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话“翦淞阁”之竹雕器

 与美玉同行 2015-08-30

“翦淞阁”现在在收藏界名声大噪,俨然是文房收藏领域的一块金字招牌;最近保利拍卖“翦淞阁”文房古器百分之百成交的骄人成绩更使之成了媒体的宠儿。可看了“翦淞阁”文房拍卖中的几件竹雕件后,我实在忍不住想闲话几句,算是给大众颠狂的热情浇一盆冷水,也是让“翦淞阁”的主人在弹冠相庆时不要以为大陆就没有人看得懂他的那些把戏了。

此次保利拍卖成交了一件“赤壁夜游竹笔筒”,拍卖号是7531;根据介绍这是伦敦佳士得1983年的拍品。我的疑问在于:清代的老器怎么会一点裂纹也没有的?为什么这件竹雕的包浆这么熟悉?要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从“翦淞阁”主人编的《竹器-嘉定竹刻海外遗珍》中试着去寻找答案;因为在那本书中类似状态的竹雕还有许多件。我之所以觉得这件拍品有问题当然也是在此书的基础上反复对比研究中产生的,有如此多不同年代的竹雕作品却开裂程度类似、包浆相近。这是令人生疑的事。如该书P98页“长亭告别图”竹香筒、P130页“西厢记”竹笔筒、P158页“赤壁泛舟图”竹笔筒;这应该是三件不同时期、不同雕刻名家的作品,可它们就如同这件7531号拍品一样,有相似的包浆,也同样基本没有裂纹,而且雕刻风格相似。书中介绍“长亭告别图”竹香筒是清早期王之羽的作品,王之羽是吴之璠的嫡传弟子,学的是薄地阳文一路;而这件作品是透雕加深浮雕的手法,没有一丝薄地阳文的味道;因此风格不对是无疑的了。而且据我所知王之羽的风格是写实的,是工笔的路数,哪有如此卡通的人物开脸。P130页“西厢记”竹笔筒据书中介绍是清中期的,其蓝本在谢天宇主编的2004年出版的《中国雕器收藏和鉴赏全书》上卷P44页中可以查到,蓝本标明是清初的。对比两件作品可以说仿的是基本一致,当然比较细节还是会发现仿件有许多粗率的地方;尤其不能仿的是老旧的状态,也就是包浆和裂纹。至于P158页“赤壁泛舟图”竹笔筒,书中介绍是施天章风格;但有点艺术鉴赏能力的人就知道:名家怎么会雕刻出这样“没脸没目”的作品来的?这件作品的题材和拍品一致,是常见竹雕题材,随便怎样就能找到模仿的对象;上博和苏博都藏有以“赤壁夜游”为主题的竹雕笔筒。拍品应该是诸多蓝本的合成体,其中主要参考了2009年秋季新华拍卖文房清玩专场第八号拍品“竹雕行舟夜游图大笔筒”。

上面我只是为了举例从《竹器-嘉定竹刻海外遗珍》一书找了三件作品来做说明,因为从包浆上看它们与拍品有诸多相似之处,以致于让我产生熟悉的感觉。其实该书中存疑的作品还有许多,但考虑到自己也不是这方面的权威,所以还是留待专家来作结论的好。此次保利拍卖“翦淞阁”专场的另两件竹雕就是书中有记载的作品,对立雕件我是不太在行的,但对脸目不清楚的竹笔筒能有如此高的拍卖成交价我还是颇为惊讶。所以这足可以让台湾的藏家们大大地耻笑大陆的这些爆发户一番了:没有文化,没有鉴赏力;随便一些垃圾就能让这些“农民”们趋之若骛。这样的现象在当前中国的拍卖行非常普遍:眼力的没有,钱的大大有;所以大家只能相信所谓的品牌。北京的收藏风气特别不理性,可能是来钱太容易的关系,抑或是有其它因素在起作用。

本来竹雕是比较难仿的,它的包浆比较容易识别,而且工艺上也讲究,要学到古人雕刻艺术的真谛应该是有极大难度的。可现在这个社会有文化的人实在少的可怜,因此这些事实上的低仿品也能来哄人,“面目不清”的作品竟然也能天价成交。当然不得不承认的是“翦淞阁”的作品相较而言还是做的比较到位的,以王之羽的作品为例,依稀有些仙风道骨的意味;这样的卡通造型在明清瓷器上也经常出现。但仿的人不知道的是:竹刻顶峰时期嘉定雕刻名家的写实能力都是很强的,他们的作品就如同工笔画一样是讲究细节的。而要处理好细节却是当代的高仿能手所做不到的事,所以仿品的普遍特点是“面目不清”或“众人一面”。竹子的开裂和老化变色,更是由于材质所决定的竹雕艺术品的特色了,而这种由时代变迁而形成的表面变化痕迹从目前来分析:要仿还是有困难的。所以《竹器-嘉定竹刻海外遗珍》一书中才会有如此多类似包浆的作品,那几乎等于没有包浆。

本来我是比较尊敬台湾朋友的,总以为他们传承了中国的文化,对我们这个民族是有贡献的。但或许是大陆的环境使然,总之令人想不到的是:他们一到大陆,也入乡随俗,常常干些没屁眼的事。我相信他们在台湾是断然不敢这样子的。当然在大陆这种“假冒伪劣”的乐园里,或许他们也是不得不如此才能生存;但做人还得凭良心,要积德,要知道有报应的:人在做,天在看!过段时间“爆发户的农民”拍买回去的竹雕开裂了,人家不是照样要找你麻烦吗?说不定这些爆发户的报复手段也很非常规呢。钱赚够了也该收手了,贪得无厌是没有好结果的。既然喜欢收藏,就得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文化中优秀的基因;学会“己之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我希望“翦淞阁”文房的品牌能名副其实,成为收藏界的一段佳话;而不要以为出本书,书中的作品就好像被镀了金是真品无疑了,就可以变着法子地兜售了,这样不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