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未来联合创始人白云峰:从0到100的两次挑战

 长沙7喜 2015-08-30

从最初的论坛答疑到2001年的奥数网再到家长社区以及后来的e度论坛,学而思的成长伴随着互联网基因,并在2013年更名为好未来,这14年来好未来走过哪些弯路?如何从0到1?又从1到100?在8月29日的“未来之星”活动中,好未来的联合创始人兼产品事业群总裁白云峰从创业和产品的角度分享了好未来的创业故事。



从0到1:生活所迫走上创业之路


对于学而思创业初期从0到1的阶段,白云峰分享了三个关键词:口碑、开放性和小班教学。


1、口碑。学而思的前身是奥数网,诞生于非典时期,最初组织北大清华的大学生为中学生答疑,通过论坛在前期积累了大量有学习需求的用户,同时也奠定了其互联网基因。当时在北京已经有超过1000家教育机构,如果要开设新的培训班就必须做出差异性。他们发现,已有的培训班都以补习为主,而培优这个市场受到忽视,于是学而思诞生,从线上答疑转到线下做培训班。


2、开放性。在成立初期,学而思采取了两个措施:第一次课免费试听和家长课堂,从长远来看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益。第一次课免费试听,在2003年还很少见,而且还开放给家长来试听,帮助学生判断是否要报班。报名之后如果不满意无条件退费,让家长和学生“用脚投票“,而这种开放性对学而思未来在用户规模上单体城市突破十万人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白云峰的体会是:”家长的眼睛其实才是最好的师资培训学院,家长的存在督促老师必须做好教学。”相当于是用市场上一只无形的手去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小班教学。今天小班教学已经成为一个标配,但是在2003年普遍是40人左右的班级,总有部分人是被老师忽视的,学而思在当时设立的是10人到20人之间的小班,相对于大班,小班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服务,每个孩子在课堂上都有提问的机会,这也是跟公立学校以及其他培训机构形成差异化的一点。




在这个过程中,最难的是两件事情是:


一是规模化,这是教育培训机构普遍遇到的一个发展瓶颈,稍微做大一点就很累,而且用户会激发优秀的老师出去单干。巨人学校的单体城市做到4-5万人,在当时是课外培训学校当中规模最大的。大部分机构的单体城市是8000-12000的规模,而学而思做到了单体城市突破十万人。


二是品控,教育行业到目前还是十分依赖于人的行业,品控的方差波动非常大。而教育企业的规模跟品质成正比,包括老师、教研、上课的模式等因素,因此品控能力对教育机构来说非常关键。这反过来也会提升产品的口碑,节约大量市场费用。


从创业初期来看,”学而思其实是一个线下辅导班,但是在成立之初,是先有互联网,后有线下辅导班。”在成立之初就奠定了互联网基因。


从1到100:规模与增长的两难问题


2003年,学而思第一个辅导班设在海淀区,2006年走出海淀,2007年计划扩张到上海,到目前为止扩展到全国19个城市。在规模增长过程当中,遇到两个问题:


一是规模和质量。学而思的做法是:在保持一定品控的情况下去做适度扩张。健康增长是最理想的状态,而对于一个线下培训机构来说,比较合理的发展路径应该是:从低增长低质量到低增长高质量,再到高增长高质量的过程,形成良性循环。学而思对各地分校的要求是自然增长,“有一个好老师就开一个班,没有好老师就不开班。”追求质量带来的结果是:2003年到2010年之间,每年的复合增长率都保持在200%左右。



二是要增长还是要健康?


以质量和规模作为两个坐标去归纳企业的成长路径(如上图所示),可以分为四类:


  • 一类:健康,增长。

  • 二类:健康,不增长。

  • 三类:增长,不健康。

  • 四类:不健康,不增长。


增长与健康哪个更优先?这在学而思内部曾经是有分歧的,特别是在外地分校的扩张过程中,有分校校长认为增长更重要。学而思的选择是,二类优于三类,在对分校的业绩考察中,收入和利润指标并不是最重要的,学而思在品控方面设立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包括满班率、续报率、教室使用率、好学生占比等指标。同时,学而思内部在企业管理和公司制度上给予员工相应的引导和激励,引导各分校校长更加重视分校的健康增长。


迷途知返:上市之后的回归


2007年,学而思上市,这是个无心插柳的过程。一开始管理层并未考虑接受投资,因为现金流一直都比较好。当时学而思对投资方提出三个要求:业绩坚决不对赌,坚决不承诺上市,拒绝投资方干预,在此基础上接受了老虎基金的投资。而上市之后由于自身的压力,经历过迷茫和阵痛,大批量招人,扩城市和规模,曾经导致口碑和质量下滑,后来开始反思到底应该关注哪个层面?


第一层:人次,收入,利润,这些都是显性的数字。


第二层:满班率,退费率,续费率,这三个指标曾经是学而思最关注的组合之一,另外一个组合是教室使用效率、教师的工作效率以及员工效率。


第三层:投诉,满意,价值,这一层面反应的是员工和家长的满意度。在走过弯路之后,学而思将关注点集中在这一层次上,通过企业的发展让员工得到更多利益和社会认同感,同时让家长和学生满意。


在短暂的迷失之后,学而思再次回归。


一是从管理上的回归。如何保证各个分校能够将健康优于增长,以客户的满意度为追求?对于企业来说,除了价值观的匹配,还需要从制度上去设计合理的规则,白云峰表示,学而思所有的核心伙伴包括各地分校校长,对其绩效的考核中,分校的收入在其中占比很低。所以某城市5万人的分校可以达到满班率和续报率都在90%以上的效果。因为管理层对人数增长没有硬性要求,好学生的占比是最重要的,而这意味着口碑和更多的学生。



二是从产品上打磨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即产品的效果、体验以及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用最低的成本结构为用户所创造最好的体验。


而这一切都是以这样的框架为基础:以团队为根基,以教学系统和教务系统等平台建设为支撑,以效果和效率为核心KPI,通过产品、运营和服务打造良好的用户体验。


对于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白云峰的观点是:改变、转变与合作。互联网和科技一定可以改变教育,但不是颠覆教育。但是从短期来看,人的因素不可或缺。而我们可以通过技术和互联网的创新提高效率,包括学生的的学习效率和员工的运营效率,让优质的教育资源能够跨地域的复制和分享,同时记录学习过程,让学习体验更美好。


 


作者:芥末堆 - 阿槑

jiemodui.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