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针王乐亭针灸操作手法详解

 nqj0108 2015-08-27
`

专家简介

王乐亭(1895-1984),名金辉,河北省香河县人。曾考入中国大学学习,两年后,弃学从医,拜北京针灸名医陈肃为师。1929年考取“医师执照后,王乐亭开始使用针灸行医治病,人称“金针王乐亭”。1953年,被聘至北京中医学会,曾任北京市第二中医门诊部顾问,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医师,北京第二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北京中医学会委员、针灸委员会理事。《金针王乐亭》一书是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很好总结。

金针王乐亭针灸操作手法详解(干货)

金针王乐亭针灸操作手法详解

  先师王乐享教授根据《针灸大成》和周伯勤之《中国科学针灸》所介绍的捻转补泻手法之论述,经过自己几十年的临床反复实践,最后形成自己的独特手法之风格。先师最后将捻转补泻之手法归纳为“随济迎夺、进插退提”八个字,即按各条经的循行方向面行补泻手法。正如先师在著者所整理的临床资料中,批语部分有一段自叙曰:“我选用捻转补泻手法,因它对深浅刺的穴位都能用,其如头面、胸胁、腰背、手足指部等处,皆是浅刺的部位。其它手法如提插、青龙摆尾、白虎摇头、凤凰展翅、苍龟探穴等手法都不能用,故选定捻转手法深浅皆宜,全身可用矣。”

捻转补泻法

  1.十二经补泻法

  手足十二经由于左右侧经络循行的方向不同,所以补泻的方法也不相同。例如:低血压的病人,应当补手阳明经的曲池,对于左侧曲池穴,医生的大指应向后捻针,其针体向右旋转(逆时针);若刺右侧曲池穴,医生的大指应向前捻针,其针体向左旋转(顺时针)。如果病人是高血压,则患者之曲池应取泻法。其左、右两曲池穴之捻转手法应与上述捻转方向完全相反。所以对于上、下肢,左、右侧以及用补、用泻的手法皆各不相同。为了便子记忆,韩福如主任曾设表格,兹录于后说明之(详见表1)。

  2.督任二脉补泻法

  督脉、任脉皆起于会阴部,均是由下向上循行,所以督任二脉之补泻捻转方向是相同的,都以医生的大指向前捻针为补;大指向后捻转为泻。

  表1 手足十二经补泻手法分折表

金针王乐亭针灸操作手法详解(干货)

  3.十二经、任督脉与五输穴的关系

  综合诸所述,手足十二经之中,手三阳与足三阴的补泻手法是一致的;手三阴与足三阳的补泻手法是一致的。任脉、督脉的补泻手法是相同的。总之顺经捻转、旋针为补,逆经捻转、旋针为泻。先师严格按照十四经的起止和循行方向进行补泻,再配合轻、中、重度之刺激量的补充。形成一整套简单易行,而且是卓有疗效的虚实补泻手法。

留针时间

  1.留针时间的理论依据

  《灵枢·营卫生会》曰:“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指出营卫一昼夜各在人体内运行50周次,也就是说一整天24小时经气在经络中,循环运行50周次。

  《灵枢·五十营》曰:“人经络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气行十六丈二尺,气行交通于中,一周于身:下水二刻。”指出气血运行一周于身,需时二刻。

  2.留针时间应该是28分48秒

  留针时间的长与短,对临床疗效有直接关系,是针治过程中较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临床中留针时间多不一致,有15分钟、20分钟、30分钟、40分钟、60分钟、甚至数小时等。那么留针时间究竟以多长时间为适当呢?

  著者在随先师佐诊时,曾请教老师。师曰:“针刺入经穴,通过经络疏导经气,使脏腑气血得到畅通或补益,从而促进虚实平衡,但必须要经过运行一个周次的时间,方能取效。”进而言之,每昼夜24小时,总共运行50周。

  每运行1周,需要0.48小时。

  每小时60分钟,则60分×0.48=28.8分。

  每分钟60秒钟,则0.8分=60秒×0.8=48秒。

  所以每运行1周,需要28分48秒。

  因为留针时间,必须要待经气在经络中运行达到1周的全过程。

  因此标准的留针时间应该是28分48秒。所以说留针时间一般采取30分钟为宜。

金针王乐亭针灸操作手法详解(干货)

