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导考:高考备考与应考,注意五大失分点
高考迫近,紧张是免不了的,关键是自我调整,学会考试。现在的备考和平时的模拟考试,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高考。带着目的,以平和的心态参加考试,以审慎的态度对待试题,以细心的态度对待运算,以灵动的方法对待新颖试题,只有好问、好想、好做、善探究、善反思、善交流才能在最后阶段有提高、有突破,才能临场考出理想的成绩。最后的冲刺阶段的复习一定要讲究策略,争取尽可能的做到分分必争。每年高考,都会有不少考生犯下“无心之过”,下面是总结的几个高考数学失分点,提醒考生在最后的数学冲刺复习阶段,注意非智力因素失分,注重规范答题。其实,其他学科大体上都可以好好借鉴一下。
失分点之一 别让冷门知识成绊脚石
往年高考,不少考生都会被所谓冷门知识杀个措手不及,比如统计部分中正态分布、线性回归、频率分布的直方图等知识点。这些知识并非每年高考都会出现,考生平时较少关注和训练。
提醒考生,考前最后几天,莫忽略回顾冷门知识点。
失分点之二 选择填空是失分重地
选择题、填空题是考生失分重地。考生做这两类题型要讲究技巧,可用排除法、特值法、逻辑分析法解答,既节约时间又提高了准确性。“做选择题和填空题时间加起来最好不超50分钟。”
提醒考生,这两类题型中只有3到4题属于拔高题,考生一时无法解答,不妨跳过做后面的试题,切莫因小失大。
失分点之三 概念理解不清导致失误
一些考生因对试题中的概念理解不够透彻,应用不够自如。在解题时不能准确地运用数学语言描述,无法按要求答题,因而答错了或猜测,造成失分。如概率题,把“至少两人合格”的对立事件理解为“三人均不合格”,或理解为“只有一人合格”。
失分点之四 解题“跳步解答”简单化
“会做的得满分”是指当高考中碰到较容易的解答题时,考生不要采用“跳步解答”的方法,省略了一些步骤,造成不必要的失分。同时,在考试时使用了不能直接应用的公式,也会造成失分。
“不会做的尽量多得分”,主要针对的是较难的解答题。对于高考中不会解的题目,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想到哪一步,尽量写到哪一步,或者用数学语言表述解题思路,来获得这种“非计算性步骤”得分。
失分点之五 书写不规范常致不给分
在解题过程中,考生在作答时字迹一定要工整,如字迹不清晰,扫描到电脑上让阅卷老师看着很费力,看不清楚答案,只能不给分。有些考生字迹潦草,例如阿拉伯数字的2和数学符号α一笔带过,阅卷老师也都是直接不给分。
还有许多考生,考试中试题前面几步解题都非常正确,但往往最后一步计算不清楚,导致丢分。“这样的丢分完全是考生粗心大意、计算不清造成的,与考生知识掌握程度无关。”
衷心期盼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