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小碗】邀请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的刘医生,给大家讲解孩子发烧惊厥怎么办以及一些孩子发烧的相关注意事项。但由于微信群自身人数限制的关系,有不少宝妈宝爸未能进入群内。 今天的碗报,我们特将讲座的内容整理呈现出来,希望更多的爸妈能够了解到这方面的知识。 为什么讲“热性惊厥”这个点? 发烧惊厥占小儿急诊疾病中的10%—15%,所占比例相当之高。 医学上对发烧惊厥下的定义 热性惊厥,6月至3岁较多见。发病时,体温骤然上升,导致大脑出现异常放电,引起全身肌肉的抽搐。 注意: 1、必须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异常,才可以诊断是高热惊厥。 2、没发热不叫热性惊厥。 为什么有的宝宝特别容易出现“热性惊厥”? 1、遗传因素:如果爸爸妈妈小时候出现过热性惊厥,那么自家的宝宝就较易出现热性惊厥这一症状。 2、免疫力低的小孩。 3、2—8%的小孩,如果发生过一次高热惊厥,极有可能多次发生。 孩子发生“热性惊厥”后,在家中的处理方式 1、让孩子平躺,以免在抽搐的过程中被碰伤。 2、将孩子的头侧向一边,这样做利于孩子口中的呕吐物及口水的流出,避免造成窒息、肺炎、支气管异物等情况的出现。 3、父母不要强行掰开孩子紧闭的牙关,不要尝试放任何东西到孩子的嘴里,基本上孩子不会将自己的舌头咬伤。 4、父母不要去掰孩子僵硬的四肢,以避免造成骨折或是外伤 5、不建议去掐孩子的人中,因为父母无法准确的把握力度,会造成穴位的划伤。 注:在简单的处理后,应尽快的送孩子到医院进行治疗,以避免孩子的大脑出现不可逆的伤害。 第二次出现“高热惊厥”,应积极退热 当孩子的体温达到38℃,采取物理降温;当孩子的体温达到38.5℃,就应该采取药物降温了。 反复出现惊厥的预防措施 1、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多带孩子去户外运动。 2、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去。 3、注意孩子卫生情况。 4、平日外出要准备衣物,例如一件小长袖,避免着凉。 什么样的情况会烧坏脑? 首先应判断发热是感染性疾病,还是非感染性疾病。会烧坏脑的一般是感染性疾病,即颅内病毒感染,继而导致脑炎。 脑炎的判断方法: 1、孩子的脖子僵硬。 2、身体像煮熟的虾一样弓起。 3、多次呕吐,且呕吐呈喷射状。 4、萎靡不振,两眼无神,精神特别不好。 注:以上只是常规特征判断法,要确诊是否是脑炎,需进行腰椎穿透才能确诊。操作的过程是非常安全的,父母不要拒绝检查,这样可能耽误病情。 问题一:宝宝发烧的物理降温方法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将发热的宝宝放到空调房降温,温度控制在27至28度。 3、孩子发热时,如果四肢冰凉,应加盖毛毯,发出汗来,温度会下降。 4、孩子四肢、额头等很热,这时不应捂,应散热,脱掉孩子的衣物。 5、用冰袋或是降温贴,但是比较小的宝宝不建议使用,因为冰袋太冰,孩子不喜欢会闹,这样反而不利于退热。 6、用温水毛巾搓孩子的身体,让血管扩展,将热气散出去。 7、可以多喝温水,帮助发汗,也能将发热造成的体液流失补回来。 8、大一点的孩子可以用热水泡脚,水温控制在40℃左右,同时去搓孩子的脚板,利于发热,也会让孩子觉得比较舒适。 9、不建议父母使用酒精降温。因为酒精降温有可能出现降温过度,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问题二:在家里的高热惊厥处理方法 在讲座板块有提到。同时补充一点,发现孩子抽搐家长应保持冷静,不要惊慌,按照前面提到的处理方法去做,然后尽快送孩子就医即可。 问题三:如何提高免疫力对抗高热惊厥 让孩子多进行户外运动,当时切忌不可过于劳累,劳累会让病毒细菌趁虚而入。 问题四:36.8算发烧吗 孩子的体温在37.3以下都算正常。如果孩子的体温有小的波动,家长可以看看是否是因为长牙导致体温升高。 问题五:孩子普通发烧的处理方式 1、可采用物理降温,前面有提到。 2、当体温达到38.5℃以上,可使用药物降温。常用的降温药物有两种,一种是布诺芬,一种是泰诺。如果孩子缺乏G6PD,使用泰诺会出现溶血症状。相比较来说,布诺芬更安全,效果也不错。 注:服药后,热度下降,或是发热间隔的时间长都是好转的表现。如果超过3天,体温没有好转,要马上送医院,进行抽血检查。
这是我们小碗大讲堂第一期,以后还会开展更多讲座,爸妈有特别想了解的知识,可以私信小碗老师,或是在群里留言,我们会根据相关反应情况,来组织讲座的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