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是真正的赢者?——从学习基础素养看BBC的“中英教育实验”

 澄怀观道 2015-08-26

o 如何订阅我们?

o 搜微信号“diyijiaoyu”或公众号“第一教育”

-------------?-----------


这是一场早就知道结局的比赛

这是一场早就能预测结局的比赛。

当BBC宣布用成绩来衡量两种教育模式的优劣的时候,胜负之分其实已昭然若揭。

英式教育为什么会败?

分数公布的时候,英国教师个个垂头丧气,低眉抚额。那一瞬间,我真想跑进去和他们说:


Hi,难道你不知道你们的失败是必然的吗?


只要效标是学业成绩,而且是以考察知识技能掌握为前提的学业成绩,那么有一些已经被千百次的实证研究验证的规律是无法被改变的,而现在,英国老师们,你们只是用真人秀将“必然的失败”再次重演而已啊。

首先,最大的失败是败在时间上!

学习成绩到底受哪些教学因素的影响?这是一个经典的教学效能问题。早从60年代Carroll最早提出可以被数据验证有效性的教学模型开始,这种过程-结果导向(process-product)的模式就表明,最重要的就是时间!

时间,才是王道!

而且,这种时间不是简单的延长在校时间,关键是时间怎样运用的。在BBC的中国教师班上,15个小时,不断讲解、互动、监控学 生的学习、与学生进行互动反馈,这些都是纯纯的学习时间(net learning time)、任务时间(Time-on-Task)。有了这些,什么因材施教、个性化学习、探究法,对学业的影响力统统都被远远甩在后面。

大家有勇气进行比拼,就应该控制住时间的变量,在时间的对等上进行比拼!中国教育之所以要改革,事实上已经深深明白了无限制 的时间投入将会带来怎样的痛,所以,目前真正代表中国广大教育孜孜改革者的心声的是“轻负担,高质量”,就是要在控制时间的情况下还要保持较好的学业成就。


英国在这个问题上舍本逐末,用时间成本的投入来提升学业成就实在是不太明智的!


然后,你要知道,“以探究、合作、学生中心”等为代表的课堂教学方法对学业成就的效应值(effect size)很少超过直接讲授的掌握式的教学!


到底哪种教学方法更有效?


第一集中,英国的数学教师非常诚恳而热切的谈到自己所拥护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但他不知道,尽管这些教学方法可以带来学生的高投入、主动性、深度理解、高阶思维,但在教学效能研究史上,对学业成就的效应值是极少超过直接、清晰的讲授、反复训练等方法的!中国教师的方法是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学业成就的效果最显著的方法。

我想,如果他早知道这一点,到第三集的时候就不会这样崩溃了。

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来自一项大型的元分析研究,墨尔本大学的Hattie教授所进行的900多项关于影响学业成就的影响效应量的元分析,其中,直接教学的效应量是 0.59,掌握学习是0.58,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是0.54,合作学习是0.42,而探究式教学则只有0.31。英国教师用“慢而费”的教育应对“高节奏、快频率”的中式教育,失败的结局是肯定的!

为了真正的学习发生需要更好的实验设计

深层的问题在于,这是否就意味着探究、合作、建构式的教学方法不好呢?恰恰相反,这正是“过程‐结果”分析框架仅仅将学习结果狭隘化为可量化的学业成就的重大缺陷!今天,在学习科学中,已经不再用学生的最终的学业成就作为衡量的标准,而更多的转向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诚如学习基础素养项目中对学习的“全人”理解,这些新的研究的特征是将学生的学习看作是多维度的,而对教学效能的检测也会分析认知、情感、元认知等多类结果。

所以,给BBC的建议是,如果要继续做这样的实验,至少要有三点改进:



1. 控制时间

2. 同时评估学生的认知、情感、思维等多个维度的学习结果


3. 聚焦于师生、生生的学与教的过程的深度分析


只有这样的设计,才能创造可以真正对话和交流的平台,也才能对双方的教育共融和互通以更多的启示!


中国教学可能“赢”在何处?

