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我带儿子仔仔在玩具店看玩具,有一套电动恐龙特别吸引小朋友的注意,仔仔蹲在试玩区很开心的玩了起来,我站在旁边等着他。 正玩得起劲的时候,过来了一个打扮时尚的妈妈,带着3岁左右的儿子。这个小朋友一看到电动恐龙马上对妈妈说:“妈妈,我要买这个恐龙。”她妈妈盯着手机发微信,很爽快的答应了小朋友的要求。 电动恐龙根据型号的大小分为四款,小朋友指着第二款大小的黄色恐龙对妈妈说:“妈妈,我要买这个!” 她妈妈抬眼看了看,说:“不要买这个,这个太小了,没什么意思,我们要买就买最大的!”说完,妈妈指着第二大的红色恐龙说:“我觉得这个三角龙挺好的。” 小朋友看了看红色的三角龙,又看了看自己心仪的黄色恐龙,犹豫了一会,对妈妈说:“妈妈,我就想买那个,我就想买那个嘛。” 听了小朋友的话,这个妈妈不耐烦的说:“跟你说了,我们不买小的,我们要买大的!记住了吗?买大的。”说完,妈妈又开始发微信。 于是,小朋友又开始努力挑玩具,他还是最心仪黄色的那款,拿起来又依依不舍的放下,转了一圈,又拿起来,看了看妈妈,再依依不舍的放下。 突然,他发现仔仔在玩的电动恐龙旁边有一个超大的绿色恐龙,他跑过去蹲下来仔细的看,发现这款恐龙好像很好玩,而且盒子足够“大”哦。这个发现让他超级开心,为了确定自己的判断,他又跑到展示区,比较了半天。 当他确定自己确实找到了“最大”的恐龙时,他兴奋的跑到妈妈身边,拉着妈妈的衣服说:“妈妈,妈妈,我看好了,我要买这个最大的。”小朋友叫了好几遍,妈妈总算抬起头,看了看。 一看小朋友选中了最大的那款,妈妈脸色一变说:“我让你买大的,谁让你挑这个最大的啦?你这个小朋友怎么这么不懂事啊?就买这个红色的三角龙,不是挺好的吗?” 小朋友瘪瘪嘴说:“我不要这个三角龙,我就要这个……” 他妈妈生气的说:“你这个小朋友真烦人,一点不听话,走了,不买了!” 说完,她掉头就走,而小朋友一路跟着妈妈身后。 生活中,有很多妈妈都像这位妈妈一样,表面上很民主,让孩子自己做主,如果孩子的选择与自己的选择一致,就对孩子和颜悦色,予以满足。如果孩子的选择与自己的选择不一致,就会用各种方法来否定孩子,批评孩子,与孩子对着干,用这样的方法来控制孩子。 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会极度缺乏安全感,缺乏自信,他会患得患失,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怎样做才对,随之而来的,还有严重的选择障碍,因为他不知道自己究竟要怎么做才对,不管他怎么做,他得到的都是否定的声音,当他离开妈妈的羽翼后,他就不知道要怎么做了。 随之失去的,还有对妈妈的信任感,孩子会发现妈妈老是出尔反尔,慢慢的,他会认定妈妈是不可信任、不值得被信任的,他和妈妈的关系会越来越疏远。同时,他也会用妈妈对待他的方法来对待别人。 正如蒙特梭利所说:如果孩子0至6岁没有发展好,就会困在琐碎事情与物质利益之中,一辈子跳不出这个圈子,就像被困在一度墙里。 所以,只要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而这个想法又是我们可以满足的,那就支持孩子遵循自己的心意去选择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