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年级(上)作文导写(一)

 江山携手 2015-08-30
 
 

     八年级(上)作文导写(一)

             交代六要素

训练目标:

1、学会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掌握按时间顺序或按空间顺序记叙事情过程的基本方法。

训练重点:

掌握按时间顺序或按空间顺序记叙事情过程的基本方法。

 训练题目:

 以“非常假日”为话题,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

要求:①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②运用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或时空结合。③550字左右。

 课前准备:打印辅导材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训练时数:二课时

 导写过程:

 一、导入:第一单元的课文都是以“长征”为话题成文的课文,作者从不同的方面取材,围绕不同的侧重点构思成文,取材上善于挖掘,避免了一些平常的东西,即使材料平常,但也能写出新意。今天我们就以“非常假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相信同学们一定也能写出新颖的不同之处。

二、明题定标:以“非常夏日”为话题,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

要求:①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②运用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或时空结合。③550字左右。

 三、知识导航:

合作探究:

(1)为什么要写清楚一件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记叙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其中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叙事性文章的基本要素。要写清楚一件事,必须交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如果不写清楚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读者就无法了解文章所叙写的内容,所表现的中心。(以《草》为例具体说明。

   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写好记叙文最基本的要求,叙事明了,是记叙文的灵魂,构思是技巧,目的在于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思考,立意是叙事的意图所在,不能表达作者情感、思想、人生观,让读者从中得不到生活中的启发、经验教训、受到教育的文章是没有生命力的。

(2)怎样才能写清楚一件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首先,要写清楚一件事,就要把事情的发展过程记叙得完整、明白、清晰。因为只有把“过程”记叙清楚,准确地反映人们在这个“过程”中的表现及其相互关系,才能达到揭示事理、刻画人物、表达中心意思的目的。要把事情的发展过程记叙得完整、明白、清晰,就得讲究并掌握记叙的顺序,最基本的是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

   时间顺序。事情总是随着时间的进程发展变化的,所以记叙文常常是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先后依次叙述。这种写法称作“顺叙”。为了突出记叙的重点,也可以把事情结局先写出来,造成悬念,然后按时间顺序追叙事件发展的经过,这叫“倒叙”。使用倒叙一定要注意“倒叙”和“顺叙”部分的衔接。这样叙事的顺序虽然“倒”了,但事情发展的过程,脉络仍很清楚。

   在叙述的过程中,有时要插入另一些有关的情节,以补充、衬托主要情节,这叫“插叙”。

   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顺叙是最基本的叙事方法;所谓倒叙,除结局提前外,文章的主体仍是顺叙;至于插叙,只是在叙事中插入某些片断,文章的主体部分也还是顺叙。

   空间顺序。即按人物在事情发展过程中空间位置的变化来组织安排材料。

   按时间顺序写和按空间顺序写这两种记叙事情过程的基本方法,并不截然分开,往往交织在一起。如《老山界》就综合运用了这两种方法。

   要把事情写清楚,意思表达明白,必须借助词句与修辞,以及表达方法的使用,干瘪的语言难以使文章生动形象,使人物栩栩如生,使主题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因此,在叙事脉络清楚的基础上,要学会调换结构,谋篇布局,修饰语句,增加表现力。                 

   其次,要写清楚一件事,必须根据中心意思表达的需要和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恰当地安排材料,有详有略,有主有次,而不要平铺直叙,平均使用力量。例《老山界》中的两处景物描写,一处浓笔重写,一处淡笔轻描。

   要“有详有略”“有主有次”地写清楚一件事,就必须恰当运用概括叙述和具体叙述。概括叙述就是对所写的事作简括的述说、交代。具体叙述就是对所写的事作比较具体的叙说。

   概括叙述和具体叙述在写作中经常结合运用,甚至很难截然分开。因为根据中心表达的需要,有些可作概括叙述。但是如果只有概括叙述,而没有具体叙述,文章就会空洞,有些事过程复杂就说不清楚。因此写文章,常运用概括和具体这两种叙述方式,特别是要善于运用具体叙述。

   总之,要把一件事情“写清楚”,动笔之前就要“看清楚”,“想清楚”。这样才能理出头绪,分清条理,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一层一层的写下去。

                  

                  四、范文引路:

                  丢失的香柚          梁晓声

                  

   “大串联”时期,我从哈尔滨到了成都,住气象学校,那一年我才17岁。头一次孤独离家远行,全凭“红卫兵”袖章做“护身符”。

   时间、地点、人物及事情的起因交代得清清楚楚。

                  

   我第一天病倒了。接连多日,我衣裹着一床破棉絮,蜷在铺了一张席子的水泥地的一角发高烧。

    高烧初退那天,我睁眼看到一张忧郁而文秀的姑娘的脸,她正俯视我。我知道,她就是在我病中服侍过我的人,又见她戴着“红卫兵”袖章,愈觉她可亲。

我说:“谢谢你,大姐。”看去她比我大二三岁。一丝悱然的淡淡的微笑浮现在她脸上。

   她问:“你为什么一个人从大北方串联到大南方来呀?”

