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以小见大,点铁成金:黄庭坚的题画诗

 良辰美景奈何天 2015-09-02

以小见大,点铁成金:黄庭坚的题画诗

礼乐文华腾讯儒学罗杵增2015-08-28 11:12
4

文/罗杵增

山鸡照影空自爱,孤鸾舞镜不作双。

天下真成长会合,两凫相倚睡秋江。

(黄庭坚《题画睡鸭》)

题画诗在古人集子中随眼可见,它多是随兴而发,随手拈来,看重的是诗人的构思,容易写得巧。但要与画作相映成趣,令人眼前一亮的话,仍需惨淡经营。

以小见大,点铁成金:黄庭坚的题画诗

黄庭坚像(资料图 图源网络)

黄诗第一联且叙且议。山鸡的典故出自《博物志》,话说山鸡羽毛很美,非常自恋。每日在水边照影自赏,以至于目眩,终于掉进水里溺死。二句的故事背景则从《异苑》中来:有只鸾鸟长年不鸣,有人在它面前挂了面铜镜,鸾鸟看到自己的影子,以为是同类,哀惜不能在一起,悲鸣不已,半夜一头扑向镜子,结果撞死了。所谓“不作双”,即“不能成双成对”的意思。

第三句一转,立即接第四句,并在一起,谓天地间真能长相厮守的,却是这幅画里的两只普普通通的鸭子。它们相依相偎,无忧无扰,在秋江畔安稳栖眠。寥寥一两笔,隐约已有庄子“无用之用是为大用”的寄托。

全诗起承转合的章法明晰无疑。整首来看,一二句铺垫,第三句转笔,尤使得第四句兴味深远,见出其人感慨及志趣所在。缺少任一句的妥帖安排,都不足以打动人。何况诗因画而起,落笔却不拘泥于此,恰好又能暗扣画面,端是题画诗中的佳构。

作为一代诗宗,黄庭坚谈到作诗技法时,有“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之说。《题画睡鸭》一诗,不独为题画小诗的范本,正好亦是此说注脚,其用心处,尤值得咂味再三。

南朝徐陵《鸳鸯赋》有“山鸡映水那相得,孤鸾照镜不成双。天下真成长会合,无胜比翼两鸳鸯”四句,惜语弱且用意未深;唐人吴融《池上双凫·其一》则云:“碧池悠漾小凫雏。两两依依只自娱。钓艇忽移还散去,寒鸱有意即相呼。可怜翡翠归云髻,莫羡鸳鸯入画图。幸是羽毛无取处,一生安稳老菰蒲”。任渊谓其“意虽佳而语陋”,确然。

这两篇都是黄诗的出处。仔细比较三篇作品,不难发现,一经黄庭坚裁剪化用,无论字辞、诗意,都远超出原作。所谓“点铁成金”,有如此作。可见大诗人作诗,靠的不仅是读书之渊博,阅历之开阔,眼界之高迈,用情之深远,尚有其天分所在。缺少任一点,都不足以成就一代诗宗。

腾讯儒学特约独家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