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近藤麻理惠是日本当之无愧的“收纳女神”,那么缓莉舞(Yururi Mai)称得上是真正的“整理魔人”。 她是漫画家,也是日本亚马逊畅销书作家。目前,她的两部作品《少物好生活》以及《亲爱的,我把坪数变大了》已推出繁体中文繁体版。
曾经的人气文章《日本太太都是神一样的生活,不信你看》,里面的主人公就是缓莉舞。 该文读者评论可谓“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有人赞说:“太励志了!待会儿马上扔东西。”“我的理想,退休后就过这种日子。” 更多质疑的是:“她究竟把东西藏在哪儿?”“如何与家人达成共识?” 小编近日阅读了她的两部中文作品,并通过研究她的日文部落格,梳理出这位日本太太的居家整理秘籍! 用一句话来形容缓莉舞家的客厅,就是“空~荡~荡~”,而且是空到一个极限的程度,因为客厅的物品实在太少了,客人来家里玩总会被吓到。 其实,她家在几年前还是一间堆满物品的“垃圾屋”,一同生活的妈妈与奶奶都有舍不得丢东西的“囤物癖”。家庭成员常常争执着扔与不扔,吵到最后总觉得身心俱疲。 日本大地震发生之后,缓莉舞堆满物品的家毁坏了,这才让她深刻感受发生天灾时,家中若是堆满物品会非常危险。 后来缓莉舞结婚了,多了一位家庭成员,她决心打造一个全新的家,并制定了“居家守则”:放在公共区域的物品,仅限于公用物品。私人物品使用完请带回房间。 把屋内环境整理干净很合理,但如果东西太少,不会觉得缺乏温馨感吗? 缓莉舞回复:本来就不太喜欢生活感十足的布置风格。室内冷清的调性,让她感觉放松,打扫起来也方便。 空荡荡的房间,使得通风变好,视野也显得更为开阔,因而逐渐得到家人认同。经过整个夏天,家人习惯空荡荡的状态,同时也默默遵守着“公共区域带走私人物品的制度”。 家里对客厅最满意的是缓莉舞的先生。电视机前面什么都没摆,可以在地板铺垫子,躺着看电视或做肌力训练。客厅没有沙发,变得更宽敞。 厨房是照料全家饮食的重要场所,各类厨具与食材都是必备品,但缓莉舞家的厨房,仍像未搬入前的状态!! 在装潢设计的阶段,她誓言“要把所有厨房家电藏起来”,因此厨房的橱柜皆为能够收纳家电的设计。 然而,缓莉舞的计划,曾遭家人极力反对,理由是“电气用品摆外面比较方便”,最后双方达成两点协议: ①电器用完可以直接摆着,由缓莉舞负责收回去(对家人而言,不方便的地方只有拿出来的时候) ②收纳空间有考虑到家人是否易于取出及使用(考虑动线与身高,让电器更易于取用)。 如今,缓莉舞会在部落格上不定期更新家庭照片。最近,她把水槽上易积水渍的不锈钢托“断舍离”了,海绵用小钩子固定在水槽一侧。 缓莉舞在《少物好生活》一书里强调:过好生活,真正需要的东西其实很少。丢东西不等于浪费,将东西留在身边也不等于珍惜。 她家客厅的壁柜里,主要用于收纳日常使用频率高的物件:卫生纸、剪刀、扎绳,以及急救医药箱等。 下面是缓莉舞家的急救医药箱。猫猫图案的盒子里,放着创可贴。 在过去媒体曝光过的照片里,缓莉舞和先生的卧房里,只有一张双人床。她给出的理由是,遇到紧急状况(地震)时,最重要的是保护家人。 其实,缓莉舞有一个小癖好:每天睡前,喜欢摊开喜爱的物品,好好欣赏一番。于是,她会开一台床头灯,戴上眼镜,与内心对话。当然,早晨她会将台灯和木盒收走。 随着不断为居家空间去芜存菁,缓莉舞对“必要”的标准越来越高,对“拥有”的执念越来越低。用她自己的话说:跨越了丢东西的K点。 她把护肤和彩妆品的使用量,精简到最低。她说,空荡荡的抽屉,为以后存放婴儿用品预留出空间。 她的护肤品只有精华液、修眉刀和一把小梳子。彩妆包括Chanel粉底、腮红、口红,以及一支Dior眉笔。 打开缓莉舞家卫生间的柜子,会发现她和先生都不用漱口杯。原因是“有次旅行发现没有漱口杯很麻烦,后来用手接水,觉得很方便。” 一开始,缓莉舞把熨斗和烫衣板收在卫生间的橱柜内,后来发现太潮湿。于是给烫衣板安了新家。 一些家用工具、体重秤等物件,排放在收纳柜内,打开门,一伸手,就可以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尽管缓莉舞患上了严重的“扔物癖”,但还是会有些难以割舍的东西,个人衣物就是其中之一。“想扔”与”想要”总是相互拉扯。但随着她挑选用品的原则改变,一切变得简单明了。 缓莉舞的衣橱就在卧室旁边,整个隔间都是衣帽间: 一般人会把鞋子集中摆在玄关的鞋柜里,她却是把它们全都收进衣橱中,每次外出,都得特地把鞋子连同鞋盒从衣柜拿到玄关穿上,老是被家人嫌:“太麻烦了吧!” 缓莉舞解释说:自己的衣服要收纳在自己的房间里。这样才能一次掌握所有个人物品。 以下是缓莉舞的零钱包,护照夹,以及出行包包。 对于漫画家缓莉舞来说,书房是“守护家人,并提高专注力的空间”。 她用一个可以伸展的木盒,收纳了所有画笔和文具。每次拿取虽然繁琐,但可以避免文具被调皮的宠物抓坏。 缓莉舞没有“收藏套书”的习惯。下面是全家的所有书籍。由于数量少,书房变得异常清爽。 缓莉舞家里养着三只猫。你能感受到小猫脸上洋溢的幸福吗? 点击【阅读原文】加小编微信了解课程 |
|
来自: 昵称18361029 > 《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