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优雅 | 奥黛丽·赫本

 赏心悦目鉴赏馆 2015-08-29

优雅 | 奥黛丽·赫本


鸟人与鱼
鸟人与鱼

优雅是唯一不会褪色的美。


Moon River 奥黛丽·赫本;Bob Hope - Movie Songs, Vol. 3

一位能"把女皇的高贵和活泼淘气完美地糅合在一起,像一颗精美切割的钻石一样闪闪发光”的女性,她有着明亮清澈的大眼睛和脱尘离俗的古典气质,因此至今仍被全世界的影迷深深爱恋,她就是


AUDREY

HEPBURN

————————

奥黛丽·赫本

1929.5.4 -1993.1.20




若要优美的嘴唇, 要讲亲切的话;

若要可爱的眼睛, 要看到别人的好处;

若要苗条的身材,把你的食物分给饥饿的人;

若要美丽的头发, 让小孩子一天抚摸一次你的头发;

若要优雅的姿势, 走路时要记住行人不止你一个。



Holly Golightly - Audrey Hepburn, “Breakfast at Tiffany’s (1961)




当你长大时,

你会发现你有两只手,

一只用来帮助自己,

一只用来帮助别人。




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于1929年5月4日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逝于1993年1月20日。她是美国好莱坞以演技卓越、艺术生命长久而著称的女演员。她出生时的名EddaKathleenvanHeemstraHepburn-Ruston。她的父亲是一名富裕的英国银行家,母亲是一名荷兰女男爵。




生命中最值得珍惜的就是彼此。





她自幼勤习芭蕾舞,1951年,她在百老汇公演《金粉世家》,为威廉·惠勒赏识,启用她担任《罗马假日》女主角,为赫本带来了好运及一座奥斯卡金像奖。《罗马假日》虽然是黑白片,但已是当年电影收入的第一名。自葛丽泰·嘉宝以来,令人等候多时的明星,终于在好莱坞诞生了。




我当然不会试图摘月,

我要月亮奔我而来。





在她的双亲离婚后,她跟随母亲去了伦敦,并在一所私立女子学校上学。她的母亲随后回到荷兰,她在假期也和她的母亲一起到了荷兰的Arnhem。当纳粹进入Arnhem后,赫本经常会营养不良,心情郁闷。解放后,Hepburn进入伦敦的一所芭蕾舞学校学习,并获得了奖学金。




最重要的是享受生活_要快乐。




毕业后,她成为一名职业模特。作为一名模特,她便显得很优雅高贵,而且好像她已经找到了最适合她的工作。直到1948年一位制片人发现了她,并让她在一部欧洲电影《Nederlands in 7 lesson》中担任一个小角色。 1951年她又在电影《Young Wives'Tale》中为Eve Lester配音。当赫本开始对电影感兴趣后,她最终决定去美国。




赫本的眼睛,存在于超越所有常识可及的地方。那个时期在好莱坞有许多所谓女神的存在。特别是对男性而言,确实有许多“触感极佳”的女神们存在着:性感小猫、艳妇、邻家女孩、贵妇等等。而她们都如出一辙地忠实于当时的审美眼光:细细的眉毛、整齐的牙齿,甚至还有拔掉臼齿而整修过的纤细下颚,赫本在其中只不过是个其貌不扬的女人而已,但这样一个其貌不扬的女人将好莱坞对美的基准,在一瞬之间全部改写了。





