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包拯是如何清正廉洁的

 杂货店伙计 2015-08-26

 

苏轼在《晁错论》中说:“天下之患,最不可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确实,自古至今,当官者人品乃至作风,都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都是万民瞩目关注的话题。基于当今社会全国上下都在大整作风问题,于是我想很有必要学习包拯。

 

包拯,也是包青天,他是古往今来知名度最高的官员,是黎民百姓乃至海内外华人呼唤清官与盼望治世的精神寄托。包拯是民间最具号召力的代表公平与正义的化身,是集中体现秉公执法,一身正气的精神力量。

 

包拯,庐州人,天圣五年考取进士。出任长知县,端州等地。因政绩卓著,升任监察御史,曾上书建议朝廷采取裁汰冗官,选将练兵,轻瑶薄赋,抑制贵戚等措施。至和三年,以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因不畏权贵,不徇私情,清正廉洁,民间流传着"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的赞誉。许多戏剧电影中把包拯表达成断案如神,机智勇敢的形象,其实,包拯是一个孝心最重的孝子,包拯29岁中了进士甲科,包拯做官了却看到父母年事已高,自己又是独苗,索性把官给辞了,安心在家陪父母,直到34岁包拯依然是一个连官门都没进的“待业老青年”。是在包拯父母去世后,范仲淹入主开封之后,包拯才在乡亲邻居苦口婆心的劝说鼓励下,正式踏上仕途之路的。而且包拯为官清正廉洁,包青天的故事家喻户晓,成为万众心目中的好官。那么,包拯是如何为官清正廉洁的呢?

 

其一:包拯为官清正,敢于打破官场的潜规则。

 

至今很多电视剧和电影都表达出包拯善断奇案,为民沉冤昭雪的形象上,而事实上,历史上的包拯的主要事迹却体现在他的为官清正上。自古至今,官场腐败根源于送礼走后门贿赂的潜规则上,而且也出现不少贪官贪赃枉法,害国害民。而包拯却善于打破潜规则,身体力行倡导廉洁之风尚。包拯42岁的时候,被提拔为大理寺丞、知端州“一把手”。端州也就是今天的广东肇庆,端州特产端砚是宋朝士大夫最珍爱时髦的雅器,当地每年都向朝廷进贡。凡在这里做"一把手"的官员,都在“贡砚”规定的数量外加征几十倍的数额以贿赂朝廷权贵,所谓“打点”中央的关系,此举加重了包百姓的负担。包拯一上台就破除这则运行多年的潜规则,下令只能按规定数量生产端砚,州县官员一律不准私自加码,违者重罚。并且表态,自己作为“一把手”,绝不要一块端砚,此举在当地掀起轩然大波。3年后,包拯被调任中央任职,因“岁满不持一砚归”而受到皇帝赏识,被任命为监察御史,负责监察百官。从此包拯可以直接参与朝政,对于刚直不阿的包拯来说,还真的在官场暂露头角,并始终坚持清正做官,对国家的内政外交提出过许多意见,反对朝廷以进贡求和西夏。包拯从而成为历史上从不接受贿赂的刚直的清官。

 

其二:包拯刚直不阿,牛气十足地弹劾冗官,真正的铁面无私。

 

包拯真的是一个个性刚直不阿的好官,有一股子牛劲让权幸大臣,甚至仁宗本人都有点畏惧三分。包拯的不畏权贵,铁面无私,当时的官场便流行一句时髦话“包弹”,为官清廉正派,就叫“没包弹”,贪官污吏就叫“有包弹”。包拯的第一次弹劾是范仲淹的吏治改革导致朝廷陷入“党争”,出现了保守派和改革派,包拯对范仲淹的监督地方官员的按察使权力过大提出质疑,两派对新政是否加重官员腐败争论不休,保守派士气大振。变法失败新政被废,包拯又上奏,建议保留范仲淹考试选拔人才等新政。其实,包拯并不支持保守派,而是不与人苟合,不伪辞色悦人,一生不结派不卷入党争,甚至没有一个走得近的朋友。包拯的弹劾只是出于刚直的个性,也出于卓著的见识和远见。

 

包拯渐入佳境,走上政治舞台之后,弹劾冗官还真的有一股牛劲。被包拯弹劾被降职、罢官、法办的重要大臣不少于30人。包拯弹劾官员,火力之猛,大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气势,并且被他弹劾的都是当朝权贵。包拯七次弹劾酷吏王逵,顶住各方面的压力,最终把这个宠臣拉下马。包拯弹劾仁宗最亲信的太监阎士良“监守自盗”,还四次弹劾皇亲郭承佑,让仁宗下不了台。包拯弹劾宰相宋痒,其人文采风流道德高尚,实无过错。包拯越弹越牛,甚至六次弹“国丈”,硬生生地把仁宗宠妃的伯父张尧佐给弹下马来。包拯甚至和皇帝对面理论,在争执到达高潮时,包拯一激动,站在仁宗面前义愤填膺滔滔不绝,唾沫星子溅了仁宗一脸,皇帝尴尬至极又窝火。这就是包拯,一生刚直不阿,正气凛然地弹劾贪官污吏,是一个真真正正铁面无私,不畏权贵,为官清正的好官。

 

其三:包拯重实干,在开封府深得民心。

 

1056年,58岁的老包终于成为开封府的最高领导。电影中的张龙、赵虎、王朝、马汉,公孙先生,南侠展昭,还有狗头铡、虎头铡、龙头铡等等,都是出神入化的《三侠五义》改编而成的。事实上,以包拯的个性,不在开封府干出点名堂是不会善罢甘休的。包拯一上任就改革诉讼制度,裁撤了门牌司,毁去达官贵人占地修豪宅,堵水筑起的"水上公园",疏通了水利,一时间便威名大振,京师老百姓都盛传“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包拯处理案件公道正派,执法严峻,对各阶层一视同仁,又不苟言笑,过于严肃,便得了个“包大人笑比黄河清”的民间评价。包拯在开封府还真的是一个实干家,深得民心。61岁的包拯就被任命为三司使,负责全国经济工作,展现出了经济改革的天赋。两年后,63岁的包拯被提拔为枢密副使,相当于主管军事的副国防部长。包拯这样连升职务也是皇帝对这个忠心耿耿一生的荣誉和回报。包拯64岁病逝的时候,开封的老百姓莫不悲痛,皇帝亲自到包家吊唁,并宣布停朝一天以示哀悼。这相当于国家领导人逝世的时候举国悲伤,下半旗以示哀悼一样,是一个深得民心的好官。

 

包拯还真的是历史上真正清正廉洁深得民心的好官,包拯一生纯朴平实、刚直不阿、嫉恶如仇、爱民如子、不畏权贵、敢于打破官场贪赃枉法的潜规则,敢于向贪官污吏进行大力弹劾,在开封府的时候重实干,是中国历史上无人能及的崇高有正义的化身,连皇帝看到包家生活十分简陋,很是俭朴的时候都发出很多感慨。因此,包拯真的是一个清正廉洁、至忠至正、至刚至纯的清官标志与忠臣样本,很值得我们学习,在当今社会倡导转变作风,重塑党在群众心目中的新形象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包青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