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人爱美VS男人好色(8月25日)

 邓_茗 2015-08-26

女性爱美与男性好色

 

三毛在一篇文章中写到:我只盼着快快长大,长到像母亲与姊姊一样能穿丝袜的年纪……”张爱玲也曾表示:我又不是美女,如果不装扮成这样,怎能引起旁人注意?可见,成功女性也对美貌趋之若鹜,何况寻常女子?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女性爱美是属于被审美地位。建立在被爱、被欣赏的两性历史基础上,这种被爱、被欣赏的关系里包含着一种占有的含义。为了获得男性社会所谓的爱,女性自觉的捍卫着这种美的特权,会采取美化自身的行为。历史上,女性曾为被爱付出巨大代价来获取男性社会所谓的爱,甚至不惜丧失健康。

楚王爱细腰,楚宫女子不惜忍饥挨饿,竟至有饿死者。法国思想家蒙田的《随笔集》中记载:有一位巴黎妇女,为了重新长出细嫩的皮肤,竟然把身上的皮剥掉。女人为了美而表现出来的毅力,有时真让我们惊叹。埃及女王克莉奥佩特拉为了让头发保持光泽,一生没有洗头,虽然不洁的臭味可用香水掩盖,但皮肤瘙痒却要她花费不知多大的忍耐功夫。克莉奥佩特拉最后自杀身亡,她选择被毒蛇咬死——因为她相信,被毒蛇咬死者能永远保持美貌。

现代女性为了追求美,化妆、瘦身、隆胸、整容早已成风。全世界最大的那些城市的最繁华的商业街,一大半的商店是为女人的美服务的。

女性的美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历史的进程——这么形容并不为过。根据荷马史诗:特洛伊战争为美人海伦而起。特洛伊的元老们原先不解,为一个女人打仗十年是否值得?当他们亲眼见了海伦,惊异于她的美之后,马上改变了看法,觉得举国为她而战是当然的。这与我国汉代李延年形容的绝代佳人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雅典美女芙丽妮因渎神,受法庭审讯。渎神在雅典是可怕之罪,然而当芙丽妮的辩护人当众猛然欣开她的衣裳时,人们为她的美所震惊,法庭于是宣布她无罪。因为在希腊人看来,上天赋予她如此美貌,不是偶然的。

大自然把爱美、追求美植入人性之中,必有深意。尽管这种深意我们暂时不能全然理解,但遵从人的本性去追求美,是无可厚非的。

与女性爱美绝对对应的是男性的好色好色在中文里是一种贬义,特指爱沾花惹草的男性。贬义的好色无疑是对男性与生俱来的男性特征的一种曲解。其实好色这种天性是由人类的生物性决定的,普遍存在于男性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人类学家普遍认为:女性外在美的标准多数与生育力息息相关,男性将符合这些标准的异性视为美女,从视觉上迅速定位并追逐她们。因此,爱看美女的背后,隐藏着人类生生不息的繁衍动力。

看到年轻貌美的异性,会让男性感觉快乐和满足。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神经学研究中心本杰明·海登博士曾进行过此项研究。结果显示,在观看迷人女性的照片时,男性大脑中掌管快乐的区域会更加活跃。很多研究都表明看美女还能带来诸多健康益处。英国的研究显示,男性每天凝望美女10分钟,相当于做30分钟有氧运动,平均寿命可延长4—5年。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还发现,面对漂亮女性,男性的精子质量也会大幅改善。

男性好色说到底是对女性的恭维、尊敬与膜拜,是力比多(即性力。弗洛伊德的术语,是一种本能和力量,是人的心理现象发生的驱动力;荣格认为力比多等同于心灵能量。)驱动的不以意志为转移的一种必然。一个对女性有崇拜意识,对爱、对性保持强烈战斗激情的男人,一定勇敢好斗,富有竞争力与不屈精神。拿破仑说:男人靠征服世界征服女人,女人靠征服男人征服世界。无论你同意与否:女性是男性推动世界前进的永不枯竭的动力。

 

不同的社会制度对男性的忠诚界限有不同的要求,自纳妾习俗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对法定妻子自始至终的忠诚即成为中国好男人必备的优良品质。如今,现实社会中不乏有齐人之福的强者,把旁观的男性羡慕的眼球充血。而伊斯兰教义规定男性可以娶四个妻子;一些阿拉伯国家、非洲国家和西亚地区至今仍实行一夫多妻制。如此说来,一夫一妻制国家的男性的忠诚度实与力比多的强度有关,与道德与否无关。

 

弗洛伊德承认:男性强烈的力比多有违于人类现有道德规范,必须压抑力比多才会符合现实社会的道德观念。罗素却认为:压抑人性是不道德的。因此,压抑释放的平衡关乎男性的健康与福祉,更是现实社会上演“家庭闹剧”的外因。

 

虽然好色是男人的本性,也有许多好处,但上述结论并非是为花心男人找借口。“忠诚”仍是人类社会的一种优良品质。

 

    女人爱美,男人好色”——这伴随着人类历史进程的心灵现象,岂是寥寥数语可说得清楚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