如果我结婚,我想深处婚姻之中。




她与法拉的感情亦跌入了谷底,在她演出由丈 夫制片的《盲女惊魂记》之后,他们13年的结婚生涯画上了休止符。赫本身心有如四分五裂般疲惫不堪,体重又掉到只剩42公斤。想要从人生中如此的惨状里逃脱出来,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再婚。赫本自己也说,在那个时候她无论如何都想再结婚的。1968年6月,她接受友人的招待开始了两周的观光船的旅行,在那里她和小她9岁的精神科医生安德烈·杜提相识了。杜提向赫本告白说,当赫本因拍摄《罗马假日》外景而进入罗马的当时,他还是青少年,但他前去看拍外景时就爱上了她。母亲艾拉也很中意杜提。1969年1月,他们结婚了。 然而,她那英俊又过于轻浮的丈夫,在赫本怀孕期中出了轨,往后也风流名声四溢,还传到了赫本耳朵里。想建筑一个安乐家庭而从电影界引退的赫本,被丈夫的这种行径又伤得不轻。赫本曾说:“我终于得到幸福了。我不再拍电影了,今后我要专心演好妻子和母亲的角色”,然而她这样的梦想,竟被轻易背叛了。






选择一天,好好地享受——直到极致。

我认为过去的经历能帮助我享受现在,

我不愿浪费当下的任何一点去为未来苦恼。”




赫本一直到人生的晚年才遇见和自己爱对方一样爱着自己的一个对象。1981年,她与杜提离了婚,她得到了一段最后的幸福。在这段幸福日子中,她成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持续给世界上不幸的孩童们灌注她不啬惜的爱。1989年她演出最后一部电影《直到永远》,就像她本人,在银幕上她亦扮演一个天使。1993年1月20日赫本去世的时候,伊丽莎白·泰勒就说:“天使已经回天国去了。”


我相信除非我们互相友善,

尽其所能为他人做事,

否则我们将什么都不明白。


晚年的赫本作为联合国的亲善大使多次赴非洲开展慈善与救助活动,她不但以其光彩的银幕形象,也以其高尚的情操,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与爱戴。为了表彰奥黛丽·赫本对世界电影艺术的贡献法国政府于1987年授予她法国最高褒奖——骑士荣誉勋章。1992年被授予美国“总统自由勋章”,1993年获奥斯卡人道主义奖。1999年,她被美国电影学会评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三位。




外貌是女人不可或缺的资本。

其实两个人聊得再投机,

见面之后,还是外貌决定一切。

外在决定两个人在一起,

内在决定两个人在一起多久。





奥黛丽·赫本的容貌清纯秀丽,既不俗艳,而又耐看,她的身材苗条修长,她的气质高雅纯洁。她是优雅与时尚集于一身的典范,她是满怀悲悯播撒爱心的天使,是坠入凡间的精灵。在美貌之外,她的演技也受到激赏。成名后,她不但慎选剧本,并且只和一流导演合作,所以她主演的影片水准既高,卖座又好。奥黛丽-赫本将晚年生活全奉献给儿童,频走访非洲献关怀,被赞“宛如天使在人间。”





我喜欢修指甲,我喜欢打扮,

我喜欢哪怕在闲暇时也涂唇膏穿盛装,

我喜欢粉色。

我相信快乐的女孩最漂亮。

我相信明天的太阳是新的……

我相信奇迹的存在。






我喜欢有本事让我大笑的人,

笑大概是我最喜欢做的事情了。







万事皆有可能,

“不可能”的意思是,

“不,可能“。





我曾听说过这样一个说法:

快乐就是拥有健康和短暂的记忆。

我多么希望这是我发明的,

因为说得太对了。












女人之美不在五官而在其内心折射的真美。

这就是她给出的关爱和她表现的热情。

女人的这种美是随着岁月流逝而增长的。






人是从挫折当中去奋进,

从怀念中向往未来,

从疾病当中恢复健康,

从无知当中变得文明,

从极度苦恼当中勇敢救赎,

不停的自我救赎,

并尽可能的帮助他人。

人之优势所在,

是必须充满精力、

自我悔改、自我反省、

自我成长;

并非一味的向人抱怨。













我深信遇事要坚强,

相信乐观的女孩最美。

我也相信明天会更好,

相信奇迹的存在。






人比事物更需要重建,

刷新,复兴,回收和救赎;

