庹平 中共敌后抗日根据地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没有敌后抗日根据地,就不可能有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后,国民党军在抵抗日军大举进攻中节节败退。与日军进攻的方向相反,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则以无比英勇的姿态向敌后反攻,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在华北、华中日军的“心脏里插进了一把利刀”,致使其“改变了政策,改变到对国民党战场停止进攻”。“这样,就出现了战略的相持阶段。” 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坚持与发展,把日军后方变为前方,使华北、华中、华南三大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坚强堡垒。这极大地破坏了日军“以战养战”的政策,使其一直达不到预期目的。这样,“敌人原欲摧毁敌后战场,再攻正面战场,但是不可能了,为救死计,被迫着同时挑起两个战场在肩上。” 抗战后期,以敌后抗日根据地为基地的攻势作战,为抗日战争战略反攻阶段的到来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加速了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进程。与国民党正面战场相区别的是,1944年,中共武装力量以各敌后抗日根据地为基地,先后发动了春季和夏季攻势作战,解放国土2万平方公里,更加缩小了日军占领区,日军的防线亦日趋崩溃,再加上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连续失利等因素的影响,日军在豫湘桂战役结束后被迫在中国战场上实行战略收缩,开始总退却。 (作者为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