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近日,一款售价近5000元人民币的日本小学生书包受到国人追捧。“日本商场的书包专柜上,看到很多中国游客在抢购这一款书包,有的人一买就是两三个”。这也是继此前日本电饭煲、日本保温杯、日本大米、日本陶瓷刀等产品遭中国游客“疯抢”之后,又一款备受中国人青睐的“日本制造”。 有媒体随后表示:这个书包里面有钢板,中国较少地震,用不到;自重较大,孩子负担重;容量太小,放不了许多书;比较厚又是硬壳,放不进中国学校的桌子里。总而言之三个字:不实用。那么,这种昂贵又不实用的书包,究竟是怎么征服中国家长的? 日本小学生书包的售价,即便是以本国收入水平来衡量,也显得相当昂贵。在市场上销售的书包款式基本一致,但价格大致有3个档次:3万日元(折合人民币约1800元)、5万日元(折合人民币约
3000元)、8万~10万日元(人民币约5千~6千元),而在日本,刚毕业的大学生月收入平均在20万日元左右。 与崇尚“欧美原装进口”的国家不同,在日本,无论食材抑或是日用品、工业品,“日本制”这三个字才是品质保障。无论哪个价格档次的日本小学生书包,都附有“6年质量保证”的吊牌,并在显著位置标明产品产地——日本作为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多数资源都不能自给,就算蔬菜、海产等都已经开始大量进口,书包却大体上皆系日本制造,日本人对儿童的重视,可窥一斑。 较低端的书包采用高档皮鞋的专用生产线来制造,而高端产品则加入了很多手工工序。当然,不管是哪种档次的商品,制作都极为精美。比如,书包大多依照可以放入一张A4纸大小书本的标准来规范内部容积,但是在外部,会使用一种精细的裁切工艺来消除缝线处的突出部,以期使书包容积与体积的差距尽量缩小。 在6年的质保期内,一旦书包出现任何问题,随时可以联系厂商进行修补或退换货。如果需要退货,一个电话过去后的几个小时内,钱就已经返还到顾客的账户上了——很多情况下,甚至不需要顾客退还商品。傻乎乎的日本人就是这么容易相信别人。 书包和背部接触的部分采用透气的真皮制作,具有透气性的真皮在夏天可以改善孩子背部的舒适度。其他部位采用高品质的人造革制作,金属件以铝制作,以此来减轻书包整体重量。 日本的治安与交通状况都非常好,故而家长没有接送孩子必要和习惯。日本书包外观为坚固的硬壳状结构,但它的柔软性和弹力性却很强——如果小孩子没踩稳向后栽倒,坚固的书包结构会支撑住孩子的身体,避免头部着地,而柔软的触感则发挥了缓冲垫的作用。一旦汽车或其他交通工具从身后撞击,书包也能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另外,书包也会加缀多处反光条、反光块,以引起过往车辆的注意。同时,书包在孩子溺水时也可以作为紧急浮力装置使用。
所有的小学生书包都装有GPS模块,如遇到危险,只要按动按钮,家长、学校及安全部门均能同时接收到——政府部门强制规定,并且提供免费安装。 在日常生活中,处处体现着日本人对“细节”的高度重视:日本人认为生活不能是粗糙的,对细节的忽视最终会在最直接的层面上影响生活品质。这种精致的习惯已成为日本国民普遍的基本素质。这是任何事情上都奉行“差不多就行”的人们所难以企及的——习惯了粗糙的人,即使有一天产生了追求精致的意识,也已经不具备精益求精的能力。在这一点上,日本人显然早已洞悉其中的关联,所以他们对粗糙保持着高度的警觉和全方位的排斥。无论书包、马桶圈还是电饭锅,都是这种骨子里“精致”的外在自然体现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