永远不要抛弃任何人。






女人的美丽是跟着年龄成长。








生活就像在博物馆里走过场,

要过一阵子你才开始吸收你的所见,

思考它们,读书了解它们,

记忆它们——

因为你不能一下子全部消化。







如果我的世界明天消逝,

我会回顾所有我有幸拥有的快乐,

兴奋和精彩。

不是悲伤,

失败或者我父亲的离家而去,

而是所有事物愉快的一面,

这样就足够了。







记住,如果你在任何时候需要一隻手来帮助你,

你可以在自己每条手臂的末端找到它。

随著你的成长,你会发现你有两隻手,

一隻用来帮助自己,另一隻用来帮助别人。





如果够真诚我应该告诉你,

我现在依然阅读童话,

而且它们是我最爱的读物。







她迷人的双唇在于亲切友善的语言,

可爱的双眼是因为它善于看到别人的优点,

苗条的身材是因为将食物与饥饿的人分享,

美丽的秀发是因为孩子的双手经常抚摸它,

而优雅的姿态来源于和知识同行。







我一直都很幸运。

机遇很少凭空出现。

所以,

当它们出现时,

你一定要抓住。







我在很早之前就决定要无条件接受生活。

我从来没有期望任何特别的事情发生,

但我获得的总远远超过我的期望。

但大部分时候,

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我都没有刻意追寻。







我经常独自一人。

如果整个周末我都是

在公寓度过我也会很开心。

这是我充电的过程。









当还不会演戏时我被叫去演戏,

当还不会唱歌时我被要求唱“Funny Face”,

当还不会跳舞时我被要求与弗雷德·阿斯坦跳舞

——所有的这些的事我都从来没有准备过。

所以我非常努力地去适应学习这些事物。






若要魅力的嘴唇,请讲友善的话。

若要可爱的眼睛,请看到别人的好处。

若要苗条的身材,请把你的食物分享给饥饿的人。

美丽的秀发,在于每天有孩子的手指穿过它。

若要优雅的姿态,请与知识同行而不是独行。






我自出生就有被爱的需求,

而且还有个更强烈的需求

—— 给予爱。






她的人生之旅算不得漫长却无比瑰丽多彩;她的臂膀如此柔弱却将无私的爱传播到地球上众多苦难深重的角落。



by Gene Moore, 1952



<1949>


by Antony Beauchamp in 1949


by Antony Beauchamp for department store’s advertisement,1949


<1950>


by Erwin Blumenfeld,New York, 1950



Audrey Hepburn, c.1950.


<1951>


by Walter Carone in London, 1951


as her stage character Gigi, 1951


She is so pretty. Vogue, 1951, photographed by Irving Penn.


<1952>


Audrey Hepburn on a visit to New York where she was starring in Gigi on Broadway. At the top of the Rockerfeller Tower, 1952


by Richard Avedon for Harper’s Bazaar, 1952


by George Douglas in Central Park, New York, USA, 1952.


by Gene Moore in 1952.


<1953>

by Cecil Beaton, c.1953


Audrey Hepburn in London (1953)


by Mark Shaw, 1953


by Earl Theisen in 1953.

by Bud Fraker during the filming of Sabrina, 1953.


by Bud Fraker in 1953.


c.1953


by Mark Shaw, 1953


<1954>


by Mark Shaw, 1954


by Dennis Stock on the set of Sabrina, 1954

Audrey Hepburn behind the scenes on Sabrina (1954)


Audrey Hepburn in ‘Sabrina.’ (1954)

Audrey Hepburn in La Vigna, Italy. Circa 1954


Portrait of Audrey Hepburn, 1954

Audrey Hepburn photographed for Sabrina, 1954.


