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2)象棋特级大师网上热战

 珠江红棉 2015-08-30
         象棋50周年庆典系列活动中,有一项象棋大师论坛有趣活动,赵国荣、张强、蒋川、赵鑫鑫等大师披露他们一些过往经历,其中就有上网下棋的趣事。
     东北虎赵国荣说他经常上网下棋,“有一次下了一个通宵,帮同学长了好几百分,把他高兴坏了,从来没有这么过瘾过。”但高手过招,要不了几手棋便知虚实,甚至于有的观战棋迷都能猜出赵国荣来。“有时候下得多了,棋迷就在网上猜:这个人是谁啊?有的也猜到过我。还有一个我的对手,他也找到一个职业棋手帮他下。我们俩走了几步就知道了,什么水平,是不是职业棋手,过过招就能猜到八九不离十了。”
     高手在网上蒙面过招,围观者甚众,这让高手们也颇有成就感。女子象棋特级大师郭莉萍说:“我们自己在网上下过瘾,旁边网友围观者先是几十人,后来增加到好几百。”赵国荣说:“开始还没几个人看,但要不了一会,围观的人就会越来越多。”
     大师论坛最后的节目是在网上随机选中几位棋迷对弈。赵国荣与棋迷对局,郭莉萍现场讲解,颇具针对性,对业余棋手很受用。“这是特别坏的棋,把这个兵白白送掉了,可以冲掉和打掉,或者不理也不错。两步兵白走了,还被别人利用。有时候布局走了更多的大子后,可以冲三七兵;子力不足时,不要轻易出兵。”
     赵国荣赛后现场说法:“象棋在有了一定实力后,一般不必完全靠计算,靠感觉。有的棋一看就知道好坏,就是一种棋感。总的来说,子在中央,子要走活,车是最大的,马儿要走开,炮起到平衡作用,子力要平衡,一个子孤军深入,肯定不行。”
    张强大师认为,下棋有助于孩子学习。“下棋的孩子数学特别好,最主要一点是逻辑,就是渐进性的推理,螺旋式上升的逻辑推理能力。小时候最难的是应用题,我上四年级时,六年级的题我全能解开。”
    象棋最难的部分是什么?残局。张强说:“国外很多高手开局都很好,中局也很厉害,但残局比国内高手差一大块。这个残局往往需要漫长的积淀,有的是什么棋够赢,什么棋不够赢,有的棋又是一半赢棋,一半和棋。特别是流传百世的经典排局,比如七星聚会、野马操田等,都非常之难。”
   象棋界早些年有南派、北派之分,张强的理解是:“南派比较细腻精致,跟广东菜、上海菜一样,北方大刀阔斧,比较粗犷,但现在南北交流多了,南北分别不是很突出。像赵国荣老师的棋也像南方人,南北兼有。但我还是这句话,在棋上,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还是有区别的。”
    同样经常网战的特级大师赵鑫鑫则以自己的标准将棋风分为“艺术派”和“竞技派”,“艺术派将棋下到最准确的位置;竞技派则是让对手感觉不舒服,进攻时让对少感觉压力大,但同事这步棋风险也很大。”这种划分恐怕非专业人士所能体会到的了。
   象棋特级大师网上热战
象棋基础雄厚,胡司令参加智运会,始终是现场众多比赛中被围观最多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