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做白雪公主,不要做基督山伯爵

 汉青的马甲 2015-09-03

今天本来没计划更新,但是看见这位姑娘的留言,还是做了一篇回复。

很喜欢尤琳你,关注你很久了。特别是你对一些关系的感悟,一些事情的心态给人很多反思。我想请教尤琳老师,我觉得自己也是很简单很正能量的人。在工作的环境中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原来身边的人际关系很复杂,明明反目了的2个同事也可以相处得虚伪的亲热。而像我简单又热心的人有时却会被人利用,相处久了自然也看得懂了,只是觉得有点压抑。我告诉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有些人不能深交,但我又觉得那么离原来的自己越来越远了,做不做自己呢,是成熟的代价吗?希望尤琳老师能指点我,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非常感谢

我没办法指导的人生,不能直接告诉你该怎么做。一是我也不善于此,二是人际关系中我想大部分人都有遇过这样的情况,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处理方式,很难说哪一种是最好的。

但有一种方式,我想是每个人隐秘的内心都向往的,那就是基督山伯爵的方式。《基督山伯爵》是一个非常迷人的故事,一个受到陷害的人历经曲折以另一个身份成功复仇,最终他报答了恩人,惩罚了仇人,扬善惩恶让人读来大快人心。

我们从小就被这种故事迷恋,相信恶毒的皇后一定会有恶果,相信纯洁的白雪公主一定会嫁给王子,相信坏人一定会死,相信英雄一定会在最后站起来。但是当我们长大,我们的“相信”却不断被现实打击,我们会发现“坏人”活得很热闹很张扬,而“好人”活得很憋屈很无奈。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我们大部分心中一份深层的“相信”,像信念一样,它支撑着我们过去做人的准则与规范

坦诚说,我也深陷过这样的苦恼。我曾经写过一封信,在几乎要交给那个男生揭发他身边那个“虚伪”的女生时,我把那封信撕掉了。我对自己说:尤琳,你想要的爱是什么呢?是不论你是善良的,还是狡猾的,对方都是爱你的;是不论你是公主,还是小偷,对方都是爱你的。那么以“正义”的名义真的可以处决爱吗?如果那个男生因为她是个小人,而不再爱她,如果那个男生因为我是无辜的,而信任了我,那这种爱也并不是我想要的爱。

我对我自己说了三遍:爱不属于“正义”,爱不属于“善良”,这正是爱的公平,每个人值得爱。正因如此,爱才迷人。而我应该去拥有属于自己的爱。

于是,我把信撕掉了。同时我也彻底的放下了,即使他们在我面前亲昵,即使那位女生在我面前张扬得意,我也不再被激起不平与愤怒。

我们会觉得难受是因为我们心中的“正义”,我们期待看见恶人恶果,并不自觉把自己放在好人的位置上同时这股“正义”也把我们推到了“上帝”的位置上。我们不是上帝,不是基督山伯爵,有时候我们会感到无能为力,我们既没有办法帮助那些好人,也没有办法惩戒那些坏人。

我们觉得这个世界失衡了,但真正失衡的是我们的内心。当我把对这个世界的衡量和对他人的衡量自己的内心——我期待的“正义”我期待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不是让我不快乐,我自以为是的“善良”是不是让我深陷不平与愤怒,若是为了所谓的“正义”而让自己的内心失衡,那样的自己难道算是“善良”吗?更何况,在我们的内心里,是不是只用了自己心中的“上帝”去裁定善与恶?

我过去认为一颗美好的心灵应该像钻石一样,晶莹剔透没有杂质。但是后来我却觉得珍珠更加美好,因为它的心是包含着杂质而生,包裹着隐忍的痛苦而生。

亲爱的姑娘,我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种事,事实上在人际关系上我是个笨拙的人,我见过一些明澈利落的女性,她们会非常潇洒漂亮的处理这类事情。但不管方式是怎样的,凡是能从这种处境中走出来的人,她们几乎都有一个包容而平衡的自我。

我觉得周遭的公平没有内心的平衡重要,不要把自己的心活成钻石,最后只会像玻璃一样更深的戳痛自己,把自己的心活成珍珠吧,把生活里所有粗粝的砂砾都活成人生的珍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