<1955>



Audrey Hepburn in War and Peace (1955)


by Norman Parkinson for Glamour Magazine, December 1955.


by Norman Parkinson, 1955


by Pierluigi Praturton on the set of ‘War and Peace’ in 1955.


by Philippe Halsman in Rome, Italy, 1955


<1956>


by Yousuf Karsh - 1956


Bud Fraker at Paramount Studios for the promotion of Funny Face, April 1956.


by David Seymour rehearsing for Funny Face, Paris, 1956


A publicity shot for ‘Funny Face’ (1956).


by Sam Shaw during the filming of Love in the Afternoon, 1956


by Peter Basch (1956)



<1957>


Audrey Hepburn, 1957



Funny Face, 1957


Audrey Hepburn on the set of Funny Face, 1957


<1958>


Audrey Hepburn, 1958.Photograph by Leo Fuchs.



by Leo Fuchs during the filming of ‘The Nun’s Story’ in 1958.


Audrey Hepburn photographed in the Congo while on location for the film The Nun’s Story, 1958. Photos by Leo Fuchs.


Audrey Hepburn and her pet fawn Pippin. Photograph by Bob Willoughby, 1958.


by Leo Fuchs during the filming of The Nun’s Story, 1958.


Audrey Hepburn with Mr Famous photographed by Leo Fuchs during the filming of The Nun’s Story, 1958.



<1959>


Audrey Hepburn with her pet Fawn, Pippin, 1959

by Wallace Seawell, 1959


Audrey with her dog Mr Famous in Rome, 1959.


Audrey walking with her mother Ella van Heemstra in Rome, 1959.


<1961>


Audrey Hepburn and her dog Mr. Famous in Rome, 1960


The actress Audrey Hepburn photographed by Pierluigi Praturlon at Piazza Trinità dei Monti in Rome (Italy), in January 1960.


Audrey Hepburn reading a book on the set of Breakfast at Tiffany’s, 1960.



<1961>


Costume test of Audrey Hepburn as Holly Golightly, Breakfast at Tiffany’s (1961)


Audrey Hepburn photographed for Breakfast At Tiffany’s, 1961.


Audrey Hepburn in Breakfast at Tiffany’s (1961) dir. Blake Edwards


The actress Audrey Hepburn photographed with Assam of Assam (her Yorkshire Terrier) by Elio Sorci in Rome (Italy), in November 1961.


<1963>


by Cecil Beaton , 1963


<1964>


by Eliza Doolittle in My Fair Lady - 1964


by Angela Williams at The Ritz, Paris in 1964.


Audrey Hepburn walking her dog at Piazza di Spagna in Rome, 1964.


Audrey Hepburn during filming of Paris When It Sizzles, 1964


Audrey Hepburn as Eliza Doolittle in “My Fair Lady”, 1964.


<1965>


by Douglas Kirkland, 1965.



by Douglas Kirkland at the Studio de Boulogne in Paris, during the making of “How to Steal a Million” (1965)


<1966>


Audrey and Peter O'Toole taking a break on the set of ‘How To Steal A Million’ (1966).


by Nicole Bonnet in ‘How To Steal A Million’ (1966).


by Douglas Kirkland for How to Steal a Million, 1966


<1967>


by Howell Conant for the film Wait Until Dark, New York, 1967.


<1969>


by Gian Paolo Barbieri, 1969


by Gian Paolo Barbieri, 1969


<1973>


by Andy Warhol, 1973


<1988>


by Vincent Mentzel, 1988


母亲的一生很成功,每一次的选择都是正确而高尚的。她先选择了她的事业,然后选择了她的家庭。当我们长大后,她又选择了世界上那些不幸的孩子。她选择了回报。有一种情感伴随了她一生,也影响了她一生,那就是忧伤。

—— 肖恩·赫本·费雷



Audrey photographed in Ethiopia in 1988 on her first mission for UNICEF.



