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仔母鸡勤劳、细心、忘我、无微不至 我小时候到邻居家串门,最害怕的不是狗,是鸡。要是对方家里养的母鸡正带着鸡仔,我会害怕得像带考了59分的试卷回家。母鸡比母狗要凶得多,看到人来,它就会变成一只刺猬,浑身的毛都炸起来,还会像台上的拳手绕着你转圈,发出咕咕的低鸣,翅膀一振一振,吓得你打寒噤,要是你还不闪人,母鸡就会像炮弹一样射过来。 我见过被鸡啄瞎眼睛的人。飞起来的母鸡能一击而中,简直比张良张子房还厉害。老张处心积虑,估计事先没日没夜没少练习,但那柄120斤重的铁锤愣没砸中秦始皇,要不然中国的历史就得改写,蜿蜒下来,就没有“我”现在写这篇文章。动物都有一些人类自愧不如的本事。如果你仔细观察过一只带仔的母鸡,就会明白什么叫真正的“母爱”。从小鸡脱壳开始,母鸡每天领着小鸡觅食,一旦扒到虫子,就慈祥地把它们唤过来,而不会自己独食。下雨的时候,要是你在屋檐下看到一只丑陋无比的“落汤鸡”,如果它是一只公鸡,也许是一个“鸡中浪(guan)子(xi)”,而要是一只母鸡,它的翅膀下极可能正护着一群小鸡。 当然这说的是那些称职的母鸡。勤劳、细心、忘我、无微不至,遇到危险时奋不顾身,一只“带仔母鸡”是所有这些美好的形容词最生动的注脚。每当看到“勤劳”两个字,我的眼前就立即浮现出母鸡感人的身影。说到奋不顾身,前不久有只新疆籍的母鸡,为了保护两只小鸡,生生把一只隼给按倒在地上啄了个半死。笑话里老鼠说自己回家“泡猫”是吹牛,而这可是真事,那视频让人看得热血沸腾,肃然起敬。须知,隼可是草原上连狼都敢抓的猛禽。 ![]() 电影《亲爱的》中赵薇将母性演绎得让人眼泪滂沱 农民形容某个女人拖儿带女,经常打比方“像母鸡带仔”。电影《亲爱的》中郝蕾和赵薇主演的两个母亲,把这种母性演绎得让人眼泪滂沱。说女人像“母鸡带仔”,把母鸡当作学习的榜样,可见所谓的“母性”并不专属于人,而是动物共有的 “自然属性”。像鸡这样“无私无畏”地哺育和保护后代的,还有许多动物,我见过的像鹅、像猪、像狗,牛更是这样,有一个词叫“护犊”,还有一个成语叫“舐犊情深”,说是就是牛。可见,动物“母性”的成色一点也不比人差。 这种情形证明了孟子“人之异于禽兽者几稀”的结论。现在科学昌明,人类基因测序证明人与禽兽的确没有太多差别,比如人与猪的基因相同达82%,与大猩猩则达99%;估计与一只麻雀也差不多。当然,孟子说的不是基因测序,而是说人与动物的“行为方式”。他说的“几稀”,指的是君上臣下的等级和亲疏厚薄的“人伦”,他没有说“母性”属不属于“几稀”的内容。孟子的口才很好,但常常前后矛盾。他一方面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稀”,一方面又骂杨子、墨子“无君无父,简直是禽兽”,逻辑上跟“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差不多。 鲁迅写诗说“怜子如何不丈夫”,从“母性”的角度,其实也可以说,“怜子如何不禽兽”。母性是动物皆有的属性,于是有人想当然地认为,动物跟人一样也讲“孝道”。其实这两者并不一样,“母性”属于动物的“生物情感”,“孝道”则不然,它属于“社会规则”,为人类所特有。在传统道德教育中,不乏“乌鸦反哺、羊羔跪乳”之类孝道故事,但即使存在“乌鸦反哺、羊羔跪乳”这类现象,也不是因为动物懂得“感恩戴德”。当然,就像砍一棵树,你硬要说流出来的汁液是它的眼泪也可以,它只是人类情感和观念的一种投射。那些让人鼻酸眼热的动物“报恩”故事,从科学角度,不过是生物学上的“条件反射”。 不知道是否出于“人之异于禽兽者几稀”之类的担心,觉得把动物当作人类道德的标杆不靠谱,为防止子女不孝,维护亲疏厚薄分明的社会秩序,孔子拿出了一个让人哑口无言的理由:因为你的身体都是父母给的,所以你要孝敬他们(“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孝之始也”)。但就连他的后人也觉得这理由不成立,那个被曹操杀掉的孔融“大逆不道”地认为:儿子是父母寻欢作乐的产物,没有什么恩情可言(“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他还认为生儿育女,就像瓶子倒东西,倒出来两者就没有瓜葛了。这堪称我见到的最“天才”的比喻。 “四岁让梨”的孔融一直是后人的道德楷模,大概出于“为尊者讳”,他对于“孝”的见解成了“歪理邪说”,要是地下有灵,估计他会气得翻身爬起来。立足于“报恩”之上的孝道带来太多问题,为了所谓的“孝”,父母与子女没有人格的平等,也没有个人权利界线,甚至连是非真假也不讲。说个笑话:我认识有位父亲把“皮靴”读成“皮鞋”,念小学的儿子纠正他,争执了几句,气得他一巴掌煽过去:我是你老子!(言外之意你竟敢如此不孝顶撞我),穿在脚上,“靴”就是“鞋”,吃坏米!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母一把屎一把尿将子女拉扯大,但假如父母用耳刮子加擀面杖把你揍大,是不是就可以不对他们不管不顾呢?事实上,现在不少的“不孝之子”就是出于这个原因。这充分说明要解决遗弃父母的“不孝”问题,光用“乌鸦反哺、羊羔跪乳”进行教化并不靠谱,只有落实法律惩戒,用制度的力量使为人子女者不得不承担赡养责任,才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