针刺手法综述

  【概说】

  古人说:“必欲治病,莫如用针。”(《针灸大成·通玄指要》)杨继洲注解此话详尽说。“夫治病之法,有针灸、有药饵,然药饵或出于幽远之方,有时缺少,而又有新旧之不等,真伪之不同,其何以奏肤之功,起沉也?惟精于针,可以随身带用,以备缓急。”这足以说明针刺疗法应用之广泛、方便。但是针刺疗法要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的疗效,必须抓住三个关键问题。

  1.辨证

  针刺疗法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祖国医学最重要的特点是辨证施治,也就是将患者现症中(参考既往病史)诸多不同的症状,通过四诊去伪存真,再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做一个总的证候概括。在针灸科的辨证中,除准确地应用八纲辨证外,还应结合辨经、辨病才能对证候认识更清楚。

  2.取穴

  辨证反映在取穴,辨证是为了取穴治疗,取穴是在正确的判断、分析后根据立法而采取的治疗方法。

  3.手法

  它是根据立法而完成治疗方案的手段。因此,在临床治疗上只有三者配合恰当,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针刺手法最初奠基于《内经》,在《内经》中,对手法的临床意义和运用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灵枢·九针十二原》提出:“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说明古人已经认识到针刺时,只有产生了针感(气至),才能产生治疗效果,而针刺手法是产生针感的重要因素,故在刺法方面提出“九刺”、“十二刺”和“五刺”;在补泻方面,《灵枢》已提到疾徐补泻和迎随补泻;《素问》提出呼吸补泻和开合补泻;《难经》则提出子母补泻,提插补泻和捻转补泻。晋唐至宋的有关著作均是阐述《内经》和《难经》所述。到金元时代,窦汉卿《针经指南》提出“下针十四法。”以后又创造了一些复式手法,如明初陈会的《神应经》创造了提插、捻动与动摇三者结合的催气手法,1439年徐凤的《针灸大全》中的《金针赋》提出了一整套复式补泻手法,并对烧山火及透天凉作了系统论述,此赋成为以后各针灸专著对针法进行发挥的蓝本。因此从古到今,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各医家留给我们许多各种各样的手法,在针刺治疗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是对针刺手法做一个初步的探讨。

(一)基本操作手法

  针刺手法(指毫针针刺法)系指在针刺过程中的操作手法。

  针刺手法包括基本操作手法和补泻手法。

  应该注意的是刺法与手法不同,刺法的范围比较庞杂,既有配穴的内容,如输刺、偶刺、巨刺。有不同疾病采用不同针刺深度的原则,如毛刺、浮刺,也有放血疗法的种类,如络刺、豹刺等。

  针刺手法的基本动作,根据《针灸聚英》、《针灸大成》、《针灸问对》、《针灸学简编》的记载,有下列数种:①揣,②切,③爪,④进,⑤退,⑤捻,⑦搓,⑧弹,⑨循,⑩摄,⑪摇,⑫刮,⑬弩(按),⑭扪。上述诸法包括押手的动作,用于进针前取穴、进针、行针、出针的全过程。

  古人总结的基本操作法十四种,这些手法大部分有实用价值,但有些临床用得很少,绝大部分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被发展提高,形成目前我们临床上常用的手法。下面就试论几种常用手法。

  1.进针法

  一般以右手持针,施术的手称“刺手”,左手按压皮肤,协助施术的手称“押手。”《灵枢·小针解》载:“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者’,言持针而出入也。”指出针刺操作时,必须双手协作。

  《难经·七十八难》提出:“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这是在《内经》的基础上强调了押手的重要性。押手除了协助进针外,下针手法的按、爪、切等法都有赖于左手。《标幽赋》更有具体记载:“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总之,归纳起来,押手可分为五个方面的作用:①确定穴位,不致进针时移位;②协助进针,防止针体弯曲;③减少疼痛,或者不痛,④宜散气血,避免刺伤血管;⑤加强针感,提高疗效。

  (1)押手法

  ①指切法:用左手拇指甲切押于穴位上。指切法有宜散局部气血,避免疼痛,固定穴位和协助持针的右手躲避肌腱、血管的作用。

  ②分拨法:定穴遇到肌腱血管时,用手指向前向后或左右推拔,使其分开按住穴位。如针内关穴,左手拇指紧按其穴,将两肌腱和血管拔开。同时要找到患者酸麻感觉的部位,以便进针。

