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史: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图)

 梦醒方知梦123 2015-09-04

读史: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图)

题记:1905年9月2日,随着清政府一条“上谕”的下发“自丙午(公元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1300多年历史的科举考试正式废止。

读史: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图)

        科举考试是朝廷为挑选优秀人才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打破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官员多出于士家大族的局面,可以让普通寒门的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这种方式成为国家的官员。隋文帝时开始分科考试选拔人才。到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隋朝--科举制度之始 设置进士科

 

  隋朝虽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但对国家人才选拔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在隋代以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人才的选拔主要是以门弟、家世为取士标准的九品中正制,到隋代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将人才选拔改为举荐与考试相结合的方式。隋文帝时的主要是“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隋炀帝时有“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10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为策问。策问即出一些有关时事政务、经义等方面问题,由士子做答,这时候的科举的考试内容还比较少,朝廷也只是意在选拔一些能够及时为朝廷出力的优秀人才,因此科举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影响还不够大。 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这个历史性的变化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唐朝--科举制度完备 重诗赋取士

 

  唐朝将隋朝的科举取士承袭下来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唐代将考试科目分为每年定期举行的常科和皇帝临时下诏举行的制科。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开武举,从此科举考试分为文举和武举。唐代还开创了殿试制度,据唐史记载,唐高宗显庆3年(公元659年)“春二月乙亥,上亲策试举人,凡九百人,惟郭待封、张九龄五人居上第,令待诏弘文馆,随仗供奉”。从唐史记载中可以看出唐高宗时已有殿试。还有一种说法为武则天载初二年(公元690年),武则天“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而且这种说法比较流行。

 

  唐初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等,其中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为常设科目。考试方法有:帖经、墨义、口试、策问、诗赋五种。

 

  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所以十分简单,渐渐不受重视了。

 

  到唐高宗以后进士科最受重视。进士最初考试内容也为经义,后渐渐重视诗赋和文章,需要很深的文学才能,中进士很难,所以民间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进士及第又称“跃龙门”,第一名为状元。在唐代,进士及后有隆重的庆典,会在杏花园举行探花宴。事先会选择同榜进士中最年轻且英俊的两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沿途采摘鲜花。然后在琼林苑赋诗,并用鲜花迎接状元。这项活动一直延续到唐末。据唐人李淖《秦中岁时记》中记载:“进士杏园初宴,谓之探花宴。差少俊二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若他人先折花,二使者被罚。”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可见当时中进士后之风光。

 

  曲江宴饮后,进士们来到大雁塔“雁塔题名”。据唐韦绚《刘宾客嘉话录》载:“慈恩题名,起自张莒,本於寺中闲游而题同年,人因为故事。”张莒为唐中宗神龙年间进士,他游慈恩寺大雁塔时一时兴起,将自己的名字题在大雁塔下,以后文人纷纷效仿,新科进士更是将雁塔题名视为莫大荣耀。这些人中若有人日后当做到了卿相,还要将姓名改为朱笔书写。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中进士后在大雁塔中写下“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

 

  宋朝--科举制度改革 考试制度确立

 

  宋朝的科举考试沿袭唐朝,但对考试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修改,首先确实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包括州试、省试和殿试)。殿试成为科举考试的最高一级的考试,经过殿试之后,无须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殿试是由皇帝亲自出题考试,所有进士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门生。在南宋以后,举行宣布进士名次的典礼,但赐宴于琼苑,故称琼林宴,以后各代仿效,遂成定制。

 

  宋代“重文轻武”,科举取士每科录取的人数有四五百人之多,而在唐代每科取士不过二三十人。虽然每科录取人数很多,但仍有屡试不第的考生,对于这些考生,允许他们在遇到皇帝策试时,报名参加附试,叫特奏名。也可专门奏请皇帝开恩科,赏赐出身资格,委派官吏,为后世开恩科的先例。

 

  由于“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科举考试时徇私舞弊现象越来越严重。宋代为防止这种现象,建立了糊名和誊录制度。糊名由宋太宗时,陈靖建议,先只用于殿试,后于省试和州试也实行此制,即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又称“弥封”或“封弥”。但糊名之后,还可以通过字体认出谁的卷子。李夷宾建议,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誊录。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这种制度对防止主考官徇私起了很大重要。

 

  宋代对科举考试内容进行了很大改革,取消原进士科所考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所谓经义,与论相似,是篇短文,只限于用经书中的语句作题目,并用经书中的意思去发挥。主要在于通经致用。后将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定为科举考试的专用教材,以后明清各代均为《四书章句集注》为考试教材。

 

  元朝--科举制度中落 分左右两榜

 

  元朝是蒙古人入中原建立的政权,开国之初不设科举,到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开科取士。考试制度沿袭宋代,分为地方的乡试和京城的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以经义为主。只考一科,分为左右两榜,右榜为蒙古人、色目人应考,左榜为汉人和南人应考。

 

  明清--科举制度的鼎盛和衰落期 八股取士

 

  明代考试制度沿袭元代,清代沿袭明代,考试制度越来越严格,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乡试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又叫乡闱,因考试时间为秋天,又称秋闱。乡试考中的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会试于乡试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举行。考期在春季,故称春闱。考中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考时务策(策问)。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连中三元,是科举场中的佳话,在科举考试1300多年中共有17人连中三元。唐代两人:张又新、崔元翰。宋代六人:孙何、王曾、宋庠、杨寊、冯京、王岩叟。辽代只一人:王棠。金代一人:孟宗献。元代一人:王崇哲。 明代两人:黄观和商辂,清代两人:钱棨和陈继昌。以上都是文科,武科有明代一人:王名世。清朝一人:王玉壁。

 

  殿试之后,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其余进士再参加朝考,考试合格者称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考试合格者,分别授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等职,或以知县优先委用,称为散馆。庶吉士出身的人升迁很快,英宗以后,朝廷形成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局面。

 

  明清两代考试内容为八股文。考试题目为四书五经中的句子。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代“圣贤立言”,格式僵死,字数也有限制,句法要求对偶。八股文的危害极大,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同时也把科举考试制度本身引向绝路。明末著名学者顾炎武愤慨地说:“八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兴而二十一史废”。又说:“愚以为八股之害,甚于焚书。”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于考试不论出身门第,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使得有才能的人可以通过考试成为国家的官员,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到明清时期,考试内容过于僵化,考生只流于形式,不注重考生的实际学识,使得思维和创造力都大大限制,科举制最终消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