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文明的故事——房屋建筑溯源

 梦泽赤子 2015-08-25

中华文明的故事——房屋建筑溯源(转)

     中国古代建筑源远流长,自成一统。虽然我们今天已经住进了钢筋大厦、水泥丛林,但至少100年前,绝大部分中国人仍然居住在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之中。而这种民族特色的建筑,其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又经历了一个相当相当漫长的历史进程。

     五千年前的中国建筑是啥样地?“中国风”的建筑风格咋发展起来的?现拿出一些材料和大家分享分享,以资探讨~

        

    1.毛竹山石垒 ,6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早期)

    

    此遗位于安徽省宁国市罗溪村,可能是毛竹山猿人用作窝棚外的围墙使用的。在世界范围内,科学家们所发现的猿人栖居遗址只有两处,一个在非洲东部,一个在西班牙,但是争议都比较大,而“毛竹山石垒”却是清清楚楚的建筑遗存,这无疑为“直立人能够建造自己的居所”一说增加了新的有力证据。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遗迹可能仅是残存基址的一半,由1100块砾石构成,轮廓清晰可辨,中间有5平方米的空白区,其间散布着大量的砍砸器和刮削器等远古旧石器,显然,古人不但在里面生活,还在里面制作劳动和生活所必须的工具。

                               驴友们的石垒和帐篷,深得猿人祖先的真传

                               

 2.鸡公山营地,5万年前 (旧石器时代中晚期)

 

    鸡公山遗址位于湖北省荆州市小北门外4km处的郢北村鸡公山,为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距今约5万年。遗址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遗址内发现有由5个砾石围成的圆形石圈和脚窝,石圈内放有少量尖状器和砍砸器,石圈直径约2m,应是当时人类居住的圆形窝棚的遗迹。遗址中还出土石制品数万件,以小型刮削器为主。在遗址的南部还发现有一处石器制作场所。

    这是中国考古第一次发现旧石器时代中期的居住遗址,证实当时中国绝大部分早期人类并非居住于洞穴。由于很多露天遗址没有发现过相似的栖居遗迹,因此也给很多考古学家带来了困惑。随着鸡公山遗址的发现,考古学家得以重构远古人类的生活图像。

                           赫哲族的窝棚,这类居所从旧石器时代延续至今

                           

     3.猛犸象小屋,2.2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

     1982年,考古工作者在哈尔滨阎家岗发现了一处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遗址,距今2.2万年,遗址4200平方米,包括两处古人类居所。人类居所由兽骨和猛犸骨骼拼合而成,是远古猎人们温馨的家。考古学家们把这些构筑骨屋的古人类称作“哈尔滨人”,实际上,这些人类属于塞北一个更为广泛的人类群体——丘克泰文化,是蒙古人和印第安人的共同祖先。

      猛犸象对于古人类来说,简直浑身是宝,它们的肉质鲜美、骨质坚硬,一方面可以作为优良的食物,另一方面还可以作为骨质工具的好材料。最郁闷的是,它们硕大的骨骼还是古人拿来构建房屋的绝佳材料。随着人类捕猎技巧的迅速提升,低繁殖率的猛犸象不可避免地走向了灭绝。

      

         

 

    4.被认为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另一遗迹——黄田铺石棚,2万年前

    

从清晰度上看,网上流传的这张石棚照应该拍摄于60-80年代,很难再找到其他的照片了,遗憾~

    黄田铺石棚是永州著名的古迹之一,它由四块大小不等的巨型石灰石堆垒而成,顶面形似山峰,顶石九棱九面,面面光滑,留有人类加工痕迹,重量约10吨棚口坐地朝西南,前后口相通,长约3.4米,其间可以通人,棚底前后有槽,前槽内嵌有一小石块,形式别致据考证,石棚为距今二万年前的石器时代遗物,被考古学者称之为“世石文化”。

    由于黄田铺石棚和英格兰巨石阵、辽东石棚形制相似,后两者都是作为坟墓使用,因此,这很可能是一个人类早期的墓葬遗迹,若果真如此,该石棚就是中国最早的丧葬建筑了。

    不过,我个人并不了解专家们是怎么断定石棚年代的,故对于它产生的年代持保留态度。

 

 5.竹马庙堂,1.8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

 

    金文“高”字,体现出中国古庙堂的一般形制

    首先需要申明地是:

