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话吴晓波:传统营销如何转型互联网...

 王哥九月 2015-08-27

“转型”浪潮不仅在冲击着企业的经营模式、管理模式,营销模式也受到了猛烈冲击。伴随着用户消费转换成本增加,传统营销急需全面革新,企业要充分了解并适应新的媒体形态和新的消费者决策习惯,同时,还要善于运用新的互联网营销技术,参考新营销理论,加速互联网+转型,最终实现高效营销。

百度商业生态事业部总经理崔聿泓最近在与吴晓波对话时称“数字化思维下的营销才是未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急速渗透,崔聿泓谈及的这一观点已经成为企业营销转型过程中难以回避的问题。

传统营销不再高效,转型互联网+更需要数字化思维

传统营销越来越无法应对新环境下的企业需求。随着消费习惯、消费途径、媒体形态、营销技术等方面的改变,传统营销难以为继。传统企业要转型,首先就要改变传统营销思维定式,加快实现互联网+转型。

在崔聿泓看来,连结消费者的能力是未来企业营销与经营最重要的能力,而企业所有连结消费者的行为都必须满足两个方面,第一要明确产品的消费者是谁,第二是快速将产品信息传递给用户。这也是企业营销转型互联网+是否成功的基本标准,不然,任何营销行为都将是低效率的。

基于此,崔聿泓提出未来企业营销需要整合化、数字化。他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大的特点是媒体资源泛滥,消费者有太多的信息源能够接收到信息,在不同的时间段通过不同的设备获取信息,未来的营销一定是整合式的。另外从消费者角度而言,最重要的特征则是“精准定向”。但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意义上的“精准”,同样面临着迭代升级,因为今天的消费者本身也在不断地行动,他们会主动地寻找需要的信息,并不断修正自己的需求。因此,营销不但需要找到对的消费者,更需要充分理解消费者当前场景与真实意图,才能产生共鸣。

广告主“小心翼翼”,媒体也需要更加“挑剔“

在数字化思维的影响和推动下,未来广告主和媒体在互相选择的过程中,都将变得更为谨慎。

转型大潮下,企业面对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似乎一夜之间,遍地都是对手的身影。想要突围,转型不可避免;想要杀出一条血路稳固市场地位,营销转型迫在眉睫。

广告主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肆无忌惮地砸钱开路。如果说有钱任性,但时间成本却是任何一家企业都无力承担的风险。无论企业大小,如果砸错了位置,可能面临的是血本无归。

而作为互联网开发者,同样也不能像从前那样只专注内容,对待广告持悠然自得的心态择价高者录用。在唯用户体验独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APP更需要向用户呈现高质量、高体验的广告。任何一个让用户感到“不爽”的广告的出现,都可能令产品失去一大批用户。

用户为王并非是一句空话。

面对如此苛刻的市场和用户,广告主和开发者该如何做抉择?

程序化购买机制或许能够从底层解决上述双方的难题。以百度展示广告程序化交易体系为例,自从2013年百度流量交易服务(BES)上市以来,市场上50多家主流DSP都已经与百度合作并持续至今。其推出的全新展示广告投放服务平台DSP(Demand Side Platform),可以为广告主提供整合式的媒体资源和高效、精准、智能的跨屏程序化服务。这些服务能够帮助广告主顺利地从消费决策的各个阶段介入,从而获得最好的营销效果。根据崔聿泓的介绍,百度不仅整合了品牌喜欢的百度站内外优质资源,也有更丰富的营销技术来实现智能的品牌展现,并衡量品牌展现效果。

同时,崔聿泓还表示,在百度DSP上,“精准投放”并不局限于纯转化目标的投放,更准确的说,应该是“智慧投放”,能包容广告主品牌展现、效果投放等多重营销目标,根据目标自动调整营销策略。

而针对手机APP,开发者更是可以使用百度SSP媒体服务,以及百度原生广告技术,真正达到在不影响自身产品体验的同时,将闲置广告位填满,保证APP变现能力。目前,百度对中国TOP500企业已实现了高达96.8%的覆盖率,便于让开发者抓住“超级金主”。同时配合精准的大数据挖掘,良好的互动体验,让广告拥有高点击率和更高的转化。而在高收益率方面,百度创造了全生态的流量交易模式,从流量服务平台到交易平台、数据服务平台,再到百度DSP和第三方DSP,让每一次展现都充分竞价,不仅分成比例高,变现能力也更持久。

程序化购买已经成为目前互联网广告市场的主流,而百度在该领域仍旧在尝试通过改变,加深广告主、媒体、用户的体验。2015年上半年,百度先后投资了内容推荐台Taboola和收购了日本原生广告平台popln。

未来,互联网广告的效果与体验必然会继续升级。但无论如何改变,当下的时代,已经蜕变成为一个越来越需要企业“把钱花在刀刃上”的时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