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好家长,不在于给孩子进多好的学校、用心良苦的给孩子报多少补习班,也不在于车接车送、物质条件优越。 重要的是--孩子需要什么?家长又能给予什么? 没有好大学上的孩子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一个没有健全人格的孩子。 在拼命培养天才的同时,我们能不能培养一些人格健全、懂得感恩、能承担责任、能接受挫折的孩子? 有人说,这有什么用?高考又不考这些。 原来孩子的人生就只有高考啊? 那么那些高考状元又怎样了呢? 真正能成功的人,从不是那些只会死念书的人。我这里的死读书不是仅仅只抱着书本啃,也包括一些完全不会照顾自己,除了读书上上网,念中学了都不会很好的与人交流、尊重他人的孩子。 教育,从不是灌输多少。而是在遗忘之后,孩子还能铭记的东西。 成绩固然重要,但不是从给孩子上名校、让孩子考个好成绩就是好家长了的。 孩子要什么?我亲眼看见一个孩子,成绩很好,重点实验班算得上好了吧?冲我说,他很寂寞。不是说父母只顾着工作不管他。相反,他的父母很爱他,关心他的成绩、对他温言软语。只是他觉得,父母不了解他,纵使父母总摆出一副商量的姿态,可其实父母从未真正发现他想说什么。 我觉得这个哥哥很可悲。不是说他所谓的寂寞可悲,而在于他和父母之间那层莫名其妙的隔阂可悲。究竟是孩子不懂得感谢父母,还是父母与孩子缺少心灵上的沟通,交流流于形式? 无论怎么说,总算不得一个好事。这个哥哥后来选科的时候,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却遵从了父母的意愿。 他跟我聊天时说,我知道我爸妈为我好。可是我心里真的不太舒服。我和他们说我想选物生,她们只是通过各种方式说服我。我也的确被说服了--可是他们从来没有安慰过我,从来没想过我不能坚持梦想会不会很难过。他们一直在安排一条非常平坦的路给我,可他们从没有关心过我愿不愿意走这条路。 不是说这样的父母不好。可怜天下父母心,谁的父母不想孩子一帆风顺呢?可是……有谁去考虑过,一个孩子,究竟最需要的教育是什么? 孩子没考好,不是把孩子想法子塞进好中学就是好家长。我们需要问问孩子的想法。 的确……孩子还年幼,很多思想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没有建立,但这不代表他们没有说话的权利。我们需要尊重他们的看法。毕竟只有孩子自己最了解自己,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不是说要完全听孩子的,而是至少要去了解孩子是什么才,需要施什么教。 也许孩子觉得进名校压力很大,想进一所普通一点的学校努力呢。家长很痛苦,为孩子操碎了心。那么,能不能让孩子不跟着痛苦呢。 有些家长说:“那我的孩子认为自己完全不需要补课呢?就由着他玩?” 我想,至少去了解孩子为什么拒绝补课吧?是补的不好?还是确实不需要?还是太累了?或者真的是贪玩? 什么都不说,就安排好一条路,多少人愿意走呢?而且,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应这条路的。 因材施教,孔子提出这个观念这么多年,有没有人愿意执行?既然孩子是天才,就别给他铺一条坦途,由着他自己走不甚平坦的捷径。既然孩子是怪才,就别让他走那条平常的路,由着他七弯八拐。既然孩子是普通人,那也去了解一下他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教育。每个人的路都是不同的。 我们给孩子的教育,除了成绩,还有很多。比方责任、爱心的培养,比方人情世故,比方男子气概与女性的婉约。比方自学能力、抗击打能力。也许有些家长能给孩子最好的环境,给孩子铺一条大路……但,能铺一辈子吗? 我们需要的不只是教书,更重要的那一环,叫做育人。 真正的好家长,不在于给孩子进多好的学校、用心良苦的给孩子报多少补习班,也不在于车接车送、物质条件优越。 重要的是--孩子需要什么?家长又能给予什么? 真正的好家长,不在于给孩子进多好的学校、用心良苦的给孩子报多少补习班,也不在于车接车送、物质条件优越。 重要的是--孩子需要什么?家长又能给予什么? 没有好大学上的孩子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一个没有健全人格的孩子。 在拼命培养天才的同时,我们能不能培养一些人格健全、懂得感恩、能承担责任、能接受挫折的孩子? 有人说,这有什么用?高考又不考这些。 原来孩子的人生就只有高考啊? 那么那些高考状元又怎样了呢? 真正能成功的人,从不是那些只会死念书的人。我这里的死读书不是仅仅只抱着书本啃,也包括一些完全不会照顾自己,除了读书上上网,念中学了都不会很好的与人交流、尊重他人的孩子。 教育,从不是灌输多少。而是在遗忘之后,孩子还能铭记的东西。 成绩固然重要,但不是从给孩子上名校、让孩子考个好成绩就是好家长了的。 孩子要什么?我亲眼看见一个孩子,成绩很好,重点实验班算得上好了吧?冲我说,他很寂寞。不是说父母只顾着工作不管他。相反,他的父母很爱他,关心他的成绩、对他温言软语。只是他觉得,父母不了解他,纵使父母总摆出一副商量的姿态,可其实父母从未真正发现他想说什么。 我觉得这个哥哥很可悲。不是说他所谓的寂寞可悲,而在于他和父母之间那层莫名其妙的隔阂可悲。究竟是孩子不懂得感谢父母,还是父母与孩子缺少心灵上的沟通,交流流于形式? 无论怎么说,总算不得一个好事。这个哥哥后来选科的时候,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却遵从了父母的意愿。 他跟我聊天时说,我知道我爸妈为我好。可是我心里真的不太舒服。我和他们说我想选物生,她们只是通过各种方式说服我。我也的确被说服了--可是他们从来没有安慰过我,从来没想过我不能坚持梦想会不会很难过。他们一直在安排一条非常平坦的路给我,可他们从没有关心过我愿不愿意走这条路。 不是说这样的父母不好。可怜天下父母心,谁的父母不想孩子一帆风顺呢?可是……有谁去考虑过,一个孩子,究竟最需要的教育是什么? 孩子没考好,不是把孩子想法子塞进好中学就是好家长。我们需要问问孩子的想法。 的确……孩子还年幼,很多思想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没有建立,但这不代表他们没有说话的权利。我们需要尊重他们的看法。毕竟只有孩子自己最了解自己,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不是说要完全听孩子的,而是至少要去了解孩子是什么才,需要施什么教。 也许孩子觉得进名校压力很大,想进一所普通一点的学校努力呢。家长很痛苦,为孩子操碎了心。那么,能不能让孩子不跟着痛苦呢。 有些家长说:“那我的孩子认为自己完全不需要补课呢?就由着他玩?” 我想,至少去了解孩子为什么拒绝补课吧?是补的不好?还是确实不需要?还是太累了?或者真的是贪玩? 什么都不说,就安排好一条路,多少人愿意走呢?而且,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应这条路的。 因材施教,孔子提出这个观念这么多年,有没有人愿意执行?既然孩子是天才,就别给他铺一条坦途,由着他自己走不甚平坦的捷径。既然孩子是怪才,就别让他走那条平常的路,由着他七弯八拐。既然孩子是普通人,那也去了解一下他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教育。每个人的路都是不同的。 我们给孩子的教育,除了成绩,还有很多。比方责任、爱心的培养,比方人情世故,比方男子气概与女性的婉约。比方自学能力、抗击打能力。也许有些家长能给孩子最好的环境,给孩子铺一条大路……但,能铺一辈子吗? 我们需要的不只是教书,更重要的那一环,叫做育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