    尽管付出了巨大努力,但是我没有找到竹马遗址的图片~

    1996年,湖南省考古学家为了配合铁路建设,在洞庭湖区的临澧县官亭乡竹马村发现了一处旧石器时代末期的、在网纹红土(俗称生土)层上用夯土法筑成的“高台式建筑”。这一建筑坐北朝南,土台高出地面约70公分,面积约24平方米,修建于1.5万-1.8万年前。土台的外观呈椭圆形,台上开有一个方形的洞。非常奇怪的是,在这土台的西南面建有一条南北向、高于土台并通向土台中间“方洞”的不知用途的封闭型“门道”。“门道”全长约4米,顶高仅0·8米,根本无法走人。“门道”中能够见到当年的含有炭质的污水沉积物。在紧靠土台西南近门道处的网纹红土中还清理出一水池,水池略呈椭圆形,直径约50厘米,深40厘米。此外,在土台的外缘似有用于立柱的沟槽。专家推想这个建筑物很可能是古人用来祭祀的原始庙堂。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高台式建筑”附近的“湖相黑土层”中,还出土了两处“地穴式建筑”,也有和“高台式建筑”形制相似的“门道”。 说明它对日后的彭头山文化建筑有着直而深远的影响。

      个人感觉:中国考古工作者很懒,他们一般只在乎石器、陶器等等他们认为是自己“份内”的事儿。脑子里全是什么“阶级”、“父系氏族公社”之类的“先进思想”。复原遗址面貌、推想文化文化风俗之类的工作对于他们来说似乎完全是“雕虫小技”——除非可以用来说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否则那群高尚的马克思主义者们是耻于干这类“闲事”的。

 

6.最早的地面装饰工程——砾石地面 4万-2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

   

    严格说来,石铺地面装饰工程不能算是“建筑遗迹”,但是,这种对于居室环境进行改善的手段在以后的岁月里无疑融入了“建筑”之中,成为至今家居装修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旧石器时代的人们来讲,这简直就是唯一的家居装修工程了。

    就我掌握的材料来看,中国的砾石地面装饰工程现发现有两处,一个是云南省富源大河村旧石器洞穴遗址,另外一个是福建万寿岩船帆洞遗址。

 

 1.富源大河遗址砾石地面:

图1.拥有4万年前砾石地面的洞穴遗址 

    在2002年对该遗址的第二次发掘过程中,人们在洞穴半米深处发现了长约1米、宽约四五十厘米的黑色土层,土层附近还发现烧骨片,这就是史前人类的火塘。经过清理发现,洞内还出现了一层平整坚硬的石面,约30多平方米,呈灰白色,是用有一定圆度的石灰石碎块铺成的。专家考证这是史前人类为了阻隔潮湿而铺筑的,算得上最古老的“室内装修”了。

    值得一提的是,该遗址出现了盘状石核、三角形尖状器、凹缺器、圆盘状刮削器、锯齿状刮削器等欧洲莫斯特风格的旧石器,说明该遗址的主人极有可能是从西印度地区跋涉而来的尼安德特人后裔。

         2.福建万寿岩历史地面:

图2. 福建万寿岩遗址船帆洞内两万年前的砾石地面遗迹,请注意中间的“水沟”遗迹

    

    在万寿岩西坡岩脚的船帆洞内,考古学家首次发现了石铺地面遗迹。

    这一砾石地面面积大约120平方米。所用石料均为大小不一的灰岩角砾。石块大小不等,最大的长55厘米,最小的仅2厘米,多数石块略有磨圆,颜色黑或黑褐色。地面不平处则用大小不等的石灰石角砾铺砌取平,局部石块之下用黄绿土填垫。

    在人工石铺地面与岩壁交接处共发现有4条沟槽状的遗迹。现在留出给游客参观的一条沟槽总长8米,平面呈“L”形,分为3段,北段位于水源处,中段南北向,南段向西拐弯,均呈沟槽状。这应该是古人类用作排水的“水沟”,这类设施在中国可能是最早的。世界范围内的资料我没有查阅过,不过即便发现了,也只能是零星报道。

                 

    7.半地穴式房屋 6000-10000年前:

