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岁老奶奶还能挑菜到集市卖 生平积福也惜福

 glhly 2015-08-28

百岁老奶奶还能挑菜到集市卖 生平积福也惜福

 

  ◆姓名:蒋寿嫂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13年2月10日

  ◆身高:1.42米

  ◆体重:80斤

  ◆血压:高压130,低压67

  ◆心率:86次/分钟

  ◆既往病史:曾经莫名高烧但两日痊愈,不慎骨折两月痊愈(家人讲述)

  ◆长寿之道:积福也惜福

  灵川县灵川镇甘棠村委下窑村,是距离县城不远的一个小村庄。虽然近年来村子门前通了公路、水电,村里人也越发富裕,各家各户也都起了新房,但是各家的房前屋后仍然保留着不少树木、菜地,村子各处都绿意盎然。


蒋寿嫂把整理好的芋苗挑上担子,准备到菜市场卖。

  而就在村旁的青泽区菜市里,常常有一位瘦小的老人挑着菜篮,卖自家种的菜。她就是村里一位叫蒋寿嫂的老人,也不知道是不是名字里带有“寿”字的缘故,她今年已经102岁高寿了。老人平日里待人和善,身体硬朗、健康,至今还能独自种菜,挑菜到市场上去卖,这让邻居们都啧啧称奇。

  102岁还能挑菜到集市卖

  下窑村位于灵川县城南部,村子北面就是灵川县主要河流甘棠江。村子南面是灵青路,是连通灵川县城与九屋、潭下、青狮潭等村镇的大道。据灵川当地几位“资深”的吃货介绍,下窑村这一带的水质不错,泉水鸡、丸子都十分有名,近年来也有不少市民、游客慕名而来。

  蒋寿嫂就住在灵青大道路边,是一栋新建的楼房。屋子门前的几块菜地里,种着芋头、白菜等各种蔬菜,一片绿油油的。据家人说,现在年轻人大都忙于工作,这几块菜地都是蒋寿嫂一人在打理,老人每天早上六七点钟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下地干活,而且从来不施农药、化肥,几块菜地的菜长势照样十分好。

  蒋寿嫂的房间在楼房一层西侧,是一间只有七八平米的小房,西面有一扇小窗,正对着她常常耕种的菜地。每天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映入窗口,显得十分雅致、独特,对老人家来说也是件喜悦的事情。

  “老人家102岁了,家里生活好了,早就不用靠老人家赚钱了,可是无论子女怎么劝,她都闲不下来!”蒋寿嫂的大儿子蒋奉生说,“老人家身子硬朗得很,不单自己种菜,还常常要自己挑着菜到市场上去卖,赚了钱还会跟儿女‘炫耀’一下。”

  蒋奉生说,距离下窑村最近的是青泽区市场和城南市场,但也有两三里地,老人家经常自己下地收菜,之后就拿着扁担和竹筐装着就挑到市场去了。蒋奉生给记者看了老人平时装菜的菜筐,直径大约1米。家人介绍,装满菜之后至少有30斤重,但老人拿着扁担一挑就上肩,从来不嫌累。

  “卖菜时,母亲也不和人议价,别人给多少她就收多少。老人性格爽朗、不计较,平时也都一直乐呵呵的,所以有些人会定着老人家的菜买,渐渐成了朋友。”蒋奉生说,“一段时间不去卖菜,母亲会喊‘不舒服’,一直说好久没去见朋友了。”

  天生笑脸亲切 一副热情好心肠

  蒋寿嫂和儿女住在一起。记者采访时邻居、家人正围在一起打牌休闲,大厅里十分热闹,蒋寿嫂刚刚下地干活回家。


 蒋寿嫂在长得比她还高的芋苗地里劳作。

  老人身子不高,腰板挺直。最大的特点是,老人天生是一副笑脸——— 老人属于方脸,眼睛细细的自然弯成笑眼,嘴角也自然地上翘,显得十分亲切。见到老人家走进屋里,打牌的人都稍稍停下,老人家随意地和大家挥挥手,算是问好。之后,她爽快地说了一句:“继续打!”顿时逗得大家都笑了。

  记者观察,老人行动自如,不用人搀扶,见到记者来,她马上忙里忙外地开始搬凳子,打算安排客人就坐。小辈们还来不及阻止,她已经搬来凳子放下了。对着记者,老人同样满脸笑容,连连说:“你们来看我,真的谢谢了!”