  ③旋转法:定穴遇到骨骼肌腱血管覆盖的穴位时,令患者将有关部位旋转,使其被覆盖的穴位充分显露,以指按穴。定养老穴就需按此法。

  ④升降法:如遇伸屈关节才能较好显露穴位时,应采用升降法。如取解溪穴,以左手固定肢体,拇指紧掐其穴,右手握住足尖,上下摇动以松动踝关节。便可定清穴位。

  押手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熟练的刺手,也不能完成针刺操作。常用的进针手法有:

  (2)进针手法

  ①指切进针法:左手拇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紧靠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主要适用于短针的进针。

  ②夹持进针法:左手拇食两指夹握棉球,裹住针尖,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长针的进针。

  ③提捏进针法:左手拇食两指将针刺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刺入。此法主要适用于皮肉浅表部位的进针。

  ④舒张进针法:左手拇食两指将针刺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之绷紧,右手将针刺入。此法主要适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纹部位的进针。

  2.行针法

  进针后,为了使患者产生针刺感应而行使一定的手法,称为行针。针刺部位产生了经气的感应,称为“得气”。针刺必须引起得气才能收到效果,这是古今医者所公认的。《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明确说明得气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得气的标志有二:

  ①针刺时,施针者手下所得到的感觉。《标幽赋》中记载:“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又说“气之至之,如鱼吞钓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这就说明针刺得气时,施针者手下有沉紧的或被什么东西吸引住的感觉。未得气时,针下空松如无物。

  ②是受针者的针刺部位有酸麻重胀等感觉。因此,得气的概念应包括医者手下的沉紧感觉和患者针下的酸麻重胀等感觉。另外,患者针刺时局部肌肉的跳动和肢体的抽动等也是得气现象的反应。总之,行针得气就是针刺俞穴,通过捻转提插等各种手法,使针刺部位得到经气的感应。只有得气才能施行补泻手法。由于补泻手法、性质、刺激量大小不同,对经气的功能动力产生促进或抑制,从而达到补虚泻实、扶正祛邪的治疗作用。

  (1)行针的基本手法

  ①提插法:将针从浅层插向深层,再由深层提到浅层,如此反复地上提下插,其幅度大、频率快,刺激量就大。反之,刺激量就小。

  ②捻转法:将针左右来回旋转捻动。捻转角度大、频率快,刺激量就大。反之则小。

  ③针向(芒)法:如果要经气和针刺感应向上,进针后针尖须向上斜刺。如果要经气和感应向下,针尖斜向下刺。

  ④按压法:操作时,如要感应向上,可用手指紧压针刺穴位的下方;如要感应向下,可用手指压迫穴位的上方。

  如采取上述措施仍不得气,针下仍“如闲处幽堂之深邃,”就要施行“行针辅助手法”来催气行气。有的书称此为“催气术。”

  (2)行针辅助手法

  ①弹法:本法是留针过程中的一种催气手法。操作时,用手指轻弹针尾,使针体微微震动,以加强得气的感应。适用于针刺得气迟缓的患者。

  ②刮法:左手拇指扶住针体下端,右手拇指抵压针柄顶端,用右手食措或中指指甲由下向上刮动针柄,可以加强针感的扩散。

  ③摇法:对直刺的针体,摇动针柄时可以加强针感;对斜刺的针体,播动其针柄时,可使针感向一定方向传导。《针灸问对》中记载:“摇以针气。”说明摇法的作用在于行气。

  ④飞法:《医学入门》中记载:“以大指、次指捻针连搓三下,如手颤之状,谓之飞。”操作时,以捻转为主,连续捻3次,然后拇食指立即张开,如飞鸟展翼之状,反复数次,可以使针感增强。

  ⑤颤法:右手持针柄,作小幅度、较快速的提插,状如震颤,可以增强针感。

  3.出针法

  出针的方法,刘宗厚曾具体地指出:“出针不可猛出,必须作3~4次,徐徐转而出之,则无血;若猛出必见血也。”明代针灸家在“出针贵缓,急则多伤”的基础下,通过实践经验,对出针的方法,又有了新的发挥。如《金针赋》载“出针之法,病势既退,针气微松;病未退者,针气始根,推之不动,转之不够,此为邪气吸拔其针,乃至气真至,不可出之,出之者其病即复,再须补泻,停以待之,直候微松,方可出针,豆汗……出针贵缓,太急伤气。”杨继洲认为“凡持斜欲出之时,待针下气缓,不沉紧,便觉轻滑,用指捻针,如拔虎尾之状也。”文献所载的出针法极为丰富,从古典出针法研究和分析,可分为轻捻、平稳、迅速等拔针法,以适应不同情况出针的需要。

