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的每一个早晨 、《黎明前终结爱恋》

 昵称122638 2015-08-26

大师的盛宴——音乐传记电影集(上)
FRANCOIS

1、《黎明前终结爱恋》 TOUS LES MATINS DU MONDE
大师:(法)马莱
导演:(法)阿朗-科勒
简述:一部古色古香的音乐电影,叙述了法国宫廷作曲家马莱的成长经历,寂静、理性又充满透过琴声宣泄着的爱的激情。
整部影片除了维奥尔古琴的奏鸣曲调,就是诗歌一般的语言,它自始至终探讨着一个问题:什么是音乐。下面便是马莱与大师最后的对话:
音乐就是表达那些语言表达不了的东西,所以音乐不能是世俗的:你应该知道音乐不是国王能拥有的。”
“是上帝的吗?”
“不,神是可以表达的。”
“可以用耳朵听吗?”
“耳朵不能接受真正的音乐。”
“音乐是一种沉默?”
“沉默不过只是一种内在的语言。”
“爱能感受音乐吗?”
“不能。”
“音乐是不是由爱引起的恨?”
“不是的。”
“是不是自暴自弃?”
“不是。”
“我不明白,我不明白...是不是给死者的礼物?”
“是的!”
“是给那些不能言语的人低声的安慰?给那些小孩的身影?让鞋厂的锤声变得柔和?给那些不能来到这个世界的婴儿,一份礼物?”... ...

日出时让悲伤终结

电影中文名

世界的每一个早晨

      如果悲伤真能够伴随黎明而终结,那将是多么幸福的事情。人说每天都是新的起点,要带着全新的心情出发。但真能做到的又有几个呢?无论如何,人总免不了带着往昔的痕迹,开心的或早已抛诸脑后,而淡淡的悲伤却依旧在心。

《日出时让悲伤终结》,是前天我从图书馆里借的一本关于古典音乐的书,书中作者写道书名源于一部同名电影,影片的核心元素正是音乐。

勿论书与电影所讲的是什么。那时候在图书馆,看到了这本书,我便萌生了写一篇文章的想法,题名便是“日出时让悲伤终结”,同样与音乐有关。

月光曲

或许中国人真的有“贝多芬情结”,翻开这本书时,我脑海里第一个想起的便是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下面简称《月光曲》)。《月光曲》的意境与这个题目再契合不过了,虽然那本书中并未提及。日出之前,那是月亮,月光下是一派宁静,却又总是带着点点哀思。

关于《月光曲》是如何谱成的。许多人会想起小学语文课本上《月光曲》里面说到的月光下贝多芬在莱茵河畔发生的故事。但这大概只是人们的一厢情愿,到现在这个故事基本可以认定是一个传说,正如“华盛顿砍樱桃树”的故事。真实的《月光曲》的创作背景与此有天渊之别。

《月光曲》是除《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外,我最喜欢的贝多芬的曲子。它是如此的贴心,它充当着我的代言人,替我倾诉着自己无法言语的感情。每一次的聆听,那都是一份“心”的享受。它的音符穿过肉体,抚平受伤的心灵。

关于《月光曲》三个乐章的介绍,一直在网上寻找着,就是没找到最合适的语言。同样是前天,在《古典音乐欣赏指南》这本书里,我认为自己找到了,如果非要用文字表达《月光曲》的感情,以下这段话,最合适不过:

《月光奏鸣曲》

第一乐章,柔板。在这里,有美好的回忆、淡淡的忧伤,一切都融合在一个悠然宁静又暗波荡漾的背景中。第二乐章,小快板。在这个乐章里,贝多芬把感情从第一乐章犹疑、沉思拉向了暴风雨般的终曲乐章。第三乐章是充满激情的急板。在这里,已找不到丝毫犹疑不安的因素。炽热的主题以汹涌的琶音浪潮和有力的重音相呼应,表达了无法遏止的激情爆发。仿佛热烈的感情已冲破了理性的束缚,以完全坦白的方式加以宣泄。

­——《古典音乐欣赏指南》 刘悦

第一乐章是我们最常听到的,而第三乐章是我最喜欢的。经历了第一乐章的忧伤与压抑,过渡至此,伴同那疾风暴雨般的琴声,蕴藏的感情在一瞬间倾泻。在两下强有力的按键下,琴声停止了,但脑海里依然萦绕着那澎湃的音符。

安魂曲

前几天凌晨两点多,坐在电脑前,戴着耳机,完整地听了一遍由伯恩斯坦指挥的纪念亡妻版本的《安魂曲》。

两百多年前的今天,在莫扎特生命的最后一个月,莫扎特在病重中谱写《安魂曲》,最后却敌不过命运的魔掌,1791年12月5日,一个寒冷的日子,留下未完成的《安魂曲》,莫扎特撒手人寰。

普遍认为,深秋的深夜是欣赏《安魂曲》的最佳时间,也的的确如此,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体会到在生命的最后时光,蕴藏在他内心深处的感情。

