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坚持立德树人 力求管理实效 全面加强和改进中职德育工作

 入出有致 2015-09-01

  长期以来,江苏高度重视职业院校德育工作,把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第一要素,提出“教育优先、德育为先、素质领先”的工作方针。《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颁布后,省教育厅及时转发,并根据我省实际制定了《江苏省教育厅贯彻实施教育部新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的指导意见》,修订《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督导评价标准》,进一步完善工作体系,加强过程管理,打造特色品牌,全面加强和改进职业院校德育工作,服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一、 完善工作网络加强队伍建设

  我省不断完善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管理体系。省教育厅职能处室宏观指导,职业教育所有重点工作均贯穿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目标落实到“学生培养”或“师生发展”。省、市职教学会设立德育工作委员会,组织开展教师培训、经验交流和实践活动;省教科院职教研究所组建了20个教学中心组,其中“学生发展”等5个德育中心组负责德育课教研、科研和教学改革。省教育厅年初统一公布行政、学会、研究所三方协调的年度德育工作计划,全省上下形成行政指导、依靠社团、专题研究、全员凝聚的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网络体系。

  德育大纲落实要依靠一线广大教师和管理干部。我省职业教育省级培训每年安排德育管理干部、骨干教师、班主任、团支部书记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创业教育等专项培训。2014年我省举办了首届全省职业院校班主任基本功大赛,通过教师全员发动、校市层层选拔,取得了“赛训一体、以赛促建”的明显成效。省职教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2013年成立全省职业院校班主任沙龙,通过集中学习和利用QQ群、微信朋友圈等信息手段,研究解决班级管理问题,传递教育艺术和智慧,成为培育班主任精英,集思广益、交流分享一线班主任经典案例与实践经验的精神家园。

  二、 突出常规管理力求工作实效

  2012年,印发了《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督导评价标准(试行)》,从组织领导、基础制度、队伍建设、育人环境、内容途径、工作成效六个方面明确了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要求。

  2013年开始,每年组织开展全省职业院校德育工作视导,实行学校自查、市级复查和省级抽查,其中省级抽查实行组长负责制,随机进行,以考察学校德育工作的自然状态,发现日常忽视的隐性问题。省教育厅逐市逐校反馈省级抽查意见,督促学校改进。2015年,在完善标准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德育视导,并对前两年抽查过的学校进行随机回访。德育工作视导结果作为学校综合项目评审、先进评选表彰、德育特色(品牌)学校认定的重要依据。

  省职教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连续四年评选表彰德育特色(品牌)学校,今年将进一步完善标准,在“十三五”期间开展新一轮德育特色和德育品牌学校创建工作。

  三、 凝炼德育特色打造育人品牌

  坚持“多姿多彩百花齐放,一地一校形成特色”的德育工作方针,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新江苏精神,着力打造江苏职教“三创”育人品牌。

  一是深化创业教育。2006年开始实施“江苏职业教育创业行动工程”,全省职业院校普遍建立了在校生创业园区或创业基地,涌现了近万个职校学生创业实践小企业。2015年,我省正组织开展全省职业院校创业大赛,包括中高职学生组的创业计划竞赛和创业实践挑战赛、教师组的创业教育教学能力竞赛、毕业生的优秀创业成果评选展示四个项目。

  二是培养创新精神。定期举办职业教育创新大赛,全省百万职校师生积极参与,围绕生产的、生活的、身边的技术踊跃进行小发明、小创造,2007年以来举办了六届大赛,参加省赛作品累计4322件,呈现出专业覆盖广、构思巧妙、实用性强等优点,已形成教育与产品创新共同推进的良好格局。

  三是创优综合素质。通过优秀的传统文化、富有地域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以及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志愿者服务,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全省职业院校学生每年都踊跃报名参加“文明风采”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我省将继续完善“三创”优秀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标准,定期评选表彰,引导广大职业院校明确培养目标、改革评价标准、实施素质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