10大经典银幕形象



罗马假日

Roman Holiday (1953)

赫本和派克的完美组合

如果没有奥黛丽·赫本,或许《罗马假日》只会作为一部平庸的二流爱情电影被少数人记得。但是有了赫本,一切变得不同。23岁的赫本,把这个故事变成了一个童话,把这个电影变成了一个梦。有多少人看了这个电影,都会想着能像格里高利·派克饰演的美国记者那样,在如画诗情的罗马邂逅这样一位公主,哪怕只是一天,甚至只是片刻。

赫本的完美表演,也给自己谱写了人生童话般的开始。第一次担纲影片主演的她,就凭借该片一举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可谓前无古人。更令人惊奇的是,赫本和该片的服装设计海德共同设计的服装也获得了最佳服装奖。



龙凤配

Sabrina (1954)

戏里戏外都有故事

这一次,赫本饰演的不再是高贵的公主,而是一位穷苦司机的女儿。影片讲述了她和一位富翁的长子,一个不解风情只专注事业的男人经历种种误会,最终堕入爱河,结为连理的故事。

看上去,这是个落入俗套的“灰姑娘”故事,但是影片由名噪一时的奥地利导演比利·怀尔德执导,两位当时的巨星威廉·霍登、亨弗莱·鲍嘉与赫本配戏,使这部电影依然获得不俗反响。 而且,赫本因为饰演这部电影,和扮演弟弟的威廉·霍登日久生情,谱写了一段爱的篇章,只可惜由于种种原因,两人未能生活在一起,《龙凤配》终于未能在生活中做成美妙的龙凤梦。



战争与和平

War and Peace (1956)

赫本和丈夫梅尔·菲热的合作。

这是一部由意大利导演第诺·德·劳伦梯斯根据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同名巨作改编的电影。奥黛丽·赫本和丈夫梅尔·菲热及亨利·方达共同主演。

这部电影曾经由于赫本的有孕在身而陷入无法按期拍摄的尴尬。在怀孕息影期间,赫本把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译本《战争与和平》读了一遍又一遍,她越来越被书中的贵族少女娜塔莎的性格所感动,想要塑造这一人物的念头越来越强烈。但是,身体状况又使得她犹豫不决。

最终赫本强烈的职业责任心战胜了内心的软弱,丈夫菲热也认为扮演娜达莎的这个吃重的角色这件工作,可能会把那占据她全部心思的极度痛苦驱散,使她重新振作起来。于是影片得以顺利拍竣。



甜姐儿

Funny Face (1957)

赫本精妙绝伦的舞技

“每一个女人在一生之中应该都会梦想和弗雷德·阿斯泰尔共舞。"奥黛丽这样说,而且也实现了这个美梦。

这部电影叙述的是纽约格林威治村一家书店的女店员,由于被一位时装摄影师看上并加以培养,而成为世界名模特儿的故事。当然影片最精彩的并不是他们俩后来发展出来的恋曲, 而是本片出名的舞蹈及音乐。

《甜姐儿》是赫本拍的第一部音乐片,由于她那精彩绝伦的舞技和甜美的歌喉,再加上有大名鼎鼎的阿斯泰尔搭档,影片又获得了成功。由于赫本出色的演技和舞技,“甜姐儿”一时成为赫本的代名词。



修女传

The Nun's Story (1959)

赫本和非洲

为了塑造好人物,奥黛丽专程去见了小说中主人公的原型——一位伟大的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修女,从中汲取了演好这一角色的必需的精神养分。因此她刻画角色的心灵冲突相当传神,令人信服的诠释了一个虔诚正直的修女何以会愤然还俗。影评家认为本片是她演技发挥最好的影片之一,她因此获得了当年的纽约影评家协会和英国影艺学院的最佳女演员奖,并继《罗马假日》、《龙凤配》之后第三次获得奥斯卡奖提名。

大导演弗·辛尼曼匠心独运,使该片成为当年最受欢迎的影片之一。《修女传》重又把赫本推上万人瞩目的高峰。


蒂凡尼的早餐

Breakfast at Tiffany's (1961)