对比卡拉扬、伯姆指挥的版本,我认为伯恩斯坦这个为纪念亡妻而指挥的版本感情最丰富,这里面藏着伯恩斯坦的悲伤。而除开这点,《安魂曲》里面的莫扎特依然心怀光明。他曾经跟妻子说过:“我要写一首《安魂曲》送给自己。”在这首曲子里,他是要告诉所有他爱的,爱他的人,黎明离他已经不远了,悲伤也应该终结了。

相比贝多芬,我更为喜欢莫扎特。他本该拥有快乐的童年,而上帝却让他跟着父亲、姐姐颠沛流离。凭借他的才华,他能活得更好的,而上帝却让他贫困潦倒半辈子。最让人辛酸的是,死后的莫扎特被随意地葬在维也纳郊区的圣·马克斯墓地,墓穴里还躺着几具尸体,他甚至连一座墓碑也没有。生前,莫扎特给维也纳带来了无尽的荣光,而现在,维也纳连三尺之地,方寸之地都吝啬了。

奈何莫扎特的音乐始终都充满了欢乐,充满了对生命的向往,直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音乐是洗净心灵悲伤的良药。

日出时让悲伤终结

古典音乐,真是一样很奇妙的东西。在你心情不悦时,尝试停下来,打开音乐,它能将心中的悲伤洗净。这段时间里,感谢它,在日出时将悲伤终结。

无言的歌
电影中文名

世界的每一个早晨

http://image88.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8/2619/58245476_4.jpg

E.M.福斯特曾经说,音乐国度并非俗世王国,普通人一旦会演奏,便不费吹灰力直冲九天(shoot into the empyrean),肉耳凡胎我等,行止仰止,讶异他(她)究竟如何遁离了我们;而倘若这位音乐家愿意将其视界和经验具化为人类语言及行为,解释给我们听,我们将多么感泣爱戴他(她)。法国电影《世间所有的早晨》(Tous les Matins du Monde)里的隐士、古典提琴演奏家圣哥隆布先生(Monsieur de Sainte Colombe)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认为,音乐不全然属于人世,它不呼应具体的事像情感,能表达语言未及的东西,而换个角度,语言就无力囊括它,它是一种寂静之声,无法言说,却有唤醒死魂灵的微妙震撼力。

这位老先生,是决计不肯为飘灵乐声做人间布施的。他深居简出,沉默寡语,妻子殁后,更把自己关入简陋琴室,一日练习十余小时,粗枝大叶带大一双幼女,独独在意她们的音乐修养。他们偶尔公演三重奏,盛名远播凡尔赛,老先生倒像赶无赖一般扫走前来邀约的路易王的宫廷乐师,自甘清贫,沉潜哀伤。一家人止水生涯,因为一位莽撞的红衣少年而微澜渐升,后者琴艺精湛,野心勃勃,一定要拜圣科隆布为师,又掳走先生大女儿玛德蕾的芳心。听得琴声天籁,亡妻的影像居然现身,花貌如昨,而老先生情根深种,益发孤僻,日日拨弦独为伊人听,浑然未觉,门槛之外,学生负心,彩锦冠盖京华,女儿憔悴枯槁,裂帛一席决绝人世。

除开刻意搞笑,法国人都比较含蓄,即或情话滔滔,也用诗一般凝练语句,故而实际上不肯轻易兜售真心,层次丰富而内敛的演出,很适宜这一类低调抒情。在这部音乐主宰的影片中,对话都非常吝惜,人物之间,无论多么密切,一律使用敬称,悄悄排开彼此距离。

http://image88.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8/2619/58245476_5.jpg
片中老先生友人Lubin Baugin为他画的甜点静物。哥隆布眼里,是为妻子显灵证据,有一枚松碎蛋卷落在酒杯边。画家布香自然看不透这层,故而画面仍是宁静的。此画现存卢浮宫。

传说中的圣哥隆布先生,是为古典大提琴拉上第七根琴弦的人。他从未接受官俸,充其量不过“提琴爱好者”,当日却以琴韵惊世骇俗,影响过一批名家,身后还留下六十七件二重奏作品和上百件独奏曲目。习惯听低音提琴的人,第一次接触古典提琴,大概总会有点别样感受。弦声不再一味沉哑低回,而多了一层金属质感,且气腔显著,很可以模拟幽微翕动中的自然与人心。这位音乐家生卒不详,连名字,看上去都很奇特,de Sainte Colombe,来自圣哥隆布之意,学界对他的真实姓氏和出身似乎也从未间断考据和争论。

如此难于捉摸,他也许真的是个缄默谨言,飘逸素居的人,正如影片中他临终之前唯一一次剖白所暗示的,乐声传递言语难尽之妙,又要苍白后者作甚呢?这样的性情描刻,贯彻电影始终。一开始,站在亡妻灵床边,他是那样冷感地愕然;随后自闭创作,不止悔痛、伤逝、也似有无尽怒意,恨时间为何轻易带走她,而自己竟错过临行末一面。他显然不通育儿之道,粗蛮武断,急火攻心,也无端端灼伤过孩子们。他一点不圆润,发疯似拒绝入宫,倒并非铁骨铮铮,更像是天性难容。才情学生马涵.马亥(Marin Marais)初来面试,他毫不留情,直指对方可为优秀技师而绝非音乐家。马涵心高气胜,悟性敏锐,每一回合交流,却总被严师修理得满眼泪水。

