者,小楷也。苟小楷不工,虽有经天纬地之学,沈博绝丽之文,不能得焉。”由此可以想见作为状元及第的张謇,在经年的寒窗苦读中,对书法,尤其是对小楷的研习曾经是何等的投入与敏求。

   张謇的书法学颜真卿,间参柳公权笔意。他作书沉着稳健,讲究法度,书风婉约流丽而意态从容,与翁同龢相辉映。据称,张謇29岁时,曾作为淮军将领吴长庆的幕僚远赴韩国汉城处理朝鲜的“壬午兵变”,他在朝鲜所撰写的政见传至北京后,即受到翁同龢的重视。至翁同龢被罢黜官前,张謇一直得到翁不遗余力的提携。《清史稿》本传称赞翁同龢书法“自成一家,尤为世所宗”。张与翁的关系早已超越了普通的师生情谊,是故纵然是如书法这般的“雕虫小技”,张謇也一定得到过翁同龢的亲炙并受其影响,这应是再自然不过了。


   张謇的书法在近年的艺术品市场偶有所见,一副对联的价格约在1万元至数万元之间。2009年11月北京歌德拍卖张的一副行书七言联:“青箱故老留金薤,绛帐生徒捧玉函”(见附图左),但见点画骨力分明、结体平稳安详、笔法娴熟、构字能力的展示平均而有基调,蕴蓄着一种清醇典雅之气。此联标底价3万元至4万元。有论者说,张謇的书法走的是“帖”学之路,没有受当时“碑”潮的影响。因为他一生以实业为主,倡导经济发展,注定了他在书法观念上的实用性。不过书法对他来说只是余兴,所以不免受到“馆阁体”的束缚,正好与他在实业救国上的开创性形成鲜明对比。(附图为张謇书法作品)


来源:《中国书画报》中老年周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