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年作战50多次,打伤俘虏近百伪军<BR/> 仪征曹集民兵被赞英雄集体

 红豆居士 2015-08-30
一年作战50多次,打伤俘虏近百伪军
仪征曹集民兵被赞英雄集体

    【核心提示】

    1940年,抗日民主政府派周兴华来到曹集乡任乡长,带领村民进行借粮斗争,并组建武装。日军占领谢集后,曹集民兵配合县区武装与日伪军展开了顽强斗争,一年多时间里,与日伪军作战50多次,打伤和俘虏敌人近百名,捕捉汉奸敌探20多名。1942年9月,淮南路东地区召开英模大会,陆毅代表曹集民兵出席,受到路东区党委和新四军二师的嘉奖,被赞为名闻淮南路东的民兵英雄集体。

    曹集来了周乡长

    从借粮斗争到武装自卫

    1939年天气大旱,仪征县西北四五十里的月塘山区,贫苦农民交了租,还了债,没有什么粮食。第二年开春,有的农民喝山芋绿豆糊糊汤,有的农民吃了上顿没下顿。抗日民主政府派周兴华来到曹集乡任乡长,帮助农民解决春荒困难,他深入贫苦农民家里,访贫问苦,召开群众会,研究向地主借粮的事,可是只来了陆毅等几个村民。他们对抗日政府干部能帮助解决借粮的事情将信将疑。

    周兴华搬到陆毅家中住下,向他讲解共产党抗日救国的主张、减租减息政策……陆毅心里豁然开朗,积极参加借粮斗争,杨树、曹正科、周永根、包志兴、周明涛等贫苦农民也加入借粮斗争中,取得了借粮斗争的胜利。

    周乡长因势利导,引导青年们组织自卫队,拿起武器保卫家乡。陆毅、杨树等积极分子成为骨干,他们向地主大户借来三支步枪,又找来红缨枪、单苗刀、铁叉等武装自己,后来逐渐发展到二十多人,十多支枪,当年底正式成立民兵中队。陆毅、杨树、周永根、包志兴、张志源、毕昌文等骨干先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乡里成立了党支部,各项工作开展得生气勃勃,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经受严峻考验

    县长带队袭伪军、镇汉奸

    1941年4月间,日本侵略军占领了谢集,袭击抗日根据地,县区武装受到很大损失,一批乡村被蚕食、伪化,抗日政府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小,有时被迫撤退到峨眉山以北的六合地界。曹集距离谢集只有五六里路,更是首当其冲。据点里的鬼子、伪军脚一跨就到了曹集,抓人、抢粮、敲诈、勒索,无所不为。敌人疯狂地搜捕民兵骨干、农会干部,迫害他们的家属,限期要他们交出武器自首投降。

    白色恐怖笼罩着曹集乡,有的退出了农抗会,有的偷偷地把粮食送还给地主,有的扛着枪到谢集当了二鬼子,乡亲们关心着陆毅等人的命运。面对严重局面,陆毅、杨树、包志兴、毕昌文、周永根等人在一个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聚集在一个偏僻的山洼里召开党小组会议,回忆闹革命火红的日子,回忆共产党对自己的关怀、教育,陆毅猛地站起来说:“永不叛党,革命到底!不管碰到什么情况,枪,坚决不能交,就是杀了我的头也不投降敌人!”“我们绝不给党丢脸,宁愿站着死,不做软骨虫!”“是真金,是烂铁,看我的行动!”小组会一直开到下半夜,大家从这个战斗集体中汲取了力量和智慧,增强了斗争信心,一致决定每七天开一次党小组会。

    会后,共产党员把枪支武器埋藏起来,陆毅等人两次到金牛山一带寻找县委、县政府,都没有联系上。七月上旬一个闷热的夜晚,左涛同志带着县委介绍信找到陆毅,要求他们把民兵骨干组织起来,开展武装斗争,打击敌人的蚕食计划。第二天,他们取出了埋藏的枪支,县长陈雨田带着武装部队在曹集一带袭击伪军、镇压汉奸,打开了局面,接连取得了胜利。

    反“扫荡”中立功

    打伤俘虏近百敌人

    日本鬼子占领谢集据点,日伪军经常出来骚扰、扫荡、搞破坏。曹集民兵配合县区武装与敌人展开了顽强斗争,在通向敌占区的大路上挖深沟,安上伪装,坝头插上炸刺、竹签,叫敌人步步为难,处处都要付出代价。

    曹集民兵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作战50多次,打伤和俘虏敌人近百名,捕捉汉奸敌探20多名,敌人再也不敢轻易来骚扰了。

    1942年9月,淮南路东地区召开英模大会,陆毅代表曹集民兵出席,受到了路东区党委和新四军二师的嘉奖。

    通讯员 周继发 雷成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