这么一个脾气乖戾、近乎有点语言障碍的老先生,内心深处,却流淌着沉远似海,坚比磐石的爱情,透过音乐,曲曲折折发散出来。这是故事最打动我的亮点,远胜于青春小儿女那么随意温柔急转至倏然崩裂的变奏。马涵的心情,一直就比较功利,他学提琴的初衷--成为伟大演奏家,早已决定提琴之于他只不过傍身上爬的阶梯,爱情到了一定时候沦为绊脚石,便是命定。甚至当他悔悟,回头夜访恩师,也是为了偷习后者即将陪葬的天籁琴谱。而科隆布先生那边,从未搅扰过这些黑沉欲望。他心心念念,只要亡妻复生,一曲哭泣(Les pleurs),弦断无人应,他边拉边垂泪;当妻子的魂灵轩窗相对,那一阕归来(Le Retour),便似久候的如愿,终于升起淡淡欣慰。

我想,恐怕编剧甚至音乐史家都无法断定,每一曲幽静中的声音是否对应真实环境里的依依爱情,也许至多不过生硬拉凑。不过确实,电影不是诉诸语言,而借由纯粹提琴弦腔,配合人物肢体,成功重复着可能根本就欲语还休的天人离隔,锥心疼痛。音乐做媒介的例子在片中无妨套用每个人身上,比如马涵初试琴声,明显带有炫技成分,曲风堂皇华丽,滴水不漏,很可反映主人家的野心,也难怪圣哥隆布先生,眯眼沉吟,脸色一瞬间即抹下。又如玛德蕾死前,曾央马涵回来拉一曲他们相爱时他为她写的梦中女孩(La Rêveuse),马涵弦急一分玛德蕾即喊停,仿佛终究对这个人还剩一丝留恋,不肯由他安生,曲子呢,也只能慢慢走,才释放出爱的余温。

看完电影后,杜普蕾演绎过的门德尔松D大调无言歌(Song without Words in D Major)一直在我耳畔萦绕不去。这不是门氏为数众多的无言歌里最著名的一支,却无论从风格还是主题,都和这部忧伤电影吻合。电影的名字隐匿了后半句,世间所有的早晨都一去不复返(Tous les Matins du Monde sont sans retour),而爱情晨露,也终必成空。或者正是离别升华了人们的爱,像那首无言的旋律,每一个音阶都被拉长然后低回,起起落落之间,一切缱卷缠绵尽皆散去,而要说的话,依然还噙在爱人嘴边。



附:这部电影的演出阵容可谓强大,演马涵的,是德帕蒂约父子,杰拉尔德的演技自不必说,他家公子吉荣(Guillaume Depardieu)比他青年时代英挺得多,戏也做得很好。玛德蕾则是大鼻子情圣里德帕蒂约和瑞士小生文尚贝赫(Vincent Perez)共同的心上人。出演圣哥隆布先生的让.皮埃尔.马赫耶(Jean-Pierre Marielle)曾演过很多法文名作改编的影片,比如童书名篇大莫尔纳(Le Grand Meaulnes)、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小说依风的香水(Le Parfum d'Yvonne)、前几年菲利普.克罗岱尔畅销小说灰暗灵魂(Les ?mes Grise)等等,这部电影,也有小说后援。他饰演的角色大多阴晴不定、个性复杂,那么乍一看圣哥隆布先生,层次感就很丰富了。

对电影《世界的每一个早晨》的一句话影评

这是一部叙事节奏舒缓的文艺片,需要我们在一个十分放松的心态和安静的观影环境下进行欣赏。影片所传递出来的那种强烈的忧伤感(对往昔美好岁月的无限怀恋、沉醉和悔恨)渗透到了电影的每一个层面,无论是摄影还是表演,以及本片的核心元素:音乐。只要你用心去看,你一定能够从演员的表演中感受到音乐家那荒凉而孤独的内心,唯有音乐可以慰藉他······

由七根弦谱写出来出来的沉郁音符闹闹抓住了观者的情绪,伴随着那一声声的低吟,非常自然地融入到了本片的故事之中~

 

电影中文名

世界的每一个早晨

音乐家对回忆的讲述潺潺而流,不缓不急,就像在讲一个很久以前听来的故事。这样不动声色的叙述,总让人感觉过于疏远,很难对电影投入感情。然而导演似乎就正是要自始至终保持观者的冷静,以便将自己要传达的哲理清晰的摆出,让观者自行评判。这样一个一直平稳的,没有什么诱人情节的电影总让人很难坚持的看下去,然而正是这样的电影,你一旦坚持下来,就会不虚此行。有过这样观影经历的人一定明白这种感受,从此,偏爱上这样看似无奇却在最后抛给你个惊喜的影片。最后这一幕,往往余音绕梁,引起我们良久的沉思,得到的是自己一直追问的答案。

