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评论】“脱机闪付”的前路在哪里?

 方珺逸 2015-08-31




日前,有一位泰安的持卡用户通过微博求助,其在ATM存款时,误存入了某行储蓄卡的电子现金账户后,不知道如何取出或使用。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京沪穗深等城市,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找到有支持脱机闪付的商户消费即可。然而由于事发山东泰安,我们不太了解当地闪付的受理情况,加上该行不支持自助设备的电子现金圈提功能,而且银行柜面人员也不了解如何做圈提操作,未能予以解决。即便在京沪穗深等城市,闪付尚且使用不便,我们自然也无法向该用户提供在泰安使用闪付的解决办法。这也同样再次引发我们的思考——“脱机闪付”的前路在哪里?







从四月份开始,我们在京沪穗深等城市对闪付的市场应用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市场调研,特别是对电子现金账户以及所属的脱机闪付功能的使用方面,调研的情况不容乐观,存在着很大的应用问题。


电子现金功能的出发点,是基于考虑银行卡交易在缺少联机支付环境,或通信连接不畅地区,以及联机交易授权费用可能不够经济的环境下使用,如小额快速支付等场景下的一种支付解决方案。这种支付方式可以不依赖支付网络即可完成,如果使用POS的商户遇到通信信号不良,甚至没有信号的时候也能使用银行卡电子现金账户完成支付。由于对电子现金账户需要使用圈存或者现金充值,且对充值金额最多为人民币1000元,脱机闪付方式非常适合于特殊情况下的小额快速支付。

国内推行的电子现金交易的核心是在卡片上设置了一个脱机的账户,需要能够提供圈存或现金充值的自助设备完成在该账户上的资金充值功能,这不仅需要发卡行进行设备改造,同时还要能够让银行卡实现跨行跨地区圈存。因此电子现金交易的发展除了需要有广泛的受理网络以外,还需要有分布广泛的圈存机具。为了推广和普及电子现金交易,2013年7月央行印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金融IC卡电子现金跨行圈存试点工作的通知》,从上海、成都、宁波等几个城市开始试点。到目前为止,全国基本上完成了银行自助设备的圈存或现金充值功能改造,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全国金融IC卡累计发卡量为14.46亿张,银联支持“闪付”的POS终端已超过570万台。




然而,虽然央行这几年在进行金融IC卡的迁移工作中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对电子现金功能的推广也是不遗余力,但是通过这次深入的市场调查中发现,电子现金的缺陷已经越来越明显地显露出来。


首先,电子现金需要在银行自助机具上进行圈存,这个流程对于很多用户,甚至包括一些银行员工都感到困惑不已。我们曾在招行、建行和广发银行自助机具为建行、中信和广发信用卡进行圈存测试,结果却非常令人尴尬:建行和招行的自助机具三家银行信用卡均圈存成功,而在广发银行自助机具测试时,中信、建行信用卡完成圈存,而偏偏广发信用卡却被拒绝。在向广发银行柜台员工咨询时员工完全不了解圈存是何业务,只能通过客服电话咨询,最终这个问题也未能得到解决(测试情况见表1)。我们尚且遇到这样的问题都感到无奈,更何况普通用户。




广发卡在三家银行圈存的测试情况


在一些资料中,都将银行卡的“圈存”和公共交通卡的“充值”相提并论,尽管从原理和形式上二者完全一样,但是其中却忽视了对用户使用习惯的考虑。


我们都知道,公交卡为单一功能卡,用户的使用习惯从开始接触时就知道该卡需充值使用,如果卡内没有金额时必须充值才能使用且无可替代,而且充值点都是在车站、地铁、便利店或者一些交通卡自助设备,应用场景一般也局限于公交、地铁。




经过我们对一些持卡人的问询和访谈,银行卡的圈存”很容易让用户产生歧义


1
银行卡里有资金,为何要转存电子现金



用户会认为明明银行卡里有资金,为什么还要从主账户转存到电子现金账户?很多人也不会主动将现金充值到电子现金账户。况且,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圈存到电子现金账户的资金,除工行、中行可以通过“圈提”方式转回银行卡主账户外,其它银行没有提供这项服务,无法通过自助设备进行圈提,电子现金账户中的资金只能通过消费用掉。各行对将电子现金账户中的资金取出的流程也不尽相同。电子现金只能圈存、不能圈提的方式让使用过圈存的持卡用户深感麻烦,相比较公交卡而言,用户是可以将公交卡余额取出或者转入新卡,而同样是自有资金的电子现金却不能方便取出,让人无法接受。


另外,电子现金账户采取不记名、不挂失的政策,就算银行卡丢失后挂失,还是可以被他人拾获使用其中的电子现金;若持卡人的芯片卡损坏,如何将电子现金账户资金取出,也让持卡用户和银行柜台人员倍感麻烦。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如果需要对一张有电子现金余额的卡片进行销户操作的话,整个过程会非常的繁琐。