  (1)轻捻提出法:这是指用较长的毫针刺入深部以后的起针法。它不用押手,只需要执针的手指轻微地捻动针柄,边捻边提,慢慢地分段把针起出。

  (2)平稳拔出法:这也是用较长亳针刺入深部以下的起针法。起针时,它可以用押手,就是用一手的中食两指夹着针体压在皮肤上,用一执针的手轻巧敏捷地拔出。主要用于针治某些疾病,为了提高疗效,起针前要提插数次,有意识地给患者的局部造成沉重感觉,然后适时将针平稳拔出,让它保持一种持续性沉重感觉。

  (3)迅速抖出法:这是适用于短针速刺浅刺的起针法。起针时,操作动作要轻巧敏捷,在针刺入0.4~0.6厘米后,随即迅速地进行提插,趁着提插时把针拔出,给局部以一种强烈的刺激。

金针王乐亭针灸操作手法详解(干货)

针刺补泻手法

  针刺补泻的意义就是补虚泻实。“补”就是补正气之不足。“泻”就是泻邪气之有余。凡是虚证寒证则用补法;实证热证则用泻法。热盛用刺血法;不虚不实用平补平泻法。

  补:有扶助正气的作用,能促使人体内各种机能的旺盛和恢复;泻:有祛除邪气的作用,能疏导病邪,使其恢复正常生理状态;平补平泻:有调和气血,促使阴阳平衡的作用。

  补法和泻法虽然具有调节正虚邪实的作用,但必须依靠经络气化的功能,才能达到补虚泻实的目的。《素问·气穴论》中说:“肉分之间,谿谷之会,以行荣卫,以会大气。”说明通过针刺补泻手法,可以调和营卫气血,使阴阳平衡,促使脏腑功能得到恢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针刺疗法能消除疾病,首先是结合四诊八纲,辨证立法,拟定出针刺处方并要求取穴准确,然后施以恰当的补泻手法而获得的。

  针刺补泻效果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

  ①机体状态:在不同的病理状态下,针刺可以产生不同的调节作用,即补泻效果。如机体处于虚脱状态,针刺可以起到回阳固脱的作用。当机体处于实热闭证的情况下,针刺又可起到泄热启闭的作用。由此可见,针刺时机体的状态是产生补泻效果的主要因素。当然,针刺对机体的这种调节作用也和机体正气的盛衰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机体的正气旺盛,经气易于激发,针刺的调节作用就显著;如机体的正气不足,经气不易激发则针刺的调节作用就较差。

  ②针刺手法:针刺手法是促使人体内在因素转化的条件,是实现补虚泻实的重要环节,为了达到补泻的目的,进针以后往往需要配合一定的手法。针刺补泻手法是由针刺手法的某几种基本动作结合构成的。补泻手法的演变由简到繁,内容繁多。

  下面就将针刺补泻手法简要概述如下:

  1.基本补泻手法

  (1)迎随补泻:顺着十四经的循行方向进针,得气后将针推进半分左右为补;逆着十四经的循行方向进针,得气后将针提退半分左右为泻。正如《灵枢·终始》篇说:“泻者迎之,补者随之。”如《难经·七十八难》说的“得气,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这种方法是以经脉流注的方向为依据,认为顺经而刺可以推动气血的运行起补的作用;逆经而刺可牵制气血的运行而产生泻的作用。

  (2)呼吸补泻法:在呼气时进针,得气后在吸气时出针为补,在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吸气时气入胸部,此时进针则针与气逆,呼气时气出于胸,则腹壁虚而下陷,此时出针,则气随针出,损其有余,令病邪随针外散故为泻法。呼气时进针,气出时腹空气虚,此时进针补正扶虚,吸气时出针,腹满气足,针随气行,可使真气留存不泻为补法。