这样的电影,其情节似乎都可以被淡化作一个飘渺的大背景。无论是追问抛弃爱人追求名利何以成为音乐大师,还是追究影片究竟是在讲爱情还是音乐,都已经不重要了,总纠结于细微之处或是故事情节,没劲又愚蠢。一部影片如果能真的解答清楚人们的一个疑问,那它无疑就已经是成功的了。

全片的高潮,无疑就是学生在老师生命即将结束前,对“音乐是什么”的追问。

学生“请您为我上最后一课吧。”

老师“不,这是我给你上的最初一课。”

“音乐是耳朵听的吗?是沉默吗?是因爱而生的恨吗?”这样看似由具象已经升至抽象的答案,却仍然不能得到老师的肯定。

“是给逝者的礼物吗?是让铁锤声变得更柔和吗?是给没能来到这世界的婴儿的礼物吗?”

这样的回答,只有看完全片的人才能深深体会到,这的确是最恰当的回答了。

逝者是自己为名利而抛弃的真心的爱人;铁锤是自己曾对皮匠父亲的抱怨;婴儿是因自己抛弃而没能存活的儿子……

会用乐器,那你可以为国王演奏,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表演者,然而无法成为音乐家。因为音乐究竟是什么,不是每个会摆弄乐器的人都明白的。而只有当自己可以唤起心中死去的爱,可以将过去的怨恨化作理解,懂得忏悔曾经的过错,那么他才明白什么是“音乐”。

音乐不是因爱而生的恨,不是你表达自己怒气、报复这个社会不公的武器,也不是你攀附权势的阶梯。音乐应该是能够唤起人心中最柔软的爱,以及化解所有怨恨与怒火的力量。它能让老师在弹琴时见到死去的妻子,能让女儿为了爱人而甘愿牺牲。所以老师在生活中处处指点,音乐无处不在,无论是哭泣还是任何我们会忽视的声音,无不是最自然的天籁。

此外值得一提的就是片中两个提到多次的意象:成熟的桃子、小船。小船无疑是老师盼望离开这个世界与妻子团聚的载体。而成熟的桃子,则是妻子、两个女儿都渴望拥有并给予爱人的一份成熟的长久的爱。她们以为自己都无力拥有并给予,但在我看来,其实,片中的男人都已经得到了那份最真诚的爱,看似短暂,实则永恒……

影片借爱情串线,其实在讲述几个人各自与音乐的故事。对于老师,音乐在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中唤来了她的身影;于女儿,音乐让自己得到爱情并为了再听一次爱人的弹奏而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于学生,则是将昔日那个满心仇恨,对自己的家庭与对这个社会的不公的仇恨都化作了理解。对于他们各自的悲哀,导演轻描淡写,无论是思念,爱情还是仇恨,仿佛都那么一笔带过。没有思念的悲痛也没有仇恨的诅咒,整部影片都是缓缓流淌,自然而沉稳,绝不煽情,但观者却在不自觉中卷入到影片中。

我执着于这种灰色的平淡,让你心中百般难过,却流不出一滴泪的电影。

弦音于黎明前沉寂

电影中文名

世界的每一个早晨

法国片惯常爱走文艺路线,无论是选题还是画面和音乐细节上都下足功夫。尤其是像《日出时让悲伤终结》(Tous les matins du monde)这样的带有艺术家传记性质的文艺电影,一直是法国文艺片最为擅长表现的领域。拍摄于1991年的这部略显小众的影片可能并不特别为人所熟悉,但相信许多人一定听过这个诗意的片名。更多的人——尤其是古典音乐爱好者——听说到这部片子应该来自于华裔大提琴家王健的推荐;他曾在多次访谈中提到这部影片,让他顿悟到了作为一个东方人,应该如何去感悟和演奏巴赫和巴洛克时期的音乐。
   片名若按照法语直译过来应该是“世界上的每一个清晨”,后修改成《日出时让悲伤终结》这个更为意向的名字。影片讲述的是17世纪法国巴洛克时期音乐史上的两位作曲家和维奥尔琴演奏家——圣·科隆布(Monsieur de Sainte-Colombe,1640–1700)与其学生马兰·马雷(Marin Marais,1656-1728)之间的故事。在历史上马雷跟圣·科隆布学琴仅仅只有6个月,他的主要老师应该是另一位久负盛名的法国作曲家吕利(Jean-Baptiste Lully,1632-1687),所以这部影片中更多的是虚构成分而非真实的传记。但整体低调隽永,如诗似画的氛围使得影片显得非常唯美,加之所选取的音乐属于法国巴洛克音乐中的经典之作,使得该片广受好评,在1992年法国凯撒奖中一举拿下了包括最佳摄影、服装设计和电影原声等七项大奖。这部电影同时在推广古乐和维奥尔琴的演奏艺术上也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影片故事情节不算一波三折,而是平铺直叙,讲述的也是一段古老套路的情感:老师带着年幼的女儿生活,却无法终止对亡妻的思念;学生拜师学艺并与其师女儿产生了爱情。而故事的发展总是如此,纸醉金迷、功成名就的生活总是更令人向往;心高气傲的年轻人总是会认为老辈的思想皆为陈腐——师徒终于分道扬镳;女孩也终遭抛弃,最终以自缢了结生命。人类情史上始乱终弃的故事实在是太多,追名逐利的诱惑更远远大于其他的意义——世俗生活的活色生香远胜于苦修心灵的精神境界。直到经历生离死别,回到最初的原点,才明白后者更深的意义。
   而就是这样老套的情节和道理,却在缓慢得近乎压抑的叙事节奏中被一种很动人的方式叙述出来。古板的圣·科隆布远离尘嚣,他不慕名利,只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一心追求精神境界的纯净;而年轻的马雷则是世俗世界中的代表——他年轻、才华横溢,梦想摆脱卑微的地位,跻身于上流社会获取功名。两人的演奏方式同样也代表着两种不同的观念:朴素的音乐,还是浮华的装饰。这导致了最后的分歧和师徒关系的最终破裂。正如老科隆布所评价的,音乐自于心灵,不能屈服于世俗。以戏耍的方式演奏,只是一个了不起的表演师。装模作样也许很行,但是做不了真正的音乐家。爱情是艺术中永恒的主题和不竭灵感的源泉。圣·科隆布的大女儿玛德莱娜爱上了这个不羁的少年;即便在师生决裂后,她也把他藏在自己的小屋里,毫无保留地交给他演奏的技艺,如何真挚而非浮华地演奏音乐。即便是在她最后一次聆听抛弃她的马雷演奏那首为她而作的《梦中的女孩》,也言简意赅地指出了其中的精义。只是,爱情从来都是屈从于残酷现实前,最终以悲剧告终。
  
