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工细作灵动秀美 ——扬州古典园林建筑中的木雕雀替与撑牙

 红豆居士 2015-08-30
个园
精工细作灵动秀美
——扬州古典园林建筑中的木雕雀替与撑牙

    竹纹饰撑牙

    ▲个园中的竹纹饰雀替

    ▲陈园中的狮纹撑牙

    ▲陈园中的吉祥纹饰雀替与撑牙

    ▲何园中的竹纹饰撑牙

    ▲竹纹饰撑牙

    ▲陈园中的“文殊骑狮”撑牙

    潘宝明 文/图

    在中国古典建筑中,撑牙与雀替不仅是必不可少的构件,按照材质可分为木质和石质,其制作从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主人的身份与财富、建筑工匠的水准与层次。木雀替是指位于建筑柱与横梁之间的撑木,也就是梁柱接头的托木。它既可以起到传承力的作用,又可以起到装饰的作用。撑牙和雀替是相似的构件但又不完全相同,其是处于柱上端的构件,与雀替成90度角,撑牙和雀替都是古建筑中雕画装饰的重点。

    1

    ——紧扣竹文化主题

    以竹文化为主题的扬州著名园林——个园,其雀替与撑牙的制作也与这个主题紧紧相扣。在“月映竹成千个字”的个园,园内遍植海内名竹,竹环抱的厅堂的雕饰自然也处处见竹:竹罩槅、竹美人靠、竹桌、竹椅,竹纹雀替、撑牙。个园的雀替、撑牙不同于北方的金钩彩绘,而是镂空雕成简洁明快的竹枝竹叶形;也不同于苏州、杭州的撑牙雕镂成狮子盘球大而厚重的样子,而是以薄薄的木板雕成,突出主题,注重与周围景物的和谐。

    2

    何园

    ——精致考究富变化之趣

    与个园齐名的扬州另一著名园林——何园,其主建筑中的雀替、撑牙同样体现了主人的考究。何园主体建筑汇胜楼,俗称蝴蝶厅,是主人用于宴请宾客的宴厅。蝴蝶厅为上下两层的楼房,中间三间稍突,两侧两间稍敛,楼阁的歇山顶四角昂翘,如蝴蝶振翅起舞,其撑牙与雀替都表现出一种图案美。堂前16根檐柱,除转角处两根外,14根柱前的撑牙,正反皆为高浮雕,纹饰为“群仙祝寿图”。每个撑牙上两面各为一个神仙,正厅中间的几个可看出是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韩湘子、吕洞宾、铁拐李、麻姑。虽然是在咫尺之间施艺,但人物眉眼毕现、个性鲜明、形态生动。虽为楼堂装饰,但艺术价值极高,与窗棂上的蝙蝠、仙桃花饰,楼下铺地的“百桃献瑞”、“五福捧寿”砖雕,厅内的仙桃供石遥相呼应、整体和谐,使人不由得想起清代任伯年的名画《群仙祝寿图》。而翘角处的撑牙以楠木雕成方竹,上刻竹枝叶浮雕,既是构件承重,又是装饰显美,使人时时想到精致变化之趣。

    3

    陈园

    ——“人物”纹样是一大特色

    如果说个园与何园是扬州古代私家园林杰出代表的话,那么位于扬州甘泉的陈园则称得上是扬州现代私家园林的翘楚之作。陈园的建园史虽然不长,但是却处处透露出古朴的气息,仿佛已历百年。这主要是因为园中的精美木雕、砖雕、门窗等都来源于古旧建筑,如厚德堂就是园主费心费力费财从徽州抢救的拆毁的徽派大型厅堂楠木厅。其原是清代乾隆年间扬州著名盐商江春的亲属在徽州的古旧建筑。主宅楠木厅面阔七间,为明五暗七布局。该楠木厅都用名贵的金丝楠木撑擎而起。梁托、爪柱、叉手、霸拳、雀替、撑牙等大多雕刻花纹、线脚。大梁上高浮雕的金龙银凤腾云驾雾。楣窗、花板、飞罩、罩格、门窗肚板都饰以花鸟虫鱼、福禄寿喜的吉祥图案,吉花丰腴、瑞兽生动、人物飘逸,表现人们普遍的喜好爱憎。

    厚德堂前的四撑牙纹饰图案为中国大乘佛教中的护世四大天王,高逾1米。不仅面容、衣着、动态各尽其妙,无一雷同,更妙的是,艺匠们对人物神态的细部处理都力求呈现出人物的不同性格: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能护持国土;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宝剑,能令人善根增长;西方广目天王,左手持宝珠,右手握赤龙(蛇),能够静眼观察,护持民众;北方多闻天王,左手按银鼠,右手持伞,能护持人们财富,多闻福德。

    陈园福书楼的撑牙也很有特色,为苏派文臣武将撑牙。福书楼为陈园的读书楼,取“有福方能坐读书”之意。福书楼月梁正中的撑牙雕刻为高浮雕手法的“郭子仪带子上朝”图案。唐代名将郭子仪,平叛安禄山有功,封汾阳王,尊为尚父,皇帝给予带子上朝的殊荣。三个牛腿,中为狮子盘球,左右为文臣、武将,合在一起,其意自显。旧时读书学而优则仕,所以雕刻都是直率表示读书人的梦想。

    “人物”纹样的撑牙可以算得上是陈园的一大特色。陈园中有一三间两厢建筑,为从安徽移建来的殷实之家民居,建筑装饰十分精致,砖、木、石雕工艺俱全,整个建筑精美如诗。其室外柱前的撑牙图案仍为佛教题材,东为“文殊骑狮”,西为“普贤骑象”,对角是两幅“福禄寿星”。人物画面不同,但都采用高浮雕手法,镌刻十分精细。进入室内,可以看到板壁上方的浮雕“鸳鸯和合”、“喜鹊登梅”、“平平安安”、“多子多福”等吉祥图案,室内室外融古雅、简洁、富丽为一体,呈现出独有的艺术风采。

    陈园的小姐绣楼“绮霞阁”上的“双狮”撑牙为苏派做法,工致华丽,两旁撑牙为苏式“双狮”木雕:东为雄性,爪按球,寓意君临宇内;西为雌性太狮少狮,寓意子嗣相承。“双狮”撑牙两旁的撑牙为“鹤鹿同松”。南面与西面的楼上撑牙为十个如意斗拱,即斗拱前装饰有如意雕刻,平琢浑磨,显得富丽堂皇。

    总而言之,扬州古典园林建筑中的这些雀替、撑牙,不仅有着玲珑的样式、生动的造型、精致的做工,并且纹样中饱含了美好寓意与生活情趣,体现了扬州的地方文化与审美的特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