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出汉晋简牍研究 [10]

 百了无恨 2015-08-28
 

 

新出汉晋简牍研究[10]

  三、水泉子汉简

  2008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甘肃永昌县水泉子汉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墓葬15座,其中水泉子5号汉墓出土了一批木简。

  永昌县位于河西走廊东部,地处丝绸之路要冲。汉武帝元狩年间汉置武威、酒泉两郡,元鼎六年(前111年)在今永昌置鸾鸟县,属武威郡,此立县之始。东汉更名显美,初属张掖,后属武威。

  永昌水泉子M5出土的木简集中放置于M5东侧棺木上,因受挤压而受损,加之墓室十分潮湿,木简出土时多残断。其中较完整的木简有700多枚(段),连同残损严重的残片一共大约为1400余枚(段),均为有字简。木简全部为松木材质,质地疏松,部分简因为粘叠挤压而变形。简长19至20厘米、宽约0.6至2厘米、厚0.1至0.3厘米。木简内容分《字书》和《日书》两种。《字书》主要是《苍颉篇》,共130枚(段)、约900字,字体间杂古形、异体,或是刻意复古,有些含篆体结构,抑或是汉代人对先秦古文字的隶古定简俗写法。《日书》则为时书隶体,分栏书写,从两栏至六七栏不等,当根据内容而定,有一栏书写一行的,也有一栏书写两行的,一些简上留有刻划横线,似为表格线。《日书》内容与睡虎地、放马滩秦简《日书》有同有异。据发掘整理者称,该墓年代约在西汉末至东汉早中期,笔者根据墨迹认为水泉子简的时间应为西汉后期至新莽间。


水泉子汉简(局部)

  (一)水泉子简《苍颉篇》尺寸问题

  水泉子木简长度约合汉尺八寸,其中《苍颉篇》简长19至20厘米,宽1.4至1.8厘米,水泉子简整理者认为这是秦汉时期普通书籍简和童蒙读物简的通行长度。《礼仪》孔颖达疏引郑玄注《论语序》曰:“《易》《诗》《书》《礼》《乐》《春秋》策,皆长二尺四寸。《孝经》谦半之,《论语》八寸策者,三分居一又谦焉。”《汉志》将《论语》《孝经》和小学十家归在“六艺”之略,作为经书的附庸,可见八寸简在当时为童蒙读物常用简牍长度。不过,北大西汉简《苍颉篇》较水泉子《苍颉篇》长而窄:长约30.2至30.4厘米,宽0.9至1厘米;居延汉简《苍颉篇》长31厘米、宽2.4厘米;阜阳汉简《苍颉篇》简长约25厘米。可见八寸简并非《苍颉篇》的定制,其用简形制并不划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