   半地穴房屋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非常重要的一种建筑类型,从一万多年前出现,一直延续到新石器时代中期,甚至到了有史时代,这种建筑形式在中国的某些边远地区仍有分布。实际上,这种建筑遗迹不但在中国,在世界的早期历史上分布的也相当广泛。土耳其安纳托利亚地区著名的古城“加泰土丘”就主要是半地穴式建筑——当然,和中国华北及以南地区的大部分半地穴式建筑还是有区别的。

    1.彭头山文化的半地穴式建筑

    中国最早的典型半地穴式建筑出现在竹马遗址,这一点上文已经提到。直接继承竹马遗址建筑风格的,是所谓的“彭头山文化”。这个文化距今8000-9000年,是新石器时代早期最重要的考古学文化之一。

 

    在上面提到过的竹马遗址之上,叠压着所谓的“彭头山文化层”。彭头山文化遗址多发现有“半地穴式建筑”,该文化距今8000-9000年,可以说是“竹马风格”的直接继承。上图就是彭头山文化遗址的照片,显示的正是“半地穴式建筑”的基址。值得一提的是,在彭头山遗址中还发现了长江中游最早的稻谷遗存和类似文字的刻画符号。可以说中国古文明的一切要素,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端倪。

   

    上图是“半地穴式建筑”详尽的解析图。“半地穴”房屋是中国上古时代建筑中非常普遍的一种建筑形式,和“干栏式”、“高台式”等建筑形式一样,时常在中国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现,称为中国建筑风格的重要源流之一。

    但和竹马遗址的台式建筑仍然有所不同,竹马的台式建筑是一个庙堂遗迹,不是人们所居住的房屋。在澧县的另一处彭头山文化的遗址——八十挡遗址中,发现了一个祭坛,该祭坛是一个海星状的土台,遗迹四角外伸,立有中心柱,并发现有牛下颌骨,推测应为宗教祭祀遗迹。这可能是进入新石器时代后中国所发现的最早祭坛遗址,很可能继承了竹马庙堂的特色。

    另外,八十挡遗址还出现了大约8000平方米的土城,显然是遗址的中心区。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城垣遗迹。可惜的是,我没有得到任何有关八十挡遗址的图片,估计是学界对于该遗址的意义关注度不够。

 

   2.磁山文化的半地穴房屋(8000-10000年前)

    种种迹象表明,河北武安的磁山文化是中国北方一切新石器文化的源泉。裴李岗、半坡、大地湾、仰韶乃至兴隆洼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受到过磁山文化的重大影响。经过全新的测年法研究,慈善文化距今为10300年-7300年。

    磁山遗址中的坑穴,有圆形的、有椭圆形的、还有长方形的等等。较大的圆形坑,还保留有柱洞和门道,据考证,那原是磁山先民灯市用茅草盖顶的半地穴式居住房屋:那引人注目的长方形坑穴,是当时储藏粮食和食物的窖穴,据考古专家估计,粟谷的贮量在十万斤以上;那些圆形的和不规则的坑穴,是当时人民用来存放生活用品的地方。

磁山遗址的圆形半地穴建筑,可以清楚地看到地穴、墙体、立柱和门道结构

 

磁山人生活场景复原

 

 

    顺带说一句,磁山遗址不但出土了早期的黍粟作物,还出现了家猪、鸡、狗、羊等牲畜,人们当时还食用胡桃。而且磁山人还发明了最早的算数工具——陶丸算筹,这一计算工具后来为仰韶人所继承。

 

  3.兴隆洼半地穴式建筑(8200-7400年前)

     兴隆洼遗址位于中国北部内蒙古自治区的敖汉旗,是中国关外地区最为重要的新石器早中期遗存,同时,也是整个中国北方与黄河流域相并立的文化系统,这一文化极有可能是蒙古人、东北古人类、朝鲜人和日本人的共同祖先。

      兴隆洼遗址总面积2万多平方米,经过了严整的规划和统一施工。考古学家对它进行过三次发掘,共揭露出五十七间房址,均为圆角方形,房址中间是灶址,四周和居住面还有保存食物、火种的小龛、袋状炕。房址大小不一,小的有几十平方米,最大的有一百四十余平方米。均无门道,据专家们考证,可能是在房子顶部开孔"以梯出入"。这是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重要发现,因为它和中原地区大部分的半地穴建筑并不相似,而是近似于西方同一时期的遗址。特别是加泰土丘,不论格局和施工,双方都异常接近。