在我看来,中国教学的“赢”并不在学业成绩上,在时间不对等的情况下,赢了也是胜之不武。穿过成绩赢的表象,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教学在更深层的问题上有值得赞赏的地方。

中国教师最成功的是让“熊孩子”最终表现出了以控制自我为基础的专注与坚持的学习品质,如果在中国教师走后这种控制自我可以 保留下来,发展成为自我控制,那应该算是留给这些孩子最宝贵的财富!

BBC中,中国教师的言行体现了中国课堂上对这些学习品质一贯的重视和通常的做法:



中国课堂历来有严明的纪律。“纪律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纪律的话,你是不可能学好的。

中国教师向来持有智力的生观。“每个人都可以得到满分,只要动动你们的脑子。 ”

将成功归因于努力而不是先天的能力。“天道酬勤,只要你付出努力! ”

即使对最差的孩子也不放弃。“我相信你,你肯定能学好的! ”

肯定学生每一点微小的进步。当班级里最差的孩子Luca答对的时候,那位被Luca最讨厌的教师一连串说了三句肯定Luca的话。我相信Luca会一直记得这一幕的。


在第三集中,中国教师的这些努力初见成效,这些品质已经转化为专注、倾听、保持安静的坐资,参与课堂中教师布置的活动。


让学生专注、坚持、控制情绪和行为,这些以自我控制(self-control)为基础的学习品质被大量的追踪研究证明对孩子未来的学习和人生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是成人良好的自我管理的核心,这也才是中国教育给孩子打下的真正值得认可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中国教学的长处并不仅仅表现为上述言行,而是体现更内在的教学技术,中国教师们在一开始并不擅长对这些 “熊孩子” 进行课堂管理,但他们在教学技术上是有其独到之处,正如我和其中一位中国教师交流时,教师反问我“难道你真的以为我们就是教学上呈现出来的那点东西”,确实,我并不这样认为。



BBC中有相当的解说词表明,他们对中国教学是带有刻板印象的。他们认为,“中式教育完全就是背书还有从黑板上抄笔记”,如果是这样,他们从中式教育中学到的就太少了!早在TIMSS1999年的录像带研究,描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揭示出数学课堂上的“东亚现象”。我们此前做过大量的数学课堂视频的分析,不管是在我们的研究中,还是在很多中西对比的数学课堂分析中,都表明,亚洲,尤其是中国数学是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的。



目标清晰、可测。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小步子、快节奏的掌握知识。

教学是一个循环系统。这个系统包括备课-上课-作业-反馈-教研活动,是一个促进学业成就提升的有力的循环统。

清晰讲解原理。教师通过变式等方式讲清楚算理、规则。提供变化的情境,促进原理理解。

有指导的练习与及时反馈。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活动或者练习,展示他们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每一次的 练习都会伴随教师的反馈,都包含学生的调整。

温故知新。课堂的导入和结尾通常包括那些由教师精心设计的连接前后知识点的内容。


中国的教育历来是一种乐观的教育,教师们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去感化学生,他们相信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做得更好。这种对孩子的高期望塑造了孩子积极成长的期待。教师通过不断练习、给与犯错的机会,为学习提供有效反馈,而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全力以赴获得高水平,就需要集中注意力,并努力坚持更长的时间。高学业成就与高的专注、坚持的品质是相得益彰的!


这些优势,哪怕在面对未来复杂、不确定的情境,也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些优势,是不应该在改革的过程中予以抛弃与丢失的。


中国教学可能“败”在何处?

问题在于,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很难判断学生发生的到底是自控还是由于考试引发的他控!

自我控制需要与自我主动认同的意义方向结合起来!对情绪和行为的控制可以是外控的强制行为,也可以是一种主动的理性行为。我们经常会反问的一句话是,如果没有考试了,学生还会学习吗?就是对当下教育体系的一种深刻的怀疑与反省。确实,具有真正自我控制的学生即使在没有考试的压力下,他也会主动、积极的学习,我们需要为学生奠定的也正是这样的自我控制与积极主动相互平衡的基础!

那么,看到第三集的最后,你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了吗?

这些英国孩子,他们越来越成为中国式的“好孩子”,越来越像中国学生了,而且,套在那样的衣服里,那么多的学生,也越来越像一个人了。


他们为什么会变得如此类似?


