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厥阴治法,求治阳明,实为治肝之大法也。 肝为厥阴,胆为少阳,互为表里,中寄相火。《内经》名为将军之官,其性至刚也。当有病时,会恒欺侮其所胜,会致脾胃受病,或胀满、疼痛、泄泻等诸证。因此方书有平肝之说,说平肝即可扶脾。如遇肝气横恣者,可暂用,而不可长用。过于平肝,必会影响脏腑气化,而所伤也。肝在五行属木,木性善条达,故治肝之法,当以散为补,方书有肝以敛为泻,以散为补之说。散者即升发条达也。然升散常用,实能伤气耗血 ,且又暗伤肾水,会损肝木之根也。 有谓:肝恶燥喜润。燥则肝体板硬,使肝火肝气妄动;润则肝体柔和,而肝火肝气长宁静。故方书有润药柔肝之法。然润药常用,实与脾胃有碍,此法亦可暂用,而不可长用。 《内经》说:“厥阴不治,求之阳明”。《金匮》说:“知肝之病,当先实脾。”此为治肝之大法也。独有医家黄坤载,深明其理说:“肝气宜升,胆火宜降。然脾气不上行,则肝气不升,胃气不下行,则胆火不降。” 由此可见,治肝之病,当升脾降胃,培养中宫,中宫气化得厚,以听肝木自理。即有时少用理肝之药,亦不过为调理脾胃剂中之辅佐之品。 五行之土,原能包括金木水火四行也。脾胃属土,其气化敷布,亦能包括金木水火诸脏腑。脾气上行,则肝气自随之上升,胃气下行,则胆火则随之下降也。 《内经》论厥阴治法,有“调其中气,使之和平”之语。所谓调其中气者,即升脾降胃也。所谓使之和平者,即升脾降胃,而肝气自和平也。 《伤寒论》谓:“其厥阴治法,有吴茱萸汤(温中散寒降逆止呕);肝与胆脏腑相表里,由厥阴治法,可推之少阳治法,有小柴胡汤(和解表里)。二方中,人参、半夏、大枣、生姜、甘草,皆调和脾胃之要药也。且小柴胡汤,以柴胡为主药。 而《神农本草经》谓柴胡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三复《神农本草经》谓:“柴胡实为阳明胃腑之药,而兼治少阳也。”故治肝胆之病者,而师祖《内经》与仲景也。 二、当取五行金,能制木之理 肝经为病,不但不利于脾,如惊痫、癫狂、眩晕、脑充血诸证等,皆与肝经密切。盖脑气筋发于肾,分派于督脉。肝主筋,为肾行气,故脑气筋之病,实于肝脏有密切关系。 治法:当取五行中,金能制木之理,而多用属金之品以镇之,如铁锈、铅灰、金银箔、赭石之类。佐加清肝润肝之品,如羚羊角、青黛、芍药、龙胆草、牛膝诸药。牛膝味酸入肝,善引血水下行,为治脑充血之要药,然必重用方见奇效。以使肝经风定火息,肝气筋才能自循其常,诸病自愈矣。 如仍不能速愈者,宜用调补脾胃之药以佐之。而后金属及寒凉之品,可久服无弊。且诸证多系挟有痰涎,脾胃之升降,自能使痰涎自消也。 三、急者治标、与肝胆、脾胃相互为用 有的病证,其病不尽在肝,急则治标,可先注意在肝。如元气虚脱者,病多大汗不止,或少止复汗,或兼喘促,有寒热往来之象,此时宜用敛肝之品,使肝不疏泄,如用山茱萸60克敛肝,敛肝即为补肝,而以人参、赭石、龙骨、牡蛎诸药辅之。《神农本草》说,山茱萸肉主治寒热,即指此证。张锡纯的来复汤,能挽回垂绝之证。 肝胆为用,实能与脾胃相互为理。五行之理,能侮土,木亦能疏土也。例张锡纯治饮食不消化,服健脾暖胃药百剂不效。诊其左关肝脉太弱,是肝阳不振,用黄芪30克、桂枝尖9克、数剂而愈。 例张锡纯治黄疸,诊其左关肝脉特弱,重用黄芪煎汤,送服《金匮》黄疸门,硝石矾石散而愈。 由脏腑理论可知,胆汁入小肠,助其消化食物,此为木能疏土之理。小肠虽属火,但实与胃腑一体相连,故可作土论。疏肝之药,如柴胡、川芎、香附、生麦芽、乳香、没药皆可选用;也可佐用活血药,如桃仁、红花、樗chu鸡(臭椿)、蟅虫之类;又宜佐泻热药,不可骤用大凉药,恐瘀得凉而凝滞,医选用连翘、茵陈、川楝子、栀子诸药,凉而能散,方为对证。 肝体木硬,宜柔肝之法。柔肝药,如当归、芍药、柏子仁、玄参、杞子、阿胶、鳖甲等。亦宜用活血药,其中尤以三七化瘀生新为要品,服汤药外,三七细末3-6克。肝木可柔也。 四、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肝脏急迫时,肝体木硬,又有各异,过时又复常,如骤发痉厥(抽筋)。治法,宜急用甘缓之药,以缓其急,其病自愈,与治肝体长此木硬者有异。如不愈,加凉润药,羚羊角、白芍、或再加镇重之品,如朱砂、铁锈等。 病症:肝体木硬,则肝气郁结,肝中血管闭塞,及肝木横恣侮克脾土。或胁下胀疼、或肢体窜疼,或饮食减少呕秽、吞酸,或噫气不除,或呃逆连连,或头疼目胀,眩晕,痉痫等诸病。 丸剂:甘草150克、白芍90克、连翘90克、肉桂45克、冰片9克、薄荷12克、朱砂9克。饭后1时后服3-6克,日2服。病急剧者空心服。日2服,睡时加一服。无病者,是为健脾消食药,饭后1小时,服2-3克。 方义:甘草之甘以缓肝;芍药之润以柔肝;连翘以散气气分之结(单用治肝气郁结有奇效);冰片、薄荷通其血管之闭;肉桂抑肝木之横恣;朱砂制肝中相火妄行。诸药合之为丸,其味辛香甘美,醒脾健胃,饮食增加。药性平和,在上能清,在下能温,自能奏效。 本文转载自http://user.qzone.qq.com/1402866422/blog/13932931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