  (3)捻转补泻:在行针时捻转较重,角度较大为泻法,捻转较轻,角度较小为补法。还有一种说法,向左捻转时角度较大,用力较重为补,向右捻转时角度较大,用力较重为泻法。关于此法《标幽赋》、《针经指南》、《针灸大成》、《神应经》等古籍多有记载,但各家说法不一,在此不一一引述,需要临床上进一步证实。

  (4)徐疾补泻:进针时慢慢地刺入,略于捻转,出针时将退至皮下一二分时,较快出针为补。目的在于扶助正气,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起到补虚的作用;进针时迅速刺入,多加捻动,出针时较缓慢地退出为泻。目的在于祛除病邪使其由深至浅,由里达表而散邪。

  (5)开合补泻:出针较快,针退出体表时立即以手按揉外孔,勿使气泻为补;出针较慢,渐出针渐摇针柄,使之开大针孔,针退出体表时不按针孔,任气外泄为泻。

  (6)提插补泻:进针得气后,将针上下提插,先浅后深,反复重插轻提为补。反之,先深后浅,反复轻捅重提为泻。据报道:提插这一基本手法,临床上确有实用价值。反复提插可以找到准确的穴位感受器,以增强针刺感应,特别是用力向下重插时易获得针感,而且针感反应多强,易发生热感,对疼痛麻痹瘫痪等症取效甚捷;反之,轻微向下插入,则刺激作用较弱,适用于一般体弱年老、幼儿和初针畏针的患者。

  (7)九六补泻:此法是以提插或捻转的次数来分补泻。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凡行补法时须从九数,提插或捻转九次,或二九十八次,或三十六次;凡行泻法须从六数,捻动针次为六次、十二次或十八次。

  2.综合补泻法

  (1)分层(部)补泻法

  ①烧山火法:在操作时分天、人、地三部进针(《金针赋》曰:“初针刺至皮内,乃曰天才;少停进针,刺入肉内,是曰人才;又停进针,刺至筋骨之间,名曰地才)。针刺入皮下后,先在天部施行重插轻提法反复九下,再将针刺入人部,继续做重插轻提九下,最后将针刺入地部,做重插轻提九下,此为一度,即谓“三进一退。”出针时,紧按慢提,急速揉按针孔,勿使气泄。

  ②透天凉:在操作程序上与烧山火法适其相反,进针时直入地部,开始行轻插重提的手法六下,次退到人部,亦如前法提插六下,最后退至天部,再如是提插六下,此为一度,即谓“一进三退”,出针时,紧提不按其孔,任邪外出。

  以上这两种手法的具体操作是以徐疾补泻(三进一退,一进三退)、提插补泻、九六补泻、呼吸补泻、开周补泻组成。前者纯用补法,后者纯用泻法。认为通过这样的操作可以使“阳气”向下或使“阴气”向上。由于“阳生热”,用烧山火手法时,病人可有温热的感觉;“阴生寒”用透天凉手法时,病人可有寒凉的感觉。主要适应于寒症和热症。

  (2)补泻结合法

  ①阳中隐阴法:先浅进针,按穴位的深浅先刺入应刺深度的一半,施提插补泻法的补法,反复行九阳数,待针下有热感,再将针深入到应刺的深度,行提插补泻法的泻法,反复行六阴数,至针下有清凉感觉后出针。

  ②阴中隐阳法:先深进针,一直刺入应刺的深度,施提插补泻法的泻法,反复行六阴数,待针下有清凉感觉后,将针退出一半,施提插补法,反复行九阳数,至针下有温热感后出针。以上两种是由徐疾、提插、九六等法组成的补泻兼施法。前者先浅后深,先补后泻以补为主,可治疗先寒后热,虚中挟实的疾患。后者先深后浅,先泻后补以泻为主,可治疗先热后寒、实中有虚的疾患。

  (3)捻转补泻法——龙虎交战:施术时在手三阳足三阴任脉这七条经脉上取穴时,捻针向左转九下行补法,称为龙;继之捻针向右转六下行泻法,称为虎。在手三阴足三阳督脉这七条经脉上取穴时,先右捻六下行泻法后,再左捻九下行补法,如此一补一泻,一龙一虎地交替施针,故名曰龙虎交战。本法是由捻转九六两个单式补泻手法组成,企图以顺经捻转和逆经捻转来推运或牵制经气的运行。本法疏通经气止痛,适应于一切疼痛之症。

