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狸猫换太子之谜(3)

 吴双江藏书館 2015-08-27


既然历史上没有狸猫换太子这样的事,为什么清末小说《三侠五义》以及后来的评书、各种戏曲乃至当代的电视剧如此热哀于宣染这样的题材,谜底何在呢?我猜想,谜底可能是:

谜底一,人们对封建时代皇位之争特别感兴趣。这种故事讲得越离奇,受众越多。《三侠五义》作者为清朝石玉昆约生于乾隆末期-约卒于光绪年间是古典长篇侠义公案小说的经典之作,堪称中国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同时,作为中国第一部具有真正意义的武侠小说,《三侠五义》的版本众多、流传极广,书中脍炙人口的故事对中国近代评书曲艺、武侠小说乃至文学艺术的内容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人认为,狸猫换太子这个故事并非取材于宋朝,而是取材于明朝成化年间。明宪宗的妃子万贵妃明宪宗大17岁,却深受明宪宗的宠爱,成化二年 (1466年),万贵妃生下一个儿子。母由子贵,第二年,这个儿子就夭折了,可万贵妃已经38岁了,不可能再生孩子了。明宪宗虽对万贵妃情有独钟,但他毕竟要有子嗣,所以也会宠幸其他的妃子和宫女。可是无论是哪个妃子或宫女,只要是怀上龙种,都会被万贵妃暗下毒手,或者是强迫她们堕胎,或者干脆害死。所以明宪宗一直都没有儿子。偶然的一次机会,宪宗到内库,见到了一个姓纪的宫女,他见纪女谈吐不俗,十分喜欢,当晚就临幸了她。临幸归临幸,明宪宗过几天就忘了这个女人,可纪女却怀了身孕。纪女的肚子渐渐大起来,终于被万贵妃得知,她立马就命宫婢拿烈性堕胎药去给纪氏吃可是那个宫婢却下不了手,冒着杀头的危险,保住了纪氏肚中的孩子,并向万贵妃谎报说,纪氏并未怀孕,只是肚子上有“病痞”,所以肚子肿胀。万贵妃听说后,也没有再追究,只是把纪氏打发到安乐堂居住,安乐堂是收容老病宫女的地方,纪氏要想再见到宪宗就难了。于是在安乐堂中,纪氏生下了一个瘦弱的男婴,也就是后来的明孝宗朱佑樘。太监张敏对明宪宗忠心耿耿,有心要保住皇帝唯一的儿子,但万贵妃势力太大,弄不好自己和皇子的性命全都难保,所以他和纪氏把皇子交给了废后吴氏秘密抚养。转眼六年过去了,皇子艰难地长大了。有一天,宪宗让太监张敏为自己梳理头发。他一边打量镜中的自己,一边叹息道:“我已年满三十,老之将至,却至今也没有一个儿子。”张敏见皇帝如此忧伤,终于按捺不住,立即伏地叩头,说:“老奴死罪,万岁您已经有儿子了。”张敏将来龙去脉一一告诉了宪宗,宪宗一听,大喜过望,马上亲自前去,召见皇子。然后父子相认,皆大欢喜,宪宗给自己的孩子取名为“佑樘”。可是不久,纪氏便突然去世了,很可能是万贵妃下的毒手。而后万贵妃几次谋害朱佑樘不成,被活活气死。不多久,明宪宗也追随他的爱妃而去,朱佑樘登基称帝。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中,有许多人物可以从上面找到原型,万贵妃和刘妃一样嫉妒心太重,阴险毒辣,而保全了朱佑樘的是一个不知名的宫婢和一个太监张敏,与狸猫换太子中的宫女寇珠和太监陈琳也只是大同小异罢了,当然,现实生活没那么美好,没有包拯那样的清官,纪氏也是默默地死去。作者把故事写成狸猫换太子,当然是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那么他为什么不把故事发生时间写为明朝,而要写成宋朝呢?我认为有三个原因。一是作者处在乾隆后期文字狱非常严重的时代,象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一样,故意把故事发生的时间往前面移,少惹麻烦。二是宋真宗有刘妃将李氏所生之子占为已有的史实。三是宋朝有包拯这个人,而三侠五义正是讲述了北宋仁宗年间,包公赴任定远县、执掌开封府,在众位侠义之士的帮助下审奇案、平冤狱、除暴安良、行侠仗义的故事。书中塑造了一位铁面无私、不畏权势的清官形象,同时穿插了大量侠客们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正义行为。尽管“仁宗认母”之事与包拯无关,小说嘛,借用一下也无妨。由于这三个原因,石玉昆的《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便在民间流传了几百年,而且越讲越离奇,加上现代化的艺术--电影电视,传播就越来越广,而且传至海外,影响也越来越大。不知是福还是祸,有谁说得清,道得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