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下午,一组外观颇显另类的汽车车组在郑开大道城铁贾鲁河站集结。与普通的汽车相比,他们不仅“头顶”雷达,周身还围绕着高科技元素,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无人驾驶汽车。 这组无人驾驶的汽车车队中,最引人关注的当属“大块头”——本地企业宇通的无人驾驶大客车。因为,这是全球第一台无人驾驶大客车在开放道路交通条件下,全程无人工干预首次成功运行。这是中国客车新的突破。 29日,在郑开大道完全开放的道路环境下,智能化汽车车组途径26个信号灯路口,自主完成了跟车行驶、自主换道、邻道超车、路口自动辨识红绿灯通行、定点停靠等一系列试验科目,行驶32.6公里,最高时速68公里,顺利到达指定的终点,全程无人工干预。
从河南商报投牌记者本身的体验角度来看,无人驾驶汽车除了刹车制动时比较“猛”之外,只能用“全程高能”来形容。 或许,你认为的无人驾驶汽车应该是这样的
但,事实上,这次参与试验的无人驾驶汽车是这样的 也有这样的 或许,你认为是无人驾驶汽车的内部应该是这样的 而事实上,他的内部是这样的 事实上,无人驾驶客车在驾驶的过程中,因为受国内交通法规的限制,并非没有司机,只是司机的工作状态是这样的: 既然无人驾驶汽车在昨天已经“路考”成功,那么,咱郑州市民啥时候才能体验这样的“全程高能”呢? 咱来听听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怎么说吧。因为这次路试运行的自动驾驶大客车,是由包括李院士所在的总参61所等,与宇通联合研发推出的,整车研发耗时3年。 李德毅院士认为:“从技术上来说,现在就可以在BRT专用道上使用。” 但是,你懂的,从试车到产业化,无人驾驶汽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于一些朋友关心的家用无人驾驶汽车有多贵的问题,投牌兄替各位打听了下,“光车上的一些雷达等设备就160万,再加上传感器等设备、汽车本身的价格,轻松超过200万”。 所以,各位“壕”,你们准备好了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