  (4)捻转提插补泻法——子午捣臼:进针后先紧按慢提左转九数,后紧提慢按右转六数,反复操作。这种手法综合了提插和捻转等法,认为有调和阴阳、疏通经脉的作用。它与以捻转为主的“龙虎交战”不同之处,在于增加了提插动作(捣臼),所以其刺激量比龙虎交战更强。本法能调和阴阳,疏通经气,适应于水蛊胀病。

  (5)捻转升降行气法——龙虎升降:先在天部左盘一圈(盘法:在肚腹肉软处施针,如循环之状360°环形盘转针尾),紧按至人部,慢提至天部,右盘一圈,提按如前九次,然后插针至地部,先右盘紧提慢按再左盘提插同前六次。最后施用等法,以中指按住针身,如拔弩机状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本法先在天部盘旋,目的使阳气向下;再在地部盘旋,目的使阴气向上,认为可以和调阴阳疏通经气,适应于阴阳失调营卫不和之症。

  (6)行气四法

  ①青龙摆尾:进针得气后,斜刺向病所,不进不退执之不转,一左一右摆动针尾,九数或三九二十七数。本法针尖指向病所和摇摆针尾以控制和加强感应的传导。本法由摇法和九六法组成。

  ②白虎摇头法:本法是由摇法摄法和九六法所组成。在进针得气后以右手拇食指捏住针柄,轻轻左右摇动,速度较青龙摆尾法稍快,摇动六次、十二次或十八次,如针感向上传导,即用左手拇指压住穴的下方,使经气继续向上传导,如针感向下传导时,左手食指即压住针穴之上方,使经气继续下行。留针片刻后,出针时可继续摇动针柄。

  ③苍龟探穴:是以三进一退的徐疾法和针向行气法综合组成,目的是使感应向四周扩散,在针刺未出现感应时于不同深浅向不同方向进行探索使针刺易于得气。

  ④赤风迎源:是以呼吸捻转提插行气法组成。这一方法是在进针后先插至地部,后提至天部再进入到人部,大幅度的插提捻转。

  以上四法,其组成是以行气法为主。四法共有通关过节运行气血的作用。青龙摆尾重在行气,白虎摇头重在行血,苍龟探穴重在行经脉,而赤风迎源重在行络脉。四种手法可用于经络气血壅滞不通之病。

  (7)利气四法

  ①流气法:先在穴位内七分深处,施行提插补法九数,得气后深入一寸深处施行提插泻法六数,反复进行。认为能破气消瘀,主治气块症瘕。

  ②提气法:先紧提慢按六数,目的在于泻邪,待气至针头沉紧时,再用指捻法并轻提其针,使针下气聚。认为能疏通营卫,主治冷麻顽痹。

  ③运气法:先紧提慢按六数以起泻的作用,得气后将针斜刺所病处,并令病人吸气以使气运行,控制感应使病所扩散。针刺时叫病人加深呼吸,对于放松肌肉缓解疼痛有一定作用,可治一切疼痛。

  ④纳气法:以运气法为基础,用九数或六数,得气后斜针向病断,再立起针向下按纳。认为这样可以不使其经气回流,有行气除积的作用。主治痿痹积聚之症。

金针王乐亭针灸操作手法详解(干货)

平补平泻法

  关于针刺“平补平泻法”的记载,虽见于明代陈会《神应经》和杨继洲的《针灸大成》等书,但是他们所叙述的并不是一种独立的针刺补泻方法,而是指一种针刺补泻法中的泻法与补法在针刺时交替应用的一种操作方法。此与现代针灸界所使用的有其操作内容的平补平泻法名同而实异。

  现今的平补平泻的概念是:针刺入穴位得气后做均匀的提插捻针。此法适用于虚实不太显著或虚实兼有的病症。

  这种方法是以《灵枢·五乱》篇中:“徐入徐出,谓之导气。补泻无形,谓之同精,是非有余不足也,乱气之相逆也”的记载为立法依据的。“徐入”是指针由浅部徐缓地微捻纳入深部,“徐出”是再由深部徐缓地捻退至浅部,在《内经》中称之为导气法。这种徐入徐出就是运用不快不慢均匀地提插捻针,也就是现今的平补平泻。这种方法可以诱导邪气外出和导引正气恢复,同样有泻邪补正的作用,都是以保护精气为最终目的,所以称为同精。它不适应于有余或不足所产生的疾病,而是平复由乱气之相逆而发生的疾病。所谓“乱气之相逆”,亦即是机体一时性的气血紊乱所表现的疾病。

