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开学那些事儿

 安予心 2015-09-03



【导读】新学期开始了,各式各样的开学仪式是必不可少的,可见学校对开学仪式的重视。其实古人对开学仪式也是极为重视,尤其是启蒙儿童,他们是如何举行开学仪式的呢?

古代开学仪式的第一步,叫正衣冠。古人有云:先正衣冠,后明事理。可见,古人十分注重学生们仪表的整洁。在这个环节里,学童们一一站立,由先生依次为学童们整理好衣冠。《礼记》有云: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先正衣冠,再做学问,看来这是古人们的共识。

整理好衣冠,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童们排着整齐的队伍集合于学堂前。恭立片刻后,在先生带领下,进入学堂。这是开学的第二个环节,即入学堂。



之后,便是拜师礼。学童们在先生带领下,先拜孔子先师。拜完孔子,再拜先生。而拜先生时,学童向先生赠送六礼束修,六礼包括: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莲子,寓意为苦心教育;红豆,寓意为红运高照;枣子,寓意为早早高中;桂圆,寓意为功德圆满;干瘦肉条,是用以表达弟子心意。之后,便是学童间互相鞠躬,表示互爱互帮。


第四个环节,是净手。学童们将手放到水盆中,正反各洗一次,然后擦干。洗手的寓意,在于净手净心,去杂存精,希望能在日后的学习中心无旁骛。


洗完手,便是最后一道程序,朱砂启智。先生手持蘸着朱砂的毛笔,在学童眉心处点上红点,为学童们朱砂开智。朱砂点痣,取的是古语中的意思,意为开启智慧,目明心亮,也希望学童们日后的学习能一点就通。

整个过程,古人称之为入泮仪式。其中的各个步骤,都是根据《礼记》和《弟子规》而定,历经千年而未改。看来,古人对于启蒙开学,还是极为重视的。



再来看看古代关于学校和学校生活的一些知识呢。

学校设立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学校的国家之一,就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教育机构。我们现在的小学,在古代被归于启蒙教育,也叫蒙学,承担蒙学的教育机构一般都是私塾。

私学从春秋时期就出现了,当时社会动荡,官学衰微,一些文化官员就携带着文化典籍和礼乐器走向下层,这便是私学的开端。但到了宋元时期,官方也开始注重启蒙教育,在各乡镇设立了社学这一机构。

元代时期,政府规定以50家为一社,每社设立学校一所,农闲时就让子弟入学读书。到了明清时期,政府沿袭了这一制度,在各地建立社学,数目相当多。除了社学,还有义学、村塾、族塾、坐馆等启蒙教育场所。其中义学有官办也有民办,一般是地方官员或乡绅出资兴办,入学的都是贫困子弟,不用学费;村塾、族塾就是一个村或一个大家族办的;坐馆、教馆则是有钱人家聘老师给自家孩子或亲友孩子上学,红楼梦》里贾宝玉、薛蟠等人所上的学校就属于坐馆性质。


明朝规定:年满八岁不上学,老爸和大哥要挨罚。明朝对社学的入学年龄规定:民间幼童十五以下者。15岁以下的孩子都可上学,入学时不用考试,招生数额也没有限制,凡是愿意读书的,都可以来。不过有些地区对儿童入学会采取强制性措施,如规定: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而到清朝时,一般入学年龄为七八岁以上,十五岁以下。


古代学生,除了刚入学时要举行开笔破蒙礼仪外,上学后还要经常举行各种其他礼仪。学生入学时,如果是进官方小学,会举办入学典礼。

正式上学后,每隔一段时间,学校还要举行祭拜圣人的仪式。从唐代开始,祭拜孔子和儒家圣人的习俗就被制度化了,为强化儒学地位,统治者提出停祭周公,改祭孔子,并将颜回等22位儒家思想家列为先师,入庙堂一同祭拜。