   片中大段的长镜头都是静止的画面对切,很多构图和色调都借鉴了当时的油画感觉,非常典雅。剧情中甚至还安排了一位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画家——Lubin Baugin(1612-1663),他为老科隆布作了那张隐含着他亡妻灵魂踪迹的油画:编藤的酒壶,装着红酒的透明高脚杯和一盘法国甜蛋卷的静物画。这幅作品现藏于巴黎卢浮宫,是法国巴洛克艺术史上非常杰出的静物画代表。儿童们的服饰和室内带有雾霭感觉的漫射光线亦借鉴了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1632-1675)的室内风光画,细节拿捏得十分精道。而到了影片后半部分,大段大段的场景都隐没在黑暗中,师徒二人面对面地演奏,感悟艺术的真谛;一柱昏暗的烛光勾勒出人物微弱的轮廓,像极了拉图尔(Georges De La Tour,1593-1652)笔下的逆光——这逆光曾在画家大部分中作品中运用,表现那些苦难的圣经画作题材,圣徒们隐藏在神圣的黑暗中,一线光明勾勒出他们意味深长的动作和眼神——所有这些细节都显示了制片在美术上相当的细心和严谨的艺术上的求证。
  
   既然是反映音乐家的传记性质电影,片中的音乐自然是重中之重的表达对象。人物所演奏的乐器是一种特别的古乐器,通常称为7弦腿式维奥尔琴(viol),又称为古大提琴——也就是今天现代4弦大提琴的前身。低沉而忧郁的如同叹息般的音色特别适合表现全片忍隐和深思的情绪。大量的音乐都来自于片中两位主角音乐家圣·科隆布和马兰·马雷的作品,还包括了相当一部分同时期其他法国音乐家的作品——吕利(Jean-Baptiste Lully,1632-1687)、库普兰(Fran?ois Couperin,1668-1733)等人的名作都在影片中出现过。片中能听到相当部分优秀的维奥尔琴作品,包括圣·科隆布著名的加沃特舞曲(Le tendre-Gavote La ferme)和由西班牙古曲作为主题而改编的“福利亚”变奏曲(Folies d'Espagne)——历史上许多作曲家都为这个主题作过变奏。当然,出于为了能让观众更好地理解这些年代久远的音乐,很多作品都加上了诗意的标题;马雷的那首为玛德莱娜创作的《梦中的少女》就是如此,原作名为《梦想家》(La Rêveuse),都是维奥尔琴小品中十分动听的作品。那首贯穿全片出现多次的《悲哀之墓》(Tombeau Pour Mr. de Sainte Colombe)其实是圣·科隆布早期为他的朋友Mr. Vauquelin而作的前奏曲(Prélude Pour Mr. Vauquelin),在片中更换成《悲哀之墓》这个动人的名字。这种改编虽然使音乐理解起来更通俗化,但算得上和影片整体的氛围切合紧密。在末尾师徒二人一起演奏《眼泪》(Pleurs),各自思念着逝者——音乐完美地融入到深沉的悲哀中,才使得观者明白,音乐不是世俗的东西、不是名声、不是沉默、不是由爱引起的恨、不是自暴自弃;而是给逝者的思念的礼物、是给那些不能言语之人的低声安慰、是人类精神永恒传递下去的一种凝聚。
   影片最后的镜头十分动人;在弦音沉寂后的一片寂静中马雷看到了去世多年的老师圣·科隆布的形象。老人举起手来表示对更早逝去的亲人的思念和对音乐的渴求;马雷在对逝者的思念中演奏La Rêveuse。这幕场景不由得令观者泪如泉涌——昼夜更替,时光荏苒,人们的爱恨情仇随着肉身的消逝在历史长河中早已灰飞烟灭,留下的只有人类至高精神的凝聚——永恒的艺术。
  
