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平;味苦、甘;归肠、胃经。 功效行瘀止痛,止血,固精。用于胃脘疼痛,子宫出血,便血,痔疮,遗精,遗尿。 禁忌孕妇慎服。 刺猬皮就是动物刺猬的皮,《中药大全》刺猬皮的记载:刺猬皮为少常用中药,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原名猬皮。 刺猬皮为收涩药。一般不生用,临床多用其炒制品。 刺猬栖息于山地森林、平原草地、杂草丛或丘陵地等等不同环境。主产河北、江苏、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内蒙古、浙江、安徽、吉林、湖北、湖南等地。 (一)刺猬皮的作用
本品有行气止痛的功效,故可用于肝胃不和所致的胃脘疼痛,可单用本品一味,焙干,研末,每次吞服一钱,每天二次至二次;也可配合白朮、白芍、香附、香椽皮等同用。
刺猬皮能化瘀止血,治痔疾有专长,用治痔疮便血,常与槐花、地榆等同用;如用于脱肛,可与补气药黄耆等同用。
本品又有固精缩尿的功效,用于遗精、遗尿,常与固肾涩精药如益智仁、牡蛎、芡实等品配伍。
本品能化瘀止痛。治胃痛日久,气血瘀滞兼呕吐者。可单用焙干研末黄酒送服;或与延胡索、香附等药同用。
刺猬皮有化瘀止痛,收敛止血的作用。 (二)刺猬皮的功效 【性味】 苦,平。 《本经》:"味苦,平。" 《别录》:"无毒。" 《药性论》:"味甘,有小毒。" 【归经】 《本草求真》:"入肠、胃。" 《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阳明经。" 【功能主治】 降气定痛,凉血止血。治反胃吐食,腹痛疝气,肠风痔漏,遗精。 《本经》:"主五痔阴蚀下血,赤白五色血汁不止,阴肿痛引腰背,酒煮杀之。" 《别录》:"疗腹痛疝积,烧为灰,酒服之。" 《药性论》:"主肠风泻血,痔病有头,多年不瘥者,炙末白饮下方寸匕;烧末吹主鼻衄。" 孟诜:"烧灰酒服治胃逆,又煮汁服止反胃。" 《本草备要》:"泻,凉血。" 《本经逢原》:"除目中翳障。" 《随息居饮食谱》:"煅研服,治遗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或入散剂。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 《本草经集注》:"得酒良。畏桔梗、麦门冬。" 刺猬皮药理作用:刺猬皮有止血作用和促进平滑肌蠕动作用。
猬皮烧灰,酒服或煮汁,或五味淹炙食。(《普济方》)
白刺猬皮一枚(于铫子内煿针焦,去皮,只用针),木贼半两(炒黄)。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空心食前。(《杨氏家藏方》猬皮散)
猬皮、穿山甲等分,烧存性,入肉豆蔻-半,末之,空肚热米饮调二钱服。(《本草衍义》)
猬皮烧末,生油和敷之。(《简要济众方》)
猬皮一枚,磁石四两,桂心一尺。上三味,治下筛。饮服方寸匕,日一服。(《千金方》)
猬皮烧灰,酒服二钱。(《寿域神方》)
炒刺猬皮研末。每次二钱,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猬皮2个,焙干研末。分40包,早晚用米汤各送服1包。服药过程中可有尿道灼痛感,勿顾虑。(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猬皮一枚,烧为灰,细研,每用半钱,绵裹纳鼻中,数易之。(《圣惠方》塞鼻散)
猬皮炙末,绵裹塞之三日。(《千金方》)
猬皮、头发等分。烧末,水和饮一杯。若或已目赤口噤者,折齿下之。(《补缺肘后方》) 【配伍应用】
【各家论述】
【现代研究】
刺猬皮治疗牛皮癣的偏方 对于治疗牛皮癣来说,长期的坚持和正确地治疗方案都是治疗的关键性问题。所以,在选择治疗牛皮癣的医院和用药方面,都要以自己的身体状况的承受力为依据,不可胡乱用药。 组成: 生地12克,制首乌9克,当归9克,蝉蜕4.5克,僵蚕6克,地肤子6克,白鲜皮9克,金银花12克,苍耳子6克,刺猬皮6克。 用法: 水煎内服。 功效: 养血熄风,解毒止痒。 主治: 各种皮肤病及瘙痒症的基础方。 方解: 方中用生地、当归、制首乌养血活血;僵蚕息内风;蝉蜕祛外风;银花清热疏风,凉血解毒;地肤子、白鲜皮、苍耳子清热除湿,解毒止痒;刺猬皮凉血解毒止痒。 中医院专家提醒患者,在使用上述偏方时最好先到医院咨询一下,然后再决定是否使用,治疗牛皮癣最好还是选用中药治疗。中医消银激活疗法,有效改善患者肝阴不足,血虚等症状,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的独特功效。由精选的几十种草药加工而成,药效强劲,直达病灶,并且安全无副作用,可以放心使用。 药物应用鉴别
相关阅读:
73504 阅读
69983 阅读
69845 阅读
64392 阅读
62222 阅读
61567 阅读
61005 阅读
60538 阅读
60431 阅读
57816 阅读
57275 阅读
56131 阅读
最新热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