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基结构图
从视觉直观上和建筑顺序上都可以将木构建筑简单分为三部分——台基,屋身与屋顶。
一般认为台基包括台明和埋深,地面之上柱脚以下砖石包砌的可见部分称为台明,不可见的地下部分称为埋深。因为古建一般是木柱承重,即所谓“墙倒屋不塌”,所以柱下结构就相当于现代建筑的地基,也叫基础(指在砖石包砌内部直接承重的结构)。
基础的做法大约在清代逐渐定型,从上到下依次是柱顶石、磉墩和灰土。不过上用灰土和磉墩是北方的习惯做法,南方长江下游等地的基础多用石料。柱顶石又称磉盘、柱础,有古镜、覆盆、石鼓等形式,主要作用是隔离柱子防潮防腐。
须弥座是一种高级的的台基栏杆组合,又名“金刚座”,名字源于须弥山,在佛教中是世界的中心。须弥座最大的特征是有束腰,多用莲瓣装饰上下枭,雕刻华丽,在大型殿堂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