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车讯】不可思议!无人驾驶汽车将改变城市?

 昵称2472300 2015-08-29


从外形来看,现在的汽车和1908年福特公司设计生产的T型车即Model T其实并无太大差别:四个车轮,一个方向盘和几排座椅。

现代汽车的科技感似乎更重一些,计算机的介入使得车辆各项功能都能实现精准操控,甚至有人戏谑地称其为“时速可达113公里/小时的高性能电脑”。

此外,汽车数字化虽引发了重大的变革,但是车联网技术仍方兴未艾,并未实现「无人驾驶汽车普世」的终极目标。

不过多亏计算机技术在汽车领域的高速发展与应用,才使得形式多样的半自动技术蔚然成风。

事实上,能够100%实现自动驾驶的汽车已经出现。包括宝马、福特、通用、丰田和大众在内的很多汽车主机厂,早已将这些技术整合到各自的产品中去,计划最早于2016年开始上市销售。

值得一提的是,像麻省理工学院和谷歌这些传统汽车行业的外围玩家,如今在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上却倾囊倾力,各自开发起了无人驾驶原型车。尽管百分百的自动无人驾驶汽车目前仍处于试验阶段,但无疑这是继发动机革命之后,汽车产业迎来的又一重大变革。

都市与靓车

自动驾驶汽车的存在,到底能够产生哪些实质性的意义呢?

其实答案不言而喻: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壮大,隐射了未来社会和城市变革的巨大趋势。在过去20年的岁月里,基于网络、传感器、移动通信和实时信息的高速发展,数字化工具改变了人们社交、学习以及导航的各种方式。事实上,越来越多的智能技术逐渐充盈着日常的城市生活,将各个层面的实时信息搜集并进行无缝整合。

以HubCab为例,这项基于互联网的交互可视化系统以图像的形式记录着每年纽约市出租车行驶的1亿7千万条路线,清晰地勾勒出城市交通的运行状况。

HubCab可视化城市交通数据

与此同时,以接受信息为主的传统汽车,也正日益转变为收集信息的一方。这信息既包含乘车人,同时也存在对环境数据的采集。车内系统能够探测出司机的困倦状态,皮肤静电传感器甚至可以提供司机的压力指数。而在车外,雷达、摄像头和激光传感器能够“读出”路标信息并做出反应。无人驾驶汽车上这两种变化趋势却在同步进行,这也得益于车载互联和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迅猛发展。

无人驾驶汽车给城市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之一,就是模糊了私人与公共交通工具的界限。譬如说每天早晨,“你的”爱车会载着你去公司,随后顺路将其他家庭成员或其他不相干的陌生人送往目的地。因为未来将不会存在所谓的「私家车」,依托于自动驾驶技术,传统汽车不再“傻乎乎地”在停车场闲置20多个小时,而是在城市里四处穿行,将不同的乘客送往各自的目的地。


此外,如果城市道路的汽车数量缩减到80%,那么从环境、交通、通行效率甚至停车这些方面考虑,对一座城市的未来发展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目前在大部分城市中,划定的停车空间会占据大量土地,而且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闲置浪费的。车辆减少后,这些大片空间就能释放以物尽其用。当然,较少的汽车也能减少噪音污染和环境污染。

得益于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未来个人汽车的驾驶模式同样可以通过算法进行优化。因为自动驾驶汽车不会迷路,很少造成交通拥堵,还能够缩短出行时间。更重要的是,自动驾驶汽车可以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

挑战

不过未来汽车无人驾驶化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如何解决其中涉及的最基本的法律问题。若无人驾驶汽车陷入事故纠葛,谁来担责?保险公司如何理赔?社会认可度又是一个重要问题:驾驶员已经准备好放开手中的方向盘了吗?而第三个就是数字安全问题。恶意散播的电脑病毒大家都不陌生,但问题是一旦有人“黑”了自动驾驶汽车,将油门、刹车踏板功能互换或者汽车一到十字路口便失去控制,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技术是在不断进步的,上面提到的这些问题终有一天会被解决。就这一点来讲,变革是顺势而为的过程,但有些事情必须在接下来的几年中落实,从而为变革铺平道路,特别是在汽车以外的几件事情上。

小结:

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也将经历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从技术角度看,无人驾驶汽车其实已经进入了我们熟悉的日常生活;对城市而言,如何在发展过程中更好地将自动驾驶技术进行整合,是目前的重中之重。

未来全球交通出行遇到的众多挑战,铺路修桥这些传统手段已经不能更好地解决了。而高性能计算机技术和智能交通基础设施的大力发展,将为解决这些问题带来新思路和新方向。




欢迎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