赫本出演妓女形象

奥黛丽在坐月子期间读了电影剧本《蒂芬尼的早餐》。派拉蒙公司把拍摄此片列入计划,聘请奥黛丽·赫本担任女主角。请年轻有为的导演布莱克·爱德华执导。开始时,奥黛丽一想到自己要演这部电影就心中紧张,因为这部片子有许多令人厌恶的外观,女主人公那乌七八糟的生活方式也使她反胃。毕竟霍莉这个形象和她以前饰演的清纯无邪的形象有相当距离,赫本也担心观众无法接受。 但是,赫本凭借出色的演技又一次取得了成功。她在表演时,并没有将她本人的风度,气质强加于霍莉身上,也没有把霍莉演成一个风骚、一无是处的女人。她塑造的霍莉性格饱满可信,鲁莽,稚气而又脆弱,开创了60年代电影中女性解放角色的先河,并又一次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提名。



谜中谜

Charade (1963)

赫本的多面才华


《谜中谜》这部希区柯克式的悬疑片,有一个重大的意义就是:它尝试把纤弱的奥黛丽·赫本陷于恐怖的深渊之中,从而使赫本在这样的情境中流露出独特的女性美。对于以前从来没有拍过此类影片的赫本来说,这又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但是赫本依然获得了成功。

赫本通过影片也展现了自己多方面的才华,比如这部电影中不少脍炙人口的对话就是赫本自己加进去的。如在蕾吉邀彼得到家里坐的一场戏中,她很优雅地问:“你为什么不进来,我又不会咬你。”停了一下之后,她接着说:“除非你要求我。”另一幕则是赫本靠在格兰特的肩膀上哭泣,她抬起头看着他时,突然不按剧本即兴地说:“你看!我把你的西装都弄湿了。”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别担心,它自己会干。”赫本非常喜欢两人之间有趣的对手戏。影评则说这部电影是“上乘的轻松喜剧片”。这也是导演杜宁最成功的一部片子。



窈窕淑女

My Fair Lady (1964)

赫本炉火纯青的演技

早在拍《蒂芬尼的早餐》时,奥黛丽就对记者说过,她最大的愿望是扮演《窈窕淑女》中的伊莉莎一角。 然而影片正式拍摄时赫本却遇到相当大的困难。由于这部影片是根据舞台音乐歌舞剧改编的,所以歌曲不少。伊莉莎要唱许多支歌。奥黛丽虽说在《甜姐儿》和《蒂芬尼的早餐》中唱过歌,但在目前这部片子里,奥黛丽的声音却远不能胜任。音乐导演向她摊牌了,告诉她说,她花了数周所录的歌曲统统作废,每支曲子都得找别人唱,重录。为这事,奥黛丽心情沮丧自不必说。



等到天黑

Wait Until Dark (1967)

赫本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获奥斯卡影后提名

1967年拍的《等到天黑》(又译为《盲女惊魂记》)是赫本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这部悬念气氛不亚于希区柯克的力作进一步展示了赫本已渐趋化境的表演技艺。

她饰演一个瘦弱的盲女人,要对付闯入家中的强壮歹徒,并凭借智慧最终取胜。为了体验盲人生活,找到真实感觉,赫本到盲人学校请教老师,把自己眼睛蒙上 ,甚至戴上对眼睛有害的隐形眼镜。最终在影片中奥黛丽恰如其分地把握住了表演分寸,甚至在片中不曾眨动过一次眼睛。她也因此片而第五次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



直到永远

Always (1989)

赫本出演的最后一部电影


早已有着“人间天使”美誉的奥黛丽·赫本终于在她生命中的最后一部电影中,真真切切地演了一回天使。赫本在片子饰演的就是那个一身白衫的天使,雍容高贵,令人怀念,并且整部影片在斯皮尔伯格的精细镜头设置下,唯美而华丽,让人赏心悦目。尽管在这部影片中,奥黛丽饰演的只是一个很小的角色,但是,作为她留给我们的最后一部电影,还是值得赫本迷们深深怀念,看着作为银幕上天使的她,也想着同是天幕下的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