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告别一天两充 iPhone省电这么做就够了

 鹩歌 2015-08-31

告别一天两充 iPhone省电这么做就够了

好机友 2015-08-30 22:39

你的iPhone一天充几次电?你知道如何调整系统设置会更省电吗?

iPhone电池在循环充电300次之后,电池容量会损耗20%,按照日常最少一天两充的情况下,半年时间电池就会达到这个标准,那么你知道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提升iPhone续航减少充电次数吗?别怕, 只需动动手指就能搞定,让机哥来教你。

告别一天两充 iPhone省电这么做就够了

以机哥的iPhone 6为例,内置1810mAh容量电池仅仅是目前国内千元机的一半,但屏幕却达到了4.7英寸,下面是日常使用耗电情况,微信和BB Racing游戏总共电池用量达到了七成左右,每天标准使用需要充电1次。为什么续航这么屌?

iPhone省电步骤:

1:减少长时间游戏

iPhone的游戏让人难以割舍,经常会通过游戏来打发时间,但是玩游戏适量就好,如果你连续玩游戏四五个小时,别说iPhone了就连华为那个什么7都救不了你。特别是那些3D游戏更是耗电大神,比如《现代战争17》之类的等等...

告别一天两充 iPhone省电这么做就够了

不少人都嫌手机空间不足,但你有没有发现手机里有很多没用、多余的游戏、视频呢?留下你喜欢的那两个游戏,减少没必要的存储空间耗损,那样你能放更多小电影了~~

2:关闭后台应用刷新

相对于安卓系统,iOS会有更好的后台管理机制,同时也被称为“假后台”,相信大家手机里会有很多应用程序,但除了常用社交类软件(比如微信、微博、QQ、支付宝等),其他的都没有必要在后台刷新数据,所以你可以关闭这些应用的功能。

告别一天两充 iPhone省电这么做就够了

你可以打开设置-通用-后台应用程序刷新,找到那些你认为不需要后台刷新的应用,关闭它,能够有效解决那些看不见的后台电量消耗。

(“假后台”意思就是安卓可以同时支持N个后台程序,而苹果在达到一定情况后会自动关闭最早打开的后台)


3:减少屏幕亮屏时间

由于工作需要查阅资料,机哥的手机都会经常亮屏,但往往有事走开的时候会忘记锁屏,尽管一两分钟没啥事,但一天下来用的可就不少。建议大家调节自动锁屏时间,给到自己可以放心离开的权利。

告别一天两充 iPhone省电这么做就够了

打开设置-通用-自动锁屏,按照你的使用习惯来选择自动锁定屏幕的时间,机哥建议大家选择2分钟,因为考虑到大家认真看好机友文章需要不少时间,30秒没看完一页自动锁屏,非常不科学呀。

4:减少数据网络使用时间

这一点非常简单,4G网络来了网速越来越快,耗电也越来越大,没有Wi-Fi环境时请关闭Wi-Fi(因为机哥经常会连接上各种免费Wi-Fi,导致影响上网体验),同时将询问是否加入网络功能关闭。

道理很简单,开放的Wi-Fi不安全,需要用的时候大家会主动连,完全没必要让系统自动提醒。

告别一天两充 iPhone省电这么做就够了

同时呢,如果在Wi-Fi环境下,大家可以酌情考虑关闭蜂窝数据网络,但机哥一般不这么做,因为切换网络实在太麻烦啦~

5:没有苹果表请别装逼

在Apple Watch推出之前,苹果就推出了健身跟踪功能,依靠手机内置传感器来记录用户的运动数据,但毕竟手机是放裤兜里的东西,在还没有买完美兼容这个功能的Apple Watch之前,然而并没有什么用啊。

告别一天两充 iPhone省电这么做就够了

大家可以打开设置-隐私-运动与健身,关闭健身跟踪功能就OK。不过机哥不得不提醒一下,如果你关闭了这个功能,那么微信运动数据就无法统计,酌情考虑吧~

6:关闭应用程序权限

大家有没有发现手机通知栏现在已经被各种应用程序所占满?其实可以解决的,在设置当中拉到最下面,找到那些你认为不需要用到的软件,点击进去会提供位置、通知、后台应用刷新、蜂窝移动数据几个选项,让机哥来教你如何设置。

告别一天两充 iPhone省电这么做就够了

位置:除了你希望后台常驻的天气软件之外,建议大家统统选择使用应用期间允许访问位置信息。

通知:除了社交应用、银行支付类应用需要开启通知之外,比如游戏、购物软件等等都不要打开,因为只会推送广告呀。

后台应用刷新:这个在上面第二点已经说到,这儿就不说明啦。

蜂窝移动数据:建议单机非联网类游戏关闭此选项,以免在游戏过程中造成流量偷跑问题。

好啦,机哥今天就给大家带来这些iPhone省电设置教程,个人认为后台程序无需经常关闭,毕竟是手机在为你服务,可别为了刻意省电导致主次颠倒啦,祝大家使用愉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