      这是兴隆洼遗址鸟瞰,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布局:

  

 

   4.半坡半地穴式房屋 6800-6300年前,新石器时代中期

     半坡遗址位于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滻河东岸,是仰韶文化前期重要的遗址之一,也是中国最早被发现并且研究的新石器时期遗址。该遗址占地5万平方米,已发掘出45座房屋、200多个窖穴、6座陶窑遗址、250座墓葬,其中房屋有圆形、方形半地穴式和地面架木构筑之分。说明此时中原文化不但继承了原来磁山时期建筑的特点,还出现了地面木结构建筑。

   

半坡的半地穴建筑

 

 

 半坡的地面建筑

 

     下图是仰韶时期聚落生活图景,我们可以看到,整个遗址依水而建,周围有壕沟护卫,通过木桥与外部相连,这可能不是一个简单的村落。

 

 

8.干栏式房屋,9000年前-今

    干栏式房子是指在木(竹)柱底架上建筑的高出地面的房子。其具体构筑办法是用竖立的木桩为基础,其上架设竹、木质大小龙骨作为承托地板悬空的基座,基座上再立木柱和架横梁,构筑成框架状的墙围和屋盖,柱、梁之间或用树皮茅草或竹条板块或用草泥填实。

  干栏式房子,中国古籍亦称作为干兰、高栏、阁栏、葛栏,现代日本语则称为高床,或认为考古学和民族志中所见的水上居址或栅栏居,均属干栏式房子。

  文献传说的巢居,则被认为是干栏房子的最早前身,然而我们并没有什么实际证据表明巢居真正存在过。干栏式房屋遗址,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许多重要的大型遗址中都有发现,其中以河姆渡所发现的大批干栏式房屋遗迹最为著名。

    下图是河姆渡“干栏式”建筑的残迹:

  

   河姆渡遗址发现于1973年,遗址总面积达5万平方米,叠压着四个文化层。经测定,最下层的年代为7000年前。河姆渡遗址榫卯木构件的出土,纠正了以往只有金属工具产生以后的春秋战国时期才有榫卯技术的记载。
  两期发掘共出土建筑木构件数千件,主要有长圆木、桩木和木板。其中凿卯带榫的构件100余件,榫卯的主要类型有柱头及柱脚榫、梁头榫、平身柱上的卯、转角柱上的卯、带销钉孔榫、燕尾榫、企口板和直棂栏杆卯眼等,另外还出土有刻花木构件。发现的大杈手柱,反映了在榫卯技术应用之后,还没有完全废弃用藤条捆扎梁柱的技术。
  一期文化共发现较有规律的排桩25排以上。桩木打入地下,高出地面80~100厘米,其上架设大、小梁承托地板,构成架空的基础,在基础上立柱架梁盖顶,这种建筑形式称作为干栏式建筑。出土的芦苇席残片,可能是椽木承托茅茨屋面的席箔,也可能是地板上的铺席,或是围护墙,或用来分隔房间。根据排桩的走向组合,推测至少有六组(栋)以上的建筑,面东,方向正北或北略偏西,最长的面宽至少23米以上。进深约7米左右,带有1.3米的前廊过道,据出土标本推测柱高约2.63米。
  建筑遗迹所在地段西靠小山、北临湖沼,地势由西南向东北略呈缓坡。房屋依山而建,背山面水布置,地势低洼潮湿,需要把居住面抬高。干栏式建筑架空的建筑基础有利于通风防潮和防兽类侵袭,非常适合当时的河姆渡气候地理环境。第二期文化还发现距今约5600年左右、由200余根桩木和长圆木等组成的水井,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木构水井。水井的出现,更进一步证明了河姆渡先民定居生活的稳定,并开始讲究饮水卫生。

   

河姆渡干栏式房屋复原图

   干栏式房屋实际上不仅存在于中国南方,它们还存在于新石器时代的日本、蒙古、西伯利亚和中国的黑龙江。直到今天,干栏式建筑仍然在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沿用着,并且承载着别样的文化。

    在距今11000-8500年的浦江上山文化遗址中,考古学家就发现了早期的柱洞,有人推断,这就是最早的“干栏式建筑”。

上山文化遗址发现的柱洞,这很可能是最早的干栏式建筑遗存,距今11000-8500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