考试所带来的“斯德哥尔摩之症”让学生们迅速投入了中国教师的怀抱。基础的事实信息来得如此快而猛,要训练和练习的如此之多,接受成为第一要务:



没有时间提问题,与学习目标无关的问题就是愚蠢的问题!


没有时间慢慢思考,一切必须以寻找唯一正确答案为目标!


没有时间表达自己的观点,只需要接受教师的观点就可以!


没有时间进行自由探索实验,只需要记住最终的科学规律!


在一个高度不确定性与复杂性的社会,我们真的需要这样“千人一面”的“好孩子”吗?


这几天,我问了周围的很多朋友,你愿意将自己的孩子送到英国老师的课堂还是中国老师的课堂?没有任何悬念的,几乎所有人都会 选择英国老师的课堂。为什么我们赢了成绩却输了人心呢?

正是因为这个时代,已经体验到社会巨变的公众对“何谓基础”的理解也已发生了变化。我们期待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教育中发展思维与人格,成为这个复杂世界中的积极、主动、有自己独立想法的公民。

“千人一面”可以被机器人代替,只有人的创意和独立的人格无可取代!

在大量关注学生的“日常创造力”的研究中,那些能够激发孩子持久内在动机和创造力,激发他们个性潜能的课堂是这样的:



教师对学生的倾听能力。中国课堂中将倾听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技能,而在西方课堂中首先强调的是教师对孩子的倾听能力。就像 Bresler所说,教师要聆听儿童的声音,将这些声音加以串联和统整,然后回到学生身上。


慢思考。精彩观念的诞生都是需要时间的。这种思考并不是让学生安静的坐在那里听,而是不急于有答案,让他们有动手参与, 阅读、提问的机会。


鼓励质疑。对学生来说,提出问题比回答问题更重要,质疑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习惯,是要基于证据的思考,换位思考,关联性 的思考, 猜想另一种可能。这些都需要学生进行超越表层知识的学习


自由探索。思维终止于给出正确答案的时刻。探索之后一定要有答案吗?没有教师的指导就不能探索吗?当环境、任务设计得足够好,学生自由探索会产生更丰富的成果。


建立联系。建立学科知识体系内部的联系,建立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让学科知识与真实的生活情境发生关联,越多联系越多学习的内在乐趣与深度思维的发生!


创造性的表达。研究者认为,创造性表达是大多数学生在几乎所有课程、时间中都可以尝试的,新内容的学习本身就是创造性的表达过程。


弱竞争的环境。只有当人在享受从事某项任务的时候,他们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潜能。竞争性的环境不是让学生从学习中找到乐趣,而是从学习后的奖赏中找到乐趣。


在点滴呈现英国教师的课堂上,我们发现,学生们是在合作中学习的,学生是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学生是被鼓励思考、质疑的。这些做法都展现了21世纪技能中关于学习与创新技能的核心成 分。如果我们认为发现自我,寻找自己认同的目标和潜能方向,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对学生的未来有重要的影响,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课堂是需要深度变革的。


没有真正的输赢!

从学业成就提升的角度而言,确实是中国教师的结果更棒。但也诚如 Hattie 所说,“我们对于学校的要求远不止于学业成就,过分关心学业成就会错失太多信息……在学龄阶段,学校和学习经验必须具有创造性、挑战性和参与性。 ”

学校教育要给学生奠定的学习基础并不仅仅意味着提升学业成就,更重要的基础,还在于他在学习中的主动性与自我控制之间的均衡,敢于发现问题,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探索中建立自己对问题和对这个世界的理解。

英国政府需要获得的,是体现在孩子身上的这种坚持、每一个孩子都相信自己能够成长的品质。中国教育需要的,是避免将学生变得 服从、外控,失去自我,是要更加激发学生本身的内动力,倾听他们的声音,帮助他们发现自我,让他们更有创造性的学习!

在这场实验中,谁也没有赢,谁也没有输,只是更看清彼此的差异,我们都还需要持续的探索,为了孩子更好的现在与未来!



转自:预见学习,作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 学习基础素养项目组(夏雪梅)


* 小编个人微信号:1662428293,对“第一教育”内容感兴趣的朋友,欢迎私信深入交流哦~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