2
“闪付”并非支付必要方式,可替代性强



“闪付”功能本身并非支付的必要方式,一般来说受理闪付功能的终端均可以通过IC卡插卡完成交易;而且即便遇到电子现金账户余额不足的情况时,还可以采用自动转为联机闪付方式完成支付;再者,微信、支付宝等二维码支付方式,在小额支付场景下的使用也非常的方便,因此脱机闪付的可替代性是非常强的,这也对电子现金账户的“圈存”功能起到了阻碍作用,“脱机闪付”似乎成为摆设。


3
闪付受理环境不足,用户/商户体验受限



最重要的问题,闪付的受理环境不足。虽然已经有超过500万台的POS可以接受“闪付”功能,但是商户POS机操作流程繁琐,闪付的操作菜单往往隐藏在二级甚至三级菜单后,不熟练的收银员操作相当复杂。有时候持卡人会发现自己的卡片明明已经扣款,商户POS却显示交易失败、未收到款项的情况(俗称“闪卡”)。脱机闪付不是实时与清算后台连接,需要商户上传交易信息,如果忘记传输,就会造成商户的账务与银行不符的情况。加上脱机闪付的交易金额小,处理错账耗时耗力,成本上非常不划算,让很多商户都排斥使用脱机闪付功能。即使在闪付做的比较好的京沪穗深四个城市中,能够顺畅使用闪付的商户也是屈指可数。


用户对闪付了解情况的市场调查(我爱卡记者:张文龙)



4
银行卡脱机闪付与公交卡的区别



银行卡电子现金与公交卡的差别还在于,公交卡只是闭环产品,功能单一,只要每天由工作人员进行数据采集即可,且不用考虑对账问题。虽然有极个别的商户开始接受公交卡小额支付,但是总体来说,外部商户对公交卡支付的清算要求不是很高。而银行卡的电子现金支付,涉及到发卡行、收单行、持卡人和商户四个环节,商户对支付的账务要求非常高,一旦因数据上传引起的错帐问题,对商户的影响还是很大。尽管对商户已经提供了必要的培训,但是由于用户的脱机闪付使用率很低,收银人员流动性较高,使得商户并不都能很好地掌握和提供闪付的交易服务。如果针对公交卡和银行卡电子现金充值做一次随机用户调查问卷的话,这个结果恐怕相差悬殊了。


5
脱机闪付的交易速度并不占优势



脱机闪付的交易速度并不比传统刷卡或者插卡交易快。我们前文说到,由于一些POS的闪付操作菜单往往隐藏在二级甚至三级菜单后,每次交易之前,收银人员要费时费力的翻查选择,反而导致交易速度的变慢。如果再算上之前需要圈存的时间,脱机闪付的综合交易速度并不占优。而传统的刷卡和插卡,直接在POS操作即可,操作上比较流畅,加上银联正在逐步试行小额支付免密码、200元以下免签交易,脱机闪付的速度优势也可以被忽略。




再来看文章开始提到的案例,从对该用户了解的情况来看,山东省泰安市的ATM圈存功能已经比较完善了,但是我们对该市的闪付应用情况不了解,到底能有多少商户能够接受使用闪付不得而知,但情况应该不会很理想。我们建议这位用户,到该卡所属银行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注销后提取电子现金账户余额。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让用户、商户都失去了使用脱机闪付的动力。


非常有意思的是,中国银联在海外推广闪付的时候,一直是采取联机闪付交易,在主账户扣款直接避开了电子现金圈存功能,这种方式已经可以完全满足小额快速交易的需求,又能避免电子现金存在的各种问题。采用国内外统一的闪付推广模式,才是闪付发展的趋势,也是目前国际非接触支付的主流方式。如果在目前尚不能完全放弃电子现金以及脱机交易方式的话,倒是不妨采用类似工行闪酷卡模式,将电子现金账户从银行卡脱离,类似公交卡一样独立使用;或者考虑开放自助设备的圈提功能,让持卡用户方便将电子账户资金转回主账户。



从我们经过几个月的市场调研情况来看,电子现金及所附加的圈存与脱机闪付功能,不论是对用户,还是对商户,在市场应用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不便性,我们也对部分银行客服电话进行了抽样调查,咨询用户如何进行电子现金账户的圈提,几乎所有银行客服人员都需要进行查询后才能回复,也从一个侧面论证了这一模式在银行内部使用状况并不频繁。对于电子现金、脱机闪付这样一个让用户和商户,甚至银行都感到困惑的功能,即便技术上再先进,如果忽视市场应用方面的优化,不能给用户带来便利,那么它的市场前景也不容乐观,前路也只能越走越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