  我告诉她,我并不想到这里来和什么人串联,我父亲在乐山工作,我几年没见他的面了,想他。并委托她替我给父亲拍一封电报,要父亲来接我。

                  通过问话,将事情经过逐渐向前推进。               

   隔日,我能挣扎着起身了,她又看望我,交给了我父亲的回电——写着“速回哈”三个字。我失望到顶点,哭了。她劝慰我:“你应该听从你父亲的话,别叫他替你担心,乐山正武斗,乱极了!” 我这时才发现,她戴的不是“红卫兵”袖章,是黑纱。我说:“怎么回去呢?我只剩几毛钱了!”虽然乘火车是免费的,可千里迢迢,身上总需要带点钱啊!

           由“我”的焦虑,将事情的经过再向前推进。                  

   她沉吟着片刻,一只手缓缓地伸进衣兜,掏出5元钱来,惭愧地说:“我是这所学校的学生‘黑五类’。我父亲刚去世,每月只给我9元生活费,就剩这5元钱了,你收下吧!”她将钱塞在我手里,拿起笤帚,打扫厕所去了。

     我第二天临行时,她又来送我。走到气象学校大门口,她站住了,低声说:“我只能送你到这儿,他们不许我迈出大门。”她从书包里掏出一个袖子给了我:“路上带着,顶一壶水。”

                   “柚子”的出现,为故事着上浓郁的感情色彩。

    空气里弥漫着柚香。我说:“大姐,你给我留个通信地址吧!” 她注视着我一会儿,低声问:“你会给我写信吗?”我说:“会的。”她那么高兴,便从她的小笔记本上扯下一页纸,认认真真给我写下一个地址,交给我时,她说:“你们哈尔滨不是有座天鹅雕塑么?你在它前边照张相给我好吗?” 我默默点了一下头。我走出很远,转身看,见她仍呆呆地站在那里,目送着我。

     路途中缺水,我嘴唇干裂了,却舍不得吃那个柚子。在北京转车时,它被偷走了。

                  “柚子”被“偷”,题目靠实,而事情尚未结束。

    回到哈尔滨的第二天,我就到松花江畔去照相。天鹅雕塑已被砸毁了。满地碎片。一片片仿佛都有生命,淌着血。

    我不愿让她知道天鹅雕塑砸毁了,就没给她回信……

    去年,听说哈尔滨的天鹅雕塑又复雕了,我专程回了一次哈尔滨,在天鹅雕塑旁照了一张相,彩色的。按照那页发黄的小纸片上的地址,给那位铭记在我心中的大姐写了一封信,信中夹着照片。

    信退回来了。信封上,粗硬的圆珠笔字写的是——“查无此人”。

    她哪里去了?

     想到有那么多我的同龄人“消失”在十年动乱之中了,我的心便不由得悲哀起来。

                  一声发问,一腔深情。

                  

                  (选自《中学生阅读》)

                  

                  这是一篇写使“我”受教育的记事的记叙文。它没有什么曲折生动的情节,只是写沉浸在主体情感中的一件往事,是对动乱岁月中一颗美好心灵的不能忘怀的追念。但读过之后,我们不能不被它的魅力所打动。

                  

五、口头训练

 以“一个关于我的故事”为话题,说一段话。

要求: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教师随机评价、点拨)

六、构思点津:

1、揭题:以“非常假日”为话题,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

要求:①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②运用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或时空结合。③550字左右。

2、审题:

假日”限制了选材的范围。“非常”要求所写事情要有意义、有价值,自己从中或得到乐趣,或得到锻炼,或受到启发教育。既能将事情记叙清楚,也能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体裁:记叙文。人称:第一人称。

3、构思:

(1)确定记叙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

(2)设计好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

(3)拟写提纲,安排详略。

六、自主作文 : 1、搜集材料,互动交流。

                2、选择材料。

                3、构思拟稿。

七、改稿誊抄。

教师巡查并个别指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