  从感应强度来讲,这种手法要求在运针时不快不慢,均匀提插捻针,使针下感应介乎轻重之间中等度刺激量的手法。适用于虚实不太显著或虚实兼有的病症,此也即是上述所谓“是非有余不足也”之意。

  总之现今的平补平泻是以《灵枢·五乱》篇中的导气法为立法依据,用以平复“乱气之相逆”而发生的病变,从其针刺强度来说,又是介乎于轻重之间的中等度的刺激量。

下针十四法

  1.动

  操作:针刺入后,如气不行将针动摇而伸提。

  临床价值:此方法以后发展为青龙摆尾法,对控制针感亦有作用。

  作用:行气。

  2.搓

  操作:下针之后将针或向内或向外如搓线之状,勿转太紧,左转插针为热,右转提针为寒。

  临床价值:此法以左转右转插针提针分寒热无临床价值,但大幅度捻针,对加强刺激有效。

  作用:寒热。

  3.退

  操作:凡欲出针先退针九分,在皮下留片刻,然后按补泻法的操作原则出针。

  临床价值:这种出针必须缓慢,一般可以减少出血。

  作用:清气。

  4.进

  操作:下针后气不至,男外(左),女内(右),边捻边进。

  临床价值:此法男外女内之说不切实用,但边捻边进对催气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助气。

  5.盘

  操作:在肚腹肉软处施针如循环之状(360℃环形盘转针尾),每次各五次,左盘插针为补,右盘提针为泻。

  临床价值:此方法对加强刺激有一定作用。

  作用:补泻。

  6.摇

  操作:凡泻法在出针时必须边摇边退针。

  临床价值:能加强刺激,在施用强刺激手法时参考应用。

  作用:泻气。

  7.弹

  操作:凡补时用大指甲轻弹针尾使气疾行。

  临床价值:属于轻中等刺激。

  作用:补气。

  8.捻:

  操作:左转为补,右转为泻。

  临床价值:无实用价值。

  作用:补泻。

  9.循

  操作:对下针穴位的经络分布路线用手指上下循之。

  临床价值:在不得气时参考应用。

  作用:调和气血。

  10.扪

  操作:凡补时用手扪闭其穴。

  临床价值:出针扪穴可防止出血。

  作用:补法。

  11.摄

  操作:下针后气或涩滞,用大指食指中指甲在所针刺经络处来往按切。

  临床价值:在滞针时参考应用。

  作用:宣气。

  12.按(弩)

  操作:以捻转为主不进不退,可以用手指按压针身如发等之状。

  临床价值:这种方法能够加强刺激,属强刺激。

  作用:添气。

  13.爪

  操作:凡下针用手指揣摸穴位,以指甲切掐其处,针方有准。

  临床价值:取穴的一种方法仍在应用。

  作用:取穴。

  14.切

  操作:凡欲下针必先用大指甲左右于穴切之,然后下针。临床价值:这是进针法一种,能够减少疼痛。此法仍在应用。

  作用:宣散气血。

  以上对针刺手法做了初步探讨。究竞应对针刺手法如何认识呢?我们知道:针刺是对穴位的一种刺激,通过经络的反应达到调整气血而合阴阳的目的,正如《灵枢·根结》篇云:“调阴与阳,精气乃充,合形与气,使神内藏。”说明针灸的作用在于调整人之机体的盛衰、阴阳,平衡脏腑和调,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针刺手法及操作技术与疗效有密切的关系。对针剩疗法,我们不但要掌握经络脏腑辨证的治疗法则,取穴正确,配穴恰当,而且要灵活运用手法,这是对疾病奏效的关键。因此说针是治病的条件,经穴是治病的根据,而针刺手法才能达到治病的目的。

  延伸阅读(关注公众号阅读):

  1. 针灸疗效好坏,手法很重要,练习3年才见效,国医大师教你4种练习方法

  2. 郑魁山:郑氏针灸家传手法八法(图文)

  3. 针灸绝学“烧山火”“透天凉”的17种操作方法

  4. 针家精要丨承淡安:练气练指和进针要点

NQJ0108·欢迎您朋友!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