学生入学后要遵守各种学校规定。比如学校会设立功过簿,记录学生的表现,其中明代教育家魏校在他的教育意见中就令学校设置扬善簿改过簿生徒有好酒博弈、逸游骄纵者,切察其事,痛责深晓,录之改过簿内。如不改,许送提调官惩治,毋得苟容……”

学生表现好的话也会得到奖赏。明代沈鲤主张,学生勤学、守规矩、有进益者,给免帖一纸,当该受责罚时,可以用免帖抵充一次。同时,如果学生勤学守规矩,还记录在簿,就可积1分,积满10分,则告诉东家,给纸笔犒赏一次。

古代小学生也要面临各种考试,有月考、期中考、期末考。比如在明代,沈鲤就制订了这样一份课程表,除了正常的授书、习字外,还有每月朔望考试每岁腊月望日总考,就是说月初和月中都要考试,每年的十二月十五(望日)那天还要年终考

古时候,学生不听话,先生可以用戒尺打学生手心。在明代,一位叫黄佐的教育家就提出:无故而逃学,一次罚诵书二百遍;二次,加扑挞,罚纸十张;三次,挞罚如前,仍罚其父兄。老师不仅可以扑挞学生,甚至可以处罚学生的家人。


课程安排:重文轻理,数学、音乐等被认为是副课。古代的学生,考试都考哪些内容呢?在大成殿内,记者看到了几张古代的数学考题,里面有考代数的,还有考几何的。比如其中有一题内容为:圆外切六等边形法,以半径自乘三归四因开方,得外切六等边形之每一边,以图解之。

在古代,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也是必学的内容,只不过因为古代重文轻理,把仕途作为读书人唯一出路,因此,数学、音乐等课程就显得不重要了,除非是专门的技术人才才会钻研,比如像御医、宫廷乐师等才会专门去学,并且这些人才也都有专门的学习通道,他们从上学开始就只学习这方面知识。

不过在启蒙教育中,最多的教学内容还是识字、作文,当时的识字教材普遍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等,这些都是识字的基本教材。等识字教育进行了一段时间后,才开始教写字。为什么写字要晚一些呢?因为古代写字是用毛笔,小儿手小骨弱,难教以拨镫法。就是说小孩的骨头太脆弱了,练毛笔字还没什么劲,所以最初练字也都是练简单笔画的,如上大人,丘乙己,化三千等字。在识字、作文之余,学生还要适当学习经、史、历、算等知识,兼习当朝律令以及冠、婚、丧、祭等礼仪。

除此之外,古代小学课堂也会教学生音乐、射箭等课程。比如明代魏校在担任广东提学副使期间,设置了一份课程表,里面就包括教琴、习射、习乐歌咏等内容。



放假:有的每月放3天,有的到年末一次性休假。古代小学教育也注重劳逸结合,因此也会有假期,但那时没有寒暑假之说,假期也没有今天多。

如明代的小学,每个月只有谒圣这天放假,而到了清代,每个学校根据自身要求会有不同的上学时间和放假规定。比如清代人唐鉴所办的义学规定,每天5~7点到校,17~19点回家,每年自正月十五开学,一直上到腊月十日才散馆,休假时间只有每年的年末,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而有的学校则规定每天7~9点入学,15~17点回家,另外每个月仿照古人休沐之意,放假3天,其他时间不得擅自离校。还有学校规定,每日日出上学,日落放学,9~11点吃饭,每年端午、中秋、清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各放假一天。

就是说,古代小学有的是平时休假,有的则是集中到年末一次性休完,中间除非有紧急情况才能请假,否则都视为旷课。

不过中国古代的小学课堂也不是那么严。清末,一位传教士就这样批评中国教育:中国人对正规的学校规章制度的概念是很模糊的,教员可以经常缺席去做他自己的私事……同样,学生在收割农忙季节常常被迫留在家里。准时上课也几乎是不可能的,又没有时钟,上课、下课也没有固定的时间。

一直到清末引进西方的教学制度,这一现象才有所缓解。清末重臣张百熙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学制壬寅学制,对小学、中学、大学的学制都进行了详细规定。



本文转载自南书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