  “老人家不爱玩牌,却喜欢人到家里打牌,老人家特别喜欢热闹。”蒋寿嫂的四女儿说,“而对这些来家里玩的客人,老人都十分亲切,总嘱咐晚辈好好地照顾客人,大家也都爱到她家里玩。”

  就在记者与老人的四女儿聊天时,老人一个人默默地到地里割了一大捆芋头苗,用红绳绑住,嘱咐家人让记者临走的时候带回去。

  蒋奉生说,平时老人家吃的都是自家菜地里种的菜,喝的是烧开的自来水,从来不挑食,但每餐只吃八分饱。老人生活也很规律,每天六七点钟起床,趁着太阳不大的时候打理菜地,太阳一大她就回家休息。只有在天气比较凉爽的时候,她才会挑着担子去市场卖菜。

  “家里种的芋头苗是老人家最喜欢吃的菜,也是卖得最好的。母亲有一副热心肠,总是拿她觉得最好的东西送人。”蒋奉生说。曾独养儿女 今儿孙满堂

  蒋寿嫂的大儿子蒋奉生说,因为过去农村闹饥荒的原因,在蒋寿嫂出嫁后不久,她的父母都相继过世了。因为时代久远,父母过世时的具体年龄蒋寿嫂早已记不得了。但蒋寿嫂是灵川本地人,和下窑村里不少人都沾些亲。随着近几年农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村里不少老人都活到了七八十岁的高龄,但是村里100岁以上的,只有蒋寿嫂一人。


蒋寿嫂时不时挑菜到菜市场,看起秤来丝毫不差。

  蒋奉生说,父母是1940年左右结婚的,两人一共生育过4个子女,1子3女。但在1960年前后,父亲就去世了。“当时村里闹饥荒,父亲生病过世了。当时我才10多岁,就开始帮着母亲照顾妹妹们。现在想起来,当时母亲真的是太苦了。”蒋奉生说。

  蒋奉生回忆,当时父亲是做陶艺的手艺人,过世后家里还有些陶器剩下。为了养活孩子们,母亲每逢圩日就要挑着陶器到圩上去卖。而最近的潭下圩距离下窑村有10多公里,母亲挑着两个陶罐加起来至少有80多斤,母亲的体重也不过80斤,但为了子女她必须得挑着陶器去卖。蒋奉生说,当时农村买卖大都是以物易物,母亲还得挑着换回的粮食走山路回家。

  “为了填饱一家人的肚子,母亲还得自己上山挖野菜、找树皮来吃。最艰难的时候,母亲会捡回甘蔗皮,晒干了磨成粉,吃它来充饥。”蒋奉生说,“早年的困苦,母亲一个人挺了过来,她也从不跟子女们‘叫苦’,总是显得乐呵呵的。”

  如今,子女们都长大成家了,现在一家人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儿女们家里都陆续起了新房,去年时大儿子蒋奉生的孙子也结婚生子了,这让一家人都欢喜不已。“现在,各家都争着让老人到家里住,母亲也为此高兴不已。”蒋奉生说。

  乐善好施积福报 勤俭持家惜福气

  家里有老是福气,如今蒋寿嫂已经102岁了,家人更是把她当宝。老人长寿、积福的秘诀又是什么呢?

  就在记者采访快结束时,蒋寿嫂四女儿的发小也正巧来家里玩,谈起蒋寿嫂她连连说:“她有副好心肠。”据她回忆说,大约1960年前后,村里的生活十分贫穷,她家里面兄弟姐妹多,条件差,一到冬天家里被子就不够。而这时,蒋寿嫂家里也不富裕,但是听到这个消息,立即让自己的女儿叫她来,让她和自己的女儿一起住。


 蒋寿嫂把割下来的芋苗整理好。

  “这一住就是好几年,直到1965年前后,各家的生活逐渐转好,我才回家住了。两家人也因此成了最好的邻居,到现在都经常来往。”这位发小回忆说,“住在蒋寿嫂家里时,她完全把我当女儿一样,当时的关心和照顾我至今都记得。”

  另外,据蒋寿嫂的四女儿说,老人不但积福还很惜福。“老人家吃东西都量力而行从不浪费,家里人给他买衣服,买多了她都说不要。”四女儿说,“因为之前苦过,老人家过生活一直很节俭,但是帮助人她都给最好的,老人家性格就是如此。”

  也许正是常年这样积福、惜福的关系,蒋寿嫂身体一直很好。

  家人说,前年时她下地干活不小心摔到了手,去医院看是骨折了,但养了两个月骨头就长好了,比一般年轻人恢复得还快。另外,老人家平时一般甚少感冒,只有100岁左右时,有一次莫名地发了高烧,但是到医院住了一晚上,打了一次吊针,第二天就好了,嚷着要回去。医生都佩服说,老人家身体很好!

  如今,蒋寿嫂已经102岁了,家里人劝她不要再挑菜去市场卖了,但她一直随性而为,家里人渐渐也就随她喜欢。“我现在都没得什么牵挂了,每一天都看着后辈们开开心心的,我就满足了!我福气还是蛮好的!”蒋寿嫂笑嘻嘻地说。

  桂林晚报记者陆鑫/文 首席摄影记者游拥军/摄

  ■下期看点

  家住大河乡下南洲村的龚承霖现年103岁,特别喜欢看戏和打字牌,至今仍能独自外出,走半个小时搭公交车去看戏,打起牌来他思维清晰,头脑灵活,许多年轻人都自叹不如。他究竟有什么养生法子来维持这样好的身体状况?请关注下期“百年好活”系列报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