 

美妙的古大提琴

电影中文名

世界的每一个早晨

法国电影Tous Les Matins du Monde,中文译名有好几个:世界的每一个早晨、日出时让悲伤终结等等。直至影片结束,耳畔依然回荡着片中低吟的古大提琴(好像也叫维奥尔琴)之声。 四处寻找电影原声,终于在唯美上找到了,此乃地址:http://www./music/music.do?musicId=bd6c652f1bf2743e011bf36482df0776
最好先看电影后听音乐,在土豆网上可以搜到此片。 另外还有一个好消息,今年10月17日 ,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会有维奥尔琴大师的演奏会,票价目前也还不贵,希望能去现场聆听。

日出时将悲伤终结

没有经历过失去的人从不懂得悲伤,所以人一旦悲伤,就意味着有什么东西从他生命里被彻底割去了。在无数教我难以忘怀的悲伤电影片断里,发现有不少都没有落泪场面,可你就是能从那些安详的面容上窥见最真实的痛楚。比如是枝裕和的《步履不停》中,传统朴实的横山太太每年夏天都会热情接待一位碌碌无为的上班族青年,因为横山家最心爱亦最有希望继承家族事业的小儿子因为救这个人而死亡,所以对方告别的辰光,她总是再三嘱咐人家:“请明年也一定要来!”;对此大儿子非常不解,她却跟他讲:“他一定要来,只有每年来他才不会忘记,就是要让他愧疚,自责!要他明白他毁灭的是一个多么有前途的生命!”且不提这位老母亲口吻里汹涌的愤怒与怨毒,你会惊诧她这种绵绵不绝的悲伤,也终于清楚对某些人来讲它是永无休止的宿命。还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刘别谦的《天堂可以等待》中,已罹患绝症的妻子坐在二十多年以前与爱人私定终生的书房内,丈夫走进来问她是不是不舒服,她摇摇头,反而与他追忆那段略带疯狂的爱情往事,眼角眉梢沾满了幸福的露珠,随后他们抱在一起慢舞,是纪念,亦是告别,我相信这份悲伤怀有的感激与沉醉,唯有真正享受过“执子之手,与子携老”的欢愉方能体会。

可《日出时让悲伤终结》向我们透露的是悲伤的另一个秘密——曾经拥有,与“失去”恰恰相反,“拥有”同样掌控着人们脆弱的思想,它宛如上帝无聊时玩的一种游戏,将球抛给你了,可你必须在规定的时刻将它再抛出去。所以,片中的意大利大提琴家桑德接到了那只球,他拥有过人的音乐才华,美丽的妻子与两个可爱的女儿,这种拥有你应该在另一部电影《红色小提琴》中亦见识过,很快,和谐美好的状态被打破,妻子不幸逝世,音乐家从此拥有了“悲伤”的权力。从桑德的琴声里,你能感受到他日积月累的思念,愈积愈浓,愈积愈沉;他保持自己与艺术亲近的方式,拒绝了许多诱惑,因为他知道,这些“拥有”终究只是虚浮。桑德唯一的学生马莱斯亦活在“拥有”之中,他年轻、精力旺盛,有过人的音乐才能,并且野心勃勃,“拥有”使他不甘被埋没在荒郊野外,自然无法像老师那样整日呆在林中小屋细味伤感,他要炫耀他的“拥有”,甚至不惜背弃爱情。马莱斯的行为是出于对悲伤的不屑一顾,平常他总是不断地询问桑德音乐是什么,试图将之浓缩成一种概念,而桑德的回答永远是“不对”。然而终有“对”的一天,在马莱斯离开桑德的几年里,他将自己对桑德大女儿的爱恋谱成乐曲《梦幻女孩》,这个辰光,他依然只是利用这种分隔的惆怅作为创作灵感,在宫廷内演奏多次,却一次都没有让初恋情人听过。直至马莱斯再次回到桑德隐居的老宅,探望因产下死胎而久病不起的“梦幻女孩”,她已容颜枯槁,骨瘦如柴,昔日的娇艳光辉已被无情抹杀,他只得为她演奏了一次《梦幻女孩》,仿佛在催促她早些终结那干涸的生命。

后来正如我们知道的那样,马莱斯尝到了悲伤最原始的滋味,他拥有了“失去”。记得马莱斯躲在桑德的木屋底下聆听的那段戏我看了很多遍,他羞于对导师忏悔,又想得到宽恕,于是在底下足足等了二十三天,终于在某个昏暗的夜里,桑德那把头部雕有妻子肖像的维奥而琴再次发声,如微风般轻柔的低回,骤雨般细密焦虑的倾诉,在反复撕扯挣扎中掉落的哽咽,被愤怒敲击之后的黯然疲惫……每个音符均似正颤抖的安慰和祈祷。那一刻,马莱斯知道,眼前封闭的那扇门已然敞开,他可以在全然纯净的悲伤之中沐浴爱的圣光。当师徒二人合奏桑德为亡妻写下的曲子《悲哀之墓》与《泪》时,电影其实已经可以结束了,可马莱斯的遗憾并未全部被弥补,因此才有了那个教人唏嘘的结尾,恍惚中他在恩师的提点下再次演奏《梦幻女孩》,那是专属于他的悲伤,一个高贵而幽怨的灵魂化作音符永世在头顶盘旋。可见悲伤终结前的故事,宛若一声苍凉的叹息,即便已消失得如烟如梦,都是无法忽视的情怀。

《日出时让悲伤终结》

电影中文名

世界的每一个早晨

导演:亚伦·科诺 (Alain Corneau)
上映年度:1991
制片国家/地区:法国
imdb编号:tt0103110
又名:All the Mornings of the World/世界上所有的早晨/日出前让悲伤终结
关于电影 1:
  圣哥伦布准备收马莱为徒。
  圣哥伦布:你的演奏很好,姿势也好,感情丰富。运弓有力,左手也运用得很好,装饰音也不错。但是,没能从你的演奏里听出音乐。你适合做舞蹈和戏剧的伴奏。作出来的曲子,必须让世人接受才行。你在音乐中有丰富的生活,但是却不能成为音乐家。最重要的是谦虚,注意听那些世俗的声音。但是你进了合唱队,我觉得很遗憾。做我的弟子吧。
  
  2:
  夜里,走在圣哥伦布和马莱前面的小孩自顾自停了下来,放下灯,撒起了尿。
  圣哥伦布:嘘。(示意马莱认真听)呵呵,嘿嘿嘿,现在你明白音乐中的装饰音了吧。
  马莱:要下降半个音符?
  圣哥伦布:(板起脸)不是的。(转过身去撒尿)
  马莱:真正的音乐目标是不是沉默?
  圣哥伦布:不是的!夜深了,脚也冷了,我先回去。(夺过马莱手中的灯,拂袖而去)
  
  3:
  圣哥伦布和马莱淋着雨,奔向房子。
  客厅里。
  圣哥伦布:可以吧,你的耳朵里到处是感动。
  马莱:(对大女儿)昨天在国王面前弹了琴,士兵发现乐器上有个烧焦的地方。。。(专注地弄着琴)
  圣哥伦布:(暴怒,拍凳子)弹吧!(冲向马莱,一把夺过琴,向墙壁摔去。)
  马莱瘫坐下来,大小女儿分别抱住他们。圣哥伦布走到橱那里,笑了笑拿出一包钱,走到马莱跟前,马莱站起,一脸不服气。大女儿伏在地上哭泣。
  马莱:(拿过钱)没想到事情闹得这么大。
  圣哥伦布:你知道乐器是什么,乐器不是音乐。这笔钱可以买一匹杂技团的马。好好听听我女儿的哭声,比你弹的琴更接近音乐。你出去吧,你是一个了不起的表演师。装模作样也许很行,但是做不了真正的音乐家。
  
  4:
  大女儿死后的某个夜晚,马莱想再听圣哥伦布的演奏,来到木屋。
  圣哥伦布:夜这么晚,有谁在这里?
  马莱:是过来寻求音乐的人。
  圣哥伦布:音乐中有什么可以追求的东西?
  马莱:我需要的是悲哀和泪。
  圣哥伦布:请坐。
  马莱:能够求你给我上最后一课吗?
  圣哥伦布:不,只是我给你上的最初一课。可以吗?音乐就是表达那些语言无法表达的东西,所以音乐不能是世俗的东西。你应该知道音乐不是国王能拥有的。
  马莱:是上帝的东西吗?
  圣哥伦布:不,神是可以表达出来的。
  马莱:可以用耳朵听吗?
  圣哥伦布:耳朵不能接受真正的音乐
  马莱:那是不是可以用钱买到的?(圣哥伦布摇头)那名声呢?音乐是一种沉默?
  圣哥伦布:沉默只不过是一种内在的语言。
  马莱:其他的音乐家呢?我跟他们不一样。爱能感受音乐吗?音乐是不是由爱引起的恨?是不是自暴自弃?
  圣哥伦布:都不是。
  马莱:是不是一种贡品?
  圣哥伦布:也不是,你说的贡品是什么,你是说那些点心?那算不了什么。
  马莱:我不明白。是不是给死者的礼物?
  圣哥伦布:是的。
  马莱:是给那些不能讲话的人低声的安慰?给那些小孩子的身影,让鞋厂的锤声变得柔和,给那些不能来到世间的婴儿一份礼物?
  圣哥伦布:(紧握马莱的手)刚才你应该听到我的叹息声,我离死神不远,曲子也将消亡,到时怕是没有人悲伤。把死者叫醒,这样的曲子只能由你来完成了。
关于原声音乐

试听地址:
http://www.xiami.com/album/289375/Tous+Les+Matins+du+M 专辑曲目:
01.Marche pour la ceremonies des Tures (J.B. Lully)
02.Improvisation sur les Folies d'Espange (M. Marais)
03.Prelude pour Mr Vauquelin (J. Savall)
04.Gavotte du Tendre (Sainte Colombe)
05.Une jeune fillette (Melodie populaire - arrangement J. Savall)
06.Les Pleurs (Sainte Colombe): version viole seule de J. Savall
07.Concet a deux Violes ``Le Retour'' (Sainte Colombe)
08.La Reveuse (M. Marais)
09.Troisieme Lecon de Tenebres a 2 voix (F. Couperin)
10.L'Arabesque (M. Marais)
11.Fantaisie en mi mineur (Anonyme XVIIe siecle - J. Savall)
12.Les Pleurs (Sainte Colombe): version a 2 violes
13.Le Badinage (M. Marais)
14.Tombeau pour Mr de Sainte Colombe (M. Marais)
15.Muzettes I-II (M. Marais)
16.Sonnerie de Ste Genevieve du Mont-de-Paris (M. Marais) 延伸阅读   大多数朋友都把电影中最重要的道具——维奥尔琴当成了大提琴,在这里我只谈谈这种乐器。
  维奥尔琴的意大利语名称是viola da gamba,意思是“大腿的维奥拉”。大家在电影中看到的是最典型的维奥尔琴——“中音维奥尔(tenore-viola da gamba)”,体型正好和大提琴相近,夹在双腿间演奏也是理所当然的(注意,维奥尔没有像大提琴那样的支柱,故大提琴严格地说不是夹在大腿间,而是支撑在地上)。殊不知维奥尔家族还有好多种型体,其中最小的只有小提琴那么大,这些小型维奥尔同样放在大腿上演奏(有点像二胡),而且维奥尔的执弓姿势和二胡相同,是手心朝外,而不是大提琴那样的手心朝内。
  当然,维奥尔琴之所以不属于提琴还不是因为这些外在区别。大家注意到了吗,维奥尔琴的琴颈上有像吉他那样的七条品格,与吉他不同的是,维奥尔德品格一直延伸到琴颈后部,形成封闭的七个圈。提琴类乐器是没有品格的。有人把维奥尔称为“竖拉的吉他”,吉他有六条弦,维奥尔也是六条(后来增加为七条),吉他调弦基本是四度,维奥尔也是四度调弦(只有一处是三度,吉他也有一处是三度),而提琴类(除了低音提琴)都是严格的五度调弦。
  维奥尔琴诞生于15世纪,到影片中的时代已经开始盛极而衰,提琴类因为具有更大更明亮的音量和更灵敏的反应能力而逐渐取代维奥尔琴家族。先是小体型的维奥尔琴消亡,最后到17世纪后期,最后的中音维奥尔也被人遗忘。
资料参考

黎明前让恋爱终结

电影中文名

世界的每一个早晨

在模糊到无法确定真实性的记忆里,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家住的那栋楼的后面,是一望无际的田野。
那时侯,只要我起的够早,就可以看到日出。
后来,一栋更高的楼挡住了我的视线。
而日出这回事,如同丢失的羽毛,渐渐被我淡忘了。

直到去年冬天的某个夜晚,蜷缩在椅子上的我,在日出来临之前,看完了《黎明前让恋爱终结》


黎明前让恋爱终结(Tous les matins du monde)
还有一个译名叫《日出时让悲伤终结》
一部法国电影
一个关于音乐,爱情,生命的故事


圣.哥伦布善于演奏维奥尔琴,其技出神入化
他和两个女儿在如世外桃源般的森林里生活
伴随着他们的,是醉人的风景和美妙的琴声

声名远扬,国王派人邀请他入宫廷演奏
圣性格清傲,拒绝了邀请。
他每日把自己关在小木屋中,研究音乐,思念亡妻
当他拉琴的时候,会看到妻子在对面平静聆听。


后来森林里来了一位红衣少年,名叫马莱,拜圣为师学习琴艺
在学琴的日子里,他与圣的大女儿相爱了
经过刻苦的努力,马莱终于学会了演奏维奥尔琴的技巧,却无法领悟音乐的真谛
恼怒的圣赶走了马莱
马莱因其出色的琴技成为宫廷乐师,为皇宫贵族们演奏乐曲
而圣的大女儿却相思成疾,卧床不起
最终伤心自杀
...

很多年过去了,马莱人到中年
回想往事,不胜唏嘘
他重回小屋,找寻失去的情感,找寻音乐的真谛
...

低沉哀宛的琴声,纠结着心底里的丝丝情感
每一个音符流淌着的,是无尽的思念与慨叹
光影交错音色流转
迷失在那片绝美森林里的我,等待着从黎明前的幻